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石可,一九二四年生。字无可,号未了公,又名石之琦。山东诸城舜王街道人。30年代末学习版画,1943年参加中国木刻研究会,金石书画、版本目录之学师从著名考古学家王献唐先生。版画作品曾获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优秀作品奖。代表作品有《门》、《鲁难未已》、《孔子生平事迹图》等。大型雕刻壁画《孔子事迹图》(长期陈列于曲阜孔庙诗礼堂)曾获日中文化交流中心颁发的1990年度金奖、新加坡东方哲学所颁发的金奖。1991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其版画、陶艺、鲁砚曾两次赴日本展览,并赴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展览。曾任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市美协副主席、山东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第四、五、六届省政协常委。石可先生是使鲁砚重显于世的人。他多年来选择良石,精心制作,驰名中外,早为鉴藏家所珍赏。他在大汶口-龙山文化古陶艺术美学的发现和发展方面,做出了可喜的贡献。同时,还在我国古陶艺术的基础上,创制了巨幅连环陶画:《孔子生平图》。石可先生是位实践家,他的足迹遍印山东半岛的山山水水,使他摸清了多种鲁石的分布情况,以及特性和特色。从汉瓦砚到唐、宋古砚,石可先生都悉心揣摩,对于乡贤高南阜的制砚技艺,有更深刻的领会。因之,石可先生制作的鲁砚,都因石制宜,醇古大方,风格独具。石可先生不仅把名字和石头联系在一起,而且把生命也和石头联在一起。他每发现一块美石,就如天文家发现一颗新星一般,简直欣喜若狂。但是在十年浩劫中,爱石成癖成了他的罪状。造反派要他亲自推着小车把他胼手茧足搜求来的石头,倾倒到海里。他当时真想以身殉石,但是想到这一撮人,不会把人间美石都消灭掉的,只要有石在,就有石可在。他没有死,他要和石头在一起生。现在,石头在他手中,焕发出新时代的生命,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花朵,这正是他把自己生命倾注进去的结果。石可在荒烟蔓草中寻石问陶之际,忽然发现了一个远古的"坩埚",他为此事,曾要我为他题"坩埚发现者"五字赠他。我认为这比什么都更能表现石可这个人的爱国心。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已经使用坩埚了。他找到这个证据更增加了我们民族的自豪感?石可先生为了实现龙山文化复兴的大业,观摩三千万件出土实物,找寻出它们中间的演变脉络,从最初的实用器物,发展到明器,而形成一种蛋壳陶,一直到形成为铜器造型的前身。他的百余件作品,就是按照这种历史的发展,来使龙山文化的美学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龙山陶器虽然制作规模很大,但还没有固定的模式。据石可先生研究,他认为每件出土陶器都是一件独特的手工艺品。他选出了有典型性的七万多件陶器来,又选出有代表性的加以复制。所以,在这次展出时,参观者和鉴藏家们不仅可以看到大汶口-龙山文化的美学的再现,而且,可以看到历史的轨迹,总是伴随着真、善、美前进的。石可先生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探索者,他用几年的工夫,又制作了《孔子生平图》,也就是新《圣迹图》,他吸收《武梁祠》的艺术神髓,使作品更富于真实感和立体感。为了配合这些形象,石可先生还选出一万条《论语》上的话,刻为箴言章,使人们对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作更进一步认识。个人作品出版专著有《经学分类法》、《国学图书分类法》、《山东图书分类法》、《人民的新时代》(个人木刻集)、《石可版画选》、《鲁砚》、《论语箴言百印》等。社会评价艺术大师刘海粟赠给石可以"石敢当"的美称,李苦禅题他制作的鲁砚:"恨南阜未见",可谓定评。

    居住地区
    山东/青岛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吕学勤(1936~1993),临朐县杨善镇吕家楼村人,1953年高小毕业,1958年任县农业展览馆美术组长,1959年任山东省文联美术创作员、省美术馆年画部副主任。1960年被省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62年被吸收为全国美协会员,1978年出席省第一届科学普及创作协会成立大会,当选为理事,系山东省美术馆一级美术师、山东画院高级画师、第三届中国美协理事。1980年任全国美协山东分会副主席。是建国后临朐县最有成就的美术家。1953~1958年,他在家务农期间,勤奋好学,积极从事文艺活动,利用街头画廊做绘画宣传工作,并创作年画《老两口进京》等作品,被《大众日报》刊登发表,从而脱颖而出。经刻苦钻研,终至走上专业画家之路,被省文艺界誉为农民画家。吕学勤的国画,继承任伯年、徐悲鸿等艺术大师传统,在人物、山水、花卉及动物画中皆有探索和追求,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作品深受群众的喜爱和专家的好评。著名画家于希宁说“吕学勤是很有成就的画家,他自学成才,是山东省木版年画的突出代表,同时,他又是很有成就的国画家和书法家,特别是在画马的研究上,他以徐悲鸿先生的技法为蓝本,吸取汉唐造型之浑厚、丰满的特点,强调线的表现力,使笔下的宝马更加神骏而嘶嘶有生气,极有时代感染力,从而在继承和创新上形成鲜明的个人特点。”