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王步超(19366—)别名樊昱,笔名步超,山西太原人。擅长中国画、漫画。1955年毕业于太原第一师范高师部。历任美术教师,《太原日报》、《太原文艺》美术编辑,太原市美术协会主席,太原画院副院长、院长。一级美术师。作品有漫画《窃贼》、《空中检阅》、《病态》、《小首长》等;国画《济公》、《乘凉图》、《晨之歌》等。出版有《王步超中国画选》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漫画

    职务

    画家简介:山西襄汾县襄陵庄头村人,后居临汾金殿东靳南村。七岁上小学、中学、师范,1948年参加革命入西北艺校,49年随军南下,先后在西北军大,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53年由西安美术学院毕业,调陕西美术工作室,陕西民俗艺术馆从事美术创作与辅导工作。1950年就有木刻作品收入全国版画集,出版年画作品数幅,有的在文艺刊物上受到评论文章的好评。连环画《楚才娃的故事》得西北群众日报一等奖。木刻《架桥》、《公社产院喜气浓》、《枣园雪夜》、《延园之春》。国画《西厢记》、《战友》、《看嫁衣》等,木刻《选种》、《扬花时节》、《山溪》、《往日的回忆》等等。总共出版发表作品百余幅,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 主要作品目录《磨镰刀》(木刻)发表于《五0年全国木刻集》上海木刻研究会编,华东出版社出版并发表于西北群众日报等刊物。《我们有了土地》(年画)1951年由西北人民出版社、西北画报社联合出版。《给毛主席拜年》(年画)1952年由西北人民出版社、西北画报社出版。《楚才娃的故事》(连环画)与刘年等同志合作获西北区群众日报一等奖。《得奖归来》(年画)1953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拖拉机手的晌午饭》(单幅画)参加1954年西北美术作品展览,发表于群众日报《陕西宣传员》(封面),得洪益然文章表扬。《农村小景》(木刻)参加西北区1955年美术作品展览,选入《西北二届美术作品选集》,并发表于陕西日报等刊物。《新会计》(连环画)1956年由北京朝华美术出版社出版印制小人书。《延长城外》(速写)发表于陕西日报1957年1月8日。《走娘家》(木刻)发表于陕西青年报1957年1月29日。《架桥》(套色木刻)参加全国1957年青年美术展览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工人文艺等刊物。《学文化》(套色木刻)参加西北区展览,发表于甘肃日报等刊物。《原野》(套色木刻)参加陕西省美术展览,发表于西安《工人文艺》(封面)1956年12月号。《公社产院喜气浓》(套色木刻)参加1960年全国美术展览作品,中特收藏,并发表于陕西日报,《群众艺术》等刊物。《碾小米》(套色木刻)参加1961年全国农村即景画展。《枣园雪夜》(套色木刻)参加陕西省美术展览。《延园之春》(套色木刻)参加陕西省美术展览,发表于陕西日报。《高原春耕》(套色木刻)参加陕西美术展览,发表于1963年4月12日陕西日报画刊。《在农村演出时节》(速写)发表于陕西日报1963年11月8日。《夏收黑板报》(速写)发表于陕西日报1963年6月7日。《上劳动大学》(国画)参加1976年陕西省美术展览,发表于《经济交流》封面。《幸福渠》(国画)多人合作,以“秦文美”署名,参加1974年全国美展。《拜师学艺》(木刻)参加陕西省美术展览,发表于群众艺术。《干部参加劳动》(国画)参加陕西省美术展览。《保卫边区》(国画)多人合作,以“秦文美”署名参加1977年《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热烈庆祝华国锋同志当选中共中央主席与中央军委主席》美术展览--陕西省双庆美展。《攻读》(木刻)参加1978年西北五省版画联展作品,发表于群众艺术,陕西教育等刊物。得到力群评论文章的表扬。《看书》(速写)选入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编辑出版的《速写技法》一书中之插页。《饲养员》(速写)发表于群众艺术。《西厢记》(年画)参加1979年国庆山西省美术展览银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印成单幅年画。《榆林》(年画)的泥塑艺术《评论小文》发表于1957年1月3日陕西日报。《五省版画并蒂开》一西北五省版画联展观后感,(评论小文)发表于1978年10月18日陕西日报。《陕西凤翔》(木板年画)发表于西安晚报1965年7月6日。《广胜寺》(装饰画)80年为人民大会堂绘制,发表于山西工艺美术二期,参加山西省美术展览。《广胜寺》(国画)发表于山西日报1980年10月9日,参加山西省美术展览。《山溪》(木刻)参加山西省美术展览。《龙灯狮子舞新春》(门画)山西省出版社出版。《战友》(国画)发表于山西日报1984年5月10日。《看衣料》(国画)发表于山西日报1984年4月15日,参加83年中堂四扇屏幅国画展。《选种》(木刻)发表于山西农民1984年6月14日。《扬花时节》(版画)参加1983年山西省版画展览,发表于山西日报通讯81年第四期。发表于《汾水》81年第11期。《养猪专业户》(木刻)发表于山西日报1982年10月6日。《往日的回忆》(木刻)发表于当代戏剧1985年第五期。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张永太(1940.12—)曾用名张焕瑾,笔名陆岩、琼马,字子瑜,别号潇河散人,山西榆次人。擅长中国画。1957年入伍。曾从黄胄等人学画。八十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曾任某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专职画家,兼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员、调研员等职。现为北京部队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理事,美协山西分会理事。