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李松石(1923.2—)原名李松时,别名宋石,浙江镇海人,是中国建国后著名的油画家、舞台艺术教育家,擅长油画、水彩画。作品概况早期风格写实,晚期在追求意境的基础上对形式感做出求索。作品有《湛江渔火》、《成山角潮》以及多幅作形式处理的静物画。曾就读于武昌艺专,1946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受教于徐悲鸿先生,深受徐悲鸿的教育理念影响。1949年5月起为上海区铁路工会美工室负责人。全国解放后,1951年奉调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任教,他从事绘画基础课教学达三十余年,为该校系资深教授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30年来他对戏剧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70年代末开始,他着力于风景画的研究和创作,这不仅是由于他自己的兴趣,而更为重要的是为舞台艺术中“景”的体现,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教学效益。舞台美术教育,在我国是个新兴学科。他在三十多年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绘画基础训练的规律性,重视绘画训练同舞台美术专业特殊要求相结合,设计行之有效的一整套教学计划,并为制订绘画课的教学大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他是最早认识到风景画对舞台美术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的绘画教师,在教学中他身体力行,亲自进行教学实践,这也是他后来成为著名风景画家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认为,作为一个绘画教师,必须首先在这个方面要有自己的艺术实践,他本人就是位画家,尤其是一位风景画家。在教学间隙,他坚持艺术实践,创作了大量的风景画。他对风景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认为“风景画不像情节性人物画那样必须有立体”。198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个人画展——《李松石风景画展》,他展出的近百幅风景画,博得了广大观众和美术界的好评。这次个人画展的百幅作品绝大多数是他近十年的作品。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许多画幅在不同程度上闪现出现实主义的光彩。其中《太行烈士潭》、《朔风》、《绿汀》、《闽船》、《南国一古榕》和《成山角潮》的六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人民美术出版社从其近百幅作品中遴选出四十余幅,于1984年出版了《李松石风景画选》。李松石在绘画生涯中善于经验总结和专业理论的著述。建国初期著有《美术字技法讲话》一书。该书是建国后出版的第一本具有理论性的文字专业技法书籍,对后来同类书籍的出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另一本著作是《油画静物》在学术界也反响较大,近年来他又在从事另一部著作《风景画写生与风景画创作》的选写。李松石在教学和创作中一贯坚持的绘画原则是遵循现实主义的道路,他一方面追求形象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具体性,另一方面又不局限于仅仅反映自然和客观地描绘景物,而是对大自然的景色有自己的感受,并将这种从感受的深化中所迸发出来的感情,全力倾注在自己的画作中。他的作品朴素、浑厚而纯真。并有常常赋予客观对象以一定的思想内容,从而形成他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李松石的画,或予人寻味、深思,或予以人心旷神怡。其总的印象是是人得到了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之所以能获得这种艺术效果,其因素是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并与生活的美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是一种熔炼过程,既深化了自然景色的本色,又赋予了思想含义。达到了意、境的统一 李松石大事件 ·1946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此前,曾就读于武昌艺专高中师范部。·1949.5——担任上海区铁路工会美工室主持人,主编《上海铁路职工画刊》并著有《美术字讲话》,发行 四十万册。·1951.2——历任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绘画课的讲师、副教授、教授。·1953.12——从第二届全国美展起历年时有作品参加全国性的各类美展。其中参展全国青年美展(二届)的油画作品《古箭楼旁》获奖。·1983.12——在中国美术馆西南厅,举行《李松石风景画展》。其中作品《太行烈士潭》、《朔风》、《绿汀》、《南国一古榕》、《成山角潮》、《闽船》等六件油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所收藏。·1985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李松石风景画选》。作品《太行烈士潭》曾展出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5周年美展》(中国美术馆),并入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美术作品集》(中国文联)。该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初稿被北京市美协收藏。中国美术馆所编的该馆四十年年鉴中编入李松石条目。《绘画艺术形式》李松石是我国著名的美术,在教学当中,一边创作一边思考,形成了对于绘画的独特见解。这是李松石老师在总结毕生的绘画教学和创作经验而写成的,他通过自己的创作与教学两方面的实践与体验,形成了他自己的理论观点。所以在本书全部的内容中,无论是对近四百件作品的分析与评述,还是对基础理论部分的诠释都有其独到之处。并且言之切合实际。而行文在力求深入浅出的同时,随意处又不拘一格,以期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其独到之处列举如下:一、传统的绘画形式要素为三个,而他发展开拓为八个,其中近半数是属精神领域里的内容。二、提出了统领性与平衡感是形式秩序的机制。