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邵新(1956.12—)北京人。擅长油画、书籍装帧设计。1983年进修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装帧艺术系,1988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任人民邮电出版社美术编辑室主任。现任北京理想设计艺术公司总经理、艺术总监。封面设计《固体脉冲电路》、《大学心理学》获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一、二等奖;《中国摄影家朱宪民作品集》获国际书籍艺术展览设计铜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男,美术副编审,1928年出生于河北省容城县,在荣宝斋工作40余年,曾任荣宝斋经理助理兼艺术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1944年来荣宝斋从“木版水印”勾描临摹工作。1950年后他主持“木版水印”胶印的编选装帧设计,复制出版工作。曾任“木版水印”车间主任,编辑出版部主任,副编审等职务。工作之余研习“六法”致力于本人的绘画艺事,不但提高了业务水平,而且在绘画创作上也有新的突破。他所编选、装帧设计的“木版水印”、“白石老人写意画册”获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奖,“卢坤水墨花鸟册”获首都精装书籍全优一等奖,“八大山人涉事册”获莱比锡国际艺术金奖、中国优秀美术图书银奖,“明清绘画精品选”获铜奖。胶印“荣宝斋画谱”获选题奖。其出版物主要有《孙树梅画集》、《简笔松鹤自习丛书》。设计的作品有《白石老人写意画册》、《八大山人涉事册》、《卢坤峰水墨花鸟册》、《荣宝斋画谱》等曾获国内外书籍装帧艺术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沈左尧(1921~2007),别署沈行,号胜寒楼主。1921年出生于浙江海宁。中国科协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44年以一幅人像素描入选澳大利亚博物馆。1946年《和平》宣传画受联合国表彰,获教育部奖金。二十余年来,在国内外发表大量学术著作:《人民日报》海外版连载之《傅抱石青少年时代》及《大漠情·吴作人》等已出版单行本。又《吴作人纪念馆联》(556字)、《抱石公园联》(226字)等皆已刻石。近年出版《左尧印存》及《悼师集》。在浙江湖州师范学院建“沈左尧图书馆”于2003年竣工。并在8楼设“沈行楹联艺术馆”。1921年3月生于浙江海宁。沈左尧先生自幼爱好诗文,1933年在他12岁时就开始在上海《时事新报》公开发表作品,13岁时对篆刻艺术发生兴趣,此后钻研一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沈左尧先生随同济大学流亡昆明转学国立艺专,1942年他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傅抱石、徐悲鸿,求学期间他象海绵一样吸取大师之长,“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在大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沈左尧先生学艺精进,徐悲鸿称他的刻印“好古敏求,卓然不凡”,在校期间,沈左尧先生还组织了治印“阆社”和诗词“恒沙社”,切磋艺事,讨论印学,蔚为风气。1945年沈左尧先生从中央大学毕业,开始了长达一生的专职创作。1946年联合国举行《和平》宣传画比赛,国内唯一选中沈左尧先生的一幅画送展,该画受到联合国表彰,并获当时中国教育部金奖。20世纪40年代陪都重庆街头流行的印花绸布有一些也出自沈左尧先生的设计。1948年解放前夕,沈左尧先生受上海的中国交通大学之聘到唐山工学院建筑系任美术教员,1950年1月沈左尧先生调入中央文化部科普局任美术编辑,1956年任中国科协《知识就是力量》、《科学大众》等杂志美编,此间他发表大量绘画、装帧、插图、摄影及科普文章,并翻译出版了俄国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夫根尼奥涅金》及美国高池基的《水彩风景画技法》等书籍。在科协期间,他的工作量之大是罕见的:他同时负责《知识就是力量》和《科学大众》两大杂志的封面设计、绘制和美编兼记者,还兼另外两个杂志的美编,此外尚需应付八方约稿。尽管工作非常紧张和劳碌,但沈左尧先生却倍感充实,以一如既往的热情取得累累硕果,成为战斗在科普美术前线的尖兵,如上世纪50年代,《大众科学》、《大众医学》、《大众农业》三大杂志征求封面设计,沈左尧先生的三个设计均被采用并获一等奖,他还曾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授予的“成绩突出的科普美术家”荣誉称号。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沈左尧先生受到很大的冲击,但他并未荒废时间,依然坚持艺术创作。