作品有《太行凯歌》、《洪浪丹心》、《爱民模范谢臣》、《中华英杰》等。?擅长中国画,兼作连环画。连环画作有《阿妈尼》等。曾于广州等地举办战地个展。中国画《太行凯歌》入选1960年全国美展,《洪浪丹心》、《爱民模范谢臣》获全军第三届美展优秀奖,分别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浙江金华人。擅长绘画与美术理论。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历任山西美术院《美术耕耘》杂志编辑部主任、副主编、编审。现任山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山西民间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著作有大型书籍《中华地域文化大系》(三晋文化分册)、《山西通志》美术部分的撰稿人。绘画作品有《绣花图》、《讲故事》、《十二生肖图》。论著有《中国晋南戏剧版画》、《晋南木版年画初探》、《古晋历代工艺美术概述》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程曼(1919.12—2001.7)山西静乐人。擅长中国画。1939年学习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历任《太岳日报》美术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分会秘书,《山西画报》社副社长、副主编,山西省美术工作室主任,山西省文联副秘书长。作品有《矿山敬老院》、《送水》、《澜沧江畔》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杨建国(1940.4—)山西浮山人。擅雕塑。阳泉市群众艺术馆。1965年山西大学艺术系雕塑专业毕业,同年阳泉群众艺术馆美术组辅导员、组长、副馆长,现任阳泉美术院院长,一级美术师。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代表作品连环画《煤海新歌》、水彩组画《筑路歌》,油画《刘胡兰》、金属镶嵌磨漆画《阳泉夜景》。论著有《阳泉工人速写日记》、《阳泉煤矿工人的版画》、《淳朴清新的山城艺术》。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亢佐田,1941年生,祖籍山西原平市崞阳镇东街。1955年至1960年,就读于范亭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了山西艺术学院美术系,1962年并入山西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在校专修中国画。1965年毕业后,先后在山西省社会主义教育展览会、朔县一中、雁北地区文化局、雁北地区文联工作。曾任雁北地区文联副主席、雁北地区美协主席。1986年调入山西画院,任职创作部主任,2001年退休。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山西省中国画人物画学会首届会长,山西省花鸟画学会副会长,山西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早期作品,以工笔人物画为主,中晚年致力于写意花鸟画创作。众多作品在省级或全国大型美展展出,社会流布甚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红太阳光辉暖万代》,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全国美展展出后,引起巨大反响,全国报刊、大量书籍、电影电视作了广泛介绍评论,中小学又选入美术教材。原作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时经三十多年后,该作又被《百年中国画集》《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新中国美术史》等多部大型画典辑入,永载画史。传略辑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中日现代美术通鉴》、《中华人物辞海》、《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李玉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分会常务理事、山西壁画雕塑艺术研究院院长。1935年出身于山东兖州195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分配到山西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中国画《血与火》(与冯长江合作)获1982年法国春季沙龙金质奖章,藏于中国美术馆;《飞花时节》(与冯长江合作)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质奖,藏于中国美术馆;漆刻《引黄图》藏于中国美术馆,总共有七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其中有三幅作品选入《中国美术五十年》、《20世纪中国美术》、《近代中国人物画全集》等大型历史画册。多年来,致力于敦煌与历代庙堂壁画的研究,并在艺术创作与绘画语言的创新中,取得了显著成果。退休后移居深圳潜心斑驳重彩画的探索与研究,2006年12月,李玉滋先生因心脏病突发,在深圳去世。代表作品有:《引黄图》、《朝阳洞》、《创业图》(李济远、李玉滋)、《血与火》(李玉滋、冯长江)、《飞花时节》(李玉滋、冯长江)、《岁月》、《唐风》、《大山之魂》等[1]李玉滋致力于敦煌与历代庙堂壁画的研究,并在艺术创作与绘画语言的创新中,取得了显著成果,李玉滋先生的斑驳重彩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他的画满纸斑剥,古色古香,实在是妙绝。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李玉滋先生有过一段回家乡兖州养病的经历,也因此影响了兖州美术事业的发展。