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广东潮洲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1989年任第六届全国美展评选委员副主任,1991年受聘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1993年受聘暨南大学艺术中心主任。1997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播出专辑。擅人物、花鸟画,风格潇洒、清新、明丽,兼擅文论及插图。1981年创作《宋庆龄》入选广东美展二等奖1982年《访问巴基斯坦组画》获广东省首届“鲁迅文艺奖”1983年获巴基斯坦总统颁发“卓越勋章”多次在国内举办个展,出版有《林墉作品选》,《林墉访问巴基斯坦选集》,《人体速写》,《林墉肖像画》,《林墉中国人物写生精选》等。林墉像许多“文革”前毕业的美术院校生那样,经历过严格的造型基础训练和现代国画新传统的熏陶,亲身经历过“文革”对艺术的专制性异化,因此,在改革开放的时期,格外的渴求艺术本体的深入和艺术个性的作品,他是新时期新岭南派的代表。他的创作得益于时代的春风,信马游缰似地腾奔着内心美的冲动,他的作品,坦诚自在地表露着自我与美的契合,他将那丰富的人生理想和美的意识毫不掩饰的呈现大众面前,让我们看到由受命转换为自主,由矫饰转换为真诚的林墉。近二十年来,林墉的中国画大体有以下几种样式。其一,为年轻女性肖像,1979年至1981年间此类所做居多,以细劲的结构线和有分寸的皴擦渲染为语言在严谨的造型和秀劲的格调中呈现出年轻女性的资质和心灵。也宣示着画家不凡的现代学院派中国画写实技巧。其二,为女人体系列。这一艺术视角,20年来未曾中断,技法却变化多端,或写生,或意想或柔笔线描如流水。或辅以墨色肌理,或以苍笔枯墨檫,显示女性人体曲线之美。以艳丽亦属此古体今用乏类。其三:为古代人物或仙佛造像,尤以灵馗和古代文人造像最具有特色。笔墨转归为文人画画风,风神姿肆神奇情慨亦庄亦谐,画外别有所寄.评者谓"楚骚风采"是也.其古代女性造像或清和,或艳丽亦属,此古今用乏类.其四:为城外风情,以访问巴基斯坦,印度时速写得稿为代表.尤其访印作品多用仿古宣,桑皮纸之黄底施墨点粉,塑光色体面,以极生动灵活之技巧再现域外风景之奇异.笔者认为.此类作品造型坚实且具生命力,乃林墉艺术最高点.其实以林墉之聪明其表现远非以上四类.其文笔在同辈中亦为佼佼者.他的画流溢出霸悍,坚实,俏丽媚艳诸态.展现出不俗的追求和多变的才华.为其后期创作的整合与升华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王子武,长安画派代表人物,1936年10月生于陕西长安(今西安市),中学毕业后,于陕西省煤矿管理局、西北煤矿管理局、煤炭部西安办事处及陕西铜川市文化宫工作。196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分配至西安市园林局,1978年调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后为深圳石油化学工业公司画家。先后任职于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委、深圳市文联副主席,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王子武是传统书画界的传奇。擅人物、花鸟,偶作山水。画风严谨而洒落,不拘成格,用笔用墨自具特色。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美术作品展览并在多种专业报刊上发表,或被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单位收藏。1988年中、法两国联合提名,请王子武作为中国十大画家之一参加《首次国际拯救威尼斯、修复长城义捐拍卖活动》,王子武献出了他的力作《苏东坡》;199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海外播出了专题节目《中国画家王子武和他的画》;1993年,荣宝斋为王子武的人物画出版了《荣宝斋画谱·王子武卷》;1999年,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美协合作,制作播出《国画五十家》系列片,每人一集,其中就有王子武。主要作品有:《平型关大捷》、《悼红轩主像》、《壮怀激烈》、《黄陵古柏》、《白石山翁》、《沈括》、《生当作人杰》、《曹雪芹》、《屈原》、《石钟山记意》、《春颂》等。出版:《王子武画集》等。印鉴:子武。艺术家的性格他身上有陕西人的执拗劲儿,但表现出来的却是对外界、对他人无边的谅解与领会,只要任何事情不干扰到他或少干扰到他,先生给人的感觉是他连多看一眼都不会,更不会发表议论。他不会逢场作戏,不会有意配合任何其他人组织的活动,他常常被请到一些场合,如请他讲话,能讲就讲,如无话可说,就对着大家老老实实地说:“我不懂,我不会讲。”连一句客套话都没有。有时候在一些书画展览上与王子武相遇,我们熟悉他的朋友就都会跟着他看,等着主人向他请教:“王老师您给我指点指点。”王子武往往半晌不吭声,有些书画家等不及了,就算了。