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李彤彤(1972.4—)山东莱州人。擅长雕塑、中国画。199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现执教于沈阳师范学院艺术分院美术系。雕塑《马俊仁》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中国画《百团大捷》入选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美展,《回归》入选首届全国中国人物画展,《平型关大捷》参加全军美展。雕塑《李浴先生》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王宓,1955年生,辽宁辽阳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辽宁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刘大为工作室助理导师,荣宝斋画院刘大为工作室执行导师,荣宝斋画院尼玛泽仁工作室助理,辽宁画院专职画家。从事中国画人物画创作,追求画风朴素,坚持写实风格。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出生于大连,198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94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大连画院画家。全国开创海滩和高尔夫球场休闲题材的国画家,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色彩。主要作品入选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美展。获全国第九届美展铜奖,获纪念建军70周年全军第九届美展一等奖,获中国首届国画家学术邀请展一等奖。

    居住地区
    辽宁/大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米永强(1954.3—)回族,擅长中国画。辽宁本溪人。曾在鲁迅美术院绘画系学习。本溪市群众艺术馆美术干部。作品《早春》入选国际青年美展,《晚风》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春暖花开》入选全国中国人物画作品展,《鸽子》入选第九届全军美展。

    居住地区
    辽宁/本溪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晏阳(1957.5—)辽阳人。擅长中国画。1981年辽宁省艺术师范学校美术专业毕业留校,1993年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中国画《凝》入选首届全国中国画展览;《两个画家》入选纪念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美术作品展;连环画《笨耗子的故事》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哈尔滨,198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任鲁迅美术学院艺术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艺术创作1991年《铁匠铺》获“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中国画展”铜奖(中国美术家协会)1994年《旗手》获“94新铸杯中国画油画精品展”银奖1994年《高原纪事》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1994年《高原之秋》参加“全国首届中国画作品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1995年《高高的山岗》获“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展览”银奖(中国文联)1995年《金色巴颜》参加“全国首届人物画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1996年《蔡锷讨袁》参加“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术展览”(永芳基金会)1997年《港粤勘界》获“中国艺术大展”银奖(文化部)1999年《塬上古韵》获“建国五十周年辽宁美术创作成就展”优秀奖2001年《人物》参加“韩国釜山国际美术展”2001年《在春天的土地上》获“庆祝建党八十周年辽宁美术精品展”银奖2001年《鼓韵》获“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2002年《在春天的土地上》获“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5周年第十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2003年《向往》获“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2004年《旗手》获“第十届全国美展辽宁省美术作品展”金奖出版著作1999年出版《水墨人物画技法》(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年出版《李征水墨人物写生》(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张惠斌-著名画家生于1942年,12岁摔伤致残,身高不足一米三。他没有进过美术院校,没有名师传授,纯靠勤奋加上悟性,四十多年来画过油画、连环画、年画、版画、水彩画,还有大量速写,终于在中国画领域里得到最充分的发挥。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锦州市国画研究会会长、锦州市政协委员。张惠斌17岁开始发表作品,其画作见于《人民日报》、《中国书画》、《人民画报》、《美术》等报刊。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锦州电视台、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作过专题报道。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广州美术馆、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等收藏。1989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引起巨大轰动。其作品魅力震撼大家,折服世俗。1991年应邀赴香港举办个人画展,同年在北京出版《张惠斌中国画集》。1993年由香港出版《张惠斌书画集》。1996年在广州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1998年应邀赴马来西亚槟城州、吉隆坡举办个人画展。