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王小明(2006年至今,任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1992年至1997年,任深圳美术馆副馆长;2002年至2006年,任深圳美术馆馆长;2006年至今,任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

    居住地区
    广东/深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73年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包装行业委员会委员。1996年毕业于东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艺术硕士。1995年设计作品《NoSmoking》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2004年设计作品《流光岁月》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绘画作品《九歌》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作品先后被美国奥本大学、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单位收藏,并曾于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江苏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深圳美术馆等多家展馆展出。参与编辑出版过《深圳家居室内设计精选》、《深圳设计家》等书籍,并于不同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绘画作品数十幅。

    居住地区
    广东/深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吴卫光,学历:广州美术学院本科·硕士研究生,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现职: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社会兼职: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设计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学术委员,广东省环境艺术设计协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设计及相关的专业研究工作。主要获奖作品:设计作品《职工之家会所》获2004年8月中国美协环境艺术设计委员会举办的“全国第五届室内设计双年展”,获金奖。设计作品《佛山宾馆》获2004年“广东室内设计大赛”金奖。设计作品《文昌维嘉国际大酒店》获2006年8月中国美协环境艺术设计委员会举办的“中国室内设计双年展”,获特别荣誉奖。2006年11月被“室内中国”杂志社评为“影响广州室内20年20人”之一。主要设计项目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商业中心室内设计广东省顺德市地方税务局办公大楼室内外环境设计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广东全球通大厦"室内外环境设计广东省珠海市地方税务局办公大楼室内外环境设计广东省兴宁市和山岩旅游区规划及景观设计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员工会所室内设计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宾馆(五星级)室内外环境设计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分公司办公楼室内外环境设计海南省文昌县维佳大酒店室内外环境设计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安徽萧县人,本来是江苏人,后因萧县划归安徽,又成为安徽人。家在萧县西乡张庄村,父王伯涵,母阎文惠,祖母姓任,无名。1918年,10岁入桃园小学,为曾祖母画像,极像,为四叔祖收藏30余年,在抗日战争期间因跑反失落。1923年黄口西荫小学毕业,得“美术成绩特别优异”奖,美术教师为黄雪竹。同年秋至徐州,考取江苏省立徐州中学。1926年,因国民革命军北伐,停学一年,从私塾老师学写诗。1927年复学,美术老师是镇江国画名家何景砚,我开始学国画。1929年毕业,至杭州,考取国立西湖艺术学院,后改为国立杭州艺专,校长为林风眠,教师为蔡威廉、方干民、李苦禅,并由张眺、李可染介绍,参加左联所领导的“一八艺社”,为研究干事。一生坎坷,先在杭州艺专求学,与李可染同学。在参加“一八艺社”被开除后,又远赴北京,进入北平艺专。抗战初期参加新四军。后奔父丧,进入四川,靠当中学教员维持生计。抗战后到武汉,进入武昌艺专任教。解放后随并校先进入中南美专,后进广州美术学院,直到逝世。他在艺术方面的造诣,一直获得广泛好评。著名美学家迟轲先生评价他的作品是“伟大的风格”。当今众多艺术评论家也认为他是当今中国水彩第一人。原来人们以为王肇民擅长水彩,而在水彩中,尤擅静物。细观他的全部存世水彩后,才知道他除了静物外,在风景、肖像和人体方面,也有极高的水准。而且,王肇民先生不仅水彩画突出,在素描、速写、水墨以及绘画理论和旧诗方面,同样成就斐然。王肇民的作品,是一百多年来西方写实主义绘画进入中国后达到成熟的真正标志之一。王肇民的水彩画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他的作品告诉我们,一切关于绘画的争执都是徒劳无谓的,举世杰出的绘画作品定与画种及题材无关。他的作品对当下纷纷扬扬的美术界是一种警醒:绘画还是要回到绘画本身。我们在他的作品中能够深切的感受到:绘画是人类活动中的一项伟大事业。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益论别名王全义,广东东莞人。擅长美术史论、水彩画。1934年上海美专西洋画系毕业。历任广东省立艺专副教授,广州市立艺专、华南文艺学院、中南美专、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作品有《梅花》、《山水》。论著有《丹青引》等。 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女,浙江镇海人。擅长版画、美术教育。1948年读于上海育才学校绘画组。1950年参加解放军华东军大预科学习,后在南京军事学院文工团美术组。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后在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任教,历任书籍装帧教研组长、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民盟委员、广东省陶行知研究会名誉理事。1996年获“新兴版画鲁迅奖”。作品有《爱因斯坦》、《窗前》、《小城春雨》、《夏日的风雨花》。