若再追问,王子武像是面对一件很难的事情一样,慢慢地、声音低低地、迟滞地说:“好!好!……好!”他地道的陕西方言,连我听上去都不知道是在打“哈哈”,还是在说“好”。[2] 有的书画家穷追不舍,非要王子武具体地说说,我曾经听先生对一个书画家说:“好!你……你这还是有办法。”再无二话。画家黄永玉先生,为人浪漫豪迈,来深圳办展览,黄老一直喜爱王子武先生,展览开幕请王先生到场,听说还当场给王子武挥毫画了大画。媒体记者采访他,请他发表几句看法,王子武缓缓答道:“我是来学习的,不是来评论的。”以下无话。我的理解,倒不是王子武言辞吝啬,是他对人对事有通透的理解。艺术纯粹是个人的事,艺术家对其他人的意见未必就真能听进去。自己领悟不到的,别人说也没有用,自己能领悟到的,就无须他人说了。因此,王子武先生不愿意浪费话语,更不愿意说假话,也不愿意给人表演,就常常选择上面的表达方式。执拗的性格就是懂得坚持、坚守的性格,有与生俱来的定力。一个艺术家、一个读书人,只有有定力才能说得上有动力,只有懂得坚守才能懂得进步。王子武的艺术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纯洁的坚守。他的坚守和执拗,不是僵化、死板的、被动的守候,而是清醒的坚持与守护。回望20多年来的中国美术界,各种潮流和表演花样儿层出不穷,王子武丝毫不为所动,像农民对土地的感情、羊群对牧草的感情一样,自自然然地坚守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抱一为天下式”。对王子武先生来说,坚守、坚持、寂寞、冷清等等都不是问题,更不是难以忍受的、需要咬牙切齿的、需要满怀怨愤的、需要付出什么代价的问题。相反,恰恰是他生活和艺术的乐趣。作品欣赏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陈雨田(1912—)笔名颐模,广东人。擅长中国画、工艺美术。30年代参加中华木刻界抗敌协会,40年代在香港参加人间画会。历任华南文学艺术学院、中南美专、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作品有《雄鸡》、《雄鹰》、《戏曲人物》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刘秉礼(1932.10—2000.7)广州人。擅长绘画。历任电影院美术员,出版社设计组组长、创作员,演出公司美工室美术组长,美术公司副经理,广州市美术公司艺术指导。作品有《心怀祖国,放眼世界》、《毛主席视察广州造纸厂》、《知识是致富的宝库》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海南琼海市。1962-1970年在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从事木版画、剪纸创作与研究。1970年至1978年在省市文化部门做宣传展览普及工作,并涉猎了中国画、油画、连环画、雕塑、陶瓷等。1978年调入广东画院,1986年被选为第四届全国美协理事,1987年被任命为广东画院副秘书长兼创作室副主任。1988年被任命为广东画院副院长。1988年评为一级美术师。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2002年被聘为广东画院艺术顾问。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字梅魂,1926年生于六朝古都南京。早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师承傅抱石、陈之佛、黄君璧、张书旂诸名师学习,毕业后又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成为徐悲鸿大师亲自授业、辅导的研究生。大学认真攻读美术专业七年整。参加工作以来,历任中南文艺学院美术系讲师。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教授、教研组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1961年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从事中国画创作及美术教育工作60余年。曾在国内外大型展览中十多次获奖。出版著作有:《中国画工笔人物画法》、《牡丹画法》、《人物画谱》、《儿童学画画》、百家画库·《中国美术家吉梅文专集》、《吉梅文中国画作品集》、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经典作品《国画家吉梅文作品选》等。先后还有近百幅作品和论文被选入国内外大型画集、文集。其姓名、传略、作品,已被载入《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世界华人美术名家年鉴》、《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大辞典》等国内外出版的80多种美术名人、名家词典。60年来,教学上曾受到广州美术学院多次表彰,并颁发了证书,1993年曾荣获世界书画艺术名人称号和证书。