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吴洪亮,1973年出生,现为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1] 、北京画院齐白石纪念馆馆长、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秘书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1971年7月23日生于山东淄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大师入室弟子,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创作员。1993年淄博国际陶瓷大展金奖1999年韩美林艺术展-学生作品展(北京)2001年第一届全国陶瓷艺术展(北京)2003年第二届全国陶瓷艺术展(唐山)2004年中法文化年系列美术展(法国)2004年中国当代陶艺展(加拿大)2006年2008奥运景观雕塑方案国外巡回展2008年澳门体育雕塑展(澳门)2008年北京中华艺术精品展(北京)2012年“禅大龙象”四人展(北京)2013年徐德宽画展(山东淄博)2014年多元.行者作品展(北京作为韩美林先生的弟子和得力助手。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予创作完成了大量的城市雕塑作品。在韩老师身边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同时经过自己多年的艺术探索与实践,德宽在艺术的道路上一步步成熟起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立志在传统中寻求突破,努力创作出个性鲜明又富有魅力的艺术作品。主要雕塑作品1996年参予设计制作《五龙钟塔》高10米铸铜美国1996年参予设计制作《天马腾飞》高8米铸铜昆明1999年参予设计制作《升祺骈福》高11米铸铜河北1999年参予设计制作《祥瑞福辏》高25米铸铜深圳2000年参予设计制作《凤》高13.8米铸铜济南2000年参予设计制作《知吐大荒》高8米铸铜北京2001年参予设计制作《榛树》高8米铸铜日本2001年参予设计制作《鸠顶泽瑞》高35米铸铜芜湖2001年参予设计制作《大舜耕田》长72米花岗岩上虞2004年参予设计制作《五云九如》长76米铸铜广州2004年参予设计制作《南北分界线》高42米铸铜蚌埠2006年设计制作毛泽东雕像高2.7米铸铜青岛2007年参予设计制作《钱江龙》高42米铸铜杭州2007年设计制作《瑞兽》高3米铸铜青岛2008年参予设计制作《钱王射潮》长45米铸铜杭州2008年设计制作《泰鼎》高1.8米铸铜青岛2008年设计制作《海鼎》高1.6米铸铜青岛2011年设计制作《五一雕塑》高3.0米铸铜北京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潘松,1972年出生于安徽省滁州市。199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雕塑专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吴悦石先生入室弟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副教授。中国北京2008国际雕塑特别邀请展作品监制成员,第一至四届“中国芜湖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作品艺术监制,多次参加和独立设计、制作大型城市公共雕塑,现任教于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1998年全国青年书画邀请展,获优秀奖;1999年“九届全国美展”;“北京十月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北京;“迎澳门回归——中国艺术大展”,北京;“中央工艺美院33人雕塑回顾展”,北京;“清华大学研究生作品展”,优秀奖,北京;“首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展”,北京;2000年“天津2000年泰达国际城市雕塑大赛”,佳作奖,天津;2001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举办的“媒介与媒体”高级研修班;为安达市作整体的城市环境规划以及雕塑的设计、制作;2002年“2002年中国雕刻艺术节雕刻大奖赛”;“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大赛艺术展”,提名奖,北京;“2002中国(东阳)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2003年“中国-长兴太湖明珠城市雕塑方案设计大赛”,一等奖;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时代风采’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第三届中国雕刻艺术节雕刻大奖赛”;“第十届全国美展”;为中国扶贫基金会设计首届中国消除贫困奖奖杯;2005年“和平、繁荣雕塑巡展”;“石油-环境-人”主题雕塑设计大赛,优秀奖;“北京市第四届新人新作展”,北京;2006年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设施设计方案征集中获奖;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征集中,《奥运春秋》等五个设计方案获奖;“北京2008奥运景观雕塑方案征集大赛”,北京;“中国郑州国际城市雕塑年--首届国际雕塑精品展”,优秀作品奖,郑州;2007年“雕塑与城市的对话—2007上海国际年度雕塑展”,上海;“北京奥林匹克艺术之梦—2007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北京;2008年“中国姿态”—首届中国雕塑大展,提名奖;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首届中韩当代雕塑展”,韩国首尔;“首届学院雕塑展”,北京;2010