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韩敏,浙江杭州人。1929年出生,幼承庭训,耽心翰墨。曾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从事连环画、年画创作,上海市第九届政协委员,上海书画研究院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委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文史馆馆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先後赴新加坡、澳门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影响广泛。1952年起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连环画创作。擅长连环画,作品《郑板桥》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孩提时代,他随父母从西子湖畔的杭州迁至沪上的泰安路,那时此处还是城乡结合处,有青青的田野,潺潺的小河及篱笆墙上爬满牵牛花的农家小院,在从父学画之余,这片田园可是他童年时的乐园,抓蝈蝈、掏雀窝、捕蟋蟀、粘知了。而今一个多甲子过去了,朝花夕拾,童心不泯的他将这儿时记忆中的花鸟草虫再现于腕底笔端,为当代艺苑奉献了一本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和独特的生命感悟的《韩敏花鸟草虫集》(上海书画出版社)。已年届七十又七的韩敏先生又有返朴归真、重回田园之意;他长期寓居于海上千年古刹龙华寺的一隅“塔影院”,日有翠竹蕉叶小鸟啼,夜有青灯黄卷诵经声,可谓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使他能超然于尘嚣俗事而专心致力于翰墨丹青,正是在这种“心远地自偏”的幽逸清寂的环境中,他所创作的这批花鸟草虫画,一如他的人物画那样,依然保持了华润、精致、典雅、诗化的笔墨追求和艺术品位,使人可赏、可读、可品。正是凭借着深厚的生活底蕴和精湛的造型能力,韩先生的花鸟草虫画构图饱满和谐而疏密自如,具有一种勃发清新的田园氛围,其红花绿叶或奇木秀石大都以阔笔挥洒,水墨晕染,重彩敷色,因而显得气势豪放而气韵雄浑,气息畅达而气格爽健,如国色天香的牡丹、娇艳妩媚的芍药、清香飘逸的兰花、绿叶纷披的修篁、格高韵清的荷花、疏影横斜的老梅等,充分展示了国画大写意的艺术表现力,突出了其笔墨形态意趣和色彩变幻效果,从中可见他对青藤、八大、板桥、苦铁、伯年等人画风的继传与开拓。是上海画坛韩氏五兄弟之老大由右至左(韩敏韩山韩澄韩伍韩硕)韩先生所画的鸟虫则十分精致、精微而精到,大都采用了一丝不苟的工笔勾勒,达到了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境界,深得白石老人神韵。如他画的螳螂、蜻蜓、蟋蟀等纤毫毕现,形态生动逼真,特别是知了羽翼上细细的纹线、头部上的黑色折光等都——一画出,可见功力造诣之深厚。记得笔者在年前的一篇文章中谈到韩先生能在一粒米上写10个字,韩先生读后想此功久没练矣,随后特地找了一粒米在上面书写,然后欣喜地告诉我说:此功没废,至今老夫依然能写10字矣。韩先生画的鸟类姿态灵动、形神相畅,注重于头部的精心勾画,因而极富情性。如翠鸟、竹雀、鹌鹑、飞燕、鹦鹉等造型生动、动感强烈,散发出郁勃的生命气韵。今岁时逢乙酉鸡年,韩先生此本画集的开卷压卷之作均为雄鸡,雄姿英发,气宇轩昂。从大红的鸡冠到金色的羽毛,都缜密勾勒,神采盎然,背衬以青翠的修竹,一派清新的阳刚之气扑面而来。韩先生熟谙诗文,有着良好的文学修养,且擅长板桥六分半书,笔墨秀雅俊逸。在这本花鸟草虫集中,每一幅画都精心配置了古典诗文,从而增强了画面的内涵意境,如《知了墨竹》图上题诗曰:“邻家种新竹,时复过墙来。一片青葱色,居然为我栽。”从而使尺幅丹青弥散出浓郁的诗情,提升增强了作品的美学内涵,使画、诗、书相得益彰,令人味之无极,诚如古人所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韩敏连环画代表作有《郑板桥》、《黄冈竹楼记》、《紧急货物》。《郑板桥》参加1984年由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了“第六届全国美展",《紧急货物》参加上海首届架上展览会....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俞云阶(1917.1—1992.5)现代著名画家。江苏常州人。1934年报考苏州美专,为校长颜文梁破格录取。1939年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傅抱石、吕斯百、黄君璧,1941年毕业。精于油画,兼长中国画。1942年在重庆举办个人中国画展。曾任国立艺专、苏州美专西画教授。