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黎楚池,男,1943年生,广东恩平人,国家一级美术师。197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从事过舞台美术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及装饰工程设计。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展览部主任、广东水彩画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美术家协会理事、深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61年至1965年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5年至1970年广州美术学院装饰美术,1970年至1980年广东肇庆地区文工团舞台美术,1980年至1984年广东肇庆地区工艺美术研究所设计,1985年至1996年深圳市木材公司装饰工程部设计,1996年至2003年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展览部主任。主要成就:1992年水彩《蒙蒙雨》获“第二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优秀奖,2000年粉画《前方的雨方》入选“第五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

    居住地区
    广东/深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陆铎生(1944.3---)1959年至1962年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因病退学,1965年至1978年荔湾美术社设计,1978年1995年荔湾美术设计公司行政副经理,1995至今荔美广告装饰工程公司行政副经理,1985至1988年华南成人文艺大学绘画专业大专毕业。 1964年水彩《大北新貌》参加“第四届全国美展”;1994年水彩《草垛》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1996年水彩《绿荫》参加“中国首届水彩画艺术展”;2000年水彩《盛夏即将来临》参加“第五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1957年12月出生于广东汕头市。1981年毕业于广东轻工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现为汕头特区《工商时报》美术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汕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汕头画院画师,汕头中国画院画师。1988年连环画《帕拉其尼医生的实验》入选《连环画报》精英展。1989年连环画《赝品》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1991年插图《潮汕风雷》入选广东省建党七十周年美展,获铜奖。1993年中国画《来自巴黎的赛车》入选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1994年8月水粉连环画《成功的试验》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盈福杯”铜奖。1996年3月《闽海姐妹》入选第三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1997年3月《侗家母亲》入选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1998年中国画《侗家世代》入选第八届全国“群星奖”美展获优秀作品奖。1999年中国画《苗寨金风》、连环画《帕拉其尼医生的实验》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水粉画《铜鼓声声》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水粉连环画《帕拉其尼医生与他的女儿》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2000年《晚秋》获第二届广东省中国画展银奖。2001年七幅作品参加中国连环画50周年回顾展。2002年《古巷》入选第三届广东中国画展。2003年《一池秋水戏风荷》入选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作品《白岩》获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优秀奖。?作品曾在新加坡及福州、厦门、汕头、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和台湾地区展出。另有多幅作品被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馆、兰州美术馆、天任美术馆、林则徐纪念馆等收藏。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女,汉族,1972年生于广州市,1994年毕业于广州市职工艺术大学油画系;进修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水彩画研究会理事,广州画院签约画家,作品多次在全国及省美展中获奖并被多家美术馆收藏。