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1963年1月生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讲师。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1981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81-83年于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木雕创作,198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1人物履历1985年《人是机器》参加北京青年美展(北京中国美术馆)。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展览毕业创作《海》、《生命三步曲》等;进入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雕塑研究室从事雕塑创作。1989年《假面舞会》参加第7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北京中国美术馆);创作《纽带》系列作品;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研究所从事雕塑创作。1990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参加奥林匹克中心主雕方案征集,获优秀作品奖;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学,被聘为助教;为北京香山植物园创作《花魂》;移居北京朝阳门附近四合院,体会老北京人的生存空间。1991年创作《老北京系列》作品;为北京红领巾公园创作锻铜浮雕《红领巾之歌》。1992年参加“二十世纪·中国”美展(北京中国美术馆);参加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杭州);为北京邮电学院图书馆创作《速律》。1993年参加第3届中国体育美展获银奖,作品被中国奥委会收藏;《老北京系列》之一参加海峡两岸雕塑艺术交流展(台湾高雄北京炎黄艺术馆);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讲师。1994年参加第8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北京中国美术馆);参加第2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展,获优秀作品奖;完成大型金属雕塑《扬帆》;由于拆迁搬出北京朝阳门居所。1995年进行《拆迁计划》系列作品创作;结业于俄国著名雕塑家库巴索夫主持的中国城市雕塑高级研究班;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在职研究生班。1996年参加北京春季沙龙美展(北京音乐厅画廊);参加第4届艺术文献展—雕塑与当代文化(四川成都);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作品展(北京通道画廊);应日本国际友好文化交流协会邀请,赴日本文化交流并创作大型壁画《潮》,感受日本社会状态,受日本“人与自然”生存、居住理念影响,重新了解中国古代道家思想;进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群雕的创作,研究民间雕刻,认识民间文化的现代精神。1997年参加中国艺术大展(北京中国美术馆);参加国际雕塑创作营,完成《拆迁计划—’97》(中国桂林);出版《王中雕塑作品选》;《假面舞会》被澳大利亚收藏家收藏;完成大型金属公共艺术《玄鸟》;完成常熟雕塑公园作品《风翼》;围绕当代文化背景下人类的创造力及由此造成的人性脆弱、东西对撞、道家的宇宙观等人类精神性的主题进行创作。1998年应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会之邀,赴台湾参加“大陆杰出青年雕塑家之旅”活动,并完成展示作品《生命?》;参加十月青年雕塑家联展(北京中央美院画廊》;参加六人雕塑展(北京美苑美术馆);参加第1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参加“雕塑·现实”作品展(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进行将不锈钢与锻铜用镙栓连接的作品创作,试图通过多种途径解释人类的终极关怀。完成作品《躯壳》、《人体数据》、《樊笼》、《再造天性》、《大十字1999》、《遗物19901-19999》、《自由空间》等系列作品。2007年主编中央美术学院规划教材——《公共艺术概论》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王学东河北唐山人。擅长中国画、雕塑。中央美术学院肄业后赴捷克布拉格工艺美术学院学习5年,毕业于艺术玻璃设计及雕塑专业。曾先后到苏、德、匈、保及南斯拉夫考察学习。回国后在鲁迅美院任教,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副教授。曾为首都机场设计大玻璃隔段,尼泊尔国王大厅设计喷砂玻璃浮雕屏风《荷花》、不锈钢《山鹰》在香港展出时被收藏家收藏,为北京西什库教堂设计并制做彩色玻璃镶嵌窗画《十二圣徒》、《耶苏复活》,在捷克布拉格举办“七人画展”作品有水墨山水画。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王鲁恒,别名天隐,1948年出生于河北承德。1965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73年任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艺术创作十六年。