1956年被推荐在北京进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进修班苏联油画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进修。1957年被错划“右派”。1960年起在新创立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执教。1965年入上海油画雕塑室从事专业创作。1979年经彻底平反,为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艺术顾问,上海画院兼职画师。1980年应邀赴日本讲学。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油画代表作有《嘉陵江边》、《吾国吾民》、《笛声》、《孵》、《巴金像》等。画风写实,注重表现现实题材。1956年所作油画《日日夜夜》,是新中国首次入选法国(巴黎)春季沙龙的作品。1982年与夫人、油画家朱怀新在上海、南京、福州、南昌等地举办双人画展。1987年在上海美术馆举行“俞云阶油画中国画展览”。出版有《俞云阶油画辑》、《俞云阶中国画、油画作品选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吴谷虹(1923.12-1988.11.15)原名怀深,笔名白芒,可风,福建永定人。1949年参加工作,曾任《苏南日报》记者、编辑。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研究生班,分配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创作干部。1963年调上海自然博物馆工作。1943年起发表木刻作品计200幅左右,1947年所刻《失业者》为日本美术馆所收藏,并刊于内山嘉吉所选编的《中国木刻集》内。1948年曾刻《控诉》。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苏南日报社记者、编辑、画刊主编。不久入浙江美术学院为研究生。1953年入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曾画过连环画《反抗的火》、《红旗兄弟》。改编过的连环画文字脚本有《渔岛风云》、《苏联妈妈》、《机智的少年》等。所刻《拖拉机开来了》、《苗家的早晨》、《筑窑》三幅均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其他如《勇士唐诃》、《修筑江堤》、《传艺》、《石工》、《寂静的黄昏》等均为力作。撰写的美术评论有《艺事随录》、《思想·生活·政策》等。1979年调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任美术编辑。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郑家声(1933.12—)浙江宁波人,擅长连环画、中国画,1950年为上海大达书局学习生,1952年进新美术出版社,1956年并入上海美术出版社,任连环画创作员。曾任上海美术出版社副编审。作品有《智激美猴王》、《真假猴王》、《黑鹰骑士》、《毛主席在陕北》、中国画《永不生锈》、《喜看群山多一条》等。出版有画集《红楼梦》、《牡丹亭》。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字良公,广东番禺人。自幼爱好绘画,1917年考入日本东京太平洋美术学校。1922年回国,先后任教于上海神州女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艺术大学、昆明国立艺专、成都技艺学校。1960年退休居上海,任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画院画师,出版有《京剧人物水墨画》、《关良戏剧人物》、《关良画集》等。关良早期以油画为主,画风深受后印象派和野兽派影响,将中国水墨画的写意技巧、精神与油画的色彩和笔触表现力融合起来。其油画重神似、有意境,色调清新浓郁,笔触流畅厚重,具有中国画的神情韵味,于不经意处见功夫,无矫揉造作之痕迹,自成一格。他一生创作油画不下百幅,风景和瓶花静物是常见的题材。1928年开始研究戏剧人物水墨画,取得很大的成就。60年代后尤其在杭州教书期间,根据当时的水墨画构图和题材创作了一些戏剧人物油画。北京华辰2002年秋拍的"霸王别姬"木板油画(30×36.3cm),便是其中的一幅代表作,表现了京剧"霸王别姬"最具张力的的场景片段,虞姬舞剑安慰已是英雄末路的项羽,人物的肢体动作戏剧感十足,表情生动传神,画面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场感和舞台效果,最后成交价为23.1万元。关良懂戏、爱戏、进戏,有的戏看过不下几十回,背熟了,又会唱。他在重庆国立艺专、浙江美术学院任教时还曾粉墨登场。长年累月,画家积下成百上千张各种场合下各种剧中人物神态的速写。这为他创作戏剧人物画积累了必要的素材。