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1930年出生,河北高阳人,蒙古族,著名画家、雕塑家、美术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央美院油画系副主任、壁画系主任、第一副院长等职。现为中国壁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壁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理事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擅长油画、壁画、中国画、陶艺、雕塑及考古鉴定。是新中国第一代美术家、美术教育家,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富於开拓精神,是新壁画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在艺术创作上涉猎广泛,追求中西艺术的融合,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宏大气势。是第三、四套人民币的设计者之一。近年参予大型园林工程的策划,任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艺术总顾问。代表作品:油画有《青年地下工作者》、《刘少奇与安源矿工》、《毛主席与安源矿工》、《六亿神州尽舜尧》、《清水江畔》、《跨过鸭绿江》。壁画有《百花齐放》(陶板高温釉)、《五千年文化》(陶浮雕)、《丝绸之路》(毛织)、《血肉长城》(陶釉高浮雕及白雪花石,国家博物馆收藏)、《华夏之歌》(毛织)、《东方文明世界之窗广场壁雕》(红砂石,10m×80m)。雕塑有《后羿射日》、《双面双身观音》、《环宇传书》(以上青铜)、《锦绣中华及世界之窗景点陶瓷斗彩民俗小人十万余件》(合作)。中国画有《逐日图》(1999,17m×2.4m)、《古寓言三十篇》、《泰山日出》等。有多篇文字发表於各美术刊物,有《美术作品集》问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卫祖荫(1937.5—)。又名卫祖因。河南辉县人。擅长油画。曾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工作。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吴作人画室,留校任教。历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色彩教研组组长,副教授、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国东方书画学会名誉教授及海峡两岸书画联谊会副秘书长。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及国内外大型画展,并被出版、收藏。1955年参加在南斯拉夫举行的“国际少年幻想画展”获国际少年集体一等奖,1982年在北京与邵晶坤举行油画联展,展出作品150幅。1982年一1985年曾为国宾馆、西哈努克亲王府、巴西大使馆、阿曼大使馆等处参加美化工作(绘画、讲授课程)。1985年曾参加“北京市美术作品展”,展出的作品有《太行山村》、《高峡平湖》等。1985年被香港、美国、日本收购和出版作品有《三峡烟雨》、《秋池》、《紫丁香》等。作品《王府井今昔》获“世妇会中国艺术综合大展”二等奖。作品还有《出海》、《柏林华灯》等。出版有《吴作人教学笔记》、《油画风景·静物写生》、《巴黎写生笔记》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1932年生。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又名罗贻珍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即今中国美术学院)绘画系,1956年国家派往捷克斯洛伐克学习,在布拉格美术学院研习油画,1960年回国,任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员,1962年调任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油画专业教师,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常委兼艺术学科组长、美术系教授、研究生工作室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老教授协会及欧美同学会会员。作品在国内外参加画展,至今有数十幅油画和水粉作品在国内出版、国内外收藏。六十年代中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北方农村》,、《渔港》及《少女肖像》。八十年代以西藏阿里地区风情为题材的系列油画,其中《边城阿里》,在1987年获全国首届教师美展(专业组)优等奖,《雪域深处》、《不朽的藏乡》、《一方热土》等还发表在《中国油画》等刊物上,参加了国内外画展。八十年代中期创作了三幅巨型壁画,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撰写捷克斯洛伐克美术及重要画家的辞条,发表、出版了介绍捷克绘画和著名美术家玛·什瓦宾斯基的文章及画册,1988年荣获捷克布拉格美术学院授予的钢质纪念奖章。在国内举办两次画展,一次国外画展,出版两本专著、两本个入画册。曾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上卷)、《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香港)、英国剑桥《国际名人辞典》。作品有油画《塔吉克之鹰》、《少女肖像》、《不配的藏乡》、《边城阿里》、《阿希米亚的秋天》,水粉画《渔港》、壁画《阿诗玛》等。出版个人画集两册。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云南昆明人,1950年进云南美协,1951年随云南省文联赴滇西大理专区弥渡县山区土改,解放初期创作年画、门画、及宣传画,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甚多,并获过一等奖。1952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导师有吴作人、董希文、戴泽、韦启美等教授,1956年毕业。同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合并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立,国家分配任教绘画基础课,1988年被评为教授,学生遍及国内外。1944年退休。中国美协会员,现为中国老教授协会艺委会委员。1970年曾随全校下放河北省获鹿县1594部队农场三年农业劳动。其间曾被借调到“西柏坡纪念馆”及“石家庄”“白求恩纪念馆”作画,做了一些太行山风景画及白求恩的主题创作画。五十多年来,创作作品从油画、水彩水粉、工笔重彩及彩墨中国画,相辅相成;题材从人物主题画、风景及至芦鹤等。1963年为庆祝西双版纳建州十周年,作油画《赶摆》,由云南民族出版社作为礼品,同年末,澜沧拉牯族自治县建县十周年,又创作年画《欢腾的边疆》,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人物肖像《香妃》,1987年为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金碧重彩装饰画《思路传友谊》于1990年“丝绸之路”大展获奖。近二十多年来,先后赴巴西、法国、加拿大、美国举办个人画展,及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地参加联展。作品为国内外机构及个人收藏。出版有《谷嶙画集》,美术教学专著有《素描》、《服装人体美术》等。