著有《鲁恒诗词选》、《鲁恒诗聊》、《鲁恒诗配画》。其他作品有青田石雕《蛇》、《蜣螂》,叶腊石雕《水螺》等。擅长以天然石色巧雕两栖爬虫类和甲壳类动物,并题诗文于石上。鲁桓的石雕大多利用天然石料中的各种杂色,巧妙刻成各种动物。这种技艺历史很久,工艺行当中称为“巧色”。鲁桓的艺术,首先是题材不同。他以蛇类、蛙类为主,利用天然石料做到形、神、质感兼备,静中寓动,似能随呼而动,随手而起。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思议性。石质与两栖爬行类及甲壳类动物质与色酷似,鲁桓能从巧色上想到石色,并题广义地说文于其上,将石头、动物及自身融力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石雕有随行与写真两种风格。王鲁恒首次以天然石色专雕两栖爬虫类和甲壳类动物,在雕刻史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并提诗文于石上,被人称之为文人雕。他的作品曾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丹佛等著名博物馆不断巡回展出,反响极大,从而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石雕艺术家一贯不精于表现小动物的旧观念。《鲁恒石雕艺术》——秦孝仪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1933年生于中国广东省新会县,1935年移民越南,1953年赴台就读成功大学建筑系。1958年台湾省立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执教于彰化中学,1960年移居香港、探索时期作品开始,参加香港现代文学与美术协会、八月画会。[1963年组织中元画会,1964年开始专注于雕塑创作。1964年至1965年获美国国际教育基金资助赴美。1965年后曾获美国国际教育署资助访美,旅居英美多年。。1967年与友人创办《盘古》杂志社、创建实验学院。1973年出版《美术季刊》,第一次回国参观。1973年至1975年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兼任讲师。1976年至1977年创办《文学与美术》月刊。1981年至1987年加入香港文学艺术协会,组织香港雕塑家协会,出任主席;组织香港美术交流学会,出任会长,还任香港大学讲师、香港艺术馆顾问、基本法咨委会委员、香港文学艺术协会副会长、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理事会主席、香港区域市政局视觉艺术顾问、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副理事长等。198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置于香港及海外的重要雕塑制作有:香港半岛酒店、日内瓦LaCoray有限公司、香港美国银行、大阪博览会香港馆、汉堡、香港银行、纽约Conair公司、香港太古城户外雕塑组、香港太空馆、新加坡文华酒店、九龙公园、香港文化中心。任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理事会主席。并曾任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艺术委员会委员,香港区域市政局视觉艺术名誉顾问,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东分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美术交流学会会长,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香港雕塑学会主席。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制作者之一。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1964年香港大学堂八楼,1991年香港城市大学雕塑,2002年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作品先后在美国及亚州各地获奖五次。1959年获台湾省立师范大学艺术系水彩画教育部奖,1989年获香港艺术家联盟雕塑奖。1999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铜紫荆星章”。曾在香港、台湾、菲律宾等地多次举办个展。曾主办及主编多份美术文艺刊物。组织香港雕塑家协会、香港美术交流学会等。作品有《香港丰鸟酒店铜浮雕》、《香港美国银行铜浮雕》、《香港艺术中心浮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吴介琴别名吴家骥,四川成都人。擅长雕塑。17岁那年他参军,参加了抗日战争;22岁的时候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学雕塑,1953年毕业。1955年在该院研究生毕业。1978年,他回到学校当起了本科和研究生的英语老师。1983年回到雕塑艺术研究所从事专业艺术创作。此后他又出国访问教学了10多年,直到1998年回国。回国后的他又当起了英文老师,并开始搞起音乐创作,爱上了萨克斯。现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研究室工作。作品有《我也要干》、《唐俑胸像》、《人与大地》等。编译有《粉笔画》、《英汉美术专用词典》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王靖宪(1928.11—)笔名王静、王珂,浙江宁海人。擅长雕塑、中国古代美术史论。1955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毕业。