他善于选取人物所表现的动作、表情中最为合适一刹那,抓住一出戏中千百个表情、动作中最美最强烈的一个动作,运用绘画艺术表现出来。有时他会把画好的一幅画稿,高悬墙上,朝夕相对,斟酌再三,一旦成熟,即刻落笔,一挥而就。他从京剧、皮影等民间艺术中借鉴现代艺术的因素。所画的戏剧人物,喜剧悲剧、文剧武剧、男角女旦无不上手。人物造型,用笔赋彩,稚拙生动,富有情趣。尤擅于点睛之妙,以长、短、大、小、圆、方、尖、直、浓、淡、三角等各种笔触点睛,尽传人物不同眼神的特点。关良的人物画,出入于传统,取法梁楷、朱耷等,真率自然,常常出现夸张变形之态,所谓得意忘形。他的笔墨用"线"有其特点和风格,从各类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需要出发,寥寥数笔,疑似"信手涂鸦",实乃"惨淡经营"。用笔拙朴简约,带些儿童画的稚嫩天真和幽默味。笔墨、设色毫无火气,笔底深秀自然,朴素无华。"白描、减笔、湿墨、淡彩",构成了其绘画的独特元素。关良传世的画作并不很多,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其上拍的作品有260多件,其平均单尺成交价为1.8万余元,在海派画家中居于前列。其中成交价居前的多为油画。北京华辰2003年秋拍的"舞蹈"布面油画作于1978年(85.2×91.2cm),描绘两位少数民族男女正在舞蹈的情节,抓住特定情景,以少胜多,以拙求朴,充溢着率真的稚趣,成交价达110万元,创造了最高纪录。上海敬华2001年春拍的"红嫂图"(266×133cm)描绘的是现代革命京剧的情节,最后成交价达24.2万元,是关良戏剧人物题材国画中的最高成交价。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洪荒(1923.6~2010.8.21)原名洪勤波,浙江慈溪人。擅长漫画、中国画。1942年进桂林美专西画系学习,后转入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1944年毕业后到重庆社会服务处任美术干事、股长,后曾任上海青年馆美术干事、比乐中学美术教师。曾任《漫画月刊》编辑、《文汇报》美术编辑、美术摄影组组长、高级编辑。1950年起任职于上海文汇报社,高级美术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协理事,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新闻漫画研究会会长。作品有早期漫画《自由的保障》;五十年代作品《强烈的对比》参加第一届全国美展;《古道西风瘦马》参加1960年全国美展,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另有《救济物资源源运到》、《自由的保障》、《人民有挨打的自由》等,《哈罗,又碰到你了》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佳作奖。1993年荣获全国漫画金猴奖荣誉奖。作品有早期漫画《自由的保障》;五十年代作品《强烈的对比》参加第一届全国美展;《古道西风瘦马》参加1960年全国美展,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另有《救济物资源源运到》、《自由的保障》、《人民有挨打的自由》等,《哈罗,又碰到你了》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佳作奖。1993年荣获全国漫画金猴奖荣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漫画

    职务

    画家简介:吴彤章(1933.4—)上海人。擅长中国画。1949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1950年参军,曾参加《白毛女》、《赤叶河》等歌剧舞美设计。1963年在上海中国画院进修。1972年转业到上海金山县文化馆,1989年创建金山农民画院任院长,副研究馆员。曾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作品有《胜利归航》、《厦门英雄岛》。论文《金山农民画的艺术特色》等。出版有《金山农民画开拓者吴彤章张新英艺术伉俪》画册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庞亦鹏,(1901—1998)1901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南浔。擅工艺美术。庞亦鹏自幼爱好绘画,13岁就读于嘉兴秀州中学。该校为美国教会所办,有大量美国书籍杂志。庞亦鹏经常临摹书上的插图和广告上的人物,深受美藉校长赏识。1921年毕业后留校,在嘉兴秀州中学任美术教师。20世纪20年代中期移居上海,为大东书局、商务印书馆及报章杂志画插图。1928年由蒋东籁介绍进华商广告公司任图画部主任,后来曾担任银星、荣昌祥、亚西亚等广告公司设计顾问,上海外贸局出口单位对外宣传美术顾问。