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蒋明(1948.12—)上海人。擅长版画、水粉画。1982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艺术系进修。历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美术编辑、副编审。作品有版画《北疆春早》、水粉画《联合国争取更美好世界》,封面设计《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获1986年全国书籍艺术展览三等奖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苗培如(1944.10—)河北乐亭人。擅长舞美设计、油画、水粉画。1962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1969年任河南省话剧团舞美设计,1980年后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一级舞美设计师。舞美设计有《12个月》、《原野》、《喜哥》、《少年周恩来》、《之伢子》、《豆寇镇居民和强盗》、《日出》、《塞上昭君》等50余部,其中《享受坚难》获文华舞美设计奖。1994年后八次设计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曾获星光杯优秀美术奖等。论著有《论舞台美术设计的导演意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孙家铨(1932.10—)河北玉田人,擅长油画、水粉画。1960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后留校任教,历任副教授、院图书馆馆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1958年后,曾为芭蕾舞剧《天鹅湖》、《海侠》、《鱼美人》、《吉赛尔》,话剧《大雷雨》、《北京人》、《家》等多部戏剧绘景。水彩画《舞后》为美国抒情抽象派画家詹金斯收藏。作品有《大海组画》、《大森林组画》等。著有《丙烯画写生技法》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黎朗(1932.12—)黑龙江林甸人。擅长绘画、艺术评论。1956年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历任嫩江文工团舞台美术设计,黑龙江文化工作者协会创作组主编《黑龙江画报》,兼编《黑龙江文艺》,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编辑部编辑,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干部。1980年移居香港,为香港建筑设计公司技师、艺术顾问,从事绘画、艺评、摄影活动。台北雄狮画廊艺术顾问。作品水彩《春雨》获1956年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著作有《画家李可染》、《艺海若航》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宫晓滨(1949.5—)别名晓滨,北京人。擅长油画、墨彩画及水彩画。早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并在美院学习油画创作。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二级美术师。作品入选第六、七、八届全国美展,入选中国赴法国、美国、日本及香港艺术展多次,油画《李大钊》获第六届美展铜奖,《微风·侗女》等被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及日、德、法等国收藏。出版有《风景园林专业绘画》、《论绘画审美》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高翔辽宁沈阳人。擅长中国画、文学评论。毕业于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系。历任火车头画报、工人之家杂志、中国工人杂志、工人出版社、工人日报社记者、编辑。书画作品曾参加全国及省市级展览数十次并获得一等奖、荣誉奖、优秀奖。部分作品被国内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收藏。编辑出版《海峡两岸国画、书法联展作品集》,《高翔彩墨画》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陈晋镕1944年12月生于北京,195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历任讲师、副教授,1993年到加拿大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陈晋镕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全国版展,于加拿大列奥那文画廊和美埃泰姆画廊举办个展。其油画、水彩、版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以及中外众多团体、机构和个人收藏。代表作品有木刻版画《风云大坝》、《十里宝山》、《胡同》、《夜市》等,出版画册有连环画《陈胜吴广》、《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版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盛锡珊(1925.3—)河北昌平人。擅长水粉画、中国画、舞美设计。三十年代在中国画学研究会画,1950年在察哈尔文工团、1952年在中央水利部文工团工作。1954年起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舞美设计、一级舞美设计师。主持设计的话剧《文成公主》、《豹子湾战斗》,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川剧《望江亭》,京剧《野猪林》,电视剧《杨三姐告状》等数百部剧目。出版有《中国历史故事》(插图)、《风筝》、《晴雯》、《紧箍咒》、《老北京画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湖南省湘阴县人。中国少先队队徽的设计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社会名人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副主任。他擅长水彩写生画、雕漆画、民间工艺美术研究、书法、篆刻、摄影、美术评论。他的水彩写生画多次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报刊媒体上发表。1931年9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书香世家,父亲是辛亥革命元老刘况。[2]1950年,因一封信被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破格录取。1951年毕业于“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后分配在东北区团委工作,任东北青年出版社美术助理编辑。1951年以来,刘恪山一直为中国少先队摄影,曾在中外报刊发表有关中国少先队活动的照片两千余幅。1954年调任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美术编辑、摄影记者。1958年因为仗义执言维护党的利益,被团中央错划为“右派”。1959年下放山西临猗县农村劳动两年,而后在临猗县文化馆工作。1964年调临汾地区展览馆任美术总体设计,后任副馆长。1979年团中央为其改正“右派”问题,撤销处分,恢复原级别,重新调回团中央工作,仍任《辅导员》杂志美术组组长、编委。1980年,当时因12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少先队都有自己的队徽,团中央的领导觉得我们国家也应该有自己的少先队队徽。设计队徽是非常专业的事情,但团中央都知道他是个“老画家”,所以当时的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德华就直接找到他并让他承担这项任务。刘恪山接到任务后一点不敢马虎,这队徽既要有政治性、思想性,还应有装饰性,最后设计成五星、火焰、绶带的形式,上是‘中国少先队’五个金字。五角星也可以说是我们国旗上的一颗星,火炬代表少先队的热情与希望,象征着少先队员要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崇高理想。队徽的整个创作过程非常顺利,四五个草稿后,团中央就定稿了。中国少先队徽就这样诞生了,这是目前世界上发行数量最多的徽章之一。1989年被评为编审高级职称。1990年全国少先队代表大会正式通过颁布使用刘恪山设计的中国少先队队徽。”1992年退休。1993年由希望出版社出版了《阳光下的花朵——刘恪山摄影作品选》画册。1997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和奖金,被评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先进工作者”,以表彰他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事业所作的贡献。1997年2月中央电视台一台在“夕阳红”中播放了对他的专访。1999年11月山西电视台为他拍摄了“情寄河东”专题播出,介绍他在晋南的艺术活动和成绩,高度评价了他的艺术成就。2000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刘恪山绘画、书法、篆刻、摄影作品集画册》。2006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2006年8月1日《参考消息》报题为《俯首甘为孺子牛》以整版篇幅介绍了他的事迹。2006年12月,他应邀到绍兴兰亭风景区游览,东道主诚邀他书写《兰亭集序》,作永久性纪念。他仅用35分钟时间便写成了一幅2米多的长卷《兰亭集序》,而且完全凭记忆背写,一气呵成,正文324字,一字不错。随后,他又即席写了一篇字字玑珠、精彩绝伦的后记:“公元二零零六年,岁在丙戍之冬。余自京华南来古城绍兴,有幸瞻仰兰亭胜地,以了多年之夙愿。遥想当年书圣王羲之于此作《兰亭集序》,至今仍可振聋发聩,启迪后世,此乃千古之雄文也。而今斯文扫地、物欲横流之际,何不来此澡身浴德,涤其污垢,还其清白也。慈恭书王羲之《兰亭集序》,以表敬仰之忱!奈逸笔草草,殊不成体,唯恐贻笑大方,尚祈诸方家不吝赐正。是为记。”2010年,年近八旬的刘恪山自感精力大不如前,感到有必要把已发表的文章整理、修正,择其较好的选编成集,一本50万字的《刘恪山文集》。[3]2011年4月在《山西省快乐读书我们在行动暨世界读书日报告会》上的演讲。他时年80岁,不拿讲稿,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他讲到山西的古人柳宗元、王勃、王维、狄仁杰、司马光,讲到“天下第一村”闻喜裴柏村……一宗宗,一件件,如数家珍。2012年7月《刘恪山文集》出版。2012年4月16日《三晋都市报》书画版发表了《意飘云物外诗寄画图中——记著名书画家、工艺美术家、美术评论家、摄影家、中国少先队队徽设计者刘恪山》一文。2012年11月24日,湘阴举行纪念左宗棠诞辰200周年系列活动,81岁的刘恪山携花鸟画家于国森从北京赶来参加此次纪念活动,将“左宗棠故居”水彩画捐赠给了湘阴这片故土。2013年1月31日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82岁。主要成就60年代以来在晋南收集民间刺绣原作多件,整理研究并精心摹绘百幅“晋南民间刺绣图案”以各种画法追求刺绣的质感,几可乱真,博得中外专家高度赞赏。70年代创作大型雕漆画“黄河瀑布”、“黄河不夜”两次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在中国民族文化宫和中国美术馆展出,国内外报刊多次发表。80年代以来刘恪山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和一些国际性的书法展览。在共青城“胡耀邦同志陵园”及杭州西湖、湖北鄂州、深圳、洪洞、临汾、万荣、陕西、湖南、广东、黑龙江等名胜古迹处,均有书法作品刻碑。其书法作品有数百幅赠送日本朝野人士。篆刻作品高雅俊秀,曾为国内外名人及友人作印千余方。他善文,曾为董寿平、王盛烈、杨力舟、曾景初、于国森、邓明阁、林时九、裴玉林、刘正宝、雷崇善、村上三岛(日本)等30多位中外书画家的书写过前言和序言评介等。他善摄影,一生在报刊上发表摄影作品2000多幅,20多种辞典刊登了他的条目。刘恪山撰写的有关民间工艺美术评论文章多次在《人民日报》等大报刊上发表各种文章约20多万字。尤其是为中国书画大师董寿平写了近二十多万字的评介文章,在中外报刊上和书籍中发表。应邀参与《中国实用大百科辞典》中的美术、书法、篆刻、摄影部分的辞条编撰工作,约有30多万字出版。还出版有《董寿平传略》及《书法教程》(部分)《书画大师董寿平》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漆画

