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1941年生于山西万荣县,196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196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协会员,陕西省美协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陕西国画院创作研究室主任。1979年作品《悄悄话》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1984年作品《捏扁食》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牌奖,作品《翠翠莉莉和姣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1989年作品《倦旅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牌奖;1994年《母亲我心中的佛》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1999年《读》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牌奖。六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王有政画集》、《中国名家作品精选——王有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陈忠志,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35年生于广西贵港市,1956年毕业于中南美专。代表作《黄河儿女》编入全国通用小学语文课本,获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赛国际荣誉金奖;作品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展”。几十年来,围绕着“打进去,打出来”的课题,在中国画领域辛勤探索,为现代水墨画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陈忠志毕业于中南美专(广州美术学院前身),早期受岭南画派关山月、黎雄才的影响,后来到西安执教,受深厚的传统文化气息的熏陶和长安画派主将赵望云、石鲁等人艺术的感染,加上他在黄土高原的生活体验,逐渐融各家各派之长于自己的艺术创造之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面貌。早在六十年代,他的作品就曾多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受到美术界的关注。1960年创作的《黄河之鹰》因其强烈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艺术形式,受到观众的好评。邓拓同志在一篇评论美术创作的文章中给这幅画以很高的评价。之后,他又创作了《黄河源头》等作品,在美术界有相当大的影响。他以黄土高原的人物和生活为题材,创造出一幅幅令人陶醉的画幅,为中国画坛增添新彩[1]。代表作《黄河之鹰》于1960年以国务院总理名义赠朝鲜;前北京市委书记,诗人邓拓在北京日报上撰文“美术创作的中国风格与中国道路”中第一位被首肯赞誉。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邵大箴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上撰文“质朴自然、雄健大方”中称:自五·四以来,陈忠志继徐悲鸿、蒋兆和等人之后,在振兴现代水墨人物画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93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专题片《长安画家陈忠志》,以中、英、日、粤语向全球播出。2002年中央电视台再次以《陈忠志与黄河儿女》专题片在文化与生活栏目播出。艺术年表1935年2月,生于广西贵港市。1951年7月,考入广州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同年参加广东土改运动。1953年7月,调入中南美专学习。1956年7月,毕业作品油画《山村早晨的喜悦》及插图《雨》双入选全国青年美展,并双获中南青年美展二等奖。1956年7月,毕业于中南美专,同年分配到西北艺术学院任教。1957年2月,开始建立中国画系,编写教材教案。1957年3月,《中国青年报》刊发了油画作品《山村早晨的喜悦》。1958年2月,下放到陕北锻炼,体验生活。1960年6月,创作《黄河之鹰》入选全国美展,并出国巡回展,后以国务院总理名义赠朝鲜;时任北京市委书记邓拓在《北京日报》(1960年7月10日)撰文《美术创作中的中国风格与中国道路》中被第一人热情评论(同时提名的有石鲁、陈秋草等人)。同届入选全国美展的还有本人作品《送跃进粮》。1964年,创作《评五好社员》入选全国美展。1964年,《美术》杂志1964年6期及1965年1期连续刊发《评五好社员》,《人民日报》对此作品也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1966年,作品《评五好社员》被《人民中国》杂志作为1966年第一期封面。1977年,创作《人民胜利了》入选全国美展。1977年,创作《黄河儿女》入选全国美展。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天津、辽宁、浙江等人美社纷纷出版单幅画、专刊。编入全国通用语文课本第四、第五册课内(语文课中易名《望着远方》),之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文汇报》、《美术》……等报刊连年有发表。1978年8月,作品编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举毛主席伟大旗帜胜利前进》大型画册。1981年3月,任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创作《功勋与流逝》。1981年,人物作品被《人民日报》增刊《大地》整版刊发。1981年8月,作品赴日本参加“国际水墨画研究展”。1982年12月,批准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3年,《人民日报》以《胜似春光》为题对其作品进行评论报道。