著名漫画家华君武说“全国的农民作者不计其数,但能坚持到底,自学成才,最具成就,最有影响,而一跃成为专业画家的,全国大概只有一个小吕子。”四十个春秋,他创作年画、国画、插图等1800幅,有许多佳作给艺术家和人民群众留下深刻印象。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大型展览,并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有《雨后江山分外明》、《春风得意图》等9幅出国展览,《科研小组》等6幅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抢财神》获全国年画大展二等奖,《渔农丰收贡献大》被编入中国新文艺大系美术集,先后荣获省及国家的8个大奖。《梅鹿鸣春》在日本第十二届国际美展获奖,《双马图》于1988年荣获汉城奥运会纪念美展金奖。1993年3月病逝于济南。

    居住地区
    山东/济南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赫保真(1904.12—1987.7),字聘卿,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潍城区南关人;幼年即喜爱绘画;1921年与郭兰村、傅柳坪组织“益社”,研究国画,并共同参加上海美专的函授学习,同时拜丁东斋、刘秩东为师。1922年经丁东斋倡导,在“益社”的基础上扩大范围,吸取国画爱好者参加,成立“同志画社”。他刻苦学习:博采众长,技艺大进。1924年去青岛,先后在青岛一中、教师进修学院、工艺美术学校任教;擅长花卉,兼画人物、山水,笔墨潇洒,设色艳丽,雅俗共赏,典雅大方。代表作有《和平鸽》、《碧海巧绣海带田》、《神州山川处处春》、《牡丹》等。所创作的《牡丹》充分表现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独特艺术风格,因被誉为“赫牡丹”。作品参加历次省、市美展和全国美展,并为人民大会堂山东厅创作《满堂红》、《十里荷香》等巨幅画屏。先生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理事、“民盟”山东省委顾问。1984年青岛市政协和“民盟”联合为他举办80寿辰美术作品欣赏茶话会,祝贺他从事美术教育工作60年。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赫保真画选》。有青岛国画界三老之誉,已于20多年前驾鹤西去的著名画家赫保真,以画牡丹著称于世,有“赫牡丹”之雅称。他一生中留下无数牡丹画作,教泽遍被,桃李芳菲,他在这方面的执着,无疑为牡丹画作在青岛的盛行有着意味深长的传承。他生平中最辉煌的传世之作,也是至今为人传诵的佳作,当是于195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创作的以牡丹为题的巨幅国画《满堂红》。198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介绍赫保真的专题片《妙笔生花》更是将他的美名用通俗的形式传播得更远。他以数十年艺术实践总结了牡丹的《五结合画法》,即:“古今结合、中西结合、工写结合、彩墨结合、主客观结合的画法”。在美术教学中他曾编写国画讲义数十种,绘制了《牡丹谱》、《菊花谱》、《柘斋石谱》等教学资料,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赫保真1904年出生在潍县一个画艺世家。父赫明儒精于木工艺术,凡大型建筑、家具、细小器作、雕刻、油漆、彩绘等技术均为精通。潍县著名的木牌坊建筑,多为其设计。赫保真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幼年即酷爱绘画艺术。因时处军阀战乱,仅小学毕业就辍学谋生。初在潍县学生意,在学生营业部做伙计,常常利用工余时间,奋力研习作画。始习西画,继作国画。1919年后,新文化、新思想传播至潍县,时年15岁的赫保真,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与郭兰村、傅柳坪组织“益社”,研究国画,并出刊《益社画刊》两期,有“少年画家”之誉。1921年参加上海美专的函授学习,拜县内著名画家丁东斋、刘秋东诸位为师,开始全面系统地学习传统绘画。1924年赫保真来到青岛,初任青岛模范小学美术教师。1926年加入中国画研究团体“少海书画社”。1928年在青岛举办个人画展。当时农村小学教育需要一人多能的教师,赫保真既会美术,又通音乐,于1930年应聘任高密小学教师。在教学之余,坚持作画,当年参加全国著名画家郭味渠等在青岛举办的国画联展。1937年在青岛市立中学任教,担任美术与音乐教师。这时创作的人物画《流民图》长卷,在迎宾馆展出后,令人所称道。建国初期,赫保真创作的新人物画《星期日的早晨》、《青岛海产博物馆》、《白毛女》,于1954年入选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颇为观众所重。相继作有《崂山新貌》、《泰山游记》、《钱塘江潮》、《飞来石》等,师古而不泥古之画作,先后参加过省市的画展。能够在画坛留下印记者,大都是有创新精神和独特艺术语汇的画家。在他们笔下,无论文化的汲取、艺术的思考,还是笔墨的锤炼、表达的技巧都有了区别于既往的创造,赫保真亦然。他为了画好牡丹,曾多次到牡丹之乡菏泽写生,他笔下的牡丹以艳而不冶、丽而不俗、千姿百态博得了声誉。李苦禅、王雪涛盛赞:“保真先生所作,功力深厚,构思精巧,布局严谨,画面意境深远,行笔赋色均有精湛而独到之处。”这些赞誉,为他早在1963年就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奠定了坚实而厚重的基础。