同年在天津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天津电视台拍摄电视专题片《艺苑奇人》。2000年出版《张惠斌画集》。1954年张惠斌意外摔伤,瘫痪卧床7年,从此他把绘画作为自己一生的奋斗和追求。当时他坐不起来,母亲就给他膝头放了一块板子,给他后背垫了个枕头,让他在画板上画画。他沿袭小学图画老师的教导画临摹,人物、风景、连环画,有什么资料临摹什么。家里的人,家里的物都成为他写生的对象。他白天画,晚上画,画得很辛苦,也画得很投入。他的感觉是,画画使他走向了原野,走向了大街,走向了大千世界。16岁时第一次入选锦州市美展,17岁开始在《锦州日报》发表作品并被聘为美术通讯员。但是由于伤残,他长到19岁时,身高不仅没有增高,反而比12岁时矮了几公分,身体也出现了畸形,甚至不能走路。就在19岁那一年,他重新开始了人生的第一课──学走路。跌倒了,爬起来,试着不用拐杖,最终甩掉了拐杖。在苦难的陪伴下,张惠斌学会的不仅是走路,也开始在美术方面崭露头角,显示了自己的天分。27岁,由于他在绘画上的出类拔萃,他被借调到锦州市古塔区搞美术创作。由于他的年画《抗大小学好》入选辽宁省纪念建国三十周年的美展,这幅画因得到当时的省革委会主任陈锡联的好评,他又被借调到省军区搞军事题材的美术创作,于是“机遇”又一次叩了他的门。他被调进了古塔区文化馆,作为“试用”型美术干部。当时的文化馆与电影院是一家,张惠斌到文化馆工作时,白天帮电影院组织观众、卖票,晚上电影散场后帮助打扫场地,当所有的人下班了,离去了,他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正式开始,直到前后左右所有的窗户的灯光都灭了,他那小屋的灯依然亮着。第二天清晨他还得早早起床开院子的门。他就这样夜复一夜的画,出版了一幅一幅年画、插图,一本一本连环画。他的作品不仅在辽宁出版,还被全国美展、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美术出版社等发表或出版。从19岁“学会”走路以来,特别是成为区文化馆的一名正式美术干部以来,张惠斌便寻找一切机会走向生活的沃土,哪怕这“走”对于他是沉重的负担。他曾到锦州纺织厂画劳动模范,画女工;曾到铁合金厂画炉前班长,画炼钢工人;曾到南票大窑沟矿画采煤工人;曾到四季村、吉祥村画农业劳动模范、女民兵、普通农民;曾到中医院画老中医,女护士;曾到警备区画警卫战士;曾到市体委画在锦州集训的女排队员;曾到邮电局画邮递员、话务员;曾到剧团画京剧名演员……成千上万幅速写、素描、彩墨从他笔下产生,构成了他艺术创作丰厚的积淀。他不仅在锦州的大街小巷奔走,也走向离家很远的地方,走出了令健全人为之折服的奇迹。他走路是艰难的,但走路又是很有情趣的。难忘1981年的黄山之行,上到了黄山的最高景区——北海;难忘的1982年的瑶寨之行,在那外人不甚了然的深山,他领略了山路的艰险,领略了瑶族的风情,也领略了少数民族对远客的感情;难忘峨嵋修竹,难忘乐山大佛,难忘桂林山水,难忘云岗石窟,难忘临潼兵马俑,难忘大漠莫高窟……19岁以前他所期盼与奢望的对祖国壮美山河的拥抱,对社会风情的领略,都因他能走路而实现了。1989年3月,张惠斌反映公安干警爱民的国画《眼睛》荣获全国残疾人艺术作品展一等奖,在他应邀去北京为展出剪彩时,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有关领导和专家看到他的作品后,决定在中国美术馆为他举办个人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吴作人先生还为“张惠斌中国画展”题写了展名,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学仲先生这样评价张惠斌:“他画人物、写山水、绘花鸟、治篆刻,其题材之广泛,风格之多样,形象之准确,功底之深厚,赢得了艺术界广泛的赞誉。这些成就,即使是健康的画家也难以臻善,如今却由一位重残的画家躬行实践了,这不能不说是艺术领域里的奇迹。”1989年11月4日,张惠斌中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西展厅开幕。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老将军杨成武剪彩,美术名家吴作人、李可染、刘开渠、黄均、齐良迟、范曾、侯一民、刘勃舒、沈希诚、王冠等出席了开幕式,展厅悬挂着张仃、沈鹏、白雪石、王学仲、黄胄、董寿平、范曾等三十余位书画界名流为画展的题词。范曾云:“心灵美奂,笔底含秀,值得天下画人崇敬。”锦州市市长胡占山对张惠斌说:“惠斌,你看到这个场面吗?你真是感动上帝了……”据中国美术馆售票处统计,展出8天,日均接待5000人次,包括一位“特殊”的观众,专程从昆明赶来的中残联主席邓朴方。张惠斌中国画展轰动京城,更是震撼了北京新闻界,到场的有中央电视台及首都50多家新闻单位记者共400多人,对张惠斌进行了专访。在画展结束之后,采访仍然持续了两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电影制片厂等均做过专题报道。1991年9月,张惠斌中国画展先后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收藏家画苑举办,此间,张惠斌结识了华侨国际集团董事长、世界华人协会常务理事冯成,二人一见如故,结为知己,在画展结束之后,每次冯成来大陆,都会事先与张惠斌联系,相约北京聚首。1993年冯成先生在香港出版了一本《冯成珍藏张惠斌书画集》,以《生活的强者》为题写下了画集的序言。北京出版《张惠斌中国画集》已成为中央美院的高级教材,可是他的国画技巧太深奥,就连他那很有名气的首席学生-晓锦[1](又名:张晓锦.刘锦美协会员[2](g0045号)也很难琢磨,而晓锦的国画经过国际书画科研院[晓锦国画专研组]进行了多年反复调研.称实属:独门绝技.奇特美术.国画技巧.实有当代"画坛奇才.艺苑奇人"和[一代宗师]之称!她晓锦那史无前例的独门绝技.奇特高超的精品.是世人无法临摹的.包括晓锦自已也一样无法复制!实属:极品.国宝!现任[晓锦美术馆]馆长[1]2006年在北京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荣获[中国书画金奖艺术家]荣誉证书称号,2010年10月--.随同国家领导人参加中国和意大利建交40周年在意大利举办的中国文化节......。所以学生们和社会上称:张惠斌老师为当代伟大的国画家也恰到其分。2004年.张惠斌在北京定居。张惠斌17岁开始发表作品。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锦州电视台、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作过专题报道。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广州美术馆、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等收藏。1989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引起巨大轰动。其作品魅力震撼大家,折服世俗。吴作人题写展名,李可染、黄胄、董寿平、沈鹏、刘开渠、张仃、王学仲、范曾等二十多位书画界名流为画展题词。范曾云:“心灵美奂,笔底含秀,值得天下画人崇敬。”1991年应邀赴香港举办个人画展,同年在北京出版《张惠斌中国画集》。1993年由香港出版《张惠斌书画集》。1996年在广州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1998年应邀赴马来西亚槟城州、吉隆坡举办个人画展。同年在天津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天津电视台拍摄电视专题片《艺苑奇人》。2000年出版了《张惠斌画集》。