三、形式法则分为两大类一属事物普遍意义的法则,二属表现性的法则。而后者常受前者所制约。四、画面上的平衡感,是凭“形式量”与“含义量”两者来完成的,从而解决了一般理论上的无定性。五、提出了广场艺术的三条形式法则①形象的鲜明性,②动作的明确性:③形式的独特性。壁画属于广场艺术。六、“引力环”一章是对不同的心理视距反应上的假设性的探索,并已见其价值。七、认为艺术趣味有激发形象思维的能量,并使审美活动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八、提出了画家的视角心理的价值。九、以“形式高于内容”作为本书的结束语。凡此等等也就奠定了绘画形式理论的基础。从“绘画艺术形式”这个命题来说,此书尚属初见的第一本,是属可贵之处。《李松石风景画选》李松石着力于风景画的研究和创作,这不仅是由于他自己的旨趣,而更为重要的是为舞台艺术中“景”的体现,提供更为直接的教学效益。——徐晓钟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廖叔云,男,毕业于个人简历:1973年9月-2012年9月,重庆市开州区文化馆 群众文化美术创作辅导 副研究馆员重要参展:2003年,水彩、粉画《《山镇印象》》《2003年全国首届小幅水彩画展》 入选2012年,水彩、粉画《《绿色家园》》第十届全国水彩·粉画展 入选2017年,油画《《多彩的青春》》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 入选2019年,水彩、粉画《《硝烟初散》》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入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 李德明,1956年5月出生,男,汉族,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重庆市巴南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重庆市巴南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版画作品《为了红旗飘万代》入选全国美展(四川美术学院收藏);年画作品《麒麟武将》入选全国第六届年画展览;20多件年画、门画作品分别由重庆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贵州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水彩画《留守》获重庆市第四届水彩水粉画展二等奖;水彩画《北京的声音》获重庆市三峡移民美展一等奖;水彩画《故土情深》获第十五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一等奖。《故土深情》入选第十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水彩画《守望》获重庆市美术作品评选一等奖。水彩画《守望》入选群星璀璨全国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水彩画《传递》获重庆市美术、书法、摄影联展一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雷勇斌1974年出生于四川峨眉199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9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水彩工作室。现任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展览:2015作品《塘河石门》等参加中国亚洲水彩邀请展(苏州)2014作品《白光》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武汉)2014作品《躺着的小玲》等作品参加“交融•万象——五省一市水彩名家邀请展”(莞城美术馆)2014作品《无夜》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水彩展(济南)2013作品《桢楠风影》等参加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重庆)2013作品《时间流动》入选四川美院教师作品展(重庆)2012作品《青年时代》入选全国第十届水彩、粉画展(南宁)2012作品《银顶卧云》等参加当代名家水彩画展(峨眉山博物馆)2012作品《白夜》在第五届重庆市水彩画·粉画展获优秀作品奖(重庆)2011作品参加《秋收东藏》水彩画展。(宁波)2011国际水彩画交流展,中国水彩·国际高研班佳作巡回展。(日本)2011广东省惠州市文化艺术中心“19号艺术·家”举办《巴蜀清音》水彩个展(惠州)2011作品入选第十五届重庆市美术、书法、摄影联展。(重庆)2011《人体》入选第二届中国当代学院水彩画艺术展(杭州)2009《季候风》在(庆祝建国60周年第四届重庆美术作品展暨全国第十一届美展重庆选送作品展中)获优秀奖(重庆)2009作品《X8126》入选“川美新写实-前进美教师生作品联展”。(今日美术馆)2007《瞬间闪亮》重庆市第四届水彩·粉画评委展(重庆)2006《11楼梯口》入选重庆-深圳水彩联展。(重庆、深圳)2005作品《未命题的记忆》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全国首届水彩人物展优秀奖(汕头、沈阳)2005《晴·有风》重庆市第三届美术作品展。(重庆)2003《我的夏天》同饮一江水—上海·重庆水彩画联展(重庆、上海)2003《风景》重庆市第二届水彩·粉画展.(重庆)1998《不是今天》获辽宁省第二届水彩展银奖。(沈阳)1997《肖像》获辽宁省首届水彩展铜奖。(沈阳)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李红兵,白族,云南大理人,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水彩研究专业,硕士学位。2008.9-2011.6大理洲实验中学 高中2011.9-2015.6云南艺术学院壁画专业本科2015.9-2018.6云南艺术学院水彩画研究硕士研究生2018.9-至今云南艺术学院水彩专业教师重要参展:2018年,水彩、粉画《《静·港NO.9》》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入选2018年,水彩、粉画《《静·港NO.5》》首届中国(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入会资格2017年,水彩、粉画《《寂·港》》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入会资格2017年,水彩、粉画《《静·港》》第三届全国青年水彩画展入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廖开(1954.10—)重庆人。