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水木清华-国际校园雕塑大展”,北京;“第二届中韩现代雕塑交流展”,北京;公共艺术作品《和谐之林》获2010年度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优秀奖;2011年“北方艺术-2011展”,德国;“凝固的旋律”-国家大剧院雕塑作品邀请展,北京;作品被国家大剧院收藏;首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优秀奖,芜湖;“中国姿态”—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青年美术作品展,北京;2012年“朴”--潘松雕塑个展,798中国雕塑学会沙龙,北京;首届中国中国当代抽象雕塑展;“国博百年:中国雕塑百年作品展”,北京;中央电视台“最美乡村教师”奖杯设计;中央电视台“最美乡村医生”奖杯、奖牌设计;作品被常熟美术馆收藏;2013年“延伸”2013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大同;“师道--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师生联袂展”,北京、大同;从卡塞尔走来——漳州国际公共艺术展,福建漳州;中央电视台“CCTV2013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团队)”奖杯设计;2014年中央电视台《人物》专题片:雕塑家-潘松;“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第三届中国雕塑大展;获奖2011年首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优秀奖,芜湖;2010年公共艺术作品《和谐之林》获2010年度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优秀奖;2008年“中国姿态”—首届中国雕塑大展,提名奖;2006年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设施设计方案征集中获奖;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征集中,《奥运春秋》等五个设计方案获奖;“中国郑州国际城市雕塑年--首届国际雕塑精品展”,优秀作品奖,郑州;2005年“和平、繁荣雕塑巡展”;“石油-环境-人”主题雕塑设计大赛,优秀奖;2003年“中国-长兴太湖明珠城市雕塑方案设计大赛”,一等奖;2002年“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大赛艺术展”,提名奖,北京;2000年“天津2000年泰达国际城市雕塑大赛”,佳作奖,天津;1999年“清华大学研究生作品展”,优秀奖,北京;1998年全国青年书画邀请展,获优秀奖;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尹刚,1965年出生,辽宁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雕塑家。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艺术硕士学位。1990年任北京市建筑艺术雕塑工厂研究室副主任,国家二级美术师。2005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时空对话》、《开拓·进取》、《托起明天的太阳》、《赤卫队员》、《工人》、《奥林匹克精神》、《神牛》等。主要成就:2011年被评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优秀课程奖;2010年被评为中央美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获优秀工作者奖;2008年被评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优秀员工奖;2007年作品获“‘对话•沟通——北京•世界’主题雕塑邀请展”三等奖;2006年被评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优秀教师;2004年作品分别参加“全国城市雕塑作品展”、“全国优秀城市雕塑作品精品展”,2004年作品参加“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2004年—2008年参加第三届至第七届“北京市美术家协会蓝色空间雕塑作品展”;2003年作品分别参加“中国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雕塑精品展”;2002年作品获“韩国国际木雕大赛”特等奖,同年参加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2001年作品分别参加“新北京,新奥运——体育雕塑展”获公共艺术奖、“全国第五届体育美术作品展”;2000年参加“北京红领巾公园雕塑作品展”;1999年获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特殊鼓励奖;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十大杰出(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获“北京市职工书画摄影工艺品制作及收藏艺术展”佳作奖,并分别参加“九八步履十人雕塑展”及“全国第四届体育美术作品展”;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第二届“五优十佳”优秀青年知识分子;1994年参加“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1991年参加“北京市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美术作品展”。