    职务

    画家简介:李明元,1937年2月出生,曾用名李明远,笔名东杰、沈生,斋号鹤语轩。满族,辽宁沈阳人。1956年毕业于沈阳东北美专附中,1960年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版画专业,从师朱鸣冈、路坦、陈尊三等著名画家。历任《上海电影》杂志美术编辑,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宣传科美工,中国煤矿文工团歌舞团舞美队美工,《大众电影》杂志社原高级美术编辑,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水彩画《工人叔叔快来了》1956年获辽宁省青年美展三等奖;木刻版画《首都红墙下》1962年作为中国的美术作品去阿尔巴亚展出,木刻《春迎朝鲜贵宾》1959年参加第四届全国版画展,木刻《童年》1963年入编《上海版画选集》、《今日北京一景》入载1982年12期《时代的报告》;连环画《小白旗的风波》1957年由辽宁画报社出版,《汉讲完的故事》1958年由辽宁画报社出版;幼儿读物《毛主席》(诗配画)1959年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松鹤图》获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素列大展优赏奖,《月下牡丹》入载《中国现代美术通鉴》。作品还有中国画《红白牡丹图》、《牡丹图》等。历年来在《大众电影》、《煤矿工人》、《法制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大量题图、插图作品。传略入编《中国出版人名词典》、《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传略入编《大众生活报》、《书画经纪》、《强国丰碑》、《当代美术》、《现代中国绘画》等报刊及典籍中登有专版专页介绍。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水彩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5 

 … 

 6 

 7 

 下一页» 

 共63条/7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