从1973年起沈左尧先生开始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发明新型铁画工作,他研制成功的“铁画”,设计的宫灯、屏风,深受外商欢迎,曾为国家创汇300多万美元,然而所有的作品上都没有标署过他的名字,对此他从不计较。1980年,沈左尧先生调入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并担任中国科普作协美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职务,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依然激情迸射,勤奋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1985年他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沈左尧先生以耄耋之年从工作第一线退下来,但却“离而不休”,继续倾心于他的艺术创作,并四处讲学和作文化交流,他曾两次受邀访问台湾,1998年获台湾“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之“中华文艺奖”。20年来他还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大量诗文,在《人民日报》(海外版)长篇连载《傅抱石的青少年时代》及《吴作人·大漠情》,现均已出版,最近还出版诗词《悼师集》及《左尧印存》等书。纵观沈左尧先生的一生是艺术的一生,他才高艺绝,其艺术成就高山仰止,他擅诗、书、画、印、楹联,几乎在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卓越建树。在篆刻领域:沈左尧先生十岁出头学习篆刻,十六岁时创作的印,现在海外尤其是日本文博界身价不菲。李可染先生称赞其“铁笔遒丽”,傅抱石则誉曰:“取法雅正,终有所归”,“其印殆出于天,谱中固可一一迹其所自来,而君之才艺足多处未可漠然视之也”。徐悲鸿亲自为他题词:“多才多艺,于绘事外尤精治印,好古敏求,致力甚笃,其所造诣卓然不凡。”,后又陈之佛、乔大壮、傅抱石逐一签名盖章表示赞同。上个世纪中叶,如郭沫若、黄苗子、丰子恺、戴念慈、吴良镛、陈之佛、李可染、茅以升等不少中国文化界的名人都乐于使用沈左尧先生治的印。在绘画领域:沈左尧先生青年时代考入当时的“中央大学”,师从傅抱石、徐悲鸿、乔大壮、吴作人诸前辈学习绘画,习而大成。沈左尧先生的素描技巧高超,其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与表现技巧均在勤奋中磨练得炉火纯青。他目光犀利、观察敏锐,能在瞬间准确地抓住人物的特点、精神面貌和姿态表情。素描的线条流畅、概括凝练、精到,能够准确传神,体现出天赋的悟性和举重若轻的驾驭能力。1944年还是学生的沈左尧先生绘制的一幅素描人像作品入选澳大利亚博物馆;六、七十年代,北京的公园、饭店等公共场所有许多毛泽东主席的巨幅画像也是沈左尧先生的创作。现在,他的许多作品都为国际友人和机构收藏。在书法领域:沈左尧先生工于真、草、隶、篆,尤长于汉隶,作品皆以骨力雄健、气势饱满、凝重质朴、用笔骏爽取胜,隶书尤为挺劲飞动、力透纸背。他曾和傅抱石先生等一起磋商,并亲自将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江山如此多娇”放大到傅抱石、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合作的巨幅“江山如此多娇”山水画上,这幅画被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在沈左尧先生逝世前夕,他还不知疲倦地耗时一个月创作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幅《道德经》书法长卷,该作品共5300多个字,写在一张张长2米、高5.1米的宣纸上,每张纸上书写133个字,共用了43张纸,整幅作品从用笔到谋篇布局,或粗犷豪放、气势磅礴,或端庄凝重、灵动秀美,勘为传世之作,沈左尧先生的不幸辞世与这次创作时积劳成疾不无关系,真可谓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死!在诗词领域:沈左尧先生十二岁便开始在报上发表诗文,他一生强学博览、才储八斗,其旧体诗文功力深厚,他的诗既讲求格律又善用比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和华宝斋联合出版的《悼师集》是他的代表作,此书是以沈左尧先生为悼念他的老师傅抱石所作诗词的手迹影印而成,师母罗时慧读后认为,如此深厚师生之情,古今无有。沈左尧先生幼年丧父,事师如父,追随一生,学习一生,研究一生,傅抱石亦待之如亲子。沈左尧悼师诗词38首,字字血泪,黄苗子读罢赋词曰:“此情千古难有。”在楹联领域:沈左尧先生的楹联作品很多,他写的许多楹联均为即兴之作,才思敏捷,稍事沉吟,便可信手拈来,顷刻之间将对方名字嵌入联中,且妙语如珠,均为佳句,堪称一绝。他的作品遍及全国风景名胜地,其中江西《抱石公园长联》、苏州《吴作人艺术馆长联》等均已刻石,而2002年正式出版的《左尧印存》,则为沈左尧先生七十年治印生涯之总结。