2008年南方电视台卫星频道,专程采访了老画家吉梅文教授,并在《书画名家》栏目向全球介绍了他的生平及70余幅作品,备受国内外收藏家关注,好评如潮。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1946年先后学习于广州中南美专、广州艺专国画科。历任解放军部队美术创作员。《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美术编辑、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副院长。出版画集有《友谊花朵》、《东方歌舞》,作品有《鹰击长空》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胡根天(1892年9月—1985年6月),男,汉族,别名胡持秋,号抒秋、志抒,别署天山一叟,广东省开平人,民盟成员,大学毕业。他是第四届广州市政协常委,第五届、六届广州市政协副主席。胡根天历任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民盟广州市委副主委、中国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职。胡根天原名毓桂,1892年9月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儒良乡汤边村。开平是广东著名侨乡,胡根天的父亲是旅美华侨工人。胡根天8岁进私塾读书,他从传统的书法、旧体诗词中,汲取了人生中最早的艺术养料,虽然15岁前没有动过画笔,但离他家不远的百合墟有一间黄寿山画店,经常吸引他驻足观看。20世纪初,美国实行排华政策,胡根天父亲失业,一家失去接济,胡根天不得不辍学,到百合墟杂货店当小杂工,后来又随当中医生的姨父到医局当杂役。1906年春,开平县第一高等小学在县城苍城东门内开办,胡根天的大哥被聘为教员,14岁的胡根天成为第一批学生。后来,胡根天先后就读于广东高等师范附中、广东高等师范图工专修科。胡根天是广东现代美术教育的启蒙者和开创者,他于1915—1920年在东京美术学校接受了系统的西洋美术教育,之后回国,1921年在广州创立赤社美术研究会,是广东第一个西画社团;同年创办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开广东现代美术教育之先河。1949年后,胡根天受命担任广州博物馆馆长、广州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以越秀山五层楼为广州博物馆馆址,即是在他任内完成的。人物履历1913年4月,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广东台山县广海镇当小学教员;1914年冬,赴日本东京,考取了东京美术学校的西洋画科;1915—1920年,在东京美术学校接受了系统的西洋美术教育;1920年春,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回国;1921年,在广州创立赤社美术研究会,同年创办广州市立美术学校;1921年10月,负责美术学校的筹备工作;1922年4月26日,任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教务主任,主持日常校务工作;1926年,任广州市美术学校校长;1949年,任广州人民博物馆馆长;1953年,胡根天与陈大年等人筹建广州市文史研究馆并任副馆长;1962年9月,任广州文史夜学院国画专业主任;1979年,任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长。[3]3人物事迹1978年12月,胡根天得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他焕发出无比的热情和干劲。他带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号召广大文艺界人士积极投身这一宏伟的事业。次年12月,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聘请胡根天担任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开创新时期羊城文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他不顾87岁高龄,欣然答应。面对百废待兴的状况,胡根天以“奋飞不计年”的惊人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恢复文史馆的各项工作之中。他发动和组织馆员们积极为广州著史立论,先后完成了《广州百年大事记》、《广州近百年教育史料》的编写工作,填补了广州近代编年史的空白。同时,他结合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主动挖掘馆内潜力,鼓励馆内成员利用自己的海外关系为广州搞好搞活经济穿针引线,成功地协助市政府引进了多个经济项目,为广州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出了大力。