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司徒兆光是著名雕塑家,艺术教育家,中国城市雕塑奠基人。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城雕艺术委员会委员、首都城雕艺术委员会委员。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艺术家称号;被授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称号。1940年生于香港,祖籍广东省开平市,已故著名电影人、文化部副部长司徒慧敏之子,195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61-1966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留学,从师著名雕塑家米·康·阿尼库申教授。1966年回国后,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曾为国家培养出大批艺术精英人才,也曾为中国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的建设推广做出重大贡献,很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重要艺术机构收藏。1973-1975年完成集体创作的大型泥塑组雕《农奴愤》。1979年在北京参加九人雕塑作品联展。1979年作品《扬青稞》获北京市美展优秀作品奖。1981年作品《春》等在香港展出。1982年作品《雏鹰》在法国黎春季沙龙展出;为茅盾文学奖奖章创作茅盾浮雕。1983年赴苏联考察城市雕塑,并于市长讲习班授课。1984年作品《多多》、《背》等参加布达佩斯国际小型雕塑展览;石雕《廖公》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并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木雕《妮》获北京市美展优秀作品一等奖。1985年为人民币百元创作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浮雕像;创作完成毛主席纪念堂中朱德大理石像。1986年为国家体委创作贺龙纪念像;应邀访问日本国;同年创作完成大理石刻《读》坐落于北京市政府门前,该作品于1987年获全国首届城市雕塑评选"优秀奖"。1987年为匈牙利著名诗人山道尔·裴多菲故居博物馆创作中国作家孙用铜像。1988年创作完成北京郭沫若故居的郭沫若纪念铜像。1990年为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创作我国首个户外人体雕塑《遐思》;出访新加坡;作品《妮》、《远友》等在新加坡展出。1992年在京举行首次个人作品展览;同年赴欧洲考察访问,在巴黎举行个人作品展览。1993年在台湾参加雕塑名家五人展。1994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艺术家称号。完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大型雕塑《劲射》;为北京宋庆龄故居创作宋庆龄胸像。1995年创作马寅初、梁思成像。1996年完成贺龙、李维汉纪念像。1997年为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创作石雕《何香凝像》。完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同仇敌忾》《巾帼赞曲》。1999年创作不锈钢像《牦牛》,2000年为香港大学创作《孙中山像》,2002年创作《春雪月夜》长春国际雕塑公园。2005年创作抗联战士冯仲云、薛雯大理石浮雕像。2009年为中华世纪坛创作梁思成像。2010年为铜陵市创作作品《遥望》;《郭沫若像》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2012年《孙中山像》参加《雕塑百年》展、国家博物馆收藏。2013年在国家大剧院画廊举办“生命之歌——司徒兆光的艺术情怀”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1937年出生,雕塑家,辽宁沈阳人。1957年保送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师从刘开渠教授、王临乙教授。1959年公派到前苏联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留学深造。1964年回国,任教于中央美院雕塑系至今,曾任雕塑系主任。现任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第二工作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城雕委委员、艺委会秘书长,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获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艺术称号。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展,并获奖。多次赴欧美诸国、日本、中东、港澳台等地考察、讲学、举办个人展览。代表作有《列宁》、《周恩来》、《陈毅》、《蒲松龄》、《谭嗣同》、《琴》、《回归?香港的春天》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俞士崧 (1932.1—)别名俞崧, 北京人。擅长雕塑。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56年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曾在美院苏联专家雕塑研究班学习。