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王大豪(1941.8-)上海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画家,现任北京幻灯片厂歌华集团总编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连环画《辛亥革命》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主编《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续集》教学幻灯片及文字本。主编画册《世界人体绘画选》、《世界人体雕塑选》等。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孙新周(1937.1—)辽宁锦州人。擅长雕塑、美术史论。1962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历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作品《毛主席胸像》中国美术馆收藏。专著有《中国原始艺术符号的文化破译》等。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理论

    职务

    画家简介:王一林(1929.11—)辽宁人。擅长雕塑。50年代初在解放军华北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60年代初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美术公司绘画雕塑室创作员。作品有《曹雪芹》、《和平里》等。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张松鹤,生于1912年10月10日,广东东莞人。1930年考入广州美术专科学院。1936年入国民第二军第四师任中尉艺术科员,绘编抗日宣传画报。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及东江抗日纵队,历任抗日民主区长、联区主任,东江南岸第三战线副指挥,华北《行军快报》、《行军画报》主编。建国后,曾先后在北京市人民美术工作室、北京市美术公司、北京画院从事雕塑创作。是新中国雕塑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自上世纪60年代起,被授予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并一直享有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2005年7月28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张松鹤是我国著名雕塑艺术家。幼年因家贫,十六、七岁才念完小学。1930年春,到广州同洲美术馆学画炭像,兼上中学夜校补习文化。同年秋考入广州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由于酷爱雕塑艺术,利用课余时间钻研雕塑。1934年夏毕业后,回清溪鹿鸣学校任教,后又在家乡创办柏朗学校。1936年经堂兄介绍加入宣传抗日的国民革命军第12集团军154师,任中尉科员,负责编绘抗日宣传漫画。1937年夏赴淞沪抗战战区并参加“南京保卫战”。撤退广东后,由于不满军中的腐败及丢弃伤兵等行为,他于1937年12月离开国民党军队回乡,经好友介绍,回鹿鸣学校任代课教师,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日军于同年10月在广东大亚湾登陆,他在清溪组织“东莞县民众抗日自卫团卅二大队”并当选为大队长。11月,日军占领莞城,回师扫荡铁路沿线。12月中,他和林锦华、黄高阳带领自卫大队与石马、约场自卫大队汇合,到白花洞嶂阁集中,12月中旬,部队整编为“惠东宝边区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二大队,他任副大队长。1938年底,任政工队组长,受派遣到和师部失去联系的国民党张瑞贵部913团做政治工作,争取他们共同抗日。后来,又派回鹿鸣学校任教师,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9年底,参加清圹区委,任宣传委员。1940年至1941年,在龙岗坪岗中学、石龙中学(当时迁来清溪)、清溪鹿鸣学校同时兼任三间学校教师,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当时,石龙学校长黎彦林很反动,强迫教师填表加入国民党,先后两次他都把申请表撕了。区委书记见他面目渐渐暴露,就把他调回部队去了,任司令部政工队副队长。1942年冬,任惠阳大队油印室主任,印发出歌和宣传漫画。1944年初回清溪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把各乡长。后来石马、凤岗、圹坜、雁田、约场地先后成立政府,把各乡统一成立新三区,他当选为区为。1945年8月底,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加紧清乡、区乡抗日政府又重新打游击。四区(东江河区)澈到三区,成立联区,他任联区长。1946年6月30日,随东纵部队北撤山东,在华东党校学习一年后,在两广纵队负责出版工作,绘编《行军画报》、《行军快报》和小型画册。1948年秋转业任华北大学文艺部美术研究员。曾参加太原前线和解放天津入城美工队。1949年春在北平华北大学任教,后调北京人民美术工作室专事雕塑创作。1951年,先后兼任华北军区石家庄烈士陵园雕塑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美工教授、中国雕塑工厂顾问、人民英雄纪念碑塑组和中国美协雕塑组副组长、四川古代雕塑艺术考察团团长。1954年在北京市人代会上被评为北京市优秀艺术工作者,受名誉和物质奖。1958年调任北京市美术公司创作室副主任,兼北京艺术学院教授、雕塑教研组组长。1966年冬至1967年夏,借调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邮电学院、山东师范学院、湖南大学等院校塑造巨型毛主席像。1972年冬调北京中国画院从事专业创作。