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王新滨(1941.2—)山东昌邑人。擅长年画、连环画、舞台美术设计。196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后入伍。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一级美术设计师。年画作品有《立功喜报传四方》、《十五的月亮》、《一代天骄》等,连环画《苹果树下》(合作)、油画《八女投江》等,多次在国内重大美展中获奖;舞剧《蝶恋花》(合作设计)获全国舞台美术展一等奖。舞蹈《春的鼓角》《孔雀舞》、《奔向人间挥彩虹》等舞美设计多次获奖。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张宇(1930.1—),吉林扶余人。擅长年画、连环画、美术编辑。曾任嫩江画报美术记者,《东北画报》美术编辑,组长。辽宁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副编审。作品有连环画《为了幸福的明天》、《韩梅梅》、《保卫延安》、《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年画《歌舞迎新春》、《接福迎祥》等,装帧设计画册《永乐宫壁画选》、《人体素描》、《理查司契米德画人体》、《国际电影宣传画》、《全国连环画获奖作品集》、《世界著名水彩画家》、《丙烯画指南》等。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张万臣(1945.2—)辽宁新金县人,擅长年画、水彩画、水粉画。1968年毕业于辽宁省艺术师范学院。辽宁新金县文化馆工作。作品《我也要为祖国争光》、《欢乐的果园》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获第三届年画展三等奖,《百子欢乐图》、《金色泉》获全国第四届年画展二等奖。

    居住地区
    辽宁/大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邢志善(1932.10—)山西定襄人。擅长美术史论。195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任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史论教研室主任、教授,《美苑》副主编。主要著作:主编和合编有《中国美术史》、《美术名作鉴赏辞典》、《中国题画诗分类鉴赏辞典》等。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浙江杭州人。擅长雕塑、美术教育。195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后留院任教。雕塑系副主任,教授。参加北京全国农展馆广场群雕,沈阳中山广场群雕,毛主席纪念堂前群雕创作。作品有《长白仙女》、《山城宝藏》、《清泉》等。完成城雕有《铁人王进喜》、《诸子百家》、《夸父逐日》、《生命》、《青春旋律》、《星光灿烂》等。论著有《城市雕塑艺术》、《建筑与雕塑》。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赵大钧(1939.11—)山东胶县人。擅长油画、壁画。196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任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兼壁画教研室主任、教授。作品有油画《毛主席和白求恩大夫》、《创业者》,壁画《乐女游春图》等。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山东莒县人。1969年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铁岭画院院长,历任辽宁省铁岭市群众艺术馆美术辅导部主任、大连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教师。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国际美展,曾荣获全国美展二等奖,优秀奖等奖励,作品多次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外展览馆及私人收藏。作品《首都览胜》在全国第三届年画展获奖。

    居住地区
    辽宁/大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郭德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连环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沈阳文史馆研究员 曾任沈阳军区文化部专职画家,鲁迅美术学院教师,沈阳日报高级美术编辑。50年锲而不舍地以中国历史为题材从事国画创作,尤其致力于为孔子、老子等中国哲人代表以画立传,其作品在欧洲、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展览和出版,成为当代中国第一位用水墨画完整描绘孔子、老子思想、生活轨迹的画家。作品及艺术成就多次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美术等媒体介绍报道。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景启民 (1931.12—)别名景颢,辽宁沈阳人。擅长年画、连环画。1951年毕业于沈阳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普通班。历任《东北画报》社美术创作员、辽宁美术出版社编辑,壁画编辑室编审。作品《浑河水》在第二届全国连环画奖评中获奖。连环画家景启民先生1931年生于沈阳,内忧外患的国家,父母早逝的家庭,使他过早的领略了人生,这对他以后连环画艺术的创作不无收益。从小爱上书画的他,少年时代受到著名美术教育家徐延年先生的关怀和呵护,对他立志走上美术创作的道路影响很大。1949年景启民先生进入东北鲁艺(现鲁迅美院前身)学习,1951年成为解放后第一批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来到东北画报社工作,并立即投入到连环画的创作,在这个新的创作领域中很快就崭露头角。作为新中国最早的连环画作者,他在《抗美援朝画报》、《东北画报》、《农民画报》上发表了大量作品,热情地反映了建国后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讴歌了人们参加祖国建设的热情。与申申合作的《浑河水》和《过草地》两部作品,是他这一时期较为成熟的连环画作品,曾引起全国美术界瞩目。《浑河水》以建设浑河中游大伙房水库为背景,形象地再现了新旧社会浑河两岸人民的命运与斗争,这部作品荣获了1963年全国首届连环画评奖三等奖;《过草地》以长征史诗为题材,出色地塑造了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革命前辈的光辉形象,这部作品一问世就在全国十几家报刊转载,获得广泛好评,并获得了省美展一等奖;《绿色的矿山》是由作者自编自绘的一套连环画,1955年发表后,全国最具权威的《美术》杂志予以转发,并专门载文评介,后来获得了省美展二等奖。正当他踌躇满志,在艺术创作上准备大展宏图,并两次北上长影,与老画家石鲁先生商议将电影《暴风雨中的雄鹰》改编成连环画时,反右斗争的漩涡无情地将他卷了进去,厄运的突然降临使他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在文革前后的廿余年间,身处逆境的景启民先生没有放下手中的艺术之笔,又创作了多部连环画、小说插图和年画条屏,此时他的艺术创作更趋成熟,创作手法更加多样,特别是历经了文革期间的空白,他的深厚艺术积蓄获得了一个爆发的机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创作旺盛期,数十部连环画作品相继问世。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连环画市场的萎缩和年龄的增长,景启民先生开始尝试写意人物国画的创作,他深信白乐天“学无常师,以真为师”的话,数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塞外,他从西北沿着古丝绸之路西行,悉心考察古代各民族的艺术精华,这使他的绘画境界达到了巅峰,创作的国画作品两次获得国际水墨画大奖,并多次出国举办个人画展。艺术创作的成功使他深深感悟到:“我的国画人物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多年创作连环画所做的积累。”综观景启民先生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创作历程,可用他的一首七律诗作一小结:长忆少壮艰辛事,拙笔涂鸦费心思,学步全赖勤为径,群体共绘不窃私。页今东隅已将逝,尚有豪情似旧时,莫道桑榆犹非晚,蘸尽宿墨添新词。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杨春生(1932.2—)笔名千石,辽宁锦县人。擅长连环画、年画。毕业于冀察热辽联合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华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系。历任《东北画报》社、《辽宁画报》美术记者、美术创作员。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等授予“优秀编辑奖”。年画《胖嫂回娘家》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并获年画三等奖;连环画艺术插图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雪中情》、《双鸡图》、《情思》、《关东腊月春》等作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地展出。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9 

 10 

 下一页» 

 共93条/10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