水印木刻《故乡》为中国美术馆收藏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82安徽省黄梅戏学校舞台美术中专1987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本科1991安徽蚌埠工艺美术学校教师高级讲师重要参展:2002年,油画《开元盛世》〈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入选2009年,综合材料绘画《非异域空间》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入选2015年,综合材料绘画《非异域空间NO3》2015•首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入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83-1986中国武警部队南京市支队服役1986-1990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学生学士学位2006-2008中央美术学院材料艺术工作室高研班1990安徽芜湖书画院国家二级美术师重要参展:2021年4月国家艺术基金:中央美术学院“周而复始-综合材料绘画学术邀请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21年3月:中央美术学院“周而复始-综合材料绘画学术邀请展”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2020年10月筑梦黄河·相见银川——第一届坦培拉绘画学术邀请展2020年4月国家艺术基金:中央美术学院“周而复始-综合材料绘画学术邀请展”盘锦辽河美术馆2019年8月入选全国第十三届美展综合材料绘画展2019年6月12月12日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中央美院全国巡展“周而复始-综合材料绘画学术邀请展”吉林站、上海站、重庆站、深圳站"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系列联合展2019年10月17日上海虹庙艺术中心2018年第三届保利学院之星当代艺术展2018年【周而复始~综合材料绘画研究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8年10月国家艺术基金“中国宣纸与绘画意大利展”策展人及参展艺术家2018年4月27保利“学院之星”当代艺术展(浙江义乌)2017年10月蒙古印迹—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艺术巡回展蒙古站(乌兰巴托)2017年10月21-12月21城市之光|周而复始——国际高等艺术学院公共视觉艺术交流展上海2017年8月”绝对精神”融合艺术沙龙艺术展北京2017年5月二幅作品被芜湖市博物馆收藏2018年2017年3月-7月周而复始-综合材料绘画研究展巡回展(安徽省芜湖博物馆、成都高小华美术馆、深圳大学美术馆、河北邯郸美术馆)2016年11月南京国际艺术展平行展2016年3-11月《周而复始》丹培拉绘画多重诠释研究展(中央美院、清华大学美术馆、济南美术馆、上海马利美术馆、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山西晋中学院美术馆、深圳大芬美术馆、武汉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内蒙古美术馆、包头美术馆、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2016年4月《中国新徽派美术作品展》作品《境》系列由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夫妇收藏日本东京2015年7月《心象》系列之四获第二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2015年10月作品《冬日荷塘》入选2015·首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2015年10月作品《渐逝的风景》入选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心像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汪友农,字友家,号有龙、幼农,笔名叶为,别名为乐,室名逍遥楼,安徽南陵人。合肥市师范讲师、安徽省中师美术中心教研组秘书、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画函授学院特聘教授。工人物、山水、花鸟,画章谨严,清新庄雅,善鉴赏,喜收藏。师从黄叶村等著名画家,整理了不少黄叶村生前的艺术主张。1984年4月在南陵县举办过《黄叶村邢见汪友农画展》。曾寓居深圳等地。主编有《黄叶村画选》、《中国近现代名家黄叶村画集》等作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吴德椿,1950年生,祖籍合肥市肥东县,系中国凤阳凤画研究所所长。吴德椿长期以来从事凤阳凤画的搜集、整理、研究、创作工作,在传统凤画创作方面造诣颇深,一批批传统凤画得以重见天日,一批批创新凤画不断问世。人民日报(海外版)、美术报、安徽日报等新闻媒体曾多次刊登介绍其艺术生平及其作品,其凤画作品远销海内外,深受众多美术爱好者好评。为了进一步把凤画这一民间艺术发扬光大,培养更多的凤画新秀,吴德椿个人出资在明鼓楼文化休闲广场北侧租了几间房子,成立了“中国凤阳凤画研究所”,开了一家凤画馆,并向社会特别是安徽科技学院、凤阳师范学校等院校的青少年义务教授“凤画艺术”,从其学者甚众,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凤画学员,扩大了凤画创作队伍。他的许多徒弟在艺术创造中,正在探索一条从传统走向现代之路,无论是从技法、理念,还是内涵上,都在谋求创新,把凤阳凤画进一步发扬光大。《凤阳凤画十二生肖图》《凤阳凤画十二生肖图》系吴德椿先生经过三年精心构思,绘制用时一年,创作完成的七幅条屏凤画巨作。此作以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表现风格,现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凤阳凤画为基础,利用十二生肖这样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如已被驯化的“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六畜”在中国的农业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六畜兴旺”代表着家族人丁兴旺、吉祥美好;再如野生动物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与人的日常、社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动物虎、兔、猴、鼠、蛇,其中有为人们所敬畏的介入人类生活的,如虎、蛇;也有为人们所厌恶、忌讳,却依赖人类生存的鼠类;更有人们所喜爱的,如兔、猴。还如中国人传统的中代表富贵吉祥和最具象征色彩的吉祥动物——龙,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人们想象中的“灵物”,与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吉祥凤凰融进一画;以来自民间艺术宝库中的蜡染、瓦当、瓷器、剪纸、吉祥图案与环纹、风筝、工艺扇、宫灯、长命锁、挂饰、布玩具等作为配景,揉入中西绘画的不同技法绘制而成,既表现了凤阳凤画的绚丽多姿,又展现出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和绘制技法的娴熟与多变。《凤阳凤画十二生肖图》是一组表现吉祥、祈求美好、和谐与幸福的民俗新画卷,是开放在凤阳民间艺术园地中的又一新奇葩。[2]  《大包干.凤还巢》该作品是吴德椿先生为迎接我国改革开放及大包干三十周年,以全国农业大包干发源地——凤阳县小岗村的巨大变化为素材,以凤阳的著名民间艺术——凤画和凤阳花鼓为载体,历时十一个月创作完成的。巨幅主题凤画《大包干·凤还巢》,尺寸为2。5米×1。35米的竖构图画面。作者采用中国画散点透视表现手法,通过“十八颗手印”、小岗村牌楼和大包干纪念馆,作为见证小岗30年改革与发展变化的印记融入画中,分别寓意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源于“十八颗手印”的星星圣火;雄伟庄严的小岗村牌楼拔地而起,宛如胜利的“凯旋门”、大包干的“里程碑”;新颖庄重的大包干纪念馆位于画中,成为大包干成果的象征。整个画面以小岗牌楼为主体,周围身着地方民族服装,手打凤阳花鼓的腾跃的人群和欢快的花鼓女,载歌载舞,欢庆丰年,喜迎当年逃荒要饭远离他乡的“凤凰”,如今还巢归故里的喜人场面跃然画上,点出主题。所获荣誉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安徽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安徽民间工艺大师、省级凤阳凤画代表性传承人凤阳凤画工艺研究所所长。[3]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