历任中央美院雕塑创作研究室创作干部、研究员,兼任河北省承德市人民政府顾问。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有《征途》、《思》、《郭老》、《迎宾》、《傣族姑娘》及室外大型城市雕塑《康熙大帝》青铜骑马像、《石油化工纪念塔》等。 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景博、井白,满族,北京人。研究员,1919年8月生,卒于1997年9月1日。共产党员。1940年毕业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艺专、京华美专、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导师、讲师、教授,文物出版社第一编辑组组长,1962年到中国美术研究所。先后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美术史论》副主编、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编委,大足石刻研究学会顾问,乐山大佛综合整治委员会顾问。自青年时期起,钻研金石学方面的著作,对形肖印的研究较为深入,主要侧重石窟雕塑艺术研究。对我国雕塑艺术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所写专著受到美术专业者的重视。在研究中,注重知识的传播,自50年代以来,作过多次专题讲学,有美学、雕塑、篆刻玺印几方面。并去日本和印度进行考察。曾负责两届硕士研究生、一届博士生的培养。主要成果:《篆刻学讲义》(3万字),艺专讲课用;《中国北部石窟雕塑艺术》(3万字),195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被列为《世界美术大系》(日文)参考书之一;《大足石刻》(2.5万字),195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绘画故事》(10万字),1984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王建墓石刻艺术》(3万字),1985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四川佛教摩崖造像的艺术价值及现状》(4万字),1957年《现代佛学》连载;《几种有关金属工艺的传统技术方法》(4万字),载于1958年《文物参考资料》;《玺印探源》(2万字),载于1980年《文艺研究》;《中国石窟寺雕塑艺术》(1万字),载于1984年《美术史论》。另外发表其他文章数十篇,共计20余万字。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周成儦(1927.4—)别名周达,湖北武汉人。擅长工艺美术、雕塑。1952年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毕业。1961年后,历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讲师,山东工艺美术分院雕塑系主任、副教授。作品有宣传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着新中国》,图案设计有中国人民银行储蓄徽,中苏友协会徽、标志、《新八宝》等。多次担任首都国庆、五一节群众游行美术设计。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郑于鹤(1934.5—),江苏徐州人。擅长泥塑。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雕塑家。曾应邀在北京、香港、多伦多、东京、雅典等地举办过作品展,其作品被誉为既是中国传统的又是中国现代的。1950年拜“泥人张”张景祜为师,在泥人张工作室从事泥塑创作。历任中央工艺美院泥塑教员,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创作员,北京装潢印刷厂美术师,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有《戈壁鼓声》、《草原雄鹰》、《开拓辉煌》、《光环春秋》、“阿福系列”、“小泥塑系列”等。出版有《郑于鹤彩塑集》、《郑于鹤的泥人世界》、《郑于鹤雕塑艺术论集》等。郑于鹤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的作品有这几类:一类是脱胎于“泥人张”传统的写意型彩塑(如《虎妞》、《年年有余》及“于鹤阿福”等)与小动物(如《母子象》、《母子鹿》等)之类的玩具型泥塑,和以民俗小品形式出现的《回娘家》、《送公粮》与《扁担戏》等摆饰型泥塑。再一类是在泥塑基础上推出的以历史、戏曲人物及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塑像,如《华佗》、《桃园三结义》、《草原雄鹰》、《戈壁鼓声》等小型雕塑。还有一类是壁饰、面具、花具等装饰造型。本世纪以来,郑于鹤所进行的主要是城市与环境的大型雕塑、浮雕等的创作。如《苏州评弹》、《东方神韵》、《生日广场》《四大天王》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为新景点燕山塔陵所建造的两组大型雕塑:一组是位于塔陵正厅内外的《三世佛》与《四大天王》;另一组是置于通向塔陵甬道两侧的生肖群像。这两者可谓是近几年他在惨淡经营中取得预期效果的力作。郑于鹤一贯坚持的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具体创作时他主张一要表现出作品的内在气质,二要形式美。像他以往的作品那样,这两组塑像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这两个要求的完美体现上。[1]在《三世佛》所应突出表现的是作为救苦救难的佛的慈悲情怀,《四大天王》所应突出表现的是那强壮无比的守护神的潜在力量。对此二者,作者正好成功地既内在而又美观地予以表现了出来。