1983年3月,出访日本。1983年12月,论文《中国写意人物画教学体会》在《美术论集》第二集发表。1984年,创作《黄河源头》入选全国美展。1985年,美国、加拿大、日本部分媒体对作品进行了全面报道,其中美国《加华时报》以《陈忠志人物画有新风》为题对其作品进行了赞誉。1986年,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黄河儿女》复制品在英国爱丁堡大英帝国博物馆展览。1986年,入编由商务印书馆编著的建国以来第一部中国美术家传记《现代中国画家百人传》。1987年,创作《创造的双手》;创作《蜂恋奏鸣曲》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1988年10月,参加在台北“长安画派源流展”。1988年11月,在台北举办个展。1991年,创作《黄土雪》。1991年,创作《宽厚的草原》获加拿大枫叶奖。1991年,《人民画报》、《中国画报》以《笔墨情怀―陈忠志》等为题,并以多国文字对作品进行报道。1992年,创作《打草鞋》。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摄制《长安画家陈忠志》专题片,由央视一套、二套、四套、卫视《龙之乡》、《华夏掠影》等栏目用英、汉、日、粤语向海内外播出。1993年8月,《人民日报》刊登《自然质朴、雄健大方》为题的评论文章,并配发作品《草原的风》。1993年9月,由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主办,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1993年11月,《光明日报》刊登《自然质朴、雄健大方》,并配发作品《地动山摇》。1994年,论文《精神内涵―中国画之魂》在《美术》发表。1995年,获美国名人传记协会《世界500名有影响的领导人》提名。1996年,获美国名人协会提名96AB1杰出成就金奖。1996年11月,《人民日报》刊登《活的传统艺术》评论文章,并配发作品《林梢》。1997年,第一批加入中国美协国际互联网。1997年7月,创作《雪百年国耻》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中国艺术大展―当代中国画展”。1999年,《黄河儿女》获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评选中“国际荣誉金奖”。2000年,中央电视台《文化与生活》栏目播出《陈忠志和他的黄河儿女》专题片。2001年7月,创作《一位老人》入选“延安颂”美展并获一等奖。2001年9月,《黄河儿女》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展”。2001年,创作《我愿化作和平鸽》参加首届全国画院双年展。2003年,作品《创造的双手》参加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2005年,入选“陕西当代国画名家优秀作品展”。2005年11月,经北京华辰拍卖公司以418万元的价格把《黄河儿女》成功拍出。2006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陈忠志画展”。2008年7月,陈忠志逝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成文正陕西西安人。擅长中国画、版画、水彩画。1973至1996年先后入西安美术学院、西安教育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班学习。2006年至2008年在北京荣宝斋画院、中国国家画院学习。历任《延安画刊》美术编辑,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科研处副处长。现为西京学院艺术学院教授,西安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陕西版画艺委会副主任,陕西水彩画学会副会长。有20余幅作品入选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参加过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届全国美展。代表作品有《路上》、《青春时光》、《试讲》、《砍头柳》、《黄帝陵》、《枣园决策》、《鲁迅与许广平》等。水印版画《黄河之歌》为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赴日本展出,发表于《今日中国之美术》和《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等。1999年获“鲁迅版画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州美术馆、神州版画博物馆、陕西美术博物馆、台湾雅之林艺术馆等机构收藏。主编出版《永乐宫壁画精品线描》《水印版画技法与创作》《成文正版画水彩》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余林(1938.9—)四川成都人,擅长中国画、书籍装帧。1951年在解放军部队做战地美术工作。1955年进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中国画。历任陕西人民出版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美编。作品有《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乌面将军》、书籍装帧有《周总理,我们怀念您》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钟为,辽宁海城人。擅长中国画和连环画。历任西北军区报社、文化读物社、兰州军区报社美术编辑,兰州军区军垦报社副总编辑,陕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咨询员、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连环画研究会会长。曾与黄胄共事多年,深入骑兵部队和藏区生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作品有《战士路过阿妈家》、《从前奴隶的儿子,现在人民的功臣》、《地理学家徐霞客》等。