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新疆国画院国画艺委会主任。长期以来从事连环画创作,先后出版连环画册十余种,在区内外报刊发表连环画作品百余套。国画作品多次参加自治区画展和全国画展,部分作品获奖并收入画册或被收藏。国画《南疆巴札》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连环画《阿凡提故事》、国画《迎新娘》入选八届、九届全国美展,国画《万方乐奏》入选毛泽东诗词创意画集获优秀奖,《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参加西北五省联展获铜奖,《塞外欢歌》入选2000年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国画作品《大漠放歌图》、《迎宾图》、《父老乡亲》入选首届、二届、三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国画《刀郎乐魂》、《迎新娘》入选首届、二届全国省级画院中国画展。创作国际大巴札观光塔环塔大理石浮雕《十二木卡姆》并入选十一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创作自治区博物馆浮雕壁画《天山欢歌》。2008年获小岛康誉文化·文物事业优秀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冯建法,男,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个人简历:1983年-1986年,河北极师范学校 师范类 中专 学生1986年-2006年,河北极师范学校 美术教师 本科 教师1991年-1993年,石家庄市教育学院 美术教育 大专 学生1993年-1996年,河北师范大学 美术教育 本科 学生2004年-至今,极野风美术职业中学 美术教师 校长重要参展:2017年,中国画《《山乡舞》》首届“白山黑水·美丽四平”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作品具备申请中国美协资格2017年,中国画《《放河灯》》2017“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人物作品展 入选作品2017年,中国画《《鼎》》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13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览 入会资格作品2018年,中国画《《筑》》墨香诏安——中国画作品展 入选作品2019年,中国画《《筑》》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入会资格作品2019年,中国画《《夜归》》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2019“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写意)作品展 入会资格作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樊杰颖,1971年生于河北怀安,先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首都师大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现就职于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三级美术师。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大赛并获奖,并在浙江吴弗之艺术中心、首都师大美术馆、徐悲鸿艺术学院美术馆、今日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荣宝斋画院美术馆、法国巴黎北站艺术中心、北京798宏艺术空间、莫斯科特列恰珂夫画廊、河北大家美术馆等地举办个展及联展。作品被北京通洲博物馆、韩中亲善协会、吴道子艺术馆、莫斯科中国贸易促进会等收藏。且在《美术观察》《国画大家》《中国美术》《艺术界》《美术向导》《艺术收藏》《中国当代画家》《美术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杂志刊登。主要艺术活动:2003年11月“并置”——七人绘画作品展2005年10月“以心接物”—首届全国艺术院校学生作品展2006年7月“水墨边界”作品展2007年6月第二界文化遗产年鉴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2007年10月“东方墨”---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家邀请展2007年11月“走进经典”---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2007年12月2007巴黎·中国当代美术家提名展2007年12月“水墨中国”--俄罗斯中国文化年当代书画家邀请展2008年4月2007中国国家画院年展2008年6月第14届当代花鸟画大展(创作奖)2008年8月2008"百人百幅"当代中国画作品邀请展2008年9月2008荣宝斋画院中国画名家邀请展2008年10月"水墨本味"2008