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浮雕壁画“华表刻录1683-台海风云”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2004年9月)青铜雕塑“看世界”和“浑身解数”参加中国.比利时当代雕塑艺术展(2004年8月)海报“地球冰川在消融,未来--”入选首届全国环境保护公益广告大赛(2003年10月)雕塑“抗击必胜”入选北京“融入自然、共享空间、雕塑生命”雕塑展(2003年6月)青铜雕塑“梦之星”中国跳水队汕头训练基地(2002年8月)青铜浮雕“智、静、动、力”广东奥林匹克中心贵宾大厅(广州黄村)第九届全运会主会场贵宾大厅(2001年4月)雕塑“人间正道是沧桑”美国《国际日报》(2001年8月)不锈钢雕塑“彩练当空舞”入选第五届广东省体育大展(2001年1月)石刻壁画“壮家欢歌”广西电视台候播中心(2000年11月)红花岗石雕塑“母子情深”(母子猴)、“探索(渔童)”、“任重道远(骆驼)”、“松鼠”等等汕头海滨长廊多件小品雕塑(1986年)花岗石抽象雕塑“复苏”汕头(1990年)汉白玉石雕塑“回春”汕头(1987年)个展:自在无疆——黄建培水墨人物作品展(2019年1月)

    居住地区
    广东/汕头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1998平度市第六中学学生高中2001吉林艺术学院学生本科2005吉林动画学院教师2008天津美术学院学生研究生2011广东岭南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编辑重要参展:2011年,版画《假象系列》第十九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入选2015年,插图《风声/潜伏/黑暗边缘/暖春》中国首届插图艺术展优秀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洪白云,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1972年--1975年于广州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1980年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0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参加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获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等各类奖项。1991年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洪白云素描》。

    居住地区
    广东/汕头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广东顺德人。擅长中国画。1974年在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1977年在东莞市群众艺术馆从事辅导和创作;1992年任东莞市展览馆馆长。东莞市美协副主席。作品《红荔飘香》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微风》入选世界华人书画展;《岭南六月》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作品《西部阳光》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出版有《黄泽森画集》、《黄泽森画选》、《黄泽森水墨人体写生集》等。1993年随珠海市艺术代表团访问加拿大并举办个人画展。1995年随广东省美术家代表团访问美国。1996年随广东省美术家代表团赴欧洲考察。2001年随广东省美术家代表团赴印度写生。2003年随广东省“走近天山”著名艺术家代表团赴新疆采风。现为东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黄志坚别名千问,广东广州人。擅长中国画、美术理论。1940年毕业于香港美术学院和岭南大学文学院。曾加入“民间画会”,倡导现代人物画,建国后从事美术史研究和花鸟画创作。历任广州画院副院长、美术顾问。作品有《啼叽》、《龙虬》,著有《岭南派的特征》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黄国武(1963.9—)别名黄齐,广东人。擅长中国画。198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同等学历研究生班。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系教师。作品有《金龙宝地》、《蓝色空间》、《金贝园系列》、《大好时光系列》、《山川灵气系列》等。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广东美术创作院画家。1963年出生于广东惠来县惠城镇。1980至1984年就读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84至1988年就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至1998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系。1998至2003任教于广州美术设计分院基础部。1998至2000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同等学历研究生硕士班2004年调入广东画院。1989年作品《金龙宝地》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1990年加入广东省美术家协会1990年受聘广东画院院外画家1992年参加“后岭南画派第一回展”。作品《大好时光》入选“首届全国花鸟画展”(中国美协主办)1993作品《蓝色空间》获“广东第三届体育美展”一等奖。并入选“第三届全国体育展”“黄国武画展”在广东画院展出。作品《漾光溢彩》入选“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协主办)作品《沃角》入选“全国首届山水画展”(中国美协主办)作品《映红大南山》收藏于广州美术馆。1994年作品《山高水长》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中国美协主办)《山高水长》收藏于广东美术馆。199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被选为广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参加“后岭南画派第二回展”1996年《小人物·黄国武画册》出版。同年被聘为“广东美术创作院画家”1997年作品《金贝园》入选“中国艺术大展”(上海)参加“广东美术创作院第一回展”《水墨新空间·黄国武画选》出版(辽宁美术出版社)1998年参加“南方语境当代中国青年艺术展”(意大利)作品《人物》收藏于曼多瓦美术馆1999年参加“进入都市当代水墨实验展”(广州、深圳)作品《福像》参加“南方语境当代中国艺术家第二回展”作品《逆光》(之五)收藏于广东美术馆《逆光》(之二)收藏于深圳美术馆2000年再度当选为广东省美协理事,参加“云路漫漫当代中国艺术巡回展”(德国)参加“后岭南画派第三回展”参加“第二届国际水墨双年展”《旧式人物·黄国武画册》出版(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参加“1980--2001年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大展”(中国美协)2002年作品〈女青年〉获“时代节奏写生展”优秀奖〈女青年〉获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协)参加“后岭南与广东新水墨展”参加“第三届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焦点人物〉收藏于深圳画院。