1981年9月,胡根天当选为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作为解放初曾担任过市政协委员的老委员,他对政协工作十分在行,也特别支持。胡根天结合工作实际和个人经历,重点把精力放在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方面,并为之倾注了许多心血。胡根天身体力行,把20世纪20年代初,他回国后与美术界人士陈丘山、冯纲百等人,共同组织广州第一个研究西洋美术的团体——赤社的历史;参与筹备由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联合举办的广东省第一届美术展览会的经历;发起创办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的亲历;分别撰写了《赤社美术研究会的始末》、《记六十年前广东第一次全省美展的风波》、《记全国最早一间公立美术学校的创立和发展过程的风波》等文史资料。与此同时,他还根据自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丰富的经历和所见所闻,撰写《海珠夜月》、《回忆许崇清》等文稿,在报上介绍有关广州的历史掌故、地理名胜、著名人物等,为《广州文史》提供了大量具有很高价值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史料。促进广州、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是胡根天毕生的理想。1982年,广州画院成立,他主动把自己珍藏的一批名画册捐献给画院。1984年,他把个人几十年创作的170多幅油画捐赠给广州美术馆;同时,他还做通老朋友旅法华侨关金鳌先生的工作,促成其向广州美术馆捐献了7幅个人收藏的法国油画;填补了该馆馆藏的空白。胡根天擅长国画,特别是工画人物、山水、树木、鲜花,森森挺立,高姿坚骨,壮而弥香,主要作品有《难民图》、《一个卫兵》、《黄山莲花峰》等。他撰写的《日本的美术在中国的摇篮中长大》、《谈写实的绘画》、《西洋画在中国的发展》等艺术论文,对中国美术事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他还出版有《胡根天作品集》。晚年,胡根天不幸患上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但他仍然积极参加各类画展、画会的活动。1984年下半年,胡根天的双目已完全失明,但为了1985年春节广州市的大型书画展览,他以惊人的毅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以神代目,以墨抒情,摸索中一笔一笔地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幅作品——“江山如画”,署名题字“九四瞎翁”。1985年6月,胡根天已是垂危之时,但在病榻上,老人家还坚持参与羊城新八景的评比工作。当时,老人自知来日无多,呼吸也比较困难,但是他还是把自己的意见,以口授的形式,嘱咐女儿胡月明一定要为之整理成一封他给“羊城八景”评委会的信,忠实地履行了他作为评委的最后职责。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陈望(1922.12—2006.4)广东揭西人。擅长版画、中国画。毕业于桂林艺师。1949年回国,在汕头从事美术创作和辅导。广东汕头市文联名誉主席,汕头画院名誉院长。作品有《农民诵诗》、《旱年》等。中学时代在家乡参加抗日美术宣传工作,开始木刻创作。40年代初求学于广西省立艺师并参加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1945年春往重庆,进行以民主内容的版画创作活动。翌年往泰国,在《曼谷商报》任美编。其版画创作反映了中泰人民的斗争生活。解放前夕回潮汕,一直在潮汕地区文联担任领导职务,从事汕头地区美术领导工作。历任汕头地区文联专职副主席、汕头画院专职副院长、汕头画院名誉院长、潮汕版画会名誉会长、汕头市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1960年起兼攻国画。陈望曾多次参加全国和出国展览,在泰国出版有陈望《木刻选集》;岭南出版社出版《陈望版画集》、《陈望国画集》、《陈望版画新作》、《陈望版画五十年》等;台湾出版《陈望画鸡》、《陈望国画集2》等9本,作品在台湾《美术家》有专页评介;香港《新晚报》的“中国美术家”专页介绍陈望作品;中国《版画艺术》专页介绍陈望版画;日本出版的《鲁迅先生和中国新兴木刻艺术》收入陈望数幅木刻作品;法国“二次大战博物馆”珍藏其四幅原作。1956年陈望木刻作品《农民诵诗》获国家文化部纪念章;1991年获中国美协、中国版协颁发“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1995年北京炎黄艺术馆收藏陈望版画作品9幅;《天安门珍藏书画集》(续集)收入陈望巨幅国画《相呼》;2004年广东美术馆收藏陈望版画105幅及原版一批。出版有《陈望版画集》、《陈望国画集》、《陈望版画新作》、《陈望版画五十年》、《陈望画鸡》、《陈望国画集2》等。