传略辑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女。四川荣昌人。擅国画。1949年考入上海育才学校绘画专业,195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留校工作。受业于潘天寿大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1959年随丈夫刘文西调入西安美院任教,现为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国画院画师。代表作品有:“窑洞小学”(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希望”、“爱洒人间”、“友情”、“弯弯小路”、“红蜻蜓”等。在第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中,有“西去列车”、“旱鸭子”、“绿色边疆”、“依恋黄土地”等作品参展。并分别获全国优秀奖。在全国老师美展,工笔画大展中都有作品参加,如:“慈母手中线”,“跳呀跳”,“远方来客”等多次获省一等获。出访过智利、加拿大,并有不少反映汉唐和少数民族舞蹈的作品在日本、朝鲜、新加坡、印度等国展出并收藏。还去过香港和台湾地区办画展。出版了舞蹈专集《陈光健画集》两种和十几篇理论文章。在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期间,在京津都有作品参加女画展。被称为有影响的中国女画家。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浙江省嵊州市水竹安山村,1958年毕业后到西安美院工作至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美协副主席、原西安美院院长。现任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西安美院研究院院长,黄土画派艺术院院长,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副主席,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延安市副市长等职。在国内外发表作品数千幅,出版画册十余件,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25件,获国家级奖9件,主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同欢共乐》、《祖孙四代》、《知心话》、《山姑娘》、《黄土情》。近几年,又创作了《东方》、《基石》、《老百姓》、《与人民同在》、《春天》等大型作品,都在僵国性美展上展出和全国性报刊上发表,无不给人留下优美而隽永的回味,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赞扬。刘文西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文艺方向,重视美术教育和理论研究,几年来发表论文和文章三十多篇,如《个性与生活》、《要大力发展人物画》、《为人民而创作》等等,阐述了他在攀登路上的真识卓见。1981年以来,刘文西先后访问了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画家,并同夫人陈光健一起举办二人作品展。30余年一直从事繁重的教学工作,同时不断的创作实践。陕北是他的生活基地,每年用不少时间泡在这块浩瀚而浑厚的黄土高原上与陕北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在作品中力求描写陕北人民的特有个性和气质,以及陕北的革命历史和风土人情,大量的作品使他以独创的面貌和风采,在中国画坛上形成黄土画派。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作品近千幅,出版画册10余种。中国美术馆收藏25件,获国家级奖7件,主要作品有《同欢共乐》、《祖孙四代》、《转战陕北》等,无不给人留下优美而隽永的回味。1981年以来,刘文西先后访问过日本、香港、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并举办画展。他除学校工作外,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协陕西分会副主席、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等职。教学工作、社会活动、深入生活、创作实践,构成了刘文西全部生活的紧张节奏。他在长年的苦乐中得出一个道理:你要创作吗?到生活中去;你要激情吗?到人民中去;他们会告诉你路该怎么走。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1932年生于湖南省邵东县。自1951年先后就读于湖南省艺术学校、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在西安美术学院从事教学。现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享受特殊津贴。曾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鲁迅奖”,曾当选陕西省人大代表。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出,数次担任国家级评委。作品先后在20余个国家展出、收藏,先后16次获奖。《清凉出界》获国际水墨画金奖、《秋之恋》获海峡两岸书画大展荣誉金奖、《山沟笑声》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出版有《李习勤水墨画选集》、《李习勤人体速写集》、《李习勤色粉画》,主编《中国版画六十年选集》、《美术辞林分卷》等著作。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字瑞生。河南宝丰人。擅国画。1970年后在陕西省群众艺术馆,1981年陕西国画院成立任专职画家。1981年在陕西国画院工作,曾任副院长、一级美术师。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陕西分会常务理事。作品《万语千言》1979年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有《大河故曲》、《陇东麦客》、《新嫁娘》、《麦垛子》等。