赫保真先生在这个世界上度过了83年,亲历了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吕寰先生在赫保真80大寿时所赋之诗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诠释:八旬寿诞笑声欢,新旧社会话苦甜,安寓清贫风骨硬,敢对磨难志趣坚,丹青含意颂盛世,纸砚有声记华年。既得长虹赠彩笔,当把激情留人间。 在这里要值得将这首诗注解一点的是,赫保真在“气节”上的坚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家王文彬,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精于音律的赫保真先生在日寇占领青岛时,曾将古典音乐家亨德饵的曲子改词为《我爱中华》的大合唱。在一年一度的中学生音乐会上。演唱这首令人肃然起敬的雄壮有力的中华民族颂歌时,博得全场观众的共鸣和欢呼。诚如“画如其人”。赫保真笔下的画卷所流淌出的温婉和煦,同时印证在他做人的温和,就像春风拂面一样,有一种让人不能忘却的温暖。他的高足、著名雕塑家徐立忠,这样回忆老师:“文化大革命的风暴来了,我因离经叛道的“台西画展”,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吃尽了苦头,受尽了屈辱。1978年赫老师在青岛市政协会上,提出为“台西画展”案平凡的提案,有12位画界的政协委员签名。此提案引起当时的宣传部长董海山的重视。董海山在政协提案落实大会上的讲话,为“台西画展”案和我的平反,能迅速落实起了很大的作用。”徐立忠说,赫老师是个性情温和的人,他的温和有时让人感到有些过分,近于温顺了。1978年乍暖还寒,人们心有余悸的时候,他能首先站起来为他的学生仗义慨言,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他是个真正的艺术家,他心里充满了真诚善良,是大勇者。

    居住地区
    山东/青岛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名习斌,号怀玉山人,堂号双翔阁,江西玉山人。著名国画家。兼擅山水、人物、花卉,尤精兰竹。江西玉山人,4岁即随父亲读书,自幼酷绘画,自学《芥子园画谱柳子谷画竹,潇洒出尘,萧萧有声。被誉为“竹圣”、“板桥第二”;从二十年代画竹,一直画到八十年代。六十年的创作,柳子谷视竹为品格的象征,并且将画竹当作一种人生境界去追求。1956年至1958年历时三年,和满键合作长达27米的史诗巨制《抗美援朝战争画卷》;其精炒的描绘出了雄伟的历史画面,是中国现代画坛上堪称是绝无仅有的杰作。

    居住地区
    江西/上饶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1993锦州第一师范美术中专1996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大专2000锦州石油小学美术教学大专2004锦州古塔文化馆美术大专2013海南省书画院美术大专重要参展:2012年,中国画《牛哥映像》“锦绣中原”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13年,中国画《渡影》“泰山之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17年,中国画《协力》“逐梦•威海卫”2017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会资格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1980山东轻工美术专科学校装潢美术大专1984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大专1986枣庄日报美术编辑1990海南省社会保障局干部2011中国国家画院张江舟工作室学习重要参展:2014年,中国画《一辈辈》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入选2015年,中国画《回家的路》纪念扬州2500周年城庆——丹青扬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2015年,中国画《岁月悠悠》2015“泰山之尊”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入选2015年,中国画《翼云山下》水墨彭城·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入选2015年,中国画《渔港早市》第三届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2016年,中国画《故乡月明》美丽中国梦•七彩云南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2016年,中国画《家山初雪》吉祥草原•丹青鹿城——2016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2016年,中国画《黄河岸边》翰墨青州•201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2016年,中国画《山乡旧事》“逐梦•威海卫”201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2016年,中国画《似梦的情怀》同心筑梦/第二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入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王甲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版画艺委会会员。 