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1932年生于湖南省邵东县。自1951年先后就读于湖南省艺术学校、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在西安美术学院从事教学。现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享受特殊津贴。曾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鲁迅奖”,曾当选陕西省人大代表。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出,数次担任国家级评委。作品先后在20余个国家展出、收藏,先后16次获奖。《清凉出界》获国际水墨画金奖、《秋之恋》获海峡两岸书画大展荣誉金奖、《山沟笑声》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出版有《李习勤水墨画选集》、《李习勤人体速写集》、《李习勤色粉画》,主编《中国版画六十年选集》、《美术辞林分卷》等著作。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刘旷四川岳池人。擅长版画。1938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45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任教于延安中学、延安大学文艺系。历任《西北画报》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书记处书记、顾问。1991年获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作品有《嘉陵江畔》、《找水源》、《长城内外》等。出版有《刘旷画集》等。刘旷早期的版画作品,如1944年的《游击队员》、1948年的《云梯》、《围歼》等,硝烟弥漫的战斗场面,冒着纷飞的战火冲锋陷阵,看到的是壮怀激烈的人民英雄的艺术形象。这是画家亲自在八路军中战争生活的描绘,是解放战争中自己战斗的体验,画面充满了威武雄壮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另一类作品,如1945年的《修路》、《抗旱》等,是刻画解放区人民与自然抗争,改造现实、创造新生活的情景,面对战争环境的严酷,物质供给极端贫乏,人民要战胜苦难。这里画家赋予质朴的画面以壮丽的崇高感。总起来看,这个时期的版画,主题鲜明,政治思想意义突出;画面具有很强的叙事性特征;在艺术上,刀法流畅而粗犷,黑白强烈更具对比性,构图均衡而具有表现性。这些版画作品,画家明显借鉴了外来的技法,运用了现代艺术思维,又结合了传统的艺术来表现生动活泼的内容。新中国建立后,刘旷一方面担任西北美协的领导工作,《西北画报》的主编,另一方面不断深入建设中的新生活。他的版画创作也进入一个高潮阶段,这是刘旷艺术创作的发展时期。刘旷这时期的版画创作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对过去战争生活的回忆。这些黑白分明、深沉雄浑、豪放粗犷的版画,都给观赏者以强烈的战争震荡力,其思想意义的鲜明,都让体验过或经受过战争残酷的人们感到心灵的震撼。第二类,是反映工农业的建设生活。这类版画是这一时期最为丰富多彩的。第三类,是表现人与自然的矛盾与亲和,显示了大自然诗意的美妙与生命的律动不息。这些自然景观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具有可类比的暗示性和象征的直接性。有的是激浊扬清的纯情,有的是傲寒屹立的硬骨,有的是严酷生活的沉思,更有生命蓬勃的活力。它使观赏者在韵味情致的无穷中,去琢磨,去体味其哲理。显然,它的审美价值超越了一般的空泛的政治性。刘旷版画艺术的创作辉煌,是在粉碎“四人帮”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不仅数量多,约有从前一倍以上,而且精品迭出。刘旷这个阶段的版画可说是姹紫嫣红,异彩纷呈。首先,是革命战争回忆录。其次,是乡情思念录。第三,是建设风貌画。第四,是乡土风情画。第五,是自然景物画。参考:《论刘旷的版画艺术——兼论新兴版画延安学派》,廉文,《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12条/2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