出版有《郭全忠作品集》、《中国画名家精选——郭全忠》。1979年作品《万语千言》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1984《自乐班》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1987年《大河故曲》获建军六十周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1989年《房子半边盖》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1993年《陇东麦客》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佳作奖,1994年《新嫁娘》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1999年《选村官》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1998年应邀参加上海国际美术双年展。1998、2000、2002、2004年参加深圳〈都市水墨〉国际美术双年展。1999年底应邀参加在成都举办的“世纪之门:1977―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2000年参加中国文化部在巴黎举办的〈中国文化季〉“中国现代优秀水墨画及雕塑展”,2000年参加文化部与中国美协举办的〈百年中国画大展〉。2003年应邀参加中国美术馆〈开放的时代〉画展。2004年作品《自习》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2003、2005年参加中国美协与北京市政府举办的首届和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05年参加中国政协举办的“陕西优秀作品十人画展”。2006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笔墨经验谈画展”,在南京举办的“经典水墨画展”,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农民、农民”画展。1993年在新加坡举办个展,1995年在纽约举办个展。本人曾先后出访香港(1985)及日本(1987、2000)、新加坡(1992)、美国(1994)等国家和地区。1992年陕西人美出版社和台湾罗门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版《郭全忠作品集》画册,1998年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长安十家――郭全忠作品》画册,陕西人美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名家作品精选-郭全忠》画册,2004年天津人美出版社出版《走进画家-郭全忠》画册。2005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当代名家图例经典-郭全忠写意人物》画册1997年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画百杰。2000年被文化部、中国美协聘为“百年中国画大展”艺委会委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区丽庄,别名耐霜,女,父区珩甫,母郭邦暖;1924年9月生于广东中山县(今中山市),寄寓福州。自幼雅爱丹青,与福建籍著名国画家蔡鹤汀结合,夫妻二人共事国画画艺40余年,曾协助蔡鹤汀完成人民大会堂陕西厅的大型绘画“樊川夏收”,太八沟宾馆的“延河颂”、交大宾馆的“迎客楹”、“牡丹屏”。擅中国画、版画;曾在广西柳州某部队服役。历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专业美术干部,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国画院画师,陕西省妇女书画会副主席,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区丽庄是国内外具有影响的女画家,其名曾列入《中国妇女名人录》、《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等;著有《蔡鹤汀、区丽庄国画集》、《区丽庄国画集》等。区丽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深得海内外人士的赞誉。《葵花白鹅》参加华沙世界青年造型艺术展获奖并出版;《菊花泉石》参加“国际三八节”出国巡回展,并出版于《中国画》“三八”专刊;《春竞艳》、《孔雀开屏》、《水手》、《双虎》分别选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辽宁博物馆收存;还被收录于《香港中国美术总汇》,《香港广东名家书画集》、《华夏千家书画集》、《世界华人美术家年鉴》、《陕西历代书画名家精品集》及《近代闺秀名家画集》。1981年应邀文化部国画创作组在京绘画,1985年在厦门开个人展;1987年参加中国女流水墨画联展。1990年,远赴英国格林斯比市,举办个展;1991年7月应邀参加英国牛津世界艺术节并在伦敦维多利亚博物馆讲学;1997年在英国帝京大学举办个展,同年在伦敦东方文化交流中心讲学。1997年获新加坡共和国神州艺术院举办的火凤凰杯金奖并被授予“当代画坛杰出炎黄画家才俊”称号。举凡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皆能传神,尤擅长工笔花卉、仕女,兼工代写孔雀等;作品另具一格,优雅秀丽,明快而庄重;取材新颖,构图奇巧,不落陈局,敷彩雅致,栩栩如生,咫尺小品,舒清、轻松、趣味浓烈;其大狮、虎、水牛、孔雀,落墨泼辣,墨韵生动,笔力苍劲,用笔流畅而富于情感,墨与色浑然一体,协调有致;她热爱生活,对艺术诚挚地追求,对一草一木,都倾入了自己的感情,功力颇深。区丽庄其作品充分倾注了自己灵性,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富于个性的艺术语言。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9 

 …  10 

 11 

 下一页» 

 共106条/11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