作品有《紫罗兰》、《人间地狱》等,小说、杂志封面设计、插图、广告设计。他的广告人物画为社会赞赏欢迎。他的广告人物画为海京伯马戏团和福特汽车的大版面广告所采用。曾经为林汉达先生主编的《东周列国故事新编》绘制插图若干幅。抗日战争时离开华商广告公司,抗战胜利后自组大鹏广告公司,先后为414毛巾、白猫花布、百雀翎、雅霜等设计广告,到60年代因视力衰退就很少再画广告。1979年旅居美国加州,1998年去世,葬于圣地亚哥纪念公墓。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浙江镇海人,现当代杰出的工笔人物画家,曾担任中国美协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少年儿童出出版社专业画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擅长人物画及连环画,曾获全国连环画评选一、二等奖和荣誉奖。1976年以来从事人物仕女画创作,作品传播海内外。2004年7月16日,华老因脑梗昏迷导致心力衰竭在家乡镇海病逝。出版有《华三川仕女画集》数种。华三川创作的第一部连环画作品是《七桂芝》连环画;封笔之作是1985年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明珠》;迄今为止共创作百余本连环画作品;从事连环画的时间为35年。华先生的工笔仕女画,有盛唐张萱、周昉的华贵、富丽、细腻至臻的遗风;有吴门画派的清秀、恬静和典雅;有陈老莲的凝重和质朴;也有海派四任的风韵。华先生的画在色彩上继承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技法,也融会吸收了西洋水彩画的表现技巧,中西合壁相得益彰。20世纪50年代,连环画界除了“南顾北刘”之称外,还有“南华北杨”之说,华三川曾和北京的职业连环画家杨逸麟,各领风骚于大江南北。五十年代初从事舞台美术工作,对《白毛女》这个角色耳濡目染,十分熟悉,无疑给他对人物塑造提供了方便。连环画《白毛女》在六十年代问世后,受到国内外的好评。人们不能不叹服华三川的造型能力,用线描黑白画把人物动势和微妙透视关系画得如此生动而富于表现。在此同时他用绢本彩色精绘40多幅,以大开本儿童故事读物出版,十分精彩,读者争相购买,不少美术爱好者当作范本临摹。李白醉酒立轴熟悉华三川连环画作品的人都会知道,作者前一时期的作品,多是采用钢笔画画法。这种形式最早见诸于西方书刊插图,是硬笔画素描,与铜版画有关。钢笔画需要有较好的素描功底,但又不是画素描,作者根据画面需要进行黑、白、灰关系的调整,用线条疏密组成韵律、情调。华三川是我国运用钢笔画法较早的一位画家,也是掌握这种形式最好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不需要看署名就可辨认出来。经过印刷,他的一些钢笔画作品,颇有铜版画效果。独具风味。然而作者没有停止在原有成绩上,六十年代以后,特别是描绘国内题材的作品,作者采用以中国传统毛笔勾勒为主的造型方法,同时又用钢笔画线条来丰富画面。在《白毛女》作品里有出色的体现。如杨家在昏暗灯光下的破旧什物,杨白劳被推出黄家后的风雪迷漫气氛,充满尘埃的破庙、潮湿阴暗的山洞等,都借助了钢笔画法的长处。可喜的是作者将两种方法巧妙地结合,创造出这种既符合我们民族审美习惯,又填补了白描技法单.调的画法,也就是华三川享誉于连环画坛的一种绘画风格。华三川贵妃出浴图镜心连环画作品《白毛女》《项链》《交通站的故事》,获全国连环画创作一等奖、二等奖、荣誉奖。在海峡两岸处于隔绝状态时期,台湾收藏家曾通过多种渠道收藏他画的仕女挂历。九十年代初,台湾艺术图书公司收集华三川历年为持历所作的仕女图九十幅,精印成画集《千娇百媚》和《浓妆淡抹》两册。台湾《艺术家》杂志评介说:“华三川人物画,多数是以中国古代的历史、小说、神话、民间传说中的美人为主题,所以一提到华三川的画,人们的脑海里就自然涌现出他笔下的美女——婉约有致,楚楚动人的风姿。”如今,华老的不少作品已成为海内外藏家竞相收藏的瑰宝。华三川自己比较满意的五部连环画作品:《白毛女》《交通站的故事》《桃太郎》《项链》《表》。20世纪50年代,连环画界除了“南顾北刘”之称外,还有“南华北杨”之说,华三川曾和北京的职业连环画家杨逸麟,各领风骚于大江南北。如今,华老的不少作品已成为海内外藏家竞相收藏的瑰宝。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顾炳鑫,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上海美协连环画艺委会主任。在从事连环画创作中,自己化费精力最多、时间最长的是《红岩》,共4年;除绘画之外,平时的业余爱好有体育运动、听京剧、收藏研究中国古代版画;走上连环画创作道路,鲁迅先生对自己的影响最大。几年里,上海的世界书局出版了五部都冠以“连环图画”的作品,它们是《连环图画三国志》、《连环图画水浒》、《连环图画西游记》、《连环图画封神榜》、《连环图画岳传》。这五部作品编辑严肃,绘画认真,篇幅宏大,印刷装订整齐,每部作品还有硬套函装。