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2008年12月“回顾·印象”中国画学术展2008年12月21世纪水墨学术展2009年1月“尺度”—荣宝斋画院邀请展2009年6月2009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9年6月“融聚”---2009中国国家画院学术邀请展2009年9月2009中国国家画院院展2009年10月“回耕研田”—荣宝斋画院金秋雅集作品展2009年10月首届全国山水画学术邀请展暨山水文化论坛2009年11月“首师水墨”——刘进安教授教学成果展2010年7月“状态”——五人作品展2010年10月2010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10年10月入选第二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2010年11月美国迈阿密亚洲艺术博览会2010年12月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画家作品展2011年1月新国画——北京798新意水墨邀请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范澍宁[树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成都人物画会副会长,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兼职教授,四川墨华艺术研究会秘书长。生于一九五四年八月,自幼习画,早年从戍边塞,后就读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长期从事美术专业工作,擅长国画人物,作品酣畅淳朴,别具新意,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并获文化部《第八届全国群星奖》,《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大展》铜奖,《首届全国青年国画年展》银奖等奖项,曾在四川省美术馆举办《范澍宁国画人物写生画展》,参加《四川当代中国画八人展》,《成都中国人物画邀请展》等学术展览活动。作品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和个人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冯灌父,名骧、别号平园,四川汉阳人,善画山水,曾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作画。[1]1884年出生于今广汉万福镇。1912年考入北洋陆军讲武堂,毕业后,任热河都统署军士教导训练所教育长。1921—1949年,历任四川陆军第二军参议、云阳县知事、四川边防军第六混成旅行营参谋长、川鄂边区绥靖公署少将参军、南溪和奉节两县储运处处长、长寿县税捐处长等职。50—60年代,冯曾任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和省第二、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成都市政协一至五届委员、成都市美术社图画组组长等职,并为全国美术协会及西南美术协会会员。冯灌父自幼酷爱书画,山水、人物、花鸟等国画作品皆精,张大千曾说:“烟云烘染,人物线条,自愧不如灌父。”冯工书法,尤善擘窠大字,如重庆“朝天门”横额。成都市政府、武候祠、杜甫草堂、江油李白纪念馆、眉山三苏祠、广汉市政协均收藏有冯的墨迹。北京人民大会堂落成后,冯应邀绘《天彭丹景》大型国画一轴,装饰于四川厅内。1969年4月24日,冯灌父因病逝世。1984年11月,省人民政府文史馆及参事室举办首届书画展览,展出有冯的山水、人物、花鸟等国画遗作,其中《夔门瞿塘峡》及扇面人物尤引人注目。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范生福(1939年3月—)字森茀,江苏无锡人。著名中国画、连环画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艺委会委员,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环画继承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高级顾问,《连博》杂志主编,《连环画艺术》编委。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上海美术作品展展出并获奖。创作出版连环画等美术作品一百余册。上海电视台为画家拍摄《瀚墨传情》电视专题片,介绍其创作生涯及作品艺术。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方增先,男,浙江省浦江县横溪镇西塘下人,(今属兰溪)。汉族,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留校后为研究生。1955年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创作《粒粒皆辛苦》。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99年当选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上海大学讲席教授。