在《三世佛》里,那佛的丰腴挺健、伟岸端庄的体态与悲天悯人而微露愉悦的神情;在《四大天王》里,那神的魁梧彪悍的身躯和叱咤风云的气概的描绘,都不是停留于体态与表情的表面,而是与佛的慈悲情怀、守护神的潜在力量的体现紧紧相连。而且所有这些效果都是正确发挥形式表达内容和形式自身的美的作用所形成的。这也就是他能够使作品既具有内在气质又有形式美的表现效果的原因。《生日广场》是二十四生肖群像的总称。用拟人化手法塑造生肖形象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传统。郑于鹤虽沿用此法,但却有他自己的创造。历来被称为十二生肖的仅只为了作为生日属相的说明,不涉及属相的性别差异。而当艺术家要对之进行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时,就很自然地要考虑到性别的不同而运用内在的、外在表现的不同形式,因而郑于鹤不得不破例地将生肖象采取了雌雄性别的安排。这很可能是开了二十四生肖的先例。它的优越性就在于生肖形象的队伍更加壮大与丰富多彩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刘士铭,1926年出生于天津。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学会会员、并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荣誉津贴。自1955年起,先后在中国雕塑工厂,河南开封师范学院艺术系,河北保定群众文化艺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任职。人生履历童年1926年出生于天津市职员家庭。父亲是一位优秀的铁路机械工程师。曾于1927年远赴美国福特汽车工业学校勤工俭学三年,后就读美国底特律大学学习机械专业。母亲小学文化水平,心地善良,她一生养育了七个孩子(四个男孩,三个女孩)。1931年家父归国并就职于国有铁路北宁线唐山铁路机械修理厂,全家随父亲由天津迁至河北省唐山市并在铁路宿舍居住。小学1932年就读于唐山铁路“扶轮小学”。1935年由于父亲工作调入天津铁路局,全家由唐山迁回天津,因此转学至天津民立“第一小学”就读。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天津沦陷,转学至天津私立“木斋小学”读书。1940年就读于天津私立“渤海中学”。期间跟随天津治印名家王奎章先生学习汉印篆刻印章。1943年中学毕业。由于天津铁路局已被日本人接管,家父不愿为日本人做事,因此离开天津铁路局转入唐山开滦煤矿从事机械电机修理工作。考虑到全家人的安全,父亲将全家迁出天津转到北平居住。入驻画社1944年因家庭原因休学。之后经友人介绍进入了由季观之、钟质夫、晏少翔三位名师共同创办的位于北京西城武王侯胡同的“雪庐画社”。跟随画家季观之先生学习北宗山水画。1945年与音乐结缘。经常在北京东单牌楼附近的地摊上收集自己喜欢的唱片。在音乐和对书籍的选择上有着共通之处,那就是都与佛教有关。如:《天龙戏水》等,每次听都会令心里激动非常。1946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成为徐悲鸿先生亲自招录的该校第一批雕塑系学生。师从李宗津、王临乙、滑田友三位教授学习素描、雕塑及陶塑创作。在校期间还受到李可染、王朝闻、艾青、叶浅予、蒋兆和、王丙召、曾竹韶、冯法祀、宋泊等众位名师的指导。改革运动1949年4月,国立北平艺专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秋末,随全院师生一起参加了北京郊区土地改革运动,并深入农户学习土改政策,土改后期被农民们热情高涨的丈地和分地场面所感动,返校后创作了毕业作品《丈量土地》。1950年作品《丈量土地》获得中央美术学院“红五月”创作美展一等奖。同时该作品被刊登在1950年《人民画报》第1卷第1期。之后经徐悲鸿院长推荐,《丈量土地》被送往布拉格参加了“布拉格——世界青年学生联欢节美术展”,并被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博物馆收藏。7月,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并经徐悲鸿院长建议留校,同期创作了作品《朝鲜妇女》,该作品被发表在《人民美术》第6期封面,徐悲鸿院长对此作品大加赞许。1951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生班学习一年。同年创作的作品《志愿军俘虏美军伤员》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内展出;之后创作的作品《志愿军英雄》,被竖立在北京王府井十字路口中心花坛。1952年调入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工作室,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创作、研究、交流等工作,并协助王丙召先生从事《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的泥塑创作工作。同期还创作了反映中苏友好关系的作品《出院》小石刻像,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54年调回中央美术学院为曾竹韶教授当助手,后又去江西景德镇瓷厂实习。在此期间腿部经常感到不适,回到北京后被确诊患有“进行性颈胸腰椎神经根炎”,不久行走时开始拄手杖。1955年调到中央美术学院附属的中国雕塑工厂创作组(后更名为中国雕塑工厂)工作,参与并完成了创作组的第一个任务:为志愿军烈士陵园院内作两块大型浮雕,以及一个志愿军战士的像。之后又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了天文学家僧一行胸像、数学家祖冲之胸像并陈列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作品1956年前往武汉与伍时伟先生共同创作完成了武汉长江大桥汉阳桥头堡内的《水下作业》组像。