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1948年生于广州,广东开平人。现为广州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广州市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的专家津贴。广东画院特聘画家。1992~2000年,任广州美术馆馆长。2000~2001年,任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曾获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二等奖,获中南五省书籍装帧插图奖、全国少儿读物冰心图书奖、全国图书金钥匙奖、香港图书印制奖、亚太地区图书银奖。经过10年精心创作的《一百帝王图》、《一百仕女图》、《一百神仙图》、《一百僧佛图》、《一百儒士图》由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后,引起注目,先后又有台湾、香港及新加坡又分别出版了中文版及英文版。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李瑞1929年3月出生,广东陆丰人。曾任陆丰市文化馆干部兼陆丰一至七届县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汕尾市与陆丰市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会员、艺委会聘任书画师、学术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中心特聘高级书画师、一级美术家、调研员、中国书法研究院特聘书画家,中日韩新书画家友好联盟理事,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理事,国际文人画家总会常务理事,新神州(新加坡)艺术院一级国画大师、艺术绘画巨匠等30多家荣称及聘任。擅长肖像、人物、山水、花鸟。宗教画等。60年来足迹遍及全国名山大川与岭南民间,创作了几百幅精品。《渔家》、《一曲渔歌北京来》、《军民联欢》、《鱼水情》、《香茶美酒敬亲人》、《三峡》等,造境新颖,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国际美展,先后赴日本、韩国、美国、菲律滨、港、澳、台、新加坡、泰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参展,多次获国际金、银、铜奖、金牌、金杯、最高成就奖,并授予“世界银奖艺术家”、“国际银奖艺术家”、“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世界功勋艺术家”、“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证书”等多种荣誉称号。作品入选“迎接’97香港回归中国书画作品大奖赛”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荣获国家文化部、港、澳、台文化司人物画优秀奖;“’98面向新世纪文化艺术创作研讨会”作品荣获中国作协《文艺报社》大赛二等奖;“’97全球人物画展”作品获金奖;“’98香港国际书画大展”作品获金奖;1996、1997、1998年作品连续荣获新加坡、泰国、东南亚画展多项国际金奖1998年荣获全国百杰书画家称号,由全国书画评审委员会特发证书。《昆仑之旅》、《珠穆朗玛峰》入编百年经典《中华名族书画长卷美术全集》。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世界日报》等多家报刊发表,其大量作品先后被中外多家美术馆、纪念馆、博物馆、画会、寺院、民间珍藏。(曾为全国名寺画历代高僧全身像108N及大批宗教画,其中浙江灵隐禅寺和普陀山普济禅寺收藏30多幅)。作品及传略入编《中国美术年鉴》、《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等百多种名典画集,并收入国际互联网络。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男、汉族,(1944.5—)广东三水人。广州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广东新世纪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理事,广东省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专业职称美术编审。85年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个人画展。86年在北京官园中国儿童活动中心举办“梁培龙画展”。90年在台北“大家艺术中心”举办“梁培龙水墨画展”。90年在日本东京“银座画廊”举办梁培龙画展。90年在台中“陆陆画廊”举办“梁培龙画展”。90年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办“梁培龙画展”。92年在香港“世界艺术画廊”举办个人画展。93年应美国驻广州领事馆文化处邀请在美国驻广州领事馆内举办个人画展。95年在马来西亚亚那士打声举办梁培龙画展。95年在马来西亚亚那士打省举办个人画展100副作品全部义卖,款项捐赠华文独立中学作建校基金。97年在加拿大“三藩市画廊”举办“梁培龙画展”。00年在香港铜锣湾“翰墨轩画廊”举办“梁培龙画展”。00年在广东省东莞市博物馆举办“梁培龙水墨画精品展”。01年在东莞市“天龙阁画廊”举办“梁培龙近作精品画展”。01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市“集珍庄”画廊举办“梁培龙水墨画展”。出版有《梁培龙画册》《梁培龙水墨儿童画选》、《梁培龙画册》、《童年的梦——梁培龙画集》》、《儿时的歌---梁培龙水墨画集》等。国画“野趣”曾在“中华杯中国画人奖赛”中获佳作奖(中国美协主办),国画“蝉鸣了”、“捉迷藏”、“查卫生”在“牡丹杯”国际书画大奖赛、首届中国旅游书画艺术节和“隔山大奖赛”、及加拿大第一届“枫叶奖”国际水墨大赛中分别获三等奖或钢奖,国画“捉蜻蜒”在上海“双羽杯”全国书画邀请赛中获特等奖,并在“中国美协”及日本“共同通讯杜”主办的“中国的四季”美术展中被评为优秀作品,国画“月夜图”在第二届海内外中国书画大赛中获金奖,国画“对奕”又在第四届海内外中国书画大赛中再获金奖。他受聘为广州画院画家、南京画院特聘画家,并列为建国以来中国十家著名儿童题材画家之一,他曾于广州、北京、香港、台北、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地举办过十八次个人展。获得奖项89年国画“捉蜻蜓”参加上海“双羽杯”全国书画邀请赛获特等奖。91年国画“捉蜻蜓”被评为“中国的四季”美术展优秀作品(主办单位:中国青年发展基金会,中国美协,日本安部牡丹园,日本共同通讯社)91年国画“蝉鸣了”获首届中国旅游书画艺术节三等奖。92年国画“查卫生”在第一届“枫叶奖”国际水墨大赛中获铜奖(主办单位:加拿大海外中国书画研究会。)93年国画“月夜图”在第二届海内外中国书画篆刻大赛获金奖。94年国画“春到了”获加拿大第二届“枫叶奖”特别优秀奖。