方增先1931年生于浙江省浦江县西塘下村(今属兰溪西塘下村)。父亲方自成,原为当地小学教师;母周云鹊,家庭妇女。1934年去离家二里路的通津桥村外婆家住。读《芥子园画谱》、《点石斋画报》等。1943年就学通津桥私塾。由于私塾陈先生指点有方,接受并喜爱上中国古典文学,能阅读《唐诗》、《古文观止》等。1949年7月,考入浙江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50年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作品在春季全院创作评比中名列前茅。秋,全院赴安徽皖北,参加两期土改。1953年夏,毕业于绘画系,毕业创作画油画《师与徒》。留校,转入本院创办的研究生班,指导老师为油画家黎冰鸿。1954年夏,研究生班毕业,分配入新创设的中国画系。后随同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敦煌考察队赴千佛洞,研究、临摹壁画三个月,又深入草原藏区写生。1955年,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时年春,由指导老师叶浅予、邓白、史岩、金浪带队,随浙江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师生组织的文物考察队,赴敦煌千佛洞考察、临摹,为期三个月。7月、8月,在兰州天祝藏区深入生活,画彩墨画《拾蘑菇》。9月,回杭州创作《粒粒皆辛苦》。同年,黄宾虹去世,在吊唁仪式中作水墨画《黄宾虹像》。1956年,《粒粒皆辛苦》随中国画展去民主德国展出,并发表在该国美术杂志封面上。秋,去上海中国画院进修中国画,从指导老师王个簃研究吴昌硕派花卉四个月。1958年,随学生入农村现场教学,画大量速写。开始深入研究人体造型结构,结合教学,以线描作素描,试行中国画专业素描。夏,在浙江海宁海边农村现场教学,画海塘工程《驯服大海》。1960年,在浙江嵊县现场教学,画大量反映农村生活的速写。回杭州后创作《浙西三秋》。同时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作水墨画《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1963年,写《怎样画水墨人物画》。此书为新水墨人物写生技法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因而大受群众欢迎。1973年又再版,共出版几十万册。1964年创作《说红书》。1965年,《美术》第2期发表马贡戈撰写的《〈说红书〉的艺术成就》一文,指出《说红书》一画在艺术上是新人物画中最突出的代表作品。秋,因胃病加剧,去杭州屏风山疗养院治疗。1974年为画《艳阳天》插图,赴北京郊区密云县,搜集素材。1975年完成《艳阳天》水墨插图三十幅。这些插图后来由北京、上海、河北三地的出版社出版了三个不同版本的单行本。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两项提案:一是建议恢复黄宾虹纪念馆,二是建议建立潘天寿纪念馆。(两项建议均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第二年潘天寿纪念馆筹建。1979年被选为全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工农兵画报》出《方增先作品选》专刊。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丛刊》上发表论文《人物画的造型问题》,针对全国各美术院校的中国画人物专业基础课,首次提出必须改革的专论。创作《孔乙己》插图三十幅。1981年《美术》第9期发表江丰为《方增先画集》序撰写的《要突破中国画的无人之境》一文。1982年赴绍兴农村小镇,画《乡镇早市》。7月,浙江日报》刊登《方增先在创新的道路上》一文(来永祥撰文)。9月,香港《文汇报》以一整版的篇幅刊登了作品及《方增先人物新作》一文(马克撰文);《迎春花》第1期人物专号刊登《粒粒皆辛苦》、《孔乙己》、《艳阳天》插图、《李时珍》等作品及《为当代人传神写照》一文(马克撰文)。10月,《浙江画报》刊登《人物画家方增先》一文(郑朝撰文)。1983年,入上海中国画院。11月,安徽《画刊》刊登古装人物《深山鸟语》、《咏梅》、《步月》等。7月,赴青海玉树州藏族草原。9月,又赴青海藏区泽库草原。10月,画《帐棚里的笑声》。《中国文学》第9期刊登《屈原》、《牧牛》、《海燕像》等作品及《人物画家方增先》一文(李瑞林撰文)。1984年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帐棚里的笑声》参加全国美展,获上海地区优秀奖。同年,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随上海文化局文化代表团赴日本参加日本富山北陆书道院活动。台湾《雄狮美术》刊登作品《屈原》、《海燕》。1984年1985年7月,赴甘南藏族自治州深玛曲大草原。1985年任上海美术馆馆长。1986年2月,再赴甘南夏河拉不楞寺庙会。8月,山东《艺术天地》刊登《方增先和他的水墨人物画》一文(徐虹撰文)。上海《书与画》第3期刊登《方增先近期水墨画》一文(吴亮撰文)。1988年10月,携上海近现代中国画展赴法在马赛、里昂展出,并参观巴黎主要博物馆。1989年7月16日《羊城晚报》发表《母亲》。10月5日《光明日报》刊登《美术创作的新收获》一文(邵大箴撰文),对《母亲》一画作评论。《母亲》参加第七届全国美术展览,获银质奖、齐白石奖。