那个岁月,兖州的人物画创作成绩斐然,李宝亮、马长友、陈青等都是在李玉滋先生指导下成长起来的画家,还有“兖州少年美术创作班”也是在李玉滋先生的倡议下创办起来的,他对家乡的深刻影响,推动了兖州美术创作高峰的形成,其影响至今仍在。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孟养玉,一九三四年生。山西文水沟口村人。擅国画。山西文水县文化馆。孟子69代嫡裔。1935年出生于山西文水。现为国家正高级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省美协常务理事、书协会员、画院特聘画师、人物画学会艺术顾问、吕梁地区美协主席、黄河书画院副院长。在他两岁的时候,日寇的铁蹄就踏进了他的村庄,日本投降时,年仅10多岁的他,就被国民党军队抓去修炮台做苦力。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孟养玉始终保持着对画画的浓厚兴趣。他说:“我不记得我怎样开始学说话,却记得我怎样开始学画画。幼时,妈妈剪的红窗花、姐姐绣的花枕头、过年时买来贴在墙上的年画,都是我学画的摹本。”1950年,文水县办起了师范学校,两年后并入汾阳师范,孟养玉是文水师范的唯一一批学生。他在学校经常出壁报、画漫画,抗美援朝搞宣传十分欢迎。后来被县文化馆发现,常被借去为县里搞宣传、办展览。对绘画艺术的挚爱,使他进入了山西省艺术学校进修。孟养玉的绘画艺术生涯,是从画年画、连环画开始的。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年仅20岁的孟养玉就以处女作《收音机下乡》入选全国首届青年美展,又在山西省第三届美展和第一届青年美展上得了两次奖,并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印成年画发行,先后有十几家报刊转载。孟养玉一举成名。20世纪50年代末,他的《能工巧匠》、与李亨合作的《刘胡兰》,入选10周年国庆全国美展;60年代初,他独创和与人合作的作品有四件入选展出,《台柱子》即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后来《学英雄精神,练好杀敌本领》、《台柱子》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青年人》入选中国对外文委主办的赴欧州四国展。吴冠中、力群来文水采风时,曾做客孟养玉家,指导孟养玉创作。后来担任《美术》杂志主编、当年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当编辑的王仲先生,为孟养玉出版年画作品。英国达比郡艺术学院院长布登·戈什也曾携夫人专程来孟养玉家做客访问,与他探讨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有关问题。孟养玉的中国画《亘古一曌》、《三晋文萃图》、《观沧海》、《亚圣孟子》、《班婕妤》、《三晋人物赵壁像》等,年画《姑嫂情》、《八音祝寿》、《春韵》、《十二月花开致富忙》等,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姑嫂情》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八音祝寿》、《春韵》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亘古一曌》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山西省百年百家书画名家精品展,获山西省美展一等奖;《无题》入选全国第二届工笔画大展;《斑竹一枝千滴泪》参加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全国书画展,获一等奖;《晋泉咏》参加加拿大第五届国际书画大展,获金奖。上世纪50年代,文水县里隔三岔五举办“画展”,孟养玉练就了一手画得又快又准的本领。1951年,文水县纪念刘胡兰就义,孟养玉为大会主席台画了一幅两米高的刘胡兰油画,由于画得很像,孟养玉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后来,画家力群到文水采风,送给县文化馆一本刘继卣画的连环画《鸡毛信》。从此,他开始临摹连环画人物。1958年,著名雕塑家王朝闻来文水县给刘胡兰塑像收集素材,孟养玉陪同左右。王朝闻看了他的速写画稿,认为很好,回到省城后把他推荐给省文联、画报社,建议他们关注和培养。画家华三川曾与孟养玉同住一室,一起考察、写生,共同创作刘胡兰的绘画。20世纪70年代以后,孟养玉开始专攻中国人物画创作。作为刘胡兰的同乡,他创作了许多刘胡兰题材的作品,其中一幅年画《刘胡兰精神代代传》,入选纪念“讲话”发表35周年全国美展。此外他创作出版了许多刘胡兰为题材的作品如:《从小热衷毛主席》、《继承烈士遗志练好杀敌本领》、《红花》等。《咱队伍在前方打得好》入选建军45周年全国美展。这幅画是孟养玉人物画创作的一个里程碑。在这幅画中,孟养玉一改过去画妇女、儿童时一味工笔细腻的手法,大胆追求画中人物的神韵和情绪宣泄,以及整个环境的色调和氛围,比较恰当地把握了战争时代的沉重气氛。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田作良(1921.10—1997.8)署名石兵,山西大同人。擅长漫画、中国画。1936年后曾任抗日牺牲同盟会协助员、八路军岳北军分区政治部宣传干事、山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干部、山西省文化教育委员会新闻出版处处长、《山西日报》社美术创作员,省政协常委,省美术院名誉院长、省二轻厅顾问。1992年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作品有《接受》、《李逵》等。出版有《石兵画集》和多部连环画。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漫画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