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姜维朴,山东黄县人,毕业于山东大学文艺系;原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报社总编辑,全国版协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连环画研究会会长。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响应全国第一届出版会议关于出版专业化的精神,决定成立人民美术出版社。1951年5月,《连环画报》(半月刊)正式创刊。1952年,为了解决连环画脚本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占领旧小人书市场,成立了“连环画脚本研究会”以期吸引本社以及社外美术界的参与;1953年,连环画册编辑室成立,姜维朴先后任副主任、主任。1955年,由姜维朴等改编,卜孝怀等绘画的长篇连环画库《水浒》(共二十六册)开始出版发行,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根据古典文学编绘的连环画库。1957年,根据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王叔晖绘连环画《西厢记》出版,7次再版重印达40万册。1971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出版工作会议,姜维朴参加大会,同年12月又参加文化部召开的年画、连环画出版工作座谈会。1970年《连环画报》拟恢复出版;1973年10月《连环画报》复刊,姜维朴主持编辑部工作;这一年编绘出版了一批以现代京剧为题材的连环画(《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1984年,《连环画艺术研究》丛书在姜维朴主持下出版《铁佛寺》、《翻身》、《狼牙山五壮士》、《三国演义》等。1985年12月,经文化部批准、姜维朴和部分编辑调出另成立《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在这期间,《连环画报》印数达120万份。曾任解放军华东军区华东画报社记者、上海华东画报社记者组长、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总编辑、《中国连环画》月刊主编,《连环画艺术》季刊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届理事、《美术》月刊编委、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著述有《连环画艺术论》、《连环画艺术欣赏》(合著)《鲁迅论连环画》等书。1960年获文化部先进工作者奖状,1991年获新闻出版署,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颁发的“连环画”工作荣誉奖。《鲁迅论连环画》、《要摄取事物的本质》、《连环画艺术论》、《新连环画艺术的三十五年》等;评论文章主要有《中国新连环画艺术的40年》等。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连环画编创出版的组织领导和理论研究工作。创作连环画文学脚本《穷捧子扭转乾坤》获1963年全国首届连环画评奖脚本一等奖。自50年代初至90年代主持编创出版优秀连环画如大型连环画库《水浒》、《岳飞传》、《戏曲画库》、《志愿军英雄传画库》等,在全国评奖中获一等奖的有《我要读书》、《西厢记》、《枫》、《人到中年》、《地球上的红飘带》等。1973年主持《连环画报》复刊,并主管该刊至1985年。1983年主持创立中国连环画研究会,当选为会长,1985年主持创建中国连环画出版社,任总编辑、党委书记至1995年。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895年—1984年)原名王樾,字森然,号杏岩,曾用哑公、子燕、杏楠、黑衣、菊子、涤楼、养吾等70个笔名。定州市东旺村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革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史学家、美术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王森然是我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早年12岁时就写出了“振衣帕米尔,濯足太平洋”的豪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正在定州高等学校学习的王森然因剪掉发辫并鼓励同学响应革命被开除。辛亥革命胜利后,被校方迎回学校。1917年汇编了《河北民歌》。1919年初王森然考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国文专修科。王森然在其启蒙老师邓中夏影响下,1921年3月,与进步同学组织了“新文化研究会”、“新教育协进会”等进步学术团体,均被选为会长。1922年6月王森然到保定甲种工业学校任新文化教员,以后又兼任直隶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国文教员。1923年8月,王森然应邀到冀州创办直隶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24年2月,应校长杜斌丞之邀,来到陕西榆林中学,在该校传播民主进步思想,宣讲新文化运动。1927年撰写出了30万余字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教育学思想和教学法理论。填补了我国教育学研究的一项重大空白。1928年王森然考入北京大学文史研究史学科,开始进行史学的学习和研究。从20年代中期起,他对文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930年他将研究成果汇集为《文学新论》。1939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教授,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京中国大学教授,同时兼任天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教授。1942年,发表诗作《杀!杀!杀!》,吹响了彻底砸烂旧世界的号角。同年又发表《无定河的壮歌》。此后又写了《心儿何时爆裂?》、《炸弹之魂》等,并把它们辑成诗集《星儿》。在创作大量诗歌的同时,他还写了小说《露白之死》、舞蹈哑剧《乱舞之场》以及《汉海之礁》、《回到悲惨的梦里去》等作品。揭露了反动军阀的丑恶嘴脸,宣传了爱国主义思想。1948年4月,受地下党的邀请在北平东交民巷使馆区,秘密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全国解放前夕,应陶铸的邀请,被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和会顾问及中南区临时政府文教接管部副主任,参加了当时的文教组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任教。