水彩画《春天的童话》1996年入选“全国第二届水彩、粉画展”;水彩画《大海的追忆》1996年获“首届中国水彩画艺术展”银奖;水彩画《新人》1997年获“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优秀奖;油画《倩影》1997年入选“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水彩画《窗前》1998年入选“第四届全国水彩、粉画展”;油画《广州西关》1999年入选“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并被广东美术馆收藏;携水彩画《满园春色关不住》等十一幅作品应邀赴日本参加“99中国女画家五人作品展”;彩画《世纪末的春天》1999年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及“广东省美展”铜奖;水彩画《封存》2002年获“第六届全国水彩、粉画展”银奖及“第二届广东省水彩画展”金奖,并被上海美术馆收藏;水彩画《幸福时光》2002年获“全国水彩人物画展”优秀奖;油画《阳光·老屋》2002年获“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水彩画《锈NO.5》2003年获“全国水彩画写生精品展”优秀奖;粉画《海韵》2003年获“首届中国粉国展”铜奖,并被苏州粉画艺术馆收藏;水彩画《绿》2003年获“首届全国小幅水彩展”银奖;水彩画《后院》2004年获“第三届广东省水彩画展”银奖;油画《阳光依旧照西关》2004年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画《流金岁月》2004年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铜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居住地区
    广东/潮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男,1961年6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1987年广州美术学院师范系毕业,后在华南师范大学艺术系任教。1993年后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教师。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7年,中国画《小小桥梁》入选中国历史画艺术大展。同年编著《水彩基础技法———人像》丛书,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1989年至1999年,水彩画《惠安八月》、《弘扬》、中国画《秋歌》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中国画《时鸣林更幽》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红花裙》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水彩画《惠安女》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1996年至1998年,水彩画《红红的风车》、《新装》分别获得第三、四届全国水彩画展铜、银奖,其中《红红的风车》被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水彩卷》及《二十一世纪中国传世名画集》。《小小纸鸟》入选全国水彩画展。1998年,参加全国中青年画家提名展。2002年,曾应邀出访欧洲考察交流。另有大量美术作品发表于《美术》、《画廊》、《中国水彩》、《水彩艺术》、《美术学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李醒滔(1943.4—)广东开平人。擅长油画、水彩画。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历任华南文艺大学美术系副主任,广州画院副院长。作品有《南岛苗娃》、《江边》,《代向台湾姐妹问个好》获全国宣传画二等奖。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罗宗海,1935年12月生于广东潮州。1958年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油画系毕业后,任广东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1960年后在广东省美协从事美术活动组织工作和编辑工作,1963年兼广东画院创作员。业余时间创作文学插图、宣传画、组画和水彩画。1972年后任《广东文艺》杂志美编、编辑部副主任和编委,1979年后调任广东人民出版社美编室主任、局长、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1991年任广东省美协党组书记,是第四、五届省美协副主席,1996年后任省美协学术委员、水彩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委员,广东水彩画研究会会长。代表作品有插图《追究穷寇》、水粉画组画《北国风光》等。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省美展,在广州、深圳等地举办个展并出版有画集。出版有画集《罗宗海·感受乡土·水彩画》。

    居住地区