2003年“旧式人物·黄国武画展”在广州展出〈灿烂〉参加“人与人广东美术馆馆藏作品展”(长沙、广州)参加“新写意水墨邀请展”(北京)〈天地人和〉参加“全国第二届画院双年展”(广州)参加“杨之光教授师生作品展”(广州艺术博物院)2004年参加“岭南新状态画展”“旧式人物·黄国武画展”在广东美术馆笔组艺廊展出参加“影响力——生于60年代优秀艺术家邀请展”作品〈太阳出来了〉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中国美协)参加“第四届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1939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汉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艺术委员常务理事、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潮联书画院副秘书长、广东省版协年画艺术委员会理事、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画家。曾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衡阳市美协常务副主席、衡阳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湖南省衡阳市书画院院长、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被国家列入《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等重大辞典。1953年一l955年在广东省汕头市华侨中学学习,师从岭南著名画家王兰若先生:1955年一l959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专业学校学习四年;1959年一l964年进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画人物科专业五年制本科学习,并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在广州美术学院学习的九年中,受到严格的专业训练,并得到闻名中外的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及杨之光等教授的直接指导,因此艺术上功底深厚,发展全面,作品融汇的中西绘画技巧,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有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是1982年专程前往敦煌、新疆等地学习临摹研究民族艺术:1999年8月前往俄罗斯艺术考察;2002年7月前往埃及、土耳其、阿联进行艺术考察,使艺术受到多方影响,艺术风格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大量国画、年画、连环画作品在全国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并由国家美术出版社出版。年画《爱孩子爱明天》获广东省第四届年画评奖作品一等奖并参加全国年画展览。《日记》、《观新居》、《万事如意》分别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六届、七届全国美展。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证书。国画《敦煌玉女》选送出国参加中日文化交流绘画展。其他代表作在法国、日本、澳门、德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展出并收藏。《日记》被收入日本出版的《中国现代绘画展》画集。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2012年由国家荣宝斋出版《洪植煌画集》等专著。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洪斯文(1930.12—)字世文,江苏镇江人。擅长连环画、中国画。1948年在上海投师学画。历任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副编审、《周末》画报主编、中国美协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作品有《洪宣娇》、《海瑞》、《金田起义》等。1988年全国连环画报刊评比中获“金杯奖”最高奖,被授予“优秀主编”称号及“连环画工作荣誉奖”、国家新闻出版署“编辑出版工作荣誉证书”、“热爱儿童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历任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副编审、《周末》画报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连环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艺委会(连环画)荣誉委员、广东省连环画研究会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省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等职。并担任全国第六届、第七届美展广东连环画和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委员会委员。四十年来,经手编辑出版了大量连环画册,创作出版了连环画100余部(篇)。作品除省内外报刊、出版社发表外,大部分作品入选历届美展,并多次获奖。代表作有《洪宣娇》、《海瑞》等,其中《洪宣娇》、《海瑞》均连载于《羊城晚报》。近年所作《三国演义》系列中国画获广东省美展评奖二等奖,入编《广东省当代美术家作品选集》、《三顾茅庐》入选《中日现代美术通鉴》,《东坡啖荔图》入选《世界美术集》。撰写读画评画和各类专访文章200作篇。其传略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美术家传》等十余种。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中国著名书画家。从事美术工作和创作62年,擅长中国画。1947年毕业于广东省立艺专,1948年毕业于广州大学。后参加解放军粤中纵队。1956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先后在华南文联、华南问医学院、省文化局、中国美协广东分会工作,曾任美协广东分会理事、常务理事、广东美协副秘书长、创作委员会主任。1984年在省美协离休。具有岭南画派特点,既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1980年后被编入《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国美术年鉴》、《世界名人录》、《国际传记辞典》等名册。作品《大地新弦》、《绿荫双楼》、《鹿鸣幽涧》、《霜叶红于二月花》、《民族英雄张学良》、《清漓住帆影》、《清溪红叶马蹄轻》、《秋山放牧》等。作品分别在香港、澳门、日本、南韩、泰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德国等地展出。