之后在中国雕塑工厂负责并组织创作了抗美援朝志愿军大型浮雕,并创作了其中的《志愿军火中救朝鲜儿童》。同年经著名雕塑家傅天仇先生介绍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58年大跃进开始,创作了作品《劈山引水》,该作品在苏联雕塑专家克林杜霍夫推荐下,经过放大作为“七•一”献礼,并被安放于北京中山公园的保卫和平坊前。不久该作品在《人民日报》发表。后来美国女作家斯诺女士出版了一本反映当时中国大跃进的书,其中书的封面就选用了这座雕塑。1959年经华君武先生提议二次创作《劈山引水》(亦名:《移山造海》),并被送往苏联莫斯科市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同年负责并组织创作了中国军事博物馆广场《官兵一致》群雕像,以及北京工人运动场的主像雕塑。1960年河北省保定市派人来中国雕塑工厂购买了《劈山引水》的白色水泥雕像,水泥像被运回保定后,先放置于保定火车站广场,后被安放在保定东风公园至今。初夏,又为中国军事博物馆创作了《河南济源民兵渡河》雕塑。同年获北京市文教体卫方面“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获得先进工作者红旗奖章一枚。病危1961年腿部肌肉开始严重萎缩,在北京经针灸治疗后稍有缓解。6月,调入河南郑州艺术学院。9月,由于河南郑州艺术学院解散,被改调到开封师范学院(原河南大学)艺术系任教。同年腿部病症在河南郑州一位老中医的针灸和中药的配合治疗下病情得已缓解。1962年借调到河南省博物馆创作《李自成》雕像。1963年回到河南开封师范学院艺术系教速写课。1964年借调到河南省博物馆参加“农村四清展览”组雕创作工作。1965年继续在河南博物馆工作,同年家母病故于天津,心情十分低落。秋,前往河南石官山竹沟李先念、彭雪峰革命根据地陵园参观。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当时正在和湖北艺术学院毕业生安志金先生一起为郑州紫金山公园创作《工农商学兵》群像,之后又为郑州焦裕禄事迹展创作了《焦裕禄》塑像。思想改造1969年回到河南开封师范学院参加知识分子再教育运动,初春被下放到河南省民权县雎杞林场代砦林分场进行思想改造,在林场与丁折桂、梁冰潜、马基光、叶桐轩、王邦彦、丁中一、刘铁华、王儒伯、邱光正、王威等同住一屋朝夕相处,这一段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后来我将知识分子再教育作为一个创作题材表现在作品中。如:《铁华压面条》、《知识分子再教育》等都是对那段生活的回忆。1970年春,回到北京家中休息,不久被借调到河北省保定市莲花池公园进行大型泥塑《收租院》的复制工作。.1971年由于大型泥塑《收租院》得到了保定市文化局及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之后便被正式调入河北省保定市群众文化艺术馆工作。1972年中国历史博物馆需要制作山顶洞人布景箱,经老校友李之谭先生推荐被借调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该项工作,后来参与创作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型浮雕《奴隶起义》以及复制文物波斯俑陶塑像等。1974年回到保定群众艺术馆。由于身体状况以及未能找到与自己专业相符合的工作,于冬季提出提前退休申请。退休1975年提前退休回到北京,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复制及修复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不仅学到了许多陶器及铜器复制、修复的工艺和手法,同时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与研究,并对我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创作高峰1978年父亲于天津病故。1980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结合多年来对生活的体验以及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感悟,在这段时期更专注于陶塑创作,从而进入了一个创作的高峰期。编辑本段创作作品1981年中央美术学院硬质材料工作室以及电陶窑工作室相继成立。在此期间,除任课教学以外,业余时间都在工作室进行创作。其中《农家小院》、《农家窑洞》、《安塞腰鼓》、《吹唢呐的汉子》、《黄河渡船和梢公》、《河南坠子》、《山西梆子》等大量反映河南河北的民俗风情和北京城市生活的回忆即兴之作在此期间产生。1982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钱绍武、刘小岑、王澎、刘士铭四人书画雕塑展”。1984年作品《鱼鹰》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同年作品《向太阳》入选“全国雕塑设计方案展览”,并获得由全国城雕办颁发的奖章一枚,1985年为北京石景山雕塑公园创作了《弓箭手》石雕。1988年作品《黄河腾飞》及《丝绸之路——骆驼》入选甘肃省“城市雕塑规划展”。1989年作品《安塞腰鼓》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1991年行动中不慎右腿骨折,经北京积水潭医院接骨后,卧床10个月。同年冬,开始架双拐行走,外出时蹬小三轮车。1992年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创作了作品《永恒的爱——生命的延续》,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93年作品《黄河船工》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1994年成为中国雕塑家学会首批会员。