    广东/潮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李铁夫,1869年生于广东江门市鹤山县雅瑶镇陈山村。原名李玉田,号昭龙,在国外期间改名“李铁夫”。1877年,8岁入乡间私塾。1885年,16岁随叔父到国外谋生与求学,成为第一个出国学习西方艺术的中国人。李铁夫先到了美国旧金山,后转入英属加拿大,工余坚持自习绘画。1887至1891年,分别在英属加拿大阿灵顿美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896年,加入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在英美等地建立海外兴中会、同盟会。1908至1911年,入威廉·切斯画室。1912年,入美国纽约艺术大学,任副教授兼学生同盟主席,与约翰·萨金特一起进行油画与水彩画研究,并学习雕塑。1909至1914年,任同盟会纽约分会书记。1916年,加入纽约艺术学生联盟,以及国际画理学会。1930年,61岁回到祖国。1932至1934年,蛰居香港。1946年,一度回内地,在广州、上海、南京、四川等地游历、办展览、搞创作。1947年,又返回香港。1950年8月,81岁高龄时,终于才被接回广州,任华南文联副主席,华南文艺学院名誉教授、油画系主任。1952年6月16日,逝世于广州,享年83岁。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李铁夫是最先到西方学习并造诣最深的“中国油画第一人”,中国油画之父,首屈一指的油画艺术大师;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李铁夫是民主革命的元老、功臣之一。他一生醉心于艺术,又忧心于国民,并具有朴素的普世理想。李铁夫曾经说:“我平生有两大嗜好:一是艺术;二是革命。”他终身未娶,孑然一身,没有资产家当,仅有书画相伴。李铁夫的人生命运充满落差与传奇:既是艺术人生;又是革命人生;既轰轰烈烈,又郁郁寡欢;既显赫于国际、与欧美大画家并驾齐驱,又遮蔽于祖国、鲜为人知……他有过在国外尊享大艺术家的地位、过着西方上流社会富裕生活的经历,也有过蛰居香港无力创作、过着贫民窟式生活的落魄潦倒;有过拯救家国的革命投身,也有过对政腐官贪、国乱民困失望与悲愤的隐遁;有过兴办学校与艺术创作宏愿未遂的失落,也有过焕发青春与发挥余热的快慰;在国外,他两度把资产裸捐民主革命;回国后,又把作品、物品裸捐国家。他宁肯流离落魄,绝不同流合污从政;宁肯生活朝不保夕,绝不变卖自己的得意之作;他只给志行高洁的人作画,对那些政客官员、显贵富豪的拜求,非痛骂即拒绝,给多少钱也不画。李铁夫的天资、秉性属非常人之列,他的奇特怪异,不仅成就了他的艺术,一定程度上也使他的人生际遇充满戏剧性与传奇色彩。而他的特立独行,其实无非是率真爽直,爱憎分明,气质高标,有节操风骨与独力人格;无非是一个真实的性情中人。李铁夫的辉煌与辛酸,既魅力夺人又令人扼腕无语。李铁夫1869年10月出生于广东江门市鹤山县雅瑶镇陈山村龙门里,世代务农,家境贫苦,只有一间十三桁瓦顶的土屋。李铁夫幼年就表现出绘画的艺术天分,喜欢临摹章回小说插图,还常常书画折扇送人。8岁入乡间私塾,受到乡里一位中过举人,被称为孝廉公的老学究吕辉生的启蒙。幼小的李铁夫在绘画、诗文、对联以及相学等国学方面,都显露出天赋与才华,深得启蒙老师的赏识与喜爱。但李铁夫要经常帮助父母干农活,以维持生计,没有条件专心学习。李铁夫的叔父在加拿大开了一家洗衣店,1885年,16岁的李铁夫为了生存,也为了艺术,随叔父背井离乡,到海外工作与学习。李铁夫先到美国旧金山,后转到英属加拿大,工余坚持自习绘画。游学列国当时在加拿大渥太华侨居的广东鹤山人不少,李铁夫得到亲友的资助,1887年考入英国阿灵顿美术学院。由于他对艺术特有的天赋和勤奋,第一学年便取得考试第一名,并获一等奖学金,以后年年如此。1891年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素描、油画。初到国外时,李铁夫碰到的最大难题是语言不通,又缺乏绘画基础。星期天,同学们都去游玩,李铁夫却把自己关在教室里独自学习。他画遍了《伏尔泰》《阿里斯托芬》《大卫》《拉奥孔》等雕像。同时,李铁夫利用假日外出写生。1897至1906年的十年间,他往返游学、工作于加拿大、英国和美国之间,并以卖画和从事印刷设计工作谋生,因而有机会去巴黎、罗马、佛罗伦萨等地的著名艺术博物馆,接受欧洲历代艺术熏陶,临摹大师名作。李铁夫1907年开始定居纽约,这是他艺术事业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1908至1911年,入威廉·切斯画室。1912年,43岁时进入纽约艺术大学,任副教授兼学生同盟主席,与的约翰·萨金特有较多交往和切磋的机会。约翰·萨金特是近代英美艺术发展中起转折作用的画家,被誉为“世界画王”;威廉·切斯任美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达十年之久。两位大师在留学西班牙和慕尼黑时,便十分尊崇委拉斯贵支和哈尔斯,以及莫奈和马奈等的色彩和用笔。欧洲艺术进展到委拉士贵支和哈尔斯时代开始突破种种陈规,直接用油色作画,并充分发挥笔触的功能。约翰·萨金特和威廉·切斯吸取了这些前辈大师的精华,形成对古典学院派有所革新的写实画风。李铁夫深受两位大师的影响,艺术风格上自然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们都擅长于运用线条和笔触,并十分着重人物性格内涵的刻划,有所不同的是,李铁夫的色彩比约翰·萨金特较为朴实含蓄,更着重于写意传神,用笔也较威廉·切斯更为粗犷有力。李铁夫的油画肖像,光暗和章法的处理虽然大体上仍保持“学院派”古典作风的严谨庄重,但色彩的运用已打破了单调沉闷的棕色调,而且善于根据每个对象的特性和思想情感的不同,去安排总体的色彩效果,故能变化多样而不落俗套。李铁夫的油画作品用色较为含蓄,笔触简洁而活跃,富有节奏感和运动感。他自由洒脱的用笔与对油彩的偏爱,决定了所绘人物肖像既有视觉上的鲜活内蕴,又有纪念碑般的精神体量。他的油画在人物肖像与深色背景之间、在笔触与笔触的交叠融汇之中、在对神情姿态的捕捉与对色彩光线的把握之处,给人以热血奔腾的感受。光耀欧美李铁夫进入纽约艺术大学后,油画技术已相当成熟,在春季沙龙等大展上屡屡获奖,1914年,获得铜像雕塑最高奖。