这几部作品的出现,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连环图画或简称连环画的名词就被社会承认了。早年业余从事木刻、漫画创作。1950年后在上海三联书店、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美术创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室副主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中国美协第二、三届理事,连环画《渡江侦察记》、《红岩》分别获第一、二届全国连环画评选二等奖,木刻《大地上》1956年获第一届全国青年美术展览三等奖。连环画《渡江侦察记》、《红岩》获全国连环画评奖二等奖;木刻插图《药》、《阿Q正传》参加第一届社会主义造型艺术展览。出版有画辑《阿Q正传》,连环画《列宁在十月》、《英雄小八路》,中国画《顾炳鑫画集》等。曾在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1]顾先生在绘画技巧方面先后在单线、黑白、钢笔画、铅笔画、中国水墨画等领域作过尝试,开辟了连环画创作多样化的广阔道路。连环画《渡江侦察记》作者采用的是铅笔画手法,在刻画人物,渲染气氛、丰富层次和追求真实感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以惊险、紧张的故事情节,变化多样的画面和生动的英雄人物形象以及严谨完整的风格,在全国第一届连环画评奖中获绘画二等奖。该连环画初版时共178画页,1977年再版时,画家为使故事连贯性更强又增画了4页,共182画页。如今,50年代中期出版的《渡江侦察记》连环画十分稀少,人们只有在连环画精品拍卖会上才能偶见它的芳容。经典连环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每一个画幅的绘制都凝聚了创作者的智慧和技法,体现了画家的不同风格,造就了一批批的连环画家。如1940年代的“四大名旦”(沈曼云、赵宏本、钱笑呆、陈光镒),“四小名旦”(赵三岛、笔如花、颜梅华、徐宏达),此外还有施大畏、程十发、刘旦宅等。1950年代后的“南顾北刘”(顾炳鑫、刘继卣)、“南北二刘”(“北刘”刘继卣、“南刘”刘旦宅)、王叔晖、贺友直、戴敦邦、华之训、华三川。1980年代后有“南雷北燕”(雷德祖、高燕)等。曾和贺友直合作,绘制《孔老二罪恶的一生》批判孔子是奴隶主阶级复辟者[1]。顾炳鑫的连环画作品:《乌鸦告状》、《我们的连长》、《解放海南岛》、《金日成将军》、《矿山的主人》、《小经理》、《千手观音》、《暴风骤雨》、《张铁口改行》、《不朽的杨根思英雄排》、《美国怎样侵略朝鲜》、《旧恨新仇》、《为了正义的战争》、《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与罗盘合作、《渡江侦察记》《修造镁砖炉》与颜梅华等合作、《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与罗盘合作、《大张旗鼓捉匪特》、《特等功臣崔建国》、《控拆》、《帮助解决困难,做好优秀工作》与罗盘合作、《赵桂兰画传》、《帮助军属郑金兰母女》与罗盘合作、《海空优势”也不过如此》与罗盘合作、《马恒昌和马恒昌小姐》、《报喜》、《龚金妹》与罗盘合作、《老工人陶振声》、《旧家庭变成新家庭》、《徐阿梅烈士》、《高玉宝》、《欧阳立安烈士》、《抗美援朝的怒火》、《办得真对》、《一对勇敢的哈萨克》、《喜事》与叶苗等合作、《农民英雄宋景诗》与程十发合作、《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与王仲清合作、《蓝壁毯》 《农村知识青年的榜样――徐建春》、《三勇士》与程十发合作、《她是这样成长的》、《废品的报复》、《在蓝色的天空上》、《空中楼阁》、《手表印》、《黎明的河边》、《马特洛索夫》、《竞赛没有结束》、《小辫子哥和我》、《夜归》、《英雄小八路》、《红灯记》与韩和平、罗盘等合作、《洪湖赤卫队》四屏条年画、《红岩(六册)》与韩和平等合作获第一、二届全国连环画评选二等奖、《列宁在十月》合作、《列宁在一九一八》合作、《英雄小八路(重绘本)》与韩和平合作、《虹南作战史》(一落千丈)“三结合”合作、《孔老二罪恶的一生》与贺友直合作、《滥竽充数》《韩非寓言故事选》、《投降派宋江》与赵宏本等合作、《向阳院的故事》、《不上鬼圈套》、《不怕鬼的故事》、《洛阳纸贵》、《中国成语故事》、《画扇判案》与韩和平合作、《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反复推敲》、《中国诗歌故事》、《东坡肉》与韩和平合作、《覆水难收》、《中国诗歌故事》、《司文郎》与韩和平合作、《金龟换酒》、《小黄龙》、《玉泉》、《阿Q正传》木刻插图参加第一届社会主义造型艺术展览、《药》木刻插图参加第一届社会主义造型艺术展览、《雪白马》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