1990年,香港《收藏天地》一文刊登《方增先简论》一文(徐虹撰文)。《美术》第5期刊登《方增先的水墨世界》一文(徐虹撰文)。6月,《香港明报》刊登《方增先的水墨人物》(周天黎撰文)。以上海文化代表团团长身份携中国画、版画、摄影作品赴日本横滨办展。1991年被美国传记研究院授予该院终身董事和国际顾问。时年《母亲》获上海文学艺术优秀奖。《美术》第2期刊登《方增先随访录》一文(陈秋田录)。5月,携上海中国画展赴澳门办展。6月,赴珠海创作古装巨幅作品《古文士图》,至12月,画成六十幅。同年11月辞去上海画院副院长一职。1993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受聘为上海大学讲席教授。1996年举办第一届上海双年展,任艺委会主任。1998年受聘为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1998年举办第二届上海双年展,主题为“融合与拓展”,以水墨为表现形式。1999年被选为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2000年举办国际性的第三届上海双年展,日本NHK电视台专场播放节目近一小时。进入积墨画的探索,画《大山的回忆》。2001年用积墨法画《闲看行路人》、《行行复行行》。2002年上海美术家协会举办以“家”为主题的室内家居设计展,全国各艺术院校都参与,任展览总策划人。用积墨法画《家乡板凳龙》。参加在北京政协礼堂举办的当代国画优秀作品系列展——上海作品展。2003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草书兰亭序》。2004年获文化部文学艺术成果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草书后赤壁赋》。2005年画《穿旧裘皮的人》。作品参加在浙江潘天寿纪念馆举办的浙派人物画文献展。2006年举办跋涉者——方增先艺术回顾展。2007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方增先》画册,《方增先图文回顾录》。创作《祭天》。2009年8月,完成《晒佛节——祈福》。浙江美术馆举办“方增先人物画大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方增先人物画》。2010年举办“行行复行行——方增先人物画大展”于中国美术馆。2013年1月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2013年2月获“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男,汉族,陕西蓝田人。陕西国画院院长,曾任西安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著名画家,国家高级美术师,西安市文史馆馆员。1998年以来被评为西安市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西安市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西安市文史系统德艺双馨先进个人等。1989年创作《孕育大地》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1990年《高山流水》入选全国林业美展。先后获优秀奖,二等奖。1998年作品《高泉》入选全国山水画大展。1987年赴日本举办画展。1990年赴香港、新加坡举办画展。1991年在西安举办画展。1999年赴日本举办画展。2001年赴美国举办画展并讲学。出版有《范华范呈画集》、《范华画集》、《范华国画集》、《范华赴香港作品选》、《范华赴美作品选》、以及《范华国画专题电视3部》。作品先后被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中国美术馆、京西宾馆以及海内外馆堂及著名收藏家日本;原田观峰;香港;徐展堂先生等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冯友石(1889~1965)原名良品,字幼石,后改为友石。陕西长安人。中国共产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政协西安市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委员。求学与革命的青年时代1905年考入陕西第一师范学堂(优级班),各科成绩优异,尤喜美术绘画,得日籍美术教习松吕正登、足立喜六等器重,特为指导素描、油画和水彩画,得西洋画之法理。1910年毕业,即与友人马开臣参加反清活动。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1912年共和告成,在陕西省都督府机要室任秘书。1914年袁世凯调张凤翙入京,派其亲信陆建章督陕,冯离开军政府倾毕生精力从事教育。冯博学多能,长于隶书、诗文,亦精金石篆刻,尤擅绘山水、人物、花草虫鸟,但他并不专事创作,长期在西北大学、西安师范、西安女师、西安一中、西安三中等校任教。他的教学方法是因材施教、由简到繁,注意绘画和其他学科结合。他教色彩学和化学结合,教透视学和几何结合,善于把美术和社会生活结合,使学生感到乐趣。1919年与友人康伯佛、李友鹤、景志伊等发起创刊《历史画报》,虽然出版时间不到两年,但其宗旨是以绘画形式宣传历代英雄人物、弘扬爱国主义,因而受到人们的欢迎。相得益彰的人格与才华他在绘画方面中西皆能。