个人荣誉: 1、2010年10月版画作品《美好的日子》入选“中国民族百花奖”。 2、2012年10月版画作品《想·系列一》入选“第二届广州国际藏书票版画双年展”已出画册,作品被组委会收藏。 3、2013年10月版画作品《山野幽声》入选“第二十届全国版画美术作品展”。同时在2013年11月入选.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和2014年9月海南省“首届海南省群众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4、2014年12月《新手机》“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5、2016年版画作品《遨游》成立9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第五届优秀美术作品展中,荣获铜奖。同时,在2015年8月“海南省第二届群青艺术美术作品展”最佳作品奖。 6、2017年8月版画作品《儿时梦想》入选第九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同时在2012年8月在荣获“第三届中国职工艺术节作品展”二等奖,和2012年第二届海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荣获三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海南省琼台画院|画院院长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省琼台画院院长。2014年《血色青春—共和国记忆》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2014年在海南省博物馆举办“正大气象—刘培军中国画展”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美展参展并获大奖,作品曾在法国巴黎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台湾香港澳门北京西安深圳海南等国家和地区参展或个人展览。发表论文计有20余篇,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海南省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职海南农垦报社美术摄影部主任、主任编辑。中国画《浴血五指山》获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重庆,祖籍湖北宜昌。曾任教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亚太水墨艺术研究会秘书长、省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优秀专家享受国家津贴。作品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首届中国人物画展,建国五十周年全国优秀中国画展。一九九七年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授予“中国画坛百杰”称号,为国家特贡专家,终身享受国家津贴。曾在香港、越南西贡,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多部个人专集。在《美术》、《国画家》、《美术研究》、《中国画家》、《亚洲书画》等期刊上有专题介绍和论文发表。艺术年表1968年毕业于国立四川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1987年毕业于国立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毕业作品获一等奖;1990年在香港三环出版社举办“李锛画展”作品50余幅;1993年结业于国立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高级研修班,获称国内访问学者;出版专著《捷什尔与盲画——美国写生技法介绍》,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画册《李锛水墨画》,吉林美术出版社;1994年受越南美术协会邀请在西贡举办《李锛、易至群教授画展》。1995年作品《解放海南大战》入选“全国首届中国人物画展”,获省一等奖;1997年作品《太阳还在墙上》入选中国文联主办“97中国画坛百杰展”授予中国画坛百杰称号;9月随“海南乡情画展”出访香港,展出作品5幅;1998年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终身享受国家津贴;1999年作品《巴山情》入选中国文联主办的“建国50周年全国优秀中国画作品展”;作品《升旗日》入选“全国九届美展”;2000年出版《97百杰画家——李锛》,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年在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李锛水墨画展”;在巴黎CITEINTERNATIONALEDESARTS学习访问;2005年出版专著《让感觉说话》,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专著《水墨沉思》,海南出版社。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