    居住地区
    广东/汕头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汕头市,国家一级美术师。1953年移居广州,1953年起曾在广州文化公园做美工,1959年进入广州雕塑工作室学习,后任创作员。1981年起任广州雕塑工作室副主任、主任。1985年任广州雕塑院院长。1998年任名誉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广州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文化联合会委员副主席、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2012年创作《广州宬》立于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创作《智慧之钥》立于广州图书新馆;重塑《欧阳海》《猛士》《群山欢笑》《启明》《莫愁女》等;2011年为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创作《风雨泰然》锻铜浮雕《共和万岁》;为潮州金山中学创作《饶宗颐》;为中山市创作《王云五》;创作《童年洪秀全》;1月,作品《杨万里》在首届“南昌?中国雕塑艺术节”活动中,被授予“政府奖”;2010年被聘为广州市文史馆馆员;为西汉南越王墓纪念馆摹古《玉舞人》;为越秀区驷马涌文化体育广场创作《驷马图》;为江西名人雕塑园创作历史文化名人《杨万里》;创作《鲁班》《祥凤》;2009年为汕头市澄海秦牧纪念馆创作胸像《秦牧》;为广州市荔湾区文化中心创作浮雕《鹅潭》《花地》;作品《启明》(锻铜)广东美术馆收藏;作品《风之梦》广东美术馆收藏;创作《习古》《走近罗丹》《脊梁》;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倡议建立的《唐大禧雕塑园》落成;雕塑《欧阳海》荣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颁发的“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6月5日,香港国际创价学会颁发感谢状;7月23日,澳门国际创价学会颁发感谢状;2008年为广州英雄广场创作《陈郁》;为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创作《周文雍与陈铁军》;为中山大学历史系创作胸像《陈寅恪》;为陈子壮纪念馆创作《陈子壮》;重塑《丰收之夜》;创作《跪乳石》《子鼠》《陈喜臣》《虎》;3月13日,被白云区文联评为文化使者奖;2007年被推选为“读者喜爱的当代岭南文化名人50家”;考察四川大足石刻;为纪念鲁迅莅广州讲学八十周年创作《鲁迅与许广平》立于广州图书馆;为北京中华世纪坛创作《关汉卿》;创作《白云故乡》头像《大状》胸像《吴齐》;创作设计《天骄》;9月,作品《风之梦》在“中国岭南油画?雕塑2007巡回展”中,获优秀作品奖;9月,被羊城晚报、省文联、省作协推选为读者喜爱的当代岭南文化名人50家;12月,被雕塑院授予广州雕塑院终身成就奖;2006年参与设计广州人民公园南广场的“城市原点”设计方案创作《方圆同心》(评为三甲作品);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区创作大型石雕变体像《创造太阳》立于山东省青岛;为广州市白云区文化中心创作《门与钥》;作品《欧阳海》获得广东美协50年五十件经典作品奖;作品中国画《人民的苹果》获得广东美协50年经典作品提名奖;创作《比翼》《流行格式》《林冲》《孔子》头像《建华》《周之贞》(稿);放大《荔枝女》《妃子笑》《风之梦》《禅像》等;12月,作品《欧阳海》荣获广东美协50年经典作品提名奖;12月,合作作品《保卫生命》荣获广东美协50年经典作品提名奖;12月23日,被市文联、市美协授予城市美术终身成就奖;2005年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放大《壮丽诗篇》立于广州雕塑公园;为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创作《爱心》;为纪念著名胸外科专家李迎汉创作《李迎汉》立于广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从化流溪河公园创作《金瓯》;为汕头市澄海唐伯元纪念馆创作《唐伯元》;创作《马(变体)》《天道》;2004年参与创作抗非典大型纪念碑《保卫生命》;为从化公路局创作《公路魂》《大路歌》;临摹作品《思想者》广东美术馆收藏;创作《李文达》立于江门市新会区七堡;创作《抗击非典》;2003年为抗非典英雄创作胸像《叶欣》立于广东省中医药二沙岛分院;作品《群山欢笑》广东美术馆收藏;创作头像《新加坡收藏家》胸像《新会佬》《奔马》;6月,被授予广州抗非典先进个人称号;7月10日,被市文化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出席广东省第五届文代会;为汕头市澄海创作大型城雕《红头船》;参加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