1928年5月,陕西举办中西画大赛,他荣获西画第一名,又和宋伯鲁并列为国画第一名。20世纪30年代,他与人物名画家李友鹤、山水名画家董辅臣被誉为“长安三绝”。他对美术史有较深研究,认为中国画唐代为创造时期,宋代为黄金时期,明清为摹仿时期,应取法于唐。曹冷泉在《陕西近代人物小志》一书中,说他“远师大小李将军,笔探自然奇妙文,邀我苦吟诗百首,纷纷挥洒作烟云”。他提倡学生学习民族绘画,但反对泥古,反对陈陈相因,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创造。他善于把西洋画法融汇于中国画中,认为西洋画只能为我所用,不能全盘照搬。他画国画时吸收西画的一些科学方法,画油画、水彩画和素描时,又把中国画的用笔用线,以及树石点染等运用其中,从而以标格殊形之状,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美学思想。从1941年起,冯在长安县省立兴国中学任教。为了鼓励同仁和学生以画笔作刀枪,投入伟大的抗日战争,他创办了兴中美术研究会,组织师生创作,在校内外举办画展。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又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面对国事日非,他每题画时都署明“作于西阳晚坡”。当时,冯的学生、著名共产党人李敷仁境况十分危险。他得知此情,即为李画了一幅山水画,题曰“山雨欲来”,以满纸风雨潇潇迷茫之景,送给李,暗示自己的门生要时时提防注意。他还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保护了一批进步学生。冯在教书绘画之余还研习医术,曾对张仲景的《伤寒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深研精读。通过学习这些中医典籍,他把四季气候变化、花卉草木生长和人生感受贯通于绘画之中,提出许多理论和见解;而且把教书育人和为人治病结合起来,从精神到肉体解除人们的痛苦。他执教兴国中学和西安美术学院时,常为村人治病却不受馈赠。他品格高洁,对于权贵者惜墨如金,不为之作画;对农民、学生求画者,则当即予之。他主张“绘画来自于人民,应还之于人民”,痛恨把艺术品当做达官贵人的玩物。1939年,西京金石书画会成立,因会长是陕西省民政厅的一个官僚,他拒不加入,说:“吾不以低眉事权贵。”发挥余热坚持创作的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任教于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西北人民艺术学院、西北艺专。他参与了西安美院的筹建,在创建该院国画系的过程中,更倾注了大量心血。美院建成后,他担任教授,院教育工会主席,国画系和师范系主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美术专业人才。他从事教育工作半个世纪,授课之外,创作了大量优秀绘画作品。1955年他66岁寿辰时,西安美术学院为他举办了个人美展。他的画曾赠送给苏联美术展览馆,还代表美院给来华访问的日本、捷克、波兰、民主德国等国家艺术代表团赠送过中国画。1965年8月26日于西安逝世。成就及荣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政协西安市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委员。学术成果及简历被列入《中国现代美术名家鉴》(日本出版)、《中国美术家年鉴》《中国当代画家大全辞典》《中国现代美术家大辞典》等。个人作品解放前就有油画《灞桥》《大雁塔》及大量中国画问世,还编著了《论画》一书。新中国成立后,他编著有《水墨画》《透视学》《用器画》等讲义和教材;参加了集体创作反映反霸斗争的《秦颂丞》连环画;1954年国庆创作了《松柏永茂,寿比南山》;还创作了《智取华山》《祖国万年》《献给苏联十月革命七十周年》《樊川图》《宝成路》等。20世纪30年代,他与人物名画家李友鹤、山水名画家董辅臣被誉为“长安三绝”。他从事教育工作半个世纪,授课之外,创作了大量优秀绘画作品。他品格高洁,对于权贵者惜墨如金,不为之作画;对农民、学生求画者,则当即予之。他主张“绘画来自于人民,应还之于人民”,痛恨把艺术品当做达官贵人的玩物。他的作品清新明快,意象雄伟,常留不尽之意于画(言)外,多次参加全国美展、西北美展,很受好评。学术成果及简历被列入《中国现代美术名家鉴》(日本出版)、《中国美术家年鉴》《中国当代画家大全辞典》《中国现代美术家大辞典》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冯耀平,男,毕业于个人简历:-,  重要参展:2018年,中国画《醉花吟》“邮驿路 运河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入选2018年,中国画《花样年华》中国梦·燕赵雄风全国中国画、油画作品展 入会资格2018年,中国画《风华正茂》品真格物——全国青年工笔画作品展 入会资格2018年,中国画《大美风光玉欢颜》同源·首届中国画作品展 入会资格2018年,中国画《穿越时空旅行相遇未来的你》翰墨青州·201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入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77条/8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