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古典美术编辑室主任,编审。曾任《中国美术全集》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编委。主要著作有《东汉碑刻隶书》、《现代国画家百人传》(合编)、《龚贤》、《石溪》、《赵之谦》、《潘天寿书画集》、《任伯年作品集》、《中国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中国书法艺术·隋唐五代》等。主编著作有《中国美术全集·魏晋南北朝书法》、《中国美术全集·隋唐五代绘画》(合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1917年1月出生于山东烟台;1936年就读于北平国立艺专西画系,师从齐白石、常书鸿、潘天寿、王雪涛等名家;1947年7月与已故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两人一起经过逾千人的激烈竞逐,“过五关,斩六将”,获得法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赴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留学。王熙民在法国留学期间,主攻雕塑和油画,先后师从让尼欧、布德尔等名家大师。1950年7月,新中国成立之初,怀抱爱国之心拒绝了国民党政府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被国务院赞誉为“爱国知识分子”。回国后,他被分配到革命博物馆工作,积极投身建国十周年庆典筹备工作;之后,他申请调到东北鲁艺工作。1953年,王熙民创作的大型雕塑《抗联游击队》,参加全国第一届军事展览并荣获八项优秀作品之一。1957年,率领东北鲁艺师生为全国农展馆中心广场创作群雕《人民公社万岁》,群雕高达9米,气势恢宏,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化艺术经典巨作”。1961年,应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之邀成立建筑空间艺术研究室,并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先生就人才培养方向形成了共识,作为引路人奠定了中国开拓建筑空间艺术的基础。1981年,受中央美术学院邀请成立壁画系,任研究生导师。他以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推陈出新,为中国的建筑艺术创造出新的理念与成就。1986年,他为合肥市设计的市标——《九狮》(高20米),被当地人民誉为“捍卫城市的守护神”。1989年,他为平顶山市创作的市标——《平顶山人民在腾飞》(38米高),曾被朱镕基总理称赞为“城市的号角”。1993年,为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王熙民与夫人包阿华共同创作《全世界妇女和平、友谊、团结、进步》十组浮雕。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他创作了《龙马精神》。2012年,已经95岁高龄的王熙民先生不辞千里迢迢,携夫人包阿华教授与故乡烟台市莱山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将代表自己与夫人毕生艺术成就的50多件代表作品永久捐赠家乡,莱山区特此设立“王熙民、包阿华艺术馆”,对两位老艺术家的经典杰作进行专门陈列与展示。在一个甲子多的艺术生涯中,王老以其刚正的人格,豪迈的创作风格,严谨的艺术态度,低调的生活方式赢得了社会的肯定。王老的作品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一个标志,他用艺术的形式,鼓舞着人们的信念,推动着向前的力量。几十载的潜心研究与艺术实践,王熙民先生不断吸取中华五千年文化艺术之精华,博采西洋艺术之技法,中西结合,融会贯通,形成了自身写实而又唯美、古典厚重兼具现代奔放的艺术风格。他是中国雕塑、壁画、绘画、建筑空间艺术的集大成者,其成就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相对于雕塑、壁画、建筑空间艺术方面的成就而言,王熙民先生的画作可以说是知之者不多,了解他绘画深厚底蕴与独特风格的人则更少之又少,这与他为人低调、淡泊名利的性格密不可分。但是,凡看过王老画作的行家里手,无不被他画作的立意之新颖、构图之奇特、笔法之豪迈、气势之雄伟、色彩之和谐所吸引而赞不绝口。受先师常书鸿、齐白石、潘天寿、王雪涛等名家的影响深刻,王熙民先生的画作常以中国画为基础,加入西洋油画技法与特色,中西合璧,独树一帜。正如王熙民先生对自己的评价“我一直在追求民族形式和现代艺术的结合,比如,绘画讲究笔墨和色彩,我的画作以国画为基本,但色彩、明暗结合了西洋画的技法,这是我的特点。”上世纪40年代,南方江苏宜兴的吴冠中与北方山东烟台的王熙民“过五关、斩六将”,历经层层选拔被公费派往法国学习西方艺术,两人都曾攻读油画,但因个性特质之不同,两位大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绘画风格。曾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南有吴冠中,北有王熙民。”“王熙民先生的画作如同京剧,气势磅礴,铿锵有力。”诚如王熙民先生自己所言,“我的绘画追求气势!”虽非丹青之人,我们也可以看出“立意新颖、气势雄美、风格豪迈、飘逸灵动、俊朗明快”等特色确确实实是王熙民先生画作的突出特点。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王炳照,山东益都人。擅长雕塑。1941年毕业于北平国立艺专。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有《金田起义》、《红军战士》、《马克思胸像》等。