放大《妃子笑》立于北京雕塑公园;放大《海的女儿》广东美术馆收藏;放大《托起明天》;创作《郑观应》立于中山市;创作头像《友人——绪方昭》;9月,在“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中,作品《妃子笑》荣获优秀奖;2001年在广东美术馆临摹《思想者》;作品《妃子笑》广州艺博院收藏;2000年为广州艺博院创作《世纪图腾》;为纪念曾生与夫人创作《冬日,的黎明》立于深圳市南山区;1999年作品《猛士》参加中国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立于长春国际雕塑公园;创作《谢易初》铜像立于澄海外砂中学;创作石刻壁画《农业﹒科技》立于澄海外砂中学;创作《风之梦》《少女与剑》《美玉赋》;创作《狐狸》德国友人收藏;创作《儿童﹒一》《儿童﹒二》立于深圳市南山区;9月9日,在“庆祝建国五十周年诗书画篆刻歌曲作品征集活动”中,国画《苹果》荣获荣誉奖;1998年当选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为从化英豪学校创作《栋梁川》;为从化博物馆创作石雕壁画《温泉》;为增城宾馆创作石雕壁画《胜利女神》;创作《妃子笑》《荔枝女》胸像《澳门名流》胸像《周恩来》;1997年作品《猛士》参加广东美术馆“主流的召唤——馆藏新时期广东优秀美术作品展”并被广东美术馆收藏;作品《创造太阳》参加广东美术馆“主流的召唤——馆藏新时期广东优秀美术作品展”并被广东美术馆收藏;作品《欧阳海》被广东美术馆收藏;创作《拿督——蔡文庆》立于马来西亚双溪大年新民独立中学;创作《古罗马战士》《骏马》;9月26日,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一九九七年度广州市优秀专家、学者称号;1996年赴俄罗斯作艺术考察;为广州地方誌创馆作石雕壁画《南海神庙》;创作设计广州雕塑公园大型石雕《华夏柱》;创作胸像《拿督——方卓雄》立于马来西亚槟城;放大《欧阳海》立于广州雕塑公园;创作《跃》;1995年出席广东省第四届文代会;创作《周恩来﹒1927》立于汕头七日,红公园;创作《二十世纪遗恨》参加广东省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美展;为“六﹒一”第六届全澳儿童画展创作奖杯《抗日,胜利》;为广州市白云区创作石雕《醒狮》;为东莞市茶山镇创作《骏马飞腾》;创作《阳光雨露》立于深圳市蛇口中学;创作《福建医生》福建省(私人)收藏;创作《托起明天》胸像《新会名流》胸像《何炳麟校长》;9月11日,被市委组织部授予广州市市级优秀专家显著成绩奖;1994年获“广州市劳动模范”和“广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8月8日,作品《文天祥》参加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展览获优秀作品奖;作品《二胡》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参加广东省庆祝建国四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为国际家庭年暨“六﹒一”第五届全澳儿童画展创作奖杯《家庭﹒一》《家庭﹒二》《家庭﹒三》;创作《龙舟》参加北京中国社会发展成就展览会获最佳设计奖立于广州雕塑公园;为广州购书中心创作石雕壁画《朱雀》;创作石雕《谢慧如》立于汕头高级技工学校;为纪念著名电影艺术家陈波儿创作《陈波儿》立于潮州市西湖公园;创作头像《黎子流》灯饰《鲤鱼跃龙门》;1993年当选中国雕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赴加拿大作艺术考察;作品《绿殇》被评为“广州市环境保护雕塑作品展览”优秀作品;为“六﹒一”第四届全澳儿童画展创作奖杯《王冕》;为香港艺术中心创作《刘作筹》;创作《醒狮》《卧虎》立于江西省南昌市;为澄海莱芜创作《卧波美人》;创作《孔子坐像》(与林彬合作)立于广州市从化中学孔庙;创作《唐吉诃德与仆人》《奔牛》胸像《泰国王子》《恩克鲁马》《加拿大刘生》;8月7日,被西藏文联授予“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奖;1992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作品《欧阳海》参加广东地区革命文艺史料暨优秀代表作品展览;作品《启明》广州艺博院(广州美术馆)收藏;创作《绿殇》参加海峡两岸雕塑艺术交流展;为广州市规划局创作大型浮雕壁画《阳光﹒空气﹒规划》;为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创作石雕壁画《十大清官图》石刻通雕《松》;为汕头潮剧艺术中心创作《谢慧如》铜像;为珠海市三灶创作《林伟民》;为新时代影音公司成立八周年创作《鹰》;创作《遊乐马》(与唐颂武合作)立于东方乐园;创作《陈延年》立于安徽省合肥市;创作石雕壁画《挂绿图》立于广东省增城;创作大型壁画《埃及风情图》《埃及浴女图》立于澳门;创作《花农》《二胡》《石肺》;6