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著名国画家,民进成员,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博导,为民进浙江省副主委,中国美协理事,浙江省美协副主席,杭州美协主席,西冷画院院长,浙江省人大常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1941年11月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附中学习。1957年《天津画报》发表连环画《两个公差》(合作)。1959年附中毕业,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本科专业学习,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留校任教。1965年《美术》发表毕业创作连环画《茶农苦难史》选页(合),全国艺术院校毕业作品展出“援越抗美”画展展出《阮文追》、《烽火姐妹》等大型中国画;升助教职称。1967年 参与筹办、编辑《工农兵画报》。1977年国画《星星之火-毛泽东赴古田途中》(合作)入选全国建军50周年美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李震坚、杨之光、吴山明中国意笔人物画技法》。1979年晋升讲师职称;任中国画系人物画教研组长。撰写《中国画系教学大纲》之《意笔人物画大纲》;水墨连环画《秋瑾》(合作)获中国首届连环画展二等奖。1983年—1996年任中国画系副主任、主任。现为中国美院中国画系主任,造型学院主任,杭州美协主席,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美协副主席、浙江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会长、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等。作品《秋瑾》、《星星之火》、《生机》、《孺子牛》、《延安五老》、《恽代英》等入选全国美展;《潘天寿》等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吴山明画集》、《意笔人物画选》、《意笔人物画教材》。现为中国美术协会理事。吴山明的亮点应是得心应手的“写”和别具匠心的“虚”。因为,水渍法不是山明的独家手法,逆古训的也不是只有山明一人,使用宿墨水化的人比比皆是,因此不能将“水渍法”说是山明“独创”,有失依据。刘国辉之“水渍法”说实是颇存额处的浮点,没有点吴山明画风的紧要之处。我之所以提出山明的亮点一是得心应手的“写”;二是别具匠心的类型之“虚”,在于“写”是高级阶段里的神笔,“虚”是最高学养的标志。绘画从来都有低级的“摹”和高级的“写”的分别,从来没有画得活脱活像就是极品的界定。作为国画人物画家,借用西画里头的现实主义造型手段把形象扣得愈是逼真,愈是失落“写”的品位;再照相式,也不能达到升为极品的境界。再说,“扣”是功夫,“写”是艺术,唯有写出来的作品才能展示艺术性;“性”是性情,情致盎然没有“写”就没有盎然的情致;“扣”就是“摹”,“摹”就是依样画瓢,画瓢当居工匠之为,不能成立“摹”是高级艺术。山明的成功之处在于较快地摒弃了学生时代接受的那份“扣”的功夫,较早地从方增先的判逆了“扣”的传统样式里汲取了补充“写”的养分,达到了超越先生的“小写”,使“小写”上升至“大写”,“写”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性格。一个人物画家能够从严谨的形式里头潇洒地走出来,变受制约于人的外形为制约于人的内形,实属不易,没有娴熟的意写本领断不能达到狂写的程度。山明自幼画人,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之后,执著地画人,通过移植书法艺术之中的书写法则完善写意人物画里边的“写”的原则,不失其才子素质,他放弃了面面俱到的传统原则,强化了写意里头的真正的“写”,使作品加强了“写”的艺术性,注入了真正的艺术价值。因此,山明作品中的那随心所欲写出来的线条,色块及水渍斑斑的肌理,才是铸成山明画风的相对罕见的特色。此外,把光形之“虚”作为山明画风的另一个特征提出来,在于传统的画从来不讲究光形虚实,只讲究线条的样式与褶法,即使如梁楷那样的简笔画家,也没有光形的留白(即光形之虚)。而光影的运用虽然不止山明一人,很多人物画家如石虎的早期作品都是光影作品,但是山明对光形的处理则有留白的机灵活眼,独到的个性化的深层思维的回照之处就由这留白时的虚笔铸成。我以为,山明的这一采摘了西画强光之下才使用的虚眇手法,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西贯通和为我所用。山明对这一平常人几乎不敢采用西式的虚实对比方法的使用,不仅表露出他具有博采众长的涵养,而且有一种与别人拉开画风的力量在支配其生命。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吴自强(1943.2—)别名吴声,浙江杭州人。擅长中国画。196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曾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现任杭州画院高级画师。作品《考证》、《长恨歌》组画为中国美术馆收藏,还有《簪花图》、《西湖诗词画意》等。出版《吴声人物画选》、《吴声诗意画集》、《吴声人物画技法》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翁祖亮(1929.9—)。又名汪苇。浙江建德人。擅长中国画/美术理论。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曾任美术编辑。先后在浙江省文化局美术组、浙江省美展办公室、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工作。参加浙江画院组建工作,现为浙江画院高级画师、副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美术评论研究会理事、浙江中国画人物画研究会员成员、林凤眠艺术研究会理事。作品有《村头小景》等。作品《秋江》(戏剧人物)由中国美院收藏,《莺莺》(西厢人物)由青岛博物馆收藏,《河埠头》(汲水图)由德国Klotzbucher先生收藏。曾在杭州、台湾、德国举办个展。论文有《论肖像画的特点》等。出版有《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翁祖亮专册》,作品收入青岛博物馆编著的青岛百年市庆大画册。论文收入《林风眠研究文集》、《林风眠论》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23条/3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