人物生平1928年11月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29年云南军阀混战,在昆明市城北酿成灾难“火药爆发”,母亲冯氏遇难,哥受轻伤,襁褓中的我和外祖母在城南家中,幸免于难,我尚无记忆,不知生母什么模样;1934年继母陈氏病逝,继母很贤惠;1939年9月28日,上小学五年级时,第一次看到日本飞机轰炸昆明,之后几年中,日机轰炸昆明频繁;直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空军进驻昆明,拦截日机,之后再没空袭;1943年养育我童年辛劳的外祖母病逝,我终生思念;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举国欢庆;然社会动荡激烈,没多久内战爆发;1946年进高奎章画室学画并在其广告公司工作;1950年昆明解放,进云南省文联美术创作室工作;1951年参加云南省第一次年画、宣传画创作,宣传画《生产战线》获云南省首届年画宣传画一等奖,同年创作了不少年画、门画,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年底随云南省文联赴滇西大理专区弥渡县土改,第二年四月结束回昆明;1952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四年,导师有吴作人教授、董希文教授、戴泽教授,韦启美教授等;1956年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毕业创作之一《老饲养员》(油画)参加全国青年美展,毕业创作之二《晚归》(油画)河北画报封面发表;同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院成立,由国家分配到学院任绘画基础课教师;1959-1962年先后两次赴云南边疆西双版纳、澜沧、大理、丽江及德宏等少数民族地区,收集写生少数民族风土人情、风景人物形象,创作了:《赶摆》(油画)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被作为西双版纳建州十年大庆礼品;《欢腾的边疆》(年画)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被作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十年庆祝礼品;《少年歌手》(油画)《瑞丽小景》《深山里的小学》(水彩夹粉)等画,均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65年《节日之夜》(年画)参加全国年画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1966-1976年十年动乱,赴农村劳动三年,期间曾赴太行山区生活过,为白求恩纪念馆创作过白求恩历史画(油画)两幅,及白求恩在中国工作过的太行山区风景画四幅,均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及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于《白求恩专辑》中;1977年赴广西桂林讲学,作桂林风景写生水彩画二十余幅;1978年赴黄山、庐山、长江三峡等地写生,作油画风景十余幅;1979年《奋飞》第一幅大彩墨画作成;建国三十周年美展入展,此画表达中国历经十年浩劫之后,开始起步向上精神;《春声》《春天回来了》(彩墨画)均同一寓意;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农民报及中国文学等刊物发表;1980年《黄山舞松》探求中国气质风景油画,在中央美术学院校庆三十周年展出,先后在《中国青年》《美术》上发表;1981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评升为副教授;1983年赴四川登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等地写生,作写生十余幅;1984年赴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高昌古城及伊犁天山牧区、天池等地,作油画写生;大幅金碧重彩装饰画《丝路传友谊》作成;画面表现出中国唐代通过丝绸贸易与西方国家有了交往,建立了友谊,歌颂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1986年赴敦煌莫高窟参观;1987年应邀赴巴西,在圣保罗国家美术馆(MASP)举办个人画展17天,展出作品有油画、彩墨画、水彩画等三十余幅,深受赞誉;成为第一个远赴巴西举办画展的中国大陆画家;同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出版《服装人体美术》教科书;198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评升为教授;1989年7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之“丝绸之路美术作品大展“中,《丝路传友谊》一画入选展出;1990年《谷嶙画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金碧重彩装饰画《思路传友谊》于1990年“丝绸之路”大展获奖;1993-1994年赴欧洲游历考察半年,参观了法国、英国、意大利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并在巴黎国际艺术城及南部维希市举办画展;1996年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发行《素描》绘画基础教学专著,2002年重新修订再版至2006年先后七次印刷发行已70000册;2000年赴美国阿拉斯加、纽约,华盛顿等城市,参观了大都会博物馆及国家美术馆等,并作了许多阿拉斯加油画风景;11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安省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展出作品三十余幅;2004年第二次赴美国探亲,在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城展出油画,彩墨画三十余幅;200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院50周年,写了篇回忆文章《以史为鉴》,刊登于《五十情怀》上,之后《中国美术馆》杂志转载;2007年8月,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名牌时报社出版美术家艺术网同步刊出;第15期《美术家》个人专辑出版,由李海剑主编;2009年同事曹思明、张世简,权正环三人先后去世;写了篇缅怀权正环老友的文章《伤逝》;2010年5月,张仃先生去世,清华大学举行隆重追思会,写了篇回忆文章《一生正气为人师》缅怀;八、九月完成《孔子修订春秋》油画创作;2011年第二本《谷嶙画集》精装本将于年初出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曹振峰(1926.2—2006.1)河北保定人。擅长连环画、版画。1938年在晋察冀军分区工作,主编《战士画报》。曾在华北联合大学美术系学习。1946年创办《战场画报》。历任华北军区战友出版社美术编辑,解放军报社美术组长、中国美术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第一、二、三届中国美协理事。作品有连环画《卢连玉诉苦》、油画《清风店歼灭战》、版画《还针》等。主编《中国美术全集》民间美术玩具剪纸皮影卷及《民艺大观》皮影木偶部分。出版有《中国虎文化》、生肖丛书《神虎镇邪》分册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1942年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1947~1950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J.