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优秀中青年;1991年获“广东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创作《艺之门》立于广州美术馆;为广州东方乐园演艺中心创作大型石雕壁画《凤凰之光》(2007年因改建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被毁);创作《李四光》立于广州少年宫;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创作胸像《陈焕镛院士》(与唐颂武合作);为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创作《梁毅文》;创作《水上芭蕾》立于东方乐园;创作《红花岗》头像《刘作筹》;2月,被市文化局评为广州市文化局一九九0年度先进工作者;4月23日,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一九九0年度广州市优秀专家、学者称号;5月4日,被市文化局记功奖励;6月10日,被市文化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6月28日,被广州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2月,被省文化厅评为全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被评为“广州市优秀专家”称号;为香港荃湾灵灰阁创作石雕壁画《观世音》《辟邪》;创作《阿婆像》(与林彬合作)立于惠州市;创作《呼晨》立于香港荃湾;赴中央美院钱绍武雕塑训练班课堂示范《女人体》头像《雯君》;5月,作品《创作太阳》荣获省庆祝建国40周年优秀作品评选纪念奖;1989年出席广东省第三届文代会;为纪念林则徐巡阅澳门150周年创作《林则徐》(与林彬合作)立于澳门莲峰庙庙外广场;创作变体胸像《林则徐》立于澳门莲峰庙;作品《创造太阳》参加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铜奖;作品《创造太阳》获广州市迎接建国四十周年文艺创评活动荣誉奖;创作《东征战士》(与林彬合作)立于惠州市西湖;创作胸像《鲁迅》澳门博物馆收藏;创作《斗拱树》立于广州雕塑院;创作《梅仙》立于广州市萝岗;为连州市创作《奋进》(稿);创作《漱玉》;1988年为纪念革命活动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杜国庠创作《杜国庠》立于汕头市澄海;创作《创造太阳》立于山东省东营市中国石油大学;赴新加坡南阳美专作学术交流课堂示范肖像《朱庆光》;创作《叶剑英》立于广州起义纪念馆;创作装饰锻铜浮雕《天﹒地﹒人》立于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创作头像《蔡斯民》胸像《杨启霖》;1987年应邀赴澳门做中西雕塑学术讲座课堂示范人物肖像《梁永华》;作品《启明》《未来属于我》荣获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作品《海的女儿》参加第一届中国艺术节美术展;放大《猛士》立于广州人民公园;为潮阳莲花峰创作《文天祥》;创作《太阳﹒星星﹒月亮与我》立于广州市第一幼儿园;创作《崛起》立于江门市外海大桥;创作《月亮》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六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创作《邓演达》(与林彬合作)立于惠州市南苑湖畔;创作《碑》;7月2日,作品《启明》荣获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1986年随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团出访法国;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创作《孙中山》(与林彬合作)立于惠州市中山公园中山纪念堂;为东莞太平镇自来水厂区创作石雕变体像《林则徐》;创作《八大山人》立于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香港艺术中心收藏(变体稿);为汕头龙湖宾馆创作《古龙》;创作《朝阳》立于东莞市;创作《生命之火》胸像《鲁班》《小孩﹒一》《小孩﹒二》《小孩﹒三》;12月,被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12月30日,被市文化局记功奖励;1985年出席在洛阳召开的出席全国雕塑协会会议任理事;出席在济南召开的全国第五届文代会;出席中国美协第四届美代会连任理事;任广州雕塑院院长;作品《启明》获广州市文学艺术首届红棉奖一等奖;创作《未来属于我》(与俞畅合作)作锻铜实验立于江苏省常州市;创作石雕《谢易初》立于澄海华侨中学;创作胸像《裘锦秋》香港裘锦秋中学收藏;创作《人﹒自力﹒意志》参加中国体育美术展览;1月,被市文化局记功奖励;1984年放大《启明》立于汕头图书馆;作