1995年结束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全部工作,并在家中潜心创作。同年获“全国城市雕塑设计”资格证书,并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荣誉津贴。1997年作品《黄河船》入选“全国陶艺巡回展”及“欧洲巡回展”,并被文化部收藏。1998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通道画廊”举办“刘士铭作品展”,并出版画册《刘士铭作品集》。1999年作品《母亲》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同年作品《安塞腰鼓》、《劈山引水》及《老虎背女人》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所获奖项1999年接受中央电视台CCTV-1《东方之子》栏目的人物专访。2000年获北京市委颁发的“50年为文学艺术积极贡献”奖牌。2000年作品《黄河鱼鹰》入选《今日中国美术》一书。2001年被编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才库文艺分卷)《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一书。2002年被编入由人民画报社和中国画报社联合出版的《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世纪珍藏版,以及由艺术中国——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出版的《艺术中国大型中国艺术文献特辑》一书。2002年获“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展”、“半个世纪北京雕塑艺术文献展”证书,及文化部颁发的“中国世纪英才”荣誉证书和奖牌。2005年10月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举办了“本土雕塑展——刘士铭作品展”及研讨会。2005年10月接受中央电视台CCTV-10《人物》栏目专访。2006年由于腰部无力,行车越发困难,改乘轮椅。2006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自在蓬蒿——刘士铭雕塑艺术展”。2006年11月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人物专访。2010年5月24日逝世享年84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王澎(1930.8—2005.12)原名王鸿文,别名雨行,天津武清人。擅长雕塑。1948年入国立北平艺专,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在雕塑训练班学习。1958年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副教授。曾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工作。作品有《武工队员》、《老农》等。1990年离休。王澎同志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2005年12月19日因病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王澎。男,曾用名黄沙。青年作家、诗人。生于1975年9月,陕西省彬县人。199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叩问心灵》(1998年)、《面具》(2008年)等。有诗歌、评论、散文等散见于《诗选刊》、《诗歌月刊》、《新诗大观》、《星星》、《诗刊》、《美文》、《文化艺术报》、《写作导报》、《前卫报》、《济南时报》、《蒙自文艺》等报刊媒体以及网络。其诗歌作品多以第三人称出现,诗句冷竣,语境冰冷,常以游移的伤感笔调抒写一个个飘忽不定的、半真半幻的内心世界,从而反映出时代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人文失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对于商品时代的文学价值审美的一种“反向性”的思考,同时也使诗歌的审美达到了一个哲学的层面。选择的痕迹(王澎作品)——诗集《面具》自序生命,原本就只是一段无意义的行程,人们却都在渴望和幻想着“永恒”!我也如此,就开始了写作!从表征上讲,“灵感”永远是滞后的。它之所以会超前,是因为我们无法确定它的下一目标和方向!在“无意义的行程”之中,我们追求“永恒”的努力方式和选择究竟会有多少才能真正成为算得上的“有意义”和“有价值”?而事实上,真正的属于我们自己的“选择”究竟会有多少?即便就是我们做出了“选择”与“努力”,我们的“命运之花”就一定会灿然而放?选择本身是一种痛,绽放也是一种痛,最后的结果中也肯定还会有痛存在!这种“痛”愈深,对于“美”与“快乐”的期望和呼唤就愈强烈,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于这种“痛”与“快乐”交替的“行程”之中!正因为人们从已经是过去时的“选择”中或多或少的尝到了“苦”和“甜”,就对这“选择”有了或深或浅的记忆,使得灵魂总固守和遗留在那一个个的“叉口”,境遇和思绪一但接近和抵达,许多往事就一下子旺盛起来,那些记忆的痕迹也就更为的清晰和深刻,我们仿佛又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对于这些枝末细节、所谓的“痛”的表达与倾诉,我让她成为一首首或沉重、或轻盈的诗歌,展示和绽放的不仅仅只是我个人的内心,还有我看到和知道的一切关于生活、存在以及选择的形而上的理解与共鸣!从十多年前我的诗集《最后的先锋》出版事宜搁浅之后,我也因“生存角色”的数次改变而一度冷落诗歌,一面忙于生活琐事,一面从事其它体裁的写作。