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同时在A.洛特工作室学习,并在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美术史,各项成绩优异。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著名工艺美术家,工艺美术教育家。原名蓥,字虞弦,笔名鼓轩。江苏常熟人。1921年考入上海震旦大学学医,课余学绘画。1924年毕业,次年赴法国,入巴黎叙利思绘画研究所学画,1927年在巴黎格朗歇米欧尔研究所深造。1930年回国,系统研究中国画论、画史,参加旭光画会、苔蒙画会,成为当时有进步倾向的新兴美术启蒙运动组织者之一。1931年在上海昌明美术学校、上海美专任教。与张弦、倪贻德发起成立美术社团“决澜社”。1932年在上海举行第一次个人画展,以后又举行广告画展览。1936年后任教于北平艺专、四川省立艺专、华西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广东省立艺专、中山大学。1938年开始搜集中国古代装饰纹样和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翌年深入贵州民族地区作实地考察研究工作。1940年任四川省立艺专教授兼实用美术系主任。1947年在广东省立艺专任教授兼绘画系主任,兼中山大学教授。1948年,拒绝赴美国执教之聘,由粤返沪,迎接解放。建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教务长。1953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并负责筹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同年底任“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展览会”具体负责人(郑振铎为主任委员)。遵照周恩来总理意见,1954年又筹备四个工艺美术展览会分赴苏联、东德、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和保加利亚展出。并任工艺美术代表团团长赴苏联访问。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正式成立,任教授、第一副院长。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1979年恢复政治名誉,恢复高教级别。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举办建国以来第一次个人画展。1985年逝世。家属将庞氏遗作479幅捐献桑梓常熟,于常熟高等专科学校(今常熟理工学院元和校区)建庞薰琹美术馆收藏、陈列。一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并坚持绘画创作,数十年如一日。主张艺术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又必须不断吸收、融化和创新。擅长油画、水彩及白描,尤精图案和装饰艺术设计,均融入中国民族特色。代表作品有《大地之子》、《路》、《贵州山民图卷》及《瓶花》等。著有《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工艺美术设计》、《图案问题的研究》和《论工艺美术》等。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重要参展: 1932年 个人画展 上海中华学艺社 1932—1935年 第一届至第四届“决澜社”昼展 上海中华学艺社 上海世界社礼堂上海留法同学会 1941-1945年 四次个人画展 成都省立图书馆等地 重庆中印学会 1946年 个人画展 上海复旦大学礼堂 1983年 个人画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展厅 1985年 个人遗作展 南京江苏美术馆 1996年 个人画展 上海上海美术馆 1999年 庞薰琹--油画.设计.创造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陈列馆 出版画册:《庞薰琹昼辑》、《庞薰琹画集》、《工艺美术集》、《工艺美术设计》、《巨匠庞薰琹》等。 出版著作:《图案问题研究》、《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薰琹随笔》、《论工艺美术》、《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等。 曾获荣誉:四十年代曾获教育部二等奖。 作品收藏:常熟庞薰琹美术馆、常熟美术馆、中国美术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山东牟平人。擅长版画、中国画、油画。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中央文化馆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连环画年画系副主任、民间美术系主任、教授。木刻《出圈》获1957年全国青年美展奖。作品有《渔村》、《延安组画》、《刘胡兰与六烈士》、《纪念周总理》等。出版有《杨先让木刻选集》、《杨先让彩绘选集》、《杨先让文集》。论文集《中国乡土艺术》、《黄河十四走·民俗考》,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甘肃卷》。《中国民艺学研究》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丁井文(1914.3—2003.5.4)。字劳丁。河南信阳人。回族。擅长美术教育、中国画。1931年毕业于河南艺术师专,当过数载美术教师。1938年在民族危亡之际,组织抗日游击队任连指导员。1939年奔赴延安,1940年在延安鲁艺美术系学画。1949年随中央机关进京,曾为毛泽东和刘少奇的家庭美术教师。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被任命为院办主任、人事处长,后又先后出任美院国画系主任、美院附中校长。曾兼任文化部国画创作组副组长。第三、四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炎黄艺术馆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延安时创作多套连环画领袖人像,1951年与王式廓合画《毛主席与斯大林》大幅油画。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5月4日17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生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少儿美术基金会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5月4日是丁井文逝世一周年。丁井文去世时,正赶上“非典”时期,参加葬礼的只有部分亲属、学生和领导。按照回民习俗和丁老生前的遗愿丧事从简。丁井文走了,却留给了我们永远的回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赵域(1926.4—1980.7),山西孝义人。擅长油画。曾在华联政宣部、东北总政宣传部、《东北画报》社从事美术工作。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创作员、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教员、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作品有《毛泽东同志带领红军到达陕北》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