擅长水彩画、舞美设计。1978年考入中央工艺美院染织美术系,毕业分配四川锦阳纺织工业公司科技科,1986年任锦阳市歌舞团舞美队长,同年到中央戏剧学院舞美设计研修班进修。现任云南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授。代表性成果:《春天的故事》入选全国第九节美展;《阳光·老人》入选首届全国水彩画展;《集市一角》入选首届全国水彩人物画展。获奖成果:《春天的故事》获省级三等奖;《家园》获省级三等奖;《基础素描·静物部分》获云南艺术学院科研二等奖;《水粉写生》获云南艺术学院科研二等奖。美术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并获奖:个人荣誉1993年《山寨》入选“93香港中国水彩画大展”1996年《阳光·老人》入选“中国首届水彩画艺术展”1996年《萱花》入选“第十一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1997年《布拖两代人》入选“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1997年《后院》入选“97中国青年水彩画展”1998年《白云下》入选“第四届全国水彩、粉画展览”1999年《春天的故事》入选“中国第九届美术展览”并获云南省美术作品三等奖2001年《集市一角》入选“中国水彩人物画展”2004年《家园》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五周年云南省美术作品展览”三等奖等。2009年《基础素描》课被评定为云南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阳光老人》获“第六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三等奖2010年廖开教授被评定为第四届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专栏第五十五期对廖开在艺术教育及水彩画方面作出的成绩进行了专题报道。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刘南黑龙江人。擅长油画。先后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及四川美术学院油画进修班,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油画学会理事、云南画院二级美术师、云南省政协特聘画家。《澜沧江畔》获全国第二届科普美展二等奖。《佤乡集市》、《彝族女司机》、《故乡的小河》等被中国美术馆、北京民族文化宫、全国政协收藏。作品十余次入选全国美展,其中《苦聪的新生》、《晨牧》、《白族人家》等分别入选“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美展”并在省内获“一等奖”、“优秀奖”、“云南省文艺创作奖”等。作品《圣殿之门》获“中国油画首届精品大赛”“鼓励奖”,作品《春到衰牢山》入选“中国首届风景油画邀请大展”《在那遥远的地方》入选“中国油画精品展”(香港)、《洱海渔村》入选“当代中国绘画名家精品大展”(香港)、《石棹铭耻》入选“99澳门回归—中国艺术大展”《绿中传情》入选“全国第三届油画展”。近几年还搞过四次个人展览。中国美术馆、北京民族文化宫、全国政协、澳洲皇家昆士兰美术馆、斯坦索普美术馆、日本千代田俱乐部、云南省民族博物馆、昆明市博物馆等。1998年到澳门访问并参加画展,1991年到澳大利亚访问并在布里斯班、墨尔本等地举为画展,2007年应邀到韩国访问并参加画展。一批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国际日报》、《欧洲日报》、《中国油画》、《美术》、《江苏画刊》等报刊。《中国妇女》(英文版)作过专题介绍。还有一些作品被选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等大型画册。名字及作品被收录入《世界华人名家年鉴》、《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等十余部辞书。彝族女司机》、《故乡的小河》等被中国美术馆、北京民族文化宫、全国政协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林聆,(1918年12月26日—2007年8月12日),广西贵县人,中国当代水彩画家,油画家。自小酷爱美术,1936年开始木刻创作,1938年加入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1943年参加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进步同学组织的阳光画社。在抗日战争前后十年间,曾根据自己与劳动人民相处的生活体验,创作了《雪地的葬仪》、《催租》、《仇》、《老农》、《人畜之间》等许多宣传抗日,反映农村及铁路工人苦难生活的木刻画。抗战胜利后致力研究油画和水彩画,创作了《秋后》、《冬日》、《村头》、《地角》、《手脚浮肿的挑夫》等一批水彩和素描作品。于1949年春在昆明举办了第一次个人水彩画展。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美术工作,曾任昆明军区美术创作组组长,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室创作员,昆明军区文艺创作组创作员等职;1956年任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筹委会委员。1959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60年任云南美协理事;1968年后任云南省文联委员、美协顾问、云南画院特邀画家。他重视深入生活,常以浓郁流畅的笔调,描绘云南地区丰富多彩的军民战斗生活和美丽自然的山野田园景色,抒发战士热爱祖国边疆的真挚感情,所作油画《澜沧江畔》、《巡逻归来》、《瑞丽江的早晨》,版画《插秧》、《边疆是咱们的家》,水彩画《遵义会议期间毛主席住处》等参加全国、全军美展或出国展出并获奖。1958年至1962年曾为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及其他建筑完成了大量的建筑装饰设计工作。1977年参加了北京毛主席纪念堂部分陈设的装饰设计制作工作。1962年春至1980年春,云南省美术家协会曾为其举办了第二次、第三次个人水彩画展;1980年7月北京中国美术馆为其举办了个人水彩画展。油画《瑞丽江的早晨》现存北京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水彩画《遵义会议会址》、《边寨》、《遵义会议期间毛主席住处》、《远山细雨》、《沟水慢流》、《早春》、《雨后》等现藏北京中国美术馆。