品《启明》参加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作品《启明》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创作《新的空间》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作品《新的空间》参加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铜奖中国美术馆收藏;为纪念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创作《林则徐》铜像立于深圳市蛇口鹰咀山赤湾左炮台;创作《海马》《龙虾》立于汕头市妈屿岛;创作《天马》等一批装饰浮雕立于汕头国贸大厦;创作《苏东坡》(与林彬合作)(1984年5月参加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立于惠州市西湖;创作石雕线刻《王朝云》立于惠州市西湖王朝云墓;创作《弥勒佛》(稿);1983年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城市雕塑工作会议;创作《启明》;创作头像《新加坡友人》;1982年考察麦积山、敦煌;创作《灵兽——辟邪》(与詹行宪合作)立于深圳华侨墓园的花园;创作《极乐鸟》《鲁班》;1981年参与修复潮阳市灵山寺佛像;为深圳市蛇口南海酒店创作大型石雕壁画《蛇口的传说》;为从化温泉天湖游览区创作《天湖仙女》;创作木雕《鲁迅》《匠心雕龙》参加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匠心雕龙》获三等奖;为深圳展览馆创作城雕《反弹琵琶》《剑舞》;创作木雕《人比黄花瘦》《华佗》《青春无悔》;1980年参与修复潮州市开元寺一大批佛像;应邀配合影片《苦恋》创作头像《绿娘》;创作《禅像》头像《兰妞》头像《雨花》胸像《思——鲁迅》;创作戏装《林冲——罗品超》戏装《龙剑笙》;1979年当选广东省美协理事;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四届文代会;出席中国美协第三届美代会当选理事;作品《猛士》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获优秀作品奖(引发了关于裸体艺术问题的争论);作品《海的女儿》在全省艺术品评选中被评为优秀作品;为南京莫愁湖公园创作《莫愁女》(与林彬、朱致耀合作);创作《猛士》《广州解放像》;1978年参与南京雨花台创作《革命烈士群像》;创作头像《指导员》头像《二妹子》头像《鲁妹》头像《小广》头像《陈大羽》;1977年创作《海的女儿》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收藏;参与军事博物馆程允贤组织的创作《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创作《张骞》(与王子京合作)立于江苏省南通市;1975年创作《壮丽诗篇》(原稿)头像《邱及》《渔女》《两代》《民兵》《耶稣》;1974年作品《群山欢笑》参加全国美展;在广州农讲所旧址与潘鹤、梁明诚合作雕塑《占领总统府》国画《创业者》;1973年创作中国画《人民的苹果》参加全国中国画、连环画作品展;为珠江电影制片厂创作《工农兵》(与潘鹤、梁明诚合作);创作《群山欢笑》;1972年创作《长征》;1970年创作《耶稣》;1969年参加广州市“星火燎原”馆建设创作门楣通雕《革命圣地》(五幅);1967年支援江西省南昌雕塑建设领衔创作大型群雕《全国人民大团结》《亚非拉人民大团结》;1964年创作《欧阳海》参加庆祝建国十五周年全国美展(先后在全国几大城市巡回展出)中国美术馆收藏;创作《南丁格尔》;1963年创作浮雕《詹天佑》广州市博物馆收藏;创作胸像《赵佗》广州市博物馆收藏;创作头像《卡斯特罗﹒二》胸像《老农蔡老二》胸像《欧阳海》;创作木雕《新生》《祖国万岁》头像《白衣战士》素材《马头》;1962年参加古巴吉隆滩纪念碑征稿设计;创作头像《卡斯特罗﹒一》《今日,长缨在手》《文》《武》;1961年创作《水球员》(人体习作)展览于越秀山泳场;1960年出席广东省第二届文代会,考察龙门云岗石窟;1959年调入广州雕塑工作室;参与创作中国军事博物馆军事题材作品;创作《会师》(与孔繁伟合作)北京军事博物馆收藏;创作《赤卫队》等一批作品(与陈本宗等人合作);1958年创作《丰收之夜》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收藏;参加省作协、美协联合主办的“广州街头诗画展”活动作品发表于《新观察》等刊物;1957年素描《我们在这里播种》参加华南美术作品展览(并在广东汕头等地巡回展出);创作油画《虎门硝烟》虎门销烟纪念馆收藏;由潘鹤介绍参加广东省美协;1956年雕塑处女作《追踪》参加广东省青年美展获二等奖;同年《追踪》参加全国青年美展;1954年广州文化公园美工;1949年移居香港,就读于香港私立仿林中学、香港公信美术专科学校(美术启蒙老师:冯国勋钱炽昌钱展冲);1936年生于广东省汕头;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