此外,沈左尧先生还在散文、翻译、摄影方面造诣颇深,他的文章很漂亮,风格雄健,立意典雅旷达,文气沉稳酣畅,有韩柳遗风;沈左尧先生懂多国语言,能饱含激情地用俄语和德语朗诵诗歌;沈左尧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地痴迷摄影,早在新中国成立之际,沈左尧先生从江南奔赴北京,沿路看到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欢庆的景观,拍了许多照片,在大连举办了个人摄影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沈尧定(1941.2—)浙江镇海人。擅长舞台美术、油画。196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级美术设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舞剧《园明沧桑》、《罗米欧与朱丽叶》、《中国革命之歌》;话剧《理查德》、《花园街5号》、电视台晚会等五十部。其中《我也是太阳》、《乞丐与王子》获第七、八届布拉格国际舞美展荣誉奖,油画《普通劳动者》被革命博物馆收藏;《雪魂》等七幅作品参加’98油画展;《心醉》参加1984年建国45周年油画展。连环画有《伊利亚特》、《和平之邦》、《浪花渡》、《孙中山》等十余部。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孙景波(1945.1.28-)别名阿波,笔名卫舟、齐舸、墨涛,山东牟平人。1964年于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毕业后,去中国美协云南分会工作。1978年考入中央美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后留校在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任教。1987年曾赴巴黎美术学院进修壁画并举办个人画展。曾为中央美院艺委会委员、壁画系副主任、副教授。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壁画系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油画、壁画。作品有油画《阿细新歌》、《阿佤山人》、《青海湖》、《鄂错湖》等,壁画《黄鹤楼史话》、《凝韵图》等。油画《阿佤妈妈》参加同代人画展,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佤山人家》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其它作品有为曲阜孔子故里创作的大型石膏壁刻《孔迹图》。出版有《人体艺术欣赏》讲座录像、《油画肖像技法画例》、《速写指要》、《景波素描集》。论文有《时代,民族与艺术个性》、《中西肖像油画技法源流概述》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孙承武(1930—已故)辽宁庄河人。擅长宣传画、装帧设计。195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装潢系,后任北京外文出版社美术编辑,人民画报社(中国画报)美术副编审、编审。1979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艺美术展”赴日本东京、大阪展出设计的招贴画作品被该国收藏。获奖有英文版图书《中国人口及展望》、《京剧与梅兰芳》。画册装帧设计有《从威尼斯到大阪》、《中国老人》、《少林功夫》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 沈云瑞(1930.6—)江苏吴江人。擅长装帧设计。1949年入上海开明书店(来京合并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开始从事书籍装帧、插图工作。作品曾参加1959年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及第一、二、三届书籍装帧艺术展览。1985年参加首次“书籍艺术家十人作品联展”。封面设计《桑青与桃红》获1980年全国书籍装帧优秀作品封面奖,其他作品有《白求恩传略》、《十老诗选》、《艺海天涯》、《管桦文集》等。作品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装卷》。合著有《实用编辑学》,参与了出版科学研究所编辑的《出版词典》和《编辑实用百科全书》的编辑撰稿工作。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邵瑞刚(1943.10—)浙江温州人,擅长中国画、电影美术设计。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8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北京电影制片厂一级美术师。宣传画《三岔口》获全国电影宣传画创作一等奖。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历史片《鸦片战争》(总美术师)获第六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美术提名奖。