出版《黄安仁画选》、《黄安仁速写集》、《北美风情录》、《艺海探源》、《美加写生集》、《黄安仁书画集》、《锻炼》文集画册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胡根天(1892年9月—1985年6月),男,汉族,别名胡持秋,号抒秋、志抒,别署天山一叟,广东省开平人,民盟成员,大学毕业。他是第四届广州市政协常委,第五届、六届广州市政协副主席。胡根天历任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民盟广州市委副主委、中国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职。胡根天原名毓桂,1892年9月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儒良乡汤边村。开平是广东著名侨乡,胡根天的父亲是旅美华侨工人。胡根天8岁进私塾读书,他从传统的书法、旧体诗词中,汲取了人生中最早的艺术养料,虽然15岁前没有动过画笔,但离他家不远的百合墟有一间黄寿山画店,经常吸引他驻足观看。20世纪初,美国实行排华政策,胡根天父亲失业,一家失去接济,胡根天不得不辍学,到百合墟杂货店当小杂工,后来又随当中医生的姨父到医局当杂役。1906年春,开平县第一高等小学在县城苍城东门内开办,胡根天的大哥被聘为教员,14岁的胡根天成为第一批学生。后来,胡根天先后就读于广东高等师范附中、广东高等师范图工专修科。胡根天是广东现代美术教育的启蒙者和开创者,他于1915—1920年在东京美术学校接受了系统的西洋美术教育,之后回国,1921年在广州创立赤社美术研究会,是广东第一个西画社团;同年创办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开广东现代美术教育之先河。1949年后,胡根天受命担任广州博物馆馆长、广州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以越秀山五层楼为广州博物馆馆址,即是在他任内完成的。人物履历1913年4月,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广东台山县广海镇当小学教员;1914年冬,赴日本东京,考取了东京美术学校的西洋画科;1915—1920年,在东京美术学校接受了系统的西洋美术教育;1920年春,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回国;1921年,在广州创立赤社美术研究会,同年创办广州市立美术学校;1921年10月,负责美术学校的筹备工作;1922年4月26日,任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教务主任,主持日常校务工作;1926年,任广州市美术学校校长;1949年,任广州人民博物馆馆长;1953年,胡根天与陈大年等人筹建广州市文史研究馆并任副馆长;1962年9月,任广州文史夜学院国画专业主任;1979年,任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长。[3]3人物事迹1978年12月,胡根天得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他焕发出无比的热情和干劲。他带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号召广大文艺界人士积极投身这一宏伟的事业。次年12月,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聘请胡根天担任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开创新时期羊城文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他不顾87岁高龄,欣然答应。面对百废待兴的状况,胡根天以“奋飞不计年”的惊人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恢复文史馆的各项工作之中。他发动和组织馆员们积极为广州著史立论,先后完成了《广州百年大事记》、《广州近百年教育史料》的编写工作,填补了广州近代编年史的空白。同时,他结合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主动挖掘馆内潜力,鼓励馆内成员利用自己的海外关系为广州搞好搞活经济穿针引线,成功地协助市政府引进了多个经济项目,为广州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出了大力。1981年9月,胡根天当选为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作为解放初曾担任过市政协委员的老委员,他对政协工作十分在行,也特别支持。胡根天结合工作实际和个人经历,重点把精力放在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方面,并为之倾注了许多心血。胡根天身体力行,把20世纪20年代初,他回国后与美术界人士陈丘山、冯纲百等人,共同组织广州第一个研究西洋美术的团体——赤社的历史;参与筹备由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联合举办的广东省第一届美术展览会的经历;发起创办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的亲历;分别撰写了《赤社美术研究会的始末》、《记六十年前广东第一次全省美展的风波》、《记全国最早一间公立美术学校的创立和发展过程的风波》等文史资料。与此同时,他还根据自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丰富的经历和所见所闻,撰写《海珠夜月》、《回忆许崇清》等文稿,在报上介绍有关广州的历史掌故、地理名胜、著名人物等,为《广州文史》提供了大量具有很高价值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促进广州、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是胡根天毕生的理想。1982年,广州画院成立,他主动把自己珍藏的一批名画册捐献给画院。1984年,他把个人几十年创作的170多幅油画捐赠给广州美术馆;同时,他还做通老朋友旅法华侨关金鳌先生的工作,促成其向广州美术馆捐献了7幅个人收藏的法国油画;填补了该馆馆藏的空白。胡根天擅长国画,特别是工画人物、山水、树木、鲜花,森森挺立,高姿坚骨,壮而弥香,主要作品有《难民图》、《一个卫兵》、《黄山莲花峰》等。他撰写的《日本的美术在中国的摇篮中长大》、《谈写实的绘画》、《西洋画在中国的发展》等艺术论文,对中国美术事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他还出版有《胡根天作品集》。晚年,胡根天不幸患上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但他仍然积极参加各类画展、画会的活动。1984年下半年,胡根天的双目已完全失明,但为了1985年春节广州市的大型书画展览,他以惊人的毅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以神代目,以墨抒情,摸索中一笔一笔地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幅作品——“江山如画”,署名题字“九四瞎翁”。1985年6月,胡根天已是垂危之时,但在病榻上,老人家还坚持参与羊城新八景的评比工作。当时,老人自知来日无多,呼吸也比较困难,但是他还是把自己的意见,以口授的形式,嘱咐女儿胡月明一定要为之整理成一封他给“羊城八景”评委会的信,忠实地履行了他作为评委的最后职责。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