他还雕刻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太平天国”的的浮雕(画稿为李宗津作)。他后期很多作品和原稿都被长春美院保管或流散他地,现存作品已经很少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景博、井白,满族,北京人。研究员,1919年8月生,卒于1997年9月1日。共产党员。1940年毕业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艺专、京华美专、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导师、讲师、教授,文物出版社第一编辑组组长,1962年到中国美术研究所。先后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美术史论》副主编、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编委,大足石刻研究学会顾问,乐山大佛综合整治委员会顾问。自青年时期起,钻研金石学方面的著作,对形肖印的研究较为深入,主要侧重石窟雕塑艺术研究。对我国雕塑艺术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所写专著受到美术专业者的重视。在研究中,注重知识的传播,自50年代以来,作过多次专题讲学,有美学、雕塑、篆刻玺印几方面。并去日本和印度进行考察。曾负责两届硕士研究生、一届博士生的培养。主要成果:《篆刻学讲义》(3万字),艺专讲课用;《中国北部石窟雕塑艺术》(3万字),195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被列为《世界美术大系》(日文)参考书之一;《大足石刻》(2.5万字),195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绘画故事》(10万字),1984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王建墓石刻艺术》(3万字),1985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四川佛教摩崖造像的艺术价值及现状》(4万字),1957年《现代佛学》连载;《几种有关金属工艺的传统技术方法》(4万字),载于1958年《文物参考资料》;《玺印探源》(2万字),载于1980年《文艺研究》;《中国石窟寺雕塑艺术》(1万字),载于1984年《美术史论》。另外发表其他文章数十篇,共计20余万字。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文慧中,一九二九年生。女。辽宁人。擅雕塑。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室。1930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毕业后于该院雕塑创作室从事雕塑艺术创作工作至今。现任中国雕塑创作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50年代作品《节日》1954年参加第5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作品展;《丰收》1955年获北京青年美术作品三等奖;《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纪念碑》浮雕1956-57年(朝鲜);《军民一致》群像主稿人,高350cm(军事博物馆)。60年代作品《播种》1960年参加纪念“三、八”节美展,《人民日报》、《北京日报》配诗发表;《长征时期毛主席》1961年参加全国美展,《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天津画报》发表;《青年时代毛主席》1964年(韶山毛主席故居纪念馆)。70年代作品《战斗到最后一息》1973年(白求恩纪念馆);《杨靖宇将军》1978-79年(东北烈士纪念馆);《横眉冷对》1979年参加纪念张志新烈士美展,《文汇报》配诗发表。80年代作品《鲤鱼跳龙门》1980-84年,高300cm(北京、天津、邯郸等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985年(天文馆);《恽代英烈士》1987年,高220cm(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北国之春》1986年,高300cm,大理石(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清代名医-王清任》1985年(唐山煤矿医学院);《邓肇坚爵士》1989年,胸像,青铜(香港);《阮寿山将军》1989年。90年代作品《小憩》1990年,大理石(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团结、和平、进步》纪念碑,1991年(瓦努阿图共和国);《著名教育家-赵传家》1993年,青铜(上海);《著名外科医生-吴克让》1994年,青铜坐像;《著名法学家-张友渔》1996-97年,青铜(社科院法学所);《舜帝像》1998年,高330cm,锻铜;《宋教仁烈士》1998年,青铜(大连)。《团结、和平、进步》纪念碑于1992年建成,坐落于瓦努阿图共和国国会大厦前,雕像材料为青铜。碑座为黑色大理石,碑座背后铜牌上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赠》。瓦努阿图共和国以雕像侧面形象做成200元的货币在本国流通。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27条/3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