中国画《马踏青苗》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村路带我回家》由于出色的美术设计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黑炮事件》的美术设计接近现代派设计,黄的工作服、枯黄的管道、白色的会议室、大型的挂钟,色彩形象夸张提炼,使影片充满现代气息,处理得恰如其分。《野山》的造型是完全写实的,女主角头发擀了毡,其造型手法真实得象古典油画中质感的描绘,内外景、服装处理得真实统一。这两个片子风格截然不同,但在银幕造型设计上都同样处理得准确与贴切。《村路带我回家》是个恬淡、平实、透出一种忧郁诗情片子。邵瑞刚为全片营造出一种散发着泥土芳香的诗情,描绘出一个充满田园气氛的世界,在一种平实、朴素、简洁的环境的烘托中,描绘出影片主人公乔叶叶的一颗美好的心灵。邵瑞刚用画面描绘出华北大地的凝重、多姿和生命力,表现了美好的心灵,表现了忧郁的诗意,表现了一种纯净的和谐。该片给色调在银幕上的驰骋提供了较好的条件,邵瑞刚在四时雨雾风雪、晨光夕照中捕捉华北农村的美。各种色彩的和谐运用,把观众带进一个纯净的世界。色彩语言赋予银幕视觉的诱惑力,使它浑厚、多姿、诱人而富有诗意。在室内景形象处理上,邵瑞刚抓住盼雨家从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横跨十几个春秋的室内陈设的细微变化,每一个具体的道具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变化。这种环境的兴衰,刻画了生活给予乔叶叶的砺炼。它是乔叶叶命运的直接写照。尽管这些细节不易被人察觉,但却是十分必要的。草垛是影片着重刻画的一个形象。邵瑞刚对草垛进行加工,找出草垛之间的形的穿插和变化,给草垛的外形及草垛顶形状赋予曲线和节奏,并给演员的表演提供了合适的空间。2参与制作过的电影二十六个姑娘(1984)....美术(制作设计)良家妇女(1985)....美术(制作设计)失信的村庄(1986)....美术(制作设计)村路带我回家(1988)....美工如意(1982)....美术(制作设计)金匾背后(1988)....美术(制作设计)山重水复(1980)....美术(制作设计)边走边唱(1991)....美术指导血,总是热的(1983)....美工一叶小舟(1983)....美术(制作设计)天堂回信(1992)....美工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邵柏林(1930—)邮票设计家、摄影家。天津市人。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主要受业于张光宇、张仃等教授,专习装饰美术,一九五三年毕业,分配于邮电部邮票发行局从事邮票设计工作。编写有《邮票设计印刷工艺》等书。主要邮票设计作品有《中国青铜器》、《绿化祖国》、《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齐白石作品选》、《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等。邵柏林并长于风光摄影,代表作品有《石林深处》、《天安门广场哀痛之夜》等。《天安门广场哀痛之夜》,获一九七九年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四·五运动”优秀摄影作品奖。曾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邮票总公司设计会徽和徽志。现为邮电部邮票发行局邮票设计师、《中国摄影》杂志编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80年,邵柏林在黄永玉原图绘制基础上,设计了中国首枚猴票。邵柏林曾为故宫博物院建院60周年设计纪念邮票及首日封,担任故宫博物院院徽设计的艺术顾问,主持设计了故宫博物院的院徽。邵柏林先生是原邮电部邮票发行局总设计师,从事邮票设计工作近50年,设计创作过许多大家喜爱的作品,如我国首枚生肖票——《猴票》、《牡丹》、《齐白石作品选》、《唐·簪花仕女图》、《曾侯乙编钟》等均获得当年最佳邮票和首日封设计奖。除邮票设计外,他还广泛涉猎其他领域,如大家熟知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徽、原中国电信标志、中国集邮总公司标志等,均出自他之手。为表彰他为发展我国社会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1994年国务院授予他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特别是20年前,他设计的《故宫博物院建院60周年》邮票及首日封还获得了“1992平面设计在中国”大赛的金奖。对比20年后他设计的故宫博物院院徽,完全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理念、艺术风格、文化底蕴的一脉相传和独立创作完成的事实。中国电信的回纹“中”字的LOGO就是出自其手。其子为中国著名设计师、北京理想创意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艺术总监邵新。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