97年国画“蕉林下”获第二届澳洲翁真如艺术杯中国水墨画大赛水墨画大赛获优秀奖。97年国画“对弈”获第四届海内外中国书画大赛金奖。作品被收藏国画“野趣”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收藏国画“雨晴图”被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收藏国画“孩提往事”被广东美术馆收藏国画“山路弯弯”被美国驻广州总领事收藏国画“高梁路”被马来西亚驻广州总领事收藏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后来的浙江美术学院)任校长。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林风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他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林风眠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是已经接近了“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受到学界泰斗蔡元培的赏识与提携,成为我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首任院长。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培养出李可染、吴冠中、王朝闻、艾青、赵无极、赵春翔、朱德群等一大批艺术名家。林风眠受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波澜,倡导新艺术运动,积极担负起以美育代提高和完善民众道德,进而促成社会改造与进步的重任。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登上讲台,聘请法国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全国艺坛为之欢呼。他提倡兼收并蓄,调和中西艺术,并身体力行,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也是20世纪实践中西文化融合具有革新开拓精神的先驱,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的创始人。是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1925年冬回国,任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校长。1928年创办杭州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出任校长兼教授。后因其现代自由绘画观点和当时的中国政治形势相悖,渐渐退出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主流,影响势微。此后更名“风眠”,据传取“风中长眠”之意。回归画家本位,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独立意识的绘画。静物、风景、仕女、戏曲人物成了他的风格中著名作品。新中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打击迫害,因为与同乡叶剑英(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搭救,所以幸免。1977年获准出国探亲,两年后隐居香港,继续创作。1991年8月12日于香港逝世。当今闻名世界的大师级画家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都是他的学生。

    居住地区
    香港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雷志能(1939.1—1999.8)别名雷坦,广东番禺人。擅长油画、连环画。1960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留校任教。历任广州军区文化部创作员,广州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作品有《飞夺泸定桥》、《故乡行》、《饮马长江》等。出版有《雷坦画选》、《雷坦油画选》、《雷坦画集》。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李瑞生(1938.5—)山东掖县人。擅长工艺美术。历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动画设计、广告设计、舞台美术设计,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深圳大学副教授。作品有《手捧花盆的孩子》、《三英战吕布》等,《三打白骨精》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二等奖等。

    居住地区
    广东/深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31年出生于广东兴宁。是著名中国人物画家,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岭南画派纪念馆董事,西江大学名誉教授,肇庆学院名誉教授,嘉应大学客座教授(1990-1993年兼嘉应教育学院美术系主任,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1995-2000年)。1957年毕业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师关山月、黎雄才。毕业留校至今在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1961年创作《落户》东欧各国展览后收藏于中国美术馆。1962年进中央美术学院深造,师从叶浅予,蒋兆和。1965-1966年受文化部之邀为人民大会堂西藏厅作画。1980年参加文化部召开全国中国人物画创作研讨会,并在藻鉴堂作画。1983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刘济荣画选》。1987年应澳中友协之邀赴澳大利亚五洲十二间高等艺术院校讲学、访问、举办个人画展。1998年《黄遵宪》为新加坡李光耀收藏。1991年被澳门市政厅应聘参加澳门第八届美展评委。1991年赴新加坡友谊展览中心举办个人画展。1991年台湾台中文化中心收藏《孙中山先生》。1992年参加香港大会堂《中国美术家十老联展》。1994年应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之邀赴吉隆坡举办个展及马来西亚艺术学院讲学等活动。1995年于香港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举办《刘济荣、刘诗东父子画展》。1997年《珠江激浪》参加纪念周恩来诞生一百周年《人民的好总理》画展,并为毛主席纪念堂珍藏。2000年应邀赴台湾作艺术交流访问活动。