作品有《松鹤朝阳》、《群鹰图》和《长寿图》等。1944年、1946年、1979年三度在北京举办个展。年王森然学术研究会等单位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王森然遗作展”。著有《文学新论》、《近代二十家评传》、《近代百家评传》、《中国剧目辞典》等;为古著《山水论》、《山水诀》、《青在堂画学浅说》、《梦幻居画学简明》作今译和注释。遗嘱将十万元捐献给教育事业,后设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王森然奖学金”。出版有《文学新论》、《近代二十家评论》等。标点注释有《山水论·山水诀》、《画学浅说》、《梦幻居画学简明》。撰写有《回忆齐白石先生》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杨亚人江苏宜兴人。擅长工艺美术设计、装帧。1949年毕业于苏州美专。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主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美术顾问、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务院办公厅特约高级美术顾问。装帧设计有《宋庆龄画册》、《周恩来》、《陈嘉庚》画册等百余种;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总体布置设计,国家礼品——中南海纪念盘设计;中国美术家协会齐白石奖评选委员会齐白石奖证书设计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大钧女,北京人。擅长展览设计、中国画、书籍装帧。1947年入国立北平艺专,1951年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毕业。先后在美院展览工作室、对外文委、全国农展馆、中国对外展览公司任美术设计,副研究馆员。装帧设计有《巴黎公社文物资料图集》、《孙中山先生画册》、《风雨同舟——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历史图集》、《法国250年绘画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江苏省武进县人。1956年毕业于华东艺专美术系,分配在中国艺术科学研究院,因该机构当时尚未成立,由文化部艺术局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理论美术史研究室进修一年。后分配在中国美术研究所工作。1973年合并本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李松涛别名李松,天津杨柳青人。擅长中国美术史论。曾在解放军部队从事美术工作。195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先后在美术史系、中国画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美术研究》编辑,并讲授中国古代美术史。历任中国美协《美术》月刊副主编,《中国美术》主编,美术杂志社社长,中国美协第四届理事,炎黄艺术馆副馆长。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国美术全集》编委,《齐白石全集》第七、九卷主编。编著有《徐悲鸿年谱》、《韩熙载夜宴图》、《万山层林·李可染》、《张择端》、《顾闳中》、《黄胄》、《徐渭生平与其绘画成就》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山东莱阳人。美术史家。1933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学习,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1939年在昆明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中国哲学研究生。曾任云南大学文史系讲师、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讲师,敦煌艺术研究所设计委员,南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系主任,兼《美术》杂志执行编委、清华大学教授。建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有《中国美术史》。王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术史家,著有《永乐宫三清殿壁画题材试探》、《玉在中国文化上的价值》等。他撰写的讲义《中国美术史》是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学术专著,也是中国现代高等美术史教育的重要文献。而2006年5月出版的《王逊学术文集》既是对王逊先生学术文章的一次成规模的整理,也是对先人在天之灵的一次告慰。王逊致力于中国美术史研究及教学工作,态度严肃,认真负责。他教授的课程有中国美术史、中国画论及书论、中国雕塑史、中国工艺美术概论、中国艺术批评史、形式逻辑等。他在中外文学、哲学、历史学及美学等方面有深厚的修养,对绘画、雕塑、书法、建筑、工艺美术史及艺术理论方面有渊博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在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撰写中国美术史著述上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贡献。他在1956年所著《中国美术史》(1986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比较简扼而全面地阐述了中国美术发展状况及若干规律,并注重其赖以产生、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它们与哲学思潮、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各门类间的相互联系。除大量引用文献资料外,尤其注意考古发现的实证性,对于不见经传的工匠创作和民间美术也给予应有的历史地位;对于古代作家和艺术的论述也时有独到的见解,是50年代有突出影响的美术史论著之一。作者曾在1960~1962年间结合教学对此书进行补充修订。另外王逊还发表了大量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他在青年时代撰写的《玉在中国文化上的价值》,从政治、宗教、道德等方面论述玉石工艺的发展,被滕固收入《中国美术论丛》(1938年商务版)。1963年在永乐宫壁画摹本赴日本展出之前,他翻阅大量道藏及文献,写成《永乐宫三清殿壁画题材试探》(《文物》1963年第8期),对长期含混而又庞杂的道教神形象做了精密论述,订正了讹传,对道教美术演变提供了重要论断,为以后研究工作打下重要基础,成为他一生中最后的一篇力作。此外他还编辑了《北京皮影》一书。