1996年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鲁迅版画奖”,2004年云南文学艺术成就奖。1982年出版了《林聆画选》,2009年出版了《个人反射历史——林聆的绘画》。人物经历1918年12月26日在广西贵县出生;1936年开始进行木刻创作;1938年加入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战协会;1940年从广西来到云南昆明;1943年加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进步同学组织的阳光画社;1949年2月在昆明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美术创作员;人物业绩1951年油画《淮海大战》参加云南军区文艺大检阅大会获优等奖;1953年油画《巡逻归来》、《澜沧江畔》参加西南军区文艺检阅大会并获一等奖;1954年油画《澜沧江畔》参加全国第二界美展;1955年任昆明军区美术创作组组长;1956年任美协云南分会筹委会委员;1957年油画《瑞丽江的早晨》参加全军第一届美展,并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1958年任昆明军区俱乐部美术组组长;1958年至1962年任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创作室创作员,并为军事博物馆做了大量建筑装饰工作;1959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59年版画《栽秧》被选送前苏联参加莫斯科社会主义造型艺术展并送日本展出;1960年版画《栽秧》参加全国第三届美展及第二届全军美展,版画《庆丰收》参加第二届全军美展1960年任美协云南分会理事;1962年由美协云南分会为其在昆明举办第二次个人画展;1964年版画《边疆是咱们的家》参加全军第三届美展;1977年参加毛主席纪念堂部分陈设及装饰设计;1978年任云南省文联委员、美协云南分会理事;1980年3月由美协云南分会为其在昆明举办第三次个人画展;1980年7月由北京中国美术馆和总政治部文化部联合为其举办四次个人画展,展览作品《遵义会议会址》、《边寨》、《远山细雨》、《早春》、《沟水慢流》、《雨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3年从部队退休;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李伟卿,1919年-2011年,广东省汕头市人。原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大观画店副经理,云南画院特邀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考古学会会员,中国铜鼓研究会理事。 1、进军云南立大功一次;“文化大进军”记三等功一次。 2、昆明军区文艺大检阅,评为模范文艺工作者,油画《涂勋》获美术创作优秀奖。 3、西南军区文艺检阅,《打击侵略者》舞台设计获舞美奖;油画《红军回到了草地》获美术创作二等奖。 4、论文《竞渡考》获国家民委、体委“少数民族体育史征文”优秀奖。 5、论文集《云南民族美术史论丛》,获第三届云南省文艺基金会美术类一等奖。 6、《铜鼓及其纹饰》一书,获云南省第八届优秀图书三等奖。 7、云南省第十一届先代会特邀代表。 8、2006年云南省“四个一批”获“美术评论成就奖”。 9、2011年10月获十四届云南王中文化奖。著有《屐痕依稀——李伟卿水彩画》、《云南民族美术史论丛》、《铜鼓及其纹饰》、《丹青内外》、《解放云南——李伟卿军旅速写》、《云南民族美术史》、《荼蘼集》。传略收入《中国文艺家传集》及《中国当代历史学者辞典》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刘锐1973年生于新疆石河子,祖籍山东,1998年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2004年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课程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新疆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艺委会委员,兵团第二届青联委员,兵团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艺委会秘书长,新疆画院专职画家。主要作品参展1998年版画作品《镜子里的光阴》获“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版画教学创作年会展”优秀奖。(新疆艺术学院)2006年,水彩作品《风景》参加“北京·新疆当代水彩画互动展”。(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版画作品《墙》入选第十八届全国版画展。(上海美术馆)2008年,水彩画作品《夏日南疆》入选“北京·新疆水彩画互动展(第二回)”。(北京电影学院)2008年版画作品《冬至》入选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中国美术馆)2010年版画作品《冬至》入选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中国风格·时代丹青”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广州艺术博物院)2011年水彩作品《塔吉克葬礼上的女人们》获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中国美术馆)2011年,水彩作品《库车纪行》获“新疆兵团迎庆十八大美术作品展”一等奖。(兵团文联)2012年水彩作品《高原日记》入选第十届全国水彩粉画展。(广西民族博物馆)2013年版画作品《吐峪沟纪事》参加中国·新疆国际版画邀请展。(新疆当代艺术馆)2014年版画作品《塔吉克妇女》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广东美术馆)2014年水彩作品《塔吉克葬礼上的女人们》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湖北美术馆)2014年水彩作品《塔吉克葬礼上的女人们》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首届绿洲文艺奖。作品收藏2007年版画作品《墙》被上海美术馆收藏。2008年版画作品《墙》被浙江美术馆收藏。2010年版画作品《冬至》被中国国家画院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水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