2002年国家人事部授予《当代中国杰出人才奖》。作品还有《接桃》、《绘新图》、《老帅与小将》等。出版有《人物画谱》、《牦牛画法》、《刘济荣画集》等。刘老师2016年12月15日凌晨3点13分突发心肌梗塞于广医二院去世,享年86岁。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 梁照堂(石梁),字天岳,号楚庭。汉族。1946年生,广东顺德人,著名国画家、书法金石家、美术理论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擅行草,善作巨幅草书,亦书大爨碑体及篆籀、甲骨等。国画以墨鸽与金石大写意花鸟为著,兼写人物。诗、书、画、印皆追“老,重、拙、大”,风格古厚,凝朴苍辣。幼从冯瘦菜学国画、书法和篆刻,1960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学习西画兼习国画,1981年入广州画院潜心于中国画及书法篆刻的研究和创作,后修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及浙江美院。应邀为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创作大幅国画及书法。曾应聘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山大学、华南艺大诸院校。艺术上曾受点于李苦禅、蒋兆和。多年来国画深得杨善深、赖少其,书法深得商承祚、容庚诸师指导。艺术交流出访美、加、德、西、法、意、比、奥、荷、西、星、马诸国,并多次在温哥华、纽约等地个展,其国画书法作为广州市政府赠外国姐妹城市,如法国里昂、加拿大温哥华、美国洛杉矶等市政府及赠如新西兰总督、泰国总理等政要的艺术作品。作品入选全国及广东省和广州市各类书法作品展览及"中国书画联展"等,1979年举办个人书画作品集,获全国"九成宫杯"书法大赛优秀奖、"海峡杯"中华书法大赛佳作奖、"黄河碑林国际征稿"碑林奖等。被收入《当代青年书法家百人庥》《中国青年篆刻家作品集》《中外书法家作品选集》等,并在国内外多种刊物发表。历年获全国性美术作品一、二等奖,多次入选全国、省美展,书法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逆光油画、宣传画影响国内画坛,八九十年代以国画墨鸽、金石大写意花鸟,巨草狂草著于海内外。美术书法一千多幅、论文九十多篇发表在全国及港澳台、国外共130多种报刊上,书法被镌刻于国内多处碑林。作品赴欧、美、东南亚诸国展出,被中国美术馆等收藏。出版有《梁照堂国画集》、《梁照堂书法集》。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羊城书法研究会理事,广州画院秘书长、理论部主任。广州文史馆馆员、广州诗社社委,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广州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华盛顿州中华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等。入选《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当代篆刻家大辞典》、《中国历代书法家大辞典》及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辞典》。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上海。浙江绍兴人。1985年调至湖北省美术家协会。1990年调至深圳画院。现为深圳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个展:西安“李世南四川、云南写生画展”(1980)、武汉“李世南回顾展”(1985)、台湾龙之艺廊(1990)、广州(1994)。群展:第六届全国美展(1984)、北京国际水墨画展(1988)、第七届全国美展(1989)、深圳第二届国际水墨画展(1992)、北京“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1993)、中国水墨画大展(1997)、南京“中国画十一名家特别邀请展”(1997)、上海美术双年展(1998)、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1998)。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广东潮洲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1989年任第六届全国美展评选委员副主任,1991年受聘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1993年受聘暨南大学艺术中心主任。1997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播出专辑。擅人物、花鸟画,风格潇洒、清新、明丽,兼擅文论及插图。1981年创作《宋庆龄》入选广东美展二等奖1982年《访问巴基斯坦组画》获广东省首届“鲁迅文艺奖”1983年获巴基斯坦总统颁发“卓越勋章”多次在国内举办个展,出版有《林墉作品选》,《林墉访问巴基斯坦选集》,《人体速写》,《林墉肖像画》,《林墉中国人物写生精选》等。林墉像许多“文革”前毕业的美术院校生那样,经历过严格的造型基础训练和现代国画新传统的熏陶,亲身经历过“文革”对艺术的专制性异化,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时期,格外的渴求艺术本体的深入和艺术个性的作品,他是新时期新岭南派的代表。他的创作得益于时代的春风,信马游缰似地腾奔着内心美的冲动,他的作品,坦诚自在地表露着自我与美的契合,他将那丰富的人生理想和美的意识毫不掩饰的呈现大众面前,让我们看到由受命转换为自主,由矫饰转换为真诚的林墉。近二十年来,林墉的中国画大体有以下几种样式。其一,为年轻女性肖像,1979年至1981年间此类所做居多,以细劲的结构线和有分寸的皴擦渲染为语言在严谨的造型和秀劲的格调中呈现出年轻女性的资质和心灵。也宣示着画家不凡的现代学院派中国画写实技巧。其二,为女人体系列。这一艺术视角,20年来未曾中断,技法却变化多端,或写生,或意想或柔笔线描如流水。或辅以墨色肌理,或以苍笔枯墨檫,显示女性人体曲线之美。以艳丽亦属此古体今用乏类。其三:为古代人物或仙佛造像,尤以灵馗和古代文人造像最具有特色。笔墨转归为文人画画风,风神姿肆神奇情慨亦庄亦谐,画外别有所寄.评者谓"楚骚风采"是也.其古代女性造像或清和,或艳丽亦属,此古今用乏类.其四:为城外风情,以访问巴基斯坦,印度时速写得稿为代表.尤其访印作品多用仿古宣,桑皮纸之黄底施墨点粉,塑光色体面,以极生动灵活之技巧再现域外风景之奇异.笔者认为.此类作品造型坚实且具生命力,乃林墉艺术最高点.其实以林墉之聪明其表现远非以上四类.其文笔在同辈中亦为佼佼者.他的画流溢出霸悍,坚实,俏丽媚艳诸态.展现出不俗的追求和多变的才华.为其后期创作的整合与升华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共32条/4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