1915年,李铁夫在纽约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开始在国际画坛上声誉鹊起,备受推崇。1916年,李铁夫被国际画理学会吸收为会员,成为亚洲人进入这个最高艺术研究机构的第一人,同时还加入当时很有影响的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后入美国美术研究院长达10年,成为国际画坛著名人物。李铁夫掌握了西方现实主义的精湛技艺,艺术造诣得到了当时许多名家的赞赏:孙中山在海外报纸上称誉他“东亚画坛第一巨擘”;黄兴、程璧光和梁联芳等联名在报上推崇他的艺术:“在各地赛会中均名列前茅,洵足与欧美大画家并驾齐驱,诚我国美术界之巨子”;约翰·萨金特也曾称他的油画“设色在美国找不到第二人”;威廉·切斯认为他是一位“擅长西方油画的东方艺术家”。前后十多年间,李铁夫的作品在多项大展中入选作品二十一幅,有十一幅获奖,其中三次夺得一等奖,多次获得二、三等奖。1935年1月,香港钟声慈善社为李铁夫举行画展时称:《音乐家》可以确知为获一等奖的作品之一。李铁夫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一位大师级人物。他当仁不让地享有多个“第一”:第一位留学欧美学习西方艺术的学子;第一位真正掌握了西方油画技艺的中国艺术家;第一位可与西方大师媲美的中国艺术家;国际画理学会第一位亚洲人;东亚画坛第一巨擘;第一位投身民主革命的艺术家……早在十九世纪末的1885年,李铁夫即前往欧美攻研西方艺术。近20年后的二十世纪初,才陆续有李超士、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冯钢佰等等一大批人出国学习西方艺术。然而,李铁夫对中国油画的贡献,并不是时间次序意义上的“中国油画第一人”可以涵盖的。李铁夫长期系统地攻研了西方油画艺术,而且他的写实主义风格深得欧洲传统艺术的精髓,领悟了西方油画的精神内质,达到了高深造诣。无论是李铁夫油画语言的精纯度、技法掌握,还是在西方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与声望,都是中国早期乃至后来相当一段时期西方绘画追习者们远远难以企及的。李铁夫以雄厚的实力进入欧美主流艺术圈,并且与当时的欧美大画家并驾齐驱,是中国油画史上达到高深造诣而与西方艺术接轨的里程碑式人物,被誉为“中国油画之父”。隐形翘楚然而,遗憾的是,这样一位艺术大师,却未能得到重视,长期被有意或无意地遗忘与遮蔽,甚至在一些重要的美术史书上,对他的研究和评价很不相称,他的名字及成就只是在很小的范围里传播,鲜为人知。李铁夫的声名与影响力远远不及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人。台湾艺术评论家吕理尚,看到《李铁夫画集》和编者迟轲的评价后,在《被遗忘的画家——李铁夫》一文中慨叹道:“着实令人惊讶于世纪初的中国洋画界具有如此突出的绘画奇才,他探讨西方艺术所循的途径,与稍晚的徐悲鸿、林风眠和刘海粟等截然不同。在他笔下掌握到的西画的精神与内质,都是其他三人所没有触及的”。“可惜他当年吸取西方的经验,后来一直没有受到美术界人士的重视,也没有在学院里成为研究的对象。”著名作家秦牧,在谭雪生所写的剧本《李铁夫》序言中指出:有一个名字很值得大家铭记,这就是首先到欧美研习油画,并且以卓越艺术造诣蜚声海外的画家——李铁夫。光芒无阻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才开始陆续有谭雪生、迟轲、秦牧、吕理尚等有识之士关注和研究李铁夫及其艺术。是什么原因使李铁夫长期被遮蔽并得不到应有的地位?第一:1930年,李铁夫归国后满腔热血,准备建立一所“东亚美术学院”,并且还有两项主题性大型创作计划。因时局动荡,当局腐败都未能实现,再加上他对国民政府的失望,愤而蛰居香港。——似乎李铁夫成了社会的“边缘人”,对主流美术难有影响。然而,香港钟声慈善社1935年1月18日为李铁夫举办的画展,已从香港轰动到内地,有头有脸的,甚至港督、徐悲鸿都专程前往,徐悲鸿还称誉他的油画属“国内之首”。但李铁夫的状况依然如故。第二:直到1950年8月,李铁夫81岁才终于被接回了广州,任华南文联副主席和华南文艺学院名誉教授、油画系主任。——似乎李铁夫已暮年老迈,没过两年就与世长辞,对美术教育影响甚微。然而,李铁夫在广州的二三年里,老当益壮,倾尽心力,为岭南画坛培养了108大家。但是,三十年后才开始出版李铁夫的画集,以及零星的文字推介、传播与研究。第三: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艺术家,在历次的政权更迭中都处于美术界显要的地位,并且与众多政要、名人、门徒保持密切关系,其学术主张得以被推行、繁衍,名誉得以被推崇、传播。相比之下,尽管李铁夫的艺术始终“在场”,可李铁夫的人“缺席”,而且是一个过气了的革命志士,一个没有体制地位与人脉情感的落魄画家。况且徐悲鸿等人已既得名位,没有人再愿意陷于错综复杂去论高低、惹争议。李铁夫虽品格高,技艺精,但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占,他似乎注定只适合鲜活于史册的人物,是个终归无法被遗忘,无法被遮蔽,永远光耀的星座。历史的客观,真面目的还原,从来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厘清、拨正。人生的种种错位,种种不寻常的际遇,辉煌与寂寞,显赫与苍凉的落差,似乎令人唏嘘叹喟。然而,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其艺术,艺术的长存才是生命意义的真正体现。杰出本身就意味着闪耀。

    居住地区
    香港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雕塑、水彩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28条/3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