一段很长的时间过去之后,我还是发现我离不开诗歌,离不开这个对于我来说“绝对灵魂”一样的形式存在。当然,也非常感激那段时期的“冷落”和“选择”。许多朋友赠寄来自己“待出”或“已出”的集子,或校对、或写评、或交流,一种“局外人”的角色让我产生了许多从前未曾有过的新鲜意识和特殊审美!放弃矜持,静心的学习更为宽泛、更加多样的诗歌、哲学思想和理论,与此同时,自己也找到了对于自己诗歌创作的新构架——“没有灵感时必须有激情;没有激情时必须有哲理”。“冷落的痛”蝶变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喜悦………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凌春德(1926.1—),四川梁平人。擅长雕塑。1943年考入重庆国立艺专,1946年毕业后去敦煌艺术研究所任助理员,1948年任北平国立艺专教员,1952年调中央美术学院任雕塑教员、雕塑创作室创作员,研究员。雕塑作品《前进》,至今被《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用作社标;为北影厂设计电影片头“工农兵”。作品《列宁》大型浮雕、《白求恩胸像》、《青春》等分别安装在革命博物馆等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郑可(1906—1987),广东新会县人(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著名工艺美术家,中国工业设计奠基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代表作有:巨幅陶瓷浮雕《女娲传说》等。工艺美术家、教育家1927至1934年,郑可求学于法国国立美术学浣和巴黎工艺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和工艺美术。回国后担任勷勤大学建筑系室内装饰教授,同时在广州美专兼雕塑课。1936年,去法国参加世界博览会的设计。随后在新加坡和香港创办实业。1951年,响应新中国的号召,应廖承志同志邀请,毅然卖掉在香港的工厂回到北京,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1956年,由徐悲鸿、江丰、张仃推荐到中央美术学院陶艺系任教授。1957年,研究成功电脉冲雕刻钢模等先进工艺。未久,被打成“右派分子”,进行劳动改造。1977年,应财政部邀请,为国家培养金币设计人员。郑可主要擅长雕塑和雕刻工艺,在绘画、室内装饰、建筑装饰、陶瓷工艺、工业造型、金属工艺以及货币铸造等领域均有研究,堪称一代工艺美术大师。多年来在河北邯郸、江苏宜兴、山东淄博等地,创作了大量陶瓷工艺品。郑先生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先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他创作的浮雕头像和陶瓷雕塑作品极富艺术感染力。他的浮雕注重“错觉表现”,既吸取了西方现代浮雕的精华,又继承、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浮雕,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浮雕风格。20世纪初他留学法国,学习绘画、雕塑,以及设计课程,如陶瓷、玻璃、金属工艺、家具、室内、染织等,师从法国雕塑家布歇。他是中国最早接受德国包豪斯设计理念的艺术家。作为著名教育家,郑可先生在教学上一贯倡导速写的重要性,他要求学生每天画100张速写,他的教学强调“勤动脑,多动手”。在教授人体素描时,他主张一个“快”字,将炭精棒数根扎成一排作画,笔迹可粗可细,可轻可重,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完成一幅以线造型为主、表现十分丰富的人体写生素描;在人体写生时,他强调动势表现,反对对着解剖图作画。严格的教学要求,大量的作业,以及正确的方法指导,使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尤其是在素描课期间,学生们晚上组织起来画,令当时的任课老师朱耀奎先生感动得不得了;至今,朱老师还常激情满怀地提起当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78级学生们废寝忘食学习的情景。郑先生也十分注重细节的表现。一次,在画箩筐的速写时,我仅仅画了箩筐大致的形状,而没有表现出箩筐破损的特点。郑先生见了很是生气,问:为什么对箩筐的破损特点视而不见?这件在一年级素描课上发生的事情,虽 然已过去了二十余年,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使我以后在观察表现事物形体时,养成了特别注重对象特点的刻画与表现的习惯。还有一次,在上浮雕头像写生课时,有位同学怎么也不理解郑先生独特的浮雕技法表现,郑先生当即将他的浮雕作业面朝下掷在地上,然后拾起,原来塑得很高的浮雕头像作业,此时已压扁了,先生说:这才叫浮雕。他形象地解释了自己独到的浮雕“纳光纳阴”的理论,使在场的同学们茅塞顿开。在课程安排上,郑先生一贯提倡“锥型互套”的理论,这一理论生动地表现了基础课与创作练习课的辩证关系。除了学习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外,这批学生还向著名民间艺人学习工艺品制作、向著名书法家康殷学习书法、向理工科大学的教师学习绘制三视图。郑先生还多次表示要请我父亲来校讲课,介绍数学方面的知识。我父亲孙树本教授在数学教育方面很有造诣,可谓桃李满天下;郑先生是造型艺术教育家,子弟也有三千;同属一个时代的他们,尽管一个研究自然科学,一个研究造型艺术,志趣虽有不同,但在一起时,却有着许多共同的语言。他们过从甚密,彼此之间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雕塑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