    居住地区
    辽宁/锦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油画、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郑新雨,1947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生活在大连市,1968年毕业于辽宁艺师美术专业。曾任职于盖县文化馆、熊岳文化馆美工。1977年至1979年在鲁迅美术学院任教。1979年辽宁画院任画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田园画会副主席,中国国家书画院副主席,加拿大国际艺术家协会主席。1972年-2007年参加国家省级展22次,获得各种奖项数次。在国内外刊物、画集出版近百件作品。其代表作品《银雾》、《在这片树《银雾》、《在这片树林里》、《风》、《一支古老的歌》、《丰收歌舞》林里》、《风》、《一支古老的歌》、《丰收歌舞》、《驼峰》、《迁场》、《雪原》、《鄂温克的男人》、《鄂温克的女人》、《神笛》、《山高情深》、《多元文化.加拿大》。作品在新加坡、印度、香港、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美国举办个展和联展。1998年移居加拿大。1995年在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自1995年至2011年先后在加拿大埃德蒙顿、温哥华、卡里加里、美国的休斯顿举办六次画展。2008年作品《多元文化.加拿大》悬挂在市中心丘吉尔广场。2007年为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第十二届简欣省长绘画肖像。作品将永远陈列在省会议大厅,这是阿尔伯达省130年,首位华人画家得此荣誉。2002年担任加拿大国际艺术协会主席。2获奖作品《山高情深》中国画,辽宁省美展二等奖。1981年《额尔古纳河》中国画,关东画展优秀奖。1988年《战友》中国画,辽宁首届“先锋奖”。1989年《焚烟图》中国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二等奖。1980年《红霞河谷》中国画,辽宁省第二届国画展优秀奖。1988年《逝去的红叶》中国画,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优秀奖。1987年《逝去的红叶》中国画,辽宁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优秀奖。1987年《众志成城》中国画,辽宁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1993年《逝去的红叶》中国画,辽宁省政府1979年-1989年十年优秀创作成果奖入选作品《向荒岛要粮》油画,文革后首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72年《丰收歌舞》中国画,第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74年《伐木人》中国画,第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1982年《山高情深》中国画,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1982年《在这片树林里》中国画,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84年《叶雪》水彩画,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84年《分银币》连环画,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84年《风》中国画,首届民族大家庭美术作品展。1986年《凝视》水彩画,全国水彩、粉画美术作品展。1986年《逝去的红叶》中国画,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1987年《长白篝火》中国画,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89年《长白篝火》中国画,辽宁省首届文化艺术节。1989年《逝去的红叶》中国画,全国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美展。1987年《鄂温克的男人》中国画,辽宁省庆祝建党七十周年画展。1991年《鄂温克的男人》中国画,北京中国画研究院。1991年《情深意长》磨漆画,中国体育美术展览。1985年《丰收歌舞》中国画,中国美术馆。1974年《情深意长》磨漆画,中国美术馆。1985年《风雪鸣驼图》中国画,毛主席纪念堂。1988年《逝去的红叶》中国画,辽宁美术馆。1987年《虎》中国画,加拿大阿尔伯达省博物馆。1996年《鄂温克的男人》中国画,中国美术馆。2007年作品收录《逝去的红叶》中国画,中国现代工笔画画集《逝去的红叶》中国画,当代中国画画集《驼峰》中国画,呆呆中青年艺术家作品选《牧遇》中国画,美术(中国有代表性刊物)《牧歌》中国画,美术《牧归》中国画,美术《母牛》中国画,美术《一支古老的歌》中国画,美术《逝去的红叶》中国画,美术《逝去的红叶》中国画,中国名家书画典藏《逝去的红叶》中国画,中国美术家辞典《逝去的红叶》中国画,国际知名美术家大辞典《逝去的红叶》中国画,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此作品将载入中国美术史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李林祥(1938.1—)辽宁沈阳人。擅长年画、连环画。196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辽宁美术出版社编审。中国画《人民功臣》获第一届全国优秀图书评奖铜奖,年画《人民功臣》获第二届全国年画评奖二等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年画《三国演义》获第三届年画评奖三等奖。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孙福兴(1931.5—)别名子南,江苏无锡人。擅长中国画。195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历任辽宁美术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副编审。一级美术师。沈阳市文化馆馆员。作品《长江三峡图卷》、《九寨幽情》、《转战白山黑水》获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画展佳作奖,张学良旧居陈列馆收藏。出版有《子南画集》等。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