1977年参加毛主席纪念堂的毛主席汉白玉座像雕塑工作,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78年至1985年,先后被选为全国政协第五届、第六届委员会委员。1979年冬参加中国雕塑家考察团,出国考察意大利和法国雕塑艺术。历任北京中国画院创作干部、中国美协理事、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雕塑工厂顾问。2005年7月28日于广东家中病逝。张松鹤老先生故居对面的一个院落——柏朗街30号曾经是一所小学,因为小学搬迁,这块地便空了出来。张松鹤曾经呼吁归乡华侨来购买,为当地教育筹款,但一直无人看中这块地。1986年,张松鹤老先生自己出钱买下,将其改建为自己的工作室。一进入这个院子便感到丝丝凉意,院子里面郁郁葱葱满眼的绿色。张松鹤的孙子张欣然告诉记者,张松鹤老先生生前最爱红棉,院里院外都种了不少红棉树。因为红棉树又叫“英雄树”,他将自己对于战斗英雄们的敬仰、怀念之情寄托在了这一棵棵挺拔的树上。他最喜欢的一首诗中写道——“英雄祖国英雄树,唯慕英雄画英雄”。院子里一间简陋的房子就是张松鹤生前的工作室,里面布置得十分简单,柜子上、桌面上摆满了张松鹤生前的作品和设计草稿。他就是在这间工作室中与世长辞的,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不曾离开他热爱的雕塑事业。工作室的墙上挂着张老晚年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画,其中有一幅画的就是红棉树,他笔下的红棉红得热烈,英气逼人。张松鹤从事雕塑研究创作多年,主要作品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抗日游击战》、鲁迅著作封面浮雕《鲁迅像》、《鲁迅半身石雕像》、《鲁迅胸像》、石家庄烈士陵园铜像《战斗》和《埋雷》、《列宁胸像》、《毛主席浮雕像》等。绘画有水粉画《东方红》。写有《丰富多彩的四川古代石刻艺术》、《怎样做雕塑》、《对现代雕塑艺术观感》、《古希腊、罗马的雕塑艺术》等文章,在报刊发表。近年来为深圳革命烈士碑设计,负责抗日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的浮雕创作。并和爱人陈淑光、广州美术学院雕塑家潘鹤、李汉仪、梁明诚等人共同设计及建造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碑,分工创作出从鸦片战争至解放战争六个时期的石刻园雕和铸铜浮雕共12件。有突出成绩,得到中央领导杨成武、王震等的好评。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被评为建国以来的优秀作品,受追加奖。张松鹤除从事美术雕塑工作外,还擅写诗词和书法。为中国诗词学会和书画家协会会员。《抗日游击战》浮雕《毛主席画像》油画,1950年(合作,1950-1951年天安门城楼)《战斗》、《埋雷》、《支前》圆雕,1951年(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抗日游击战》浮雕,1953-1958年(人民英雄纪念碑)《运筹帷幄》圆雕,195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新四军像》圆雕,1958年(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藏)《毛主席胸像》圆雕,1959-1971年(多种尺寸,全国大量复制)《毛主席立像》圆雕,1959-1971年(多种尺寸,全国大量复制)《毛主席头像》浮雕,1950-1975(第一届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毛主席像章》以及多种奖章原版)《毛主席坐像》圆雕,1977年(合作,毛主席纪念堂藏)《马克思和恩格斯像》浮雕,1962年(德国特里尔马克思故居纪念馆藏)《鲁迅半身像》圆雕,1972年(中国美术馆、鲁迅博物馆藏)《鲁迅头像》浮雕,1972年(鲁迅全集封面、鲁迅纪念邮票、鲁迅文学奖奖章)《抗日烽火》、《解放凯歌》等(浮雕),1984-2000(深圳烈士纪念碑、惠州东江烈士纪念碑、清溪烈士纪念碑)张松鹤文革初期除亲自塑造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大、等多所大学毛主席巨像外,《毛主席立像》原稿亦被全国各地复制放大成为毛主席巨像。自一九五〇年起的多个版本毛主席侧面浮雕像被广泛复制用于制作《毛主席纪念章》,文革达到鼎盛,其发行量达数亿枚。社会评价曾经,他放弃了艺术,投身戎马生涯;十余年后的1948年秋,解放战争胜利在望,他却因病退役。然而,他并没有放弃革命,而是以自己的艺术生命再次投身革命——他雕刻的毛泽东圆雕全身像被放大复制成分布全国广场的毛主席巨像;雕刻的毛主席浮雕像被雕版复制成毛主席像章,发行达数亿枚之多;他融入深厚革命情怀塑造的《抗日游击战》浮雕生动再现了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场景,这一浮雕1987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优秀的作品……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韦植叶(1929.11—2000.6)广西宾阳人。擅长雕塑。1953年毕业于广西艺术专科学校。历任建筑工程部城市建设局、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干部,北京市建筑艺术雕塑工厂研究室雕塑工程师。作品有《高云涛,田继跃烈士纪念碑》、《非洲少年》、《罐舞》等。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吴汝钊(1926.10—)四川犍为人。擅长雕塑。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化妆造型、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美工组、文化部电影局、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工厂研究室副研究员。作品有《邓小平同志》、《游击战》、《傣族姑娘——赶摆——》等。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