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邓健吾台湾广东人。擅长中国古代雕塑史。1953年毕业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艺术学系美术史专业。后回国为国家广播事业局对日广播工作。曾担任留日学生同学总会文化委员、日中友好协会会员。1956年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研究所。现旅居海外。出版有《光琳》、《庆阳寺沟石窟介绍》、《日本唐招提寺的建筑和造象艺术》、《日本浮世绘》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梁思成(1901.4—1972.1)广东新会人。擅长建筑美术。192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建筑和西方建筑史。1927年毕业于美国彭雪尔凡尼亚建筑系及研究院,1946年撰写《中国雕塑史》,并以此与《中国建筑史》在美讲学,1947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赠授文学博士。建国后曾任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兼主任。曾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 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司徒乔,原名司徒乔兴,开平赤坎镇塘边村人。1924年至1926年就读于燕京大学神学院。1926年在北京中央公园水榭举办个人第一次画展。1928年赴法国留学,师从写实主义大师比鲁。1930年赴美国,以绘壁画为生。翌年回国,任教于岭南大学。1931年与冯伊湄结婚。1934年至1936年任《大公报》艺术周刊编辑,后来去缅甸仰光养病,1939年辗转新加坡,做《放下你的鞭子》。1942年返回重庆,1943年赴西北写生,并于1945年在重庆举办新疆写生画展。1946年曾远涉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作《义民图》多幅,并先后在南京与上海展出。后赴美国养病,1950年回国途中作《三个老华侨》,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擅长油画、水彩、粉画。有《司徒乔画集》行世。生于清末光绪二十八年。童年时代,他在塘边村鹤鸣小学读书。1914年,其父司徒郁在广州岭南大学附属小学工作,因此,司徒乔也转学岭南大学附小,一直读到岭南大学文学院,曾与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和日本著名诗人草野心平同窗共读。1924年,他在亲友的帮助下,免费进入北京燕京大学就读。鲁迅热情赞扬他“不管功课,不寻导师,以他自己的毅力,终日在画古庙、土山、破屋、穷人、乞丐……”,是一位“抱有明丽之心的作者”。这期间,他曾为鲁迅编辑的文艺刊物《莽原》画封面和插图。1925年,孙中山逝世,司徒乔带着画板参加了悼念活动,并在孙中山的灵前当场作画,送给守陵的孙夫人宋庆龄。这幅画后来在孙中山故居挂了几十年。1926年6月,司徒乔把70多幅早期习作,在北京中央公园水榭举行个人画展,其中《五个警察一个0》和《馒头店门前》两幅作品,被鲁迅用超过定价的数目选购了。1927年2月,通过同班同学、共产党员张采真的介绍,司徒乔到武汉苏联顾问鲍罗廷所在办公室搞美术宣传工作。1928年春,他把早期的美术作品,在上海举办了“乔小画室春季展览会”,引起徐悲鸿的注意,并在《良友画报》第26期上发表了短评,鲁迅也给展览会写了序言。1928年底,司徒乔在万国美术会的帮助下,到了法国巴黎,跟随法国写实派大师比鲁习画。1929年秋天,因经济困难而辍学。1930年,他得到同学的帮助,远渡重洋去了美国纽约,想入哥伦比亚大学半工半读学画,但美国司法当局认为他触犯了“移民法”,把他关进监狱。在狱中,他愤激地画了一幅命名为《在不自由的地方画自由神》的画,出狱后被驱逐出境。1931年5月,司徒乔回到广州,在母校岭南大学教授西洋画,并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旧毛笔管削成竹笔,蘸墨汁作竹笔画。1934年初,他任《大公报》艺术周刊编辑。1936年,鲁迅去世,他以万分沉痛的心情,用竹笔蘸墨汁,画下了鲁迅最后瞬间的遗容,并为鲁迅葬礼画了鲁迅的巨幅遗像。后在南京中山陵藏经楼工作,花了8年时间,几易其稿,画了一幅孙中山巨像。一位德国人看了此画后,在美国的《地理杂志》上撰文,誉为“惊人的肖像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司徒乔先后流亡到缅甸、槟榔屿和新加坡等地。他的名作《放下你的鞭子》,就是1941年在新加坡观看了中国话剧团名演员金山等演出同名话剧后创作的。1941年2月,新加坡沦陷在日军之手,司徒乔辗转回到四川重庆。一年后,他随重庆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前线视察团西北视察组深入新疆等地写生,创作出《套马图》、《巩哈饮马图》等作品。1945年9月,在抗日战争的胜利声中,于重庆举行了新疆画展。1946年9月,司徒乔患肺病,偕同夫人冯伊湄往美国纽约治疗。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来,他于1950年8月从美国三藩市乘轮船返回祖国。在旅途上,他以惊人的毅力,忍受轮船颠簸之苦,根据同船的三个老华工的血泪控诉和形象,创作了反映华侨苦难生活的名画《三个老华工》。后来这画发表于《大公报》,并被美国进步杂志《群众与生活》转载。回到广州后,他于1950年10月,抵达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受聘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并参加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筹建工作,设计和绘制我国的革命史画。他倾注4年心血,于1956年秋完成了史画《亚太会议图》稿。1956年9月,他回到家乡开平,创作了《故乡的早晨》等10多幅充满南国情调的作品。在开平画的最后一幅是《潭江夕照》,也是最大的一幅。当时,他登临开侨中学教学大楼天台,此时正值傍晚时分,放眼潭江,只见夕阳把江水、归帆都染红了。江堤上的绿竹翠影,延伸至赤坎百足山下,远山呈现黛蓝色,山石被夕阳反照变成紫色,故乡的美景,使画家陶醉。司徒乔用长卷,画了三天时间,仍未完成,只好带回北京继续画。在这一段时间里,他还到新会、台山、惠州和海南岛游览观光,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1957年春天,他回到北京。1958年2月16日,于春节前两天的下午,因旧病复发,他在北京香山的画室里溘然逝世。他创作的所有画幅都献给了国家,分藏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故乡开平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司徒乔画集》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