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天津人。1946年在河北省立女子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民主青年同盟。参加过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工作。1948年考入中法大学学习。建国前夕全家人去台湾,惟她留北平迎接解放。1949年入华北大学美术科学美术,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后转入该院从罗工柳、李桦学绘画。195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入俄语专科学校学俄文,1954年随苏联油画专家马克西莫夫做翻译工作。1959年开始从事美术史研究,并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史课程。“文化大革命”中与丈夫闻一多之子闻立鹤同受迫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教授美术史期间,翻译过介绍苏联美术大师捷涅克、马依谢延科、美国美术家肯特、法国雕塑家布德尔及日本美术家的著作,与人合编出版过《中国古代美术史纲要》。担任过《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雕塑部分的副主编。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研究》刊物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张广,河北省乐亭县人,1941年12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及人民美术出版社专业画家。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在校期间,入蒋兆和教授画室专攻写实人物画,并得到叶浅予教授的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写实功夫。擅长人物、动物、山水,尤擅画马和牛。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江苏扬州人。擅国画。中央美术学院。1928年考入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1929年入西画班学习,主要老师有徐悲鸿、潘玉良、蔡任达等先生。1931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科,曾任中央大学助教,重庆中国美术学院副研究员。1946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科塔艺术研究院研修。曾任教於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重庆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和美术史系,并担任博士生导师。1928年考入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1929年入西画班学习,主要老师有徐悲鸿、潘玉良、蔡任达等先生。1931年毕业於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留校任助教。1943年为重庆中国美术学院副研究员。1946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科塔艺术研究院研修。曾任教於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重庆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和美术史系,并担任博士生导师。1982年应纽约大学市立学院之聘,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赴美讲授艺术的教授,并应邀在哥伦比亚大学、伯克莱大学、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帕森斯美术设计学院等校举办讲座。作品有《九松图》等。出版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郭熙》,论文《中国画与画论》等。张安治早年以油画、粉画、水彩创作为主,后多作国画山水、书法、国画作品多题有自撰诗词。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先后在桂林、重庆、贵阳、成都、英国伦敦、剑桥、谢菲尔德、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北京、美国纽约、南京、广州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著述有《中国画论纵横谈》、《中国画发展史纲要》、《吕凤子》、《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研究》、《论中国文人画》、《张安治美术文集》和诗词集《漓江吟》等数百万字及《张安治画集》行世。生前曾为北京市文联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政协文化委员会委员等。1931年中大毕业,毕业创作《渔翁》曾参加南京市展览。1932年两幅素描人像被徐悲鸿选入《画范》。1934年兼任私立南京美专素描课教师,受徐悲鸿之约,加入中国文艺社的成立大会。1935年应徐悲鸿之邀,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助教,并与吕斯百等带学生赴庐山、杭州写生。1936年随徐悲鸿、张大千赴黄山写生。作油画《黄山云海》、《清凉台》、《轻云出谷》等,并作大幅油画《群力》参加南京中国美术会第一次全国年展,此画刊於《良友》画报(此画在1946年赴英进修前,交当时的中国美术学院收藏),同年应徐悲鸿之召至桂林,协助筹办桂林美术学院。1937年创作油画《后弈射日》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并刊於《美术生活》(此画在1943年贵阳展出时被防空学院购藏)。1938至1944年,撰写美术文论20余篇,并创作中国画《避难群》等。1945年由徐悲鸿提名,被中国美术学院派往英国研究、考察。1950年返程至北京,被分配到政务院(后改称国务院)典礼局任美术设计师。1953年调任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兼任绘画教研室及理论教研室主任。1956年调任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1957年举办“张安治、吴冠中江南写生画展”。196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张安治、陈大羽、宋文治、白雪石井冈山写生画展”,部分作品被美术馆购藏。1976年借调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83年撰写《一代画师——忆吾师徐悲鸿》,并应美国各大学之邀讲学,举办“张安治书画展”。1987年举办“张安治教学六十年纪念展”。1989年举办“张安治书画展”,部分作品被广州美术馆收藏。张安治早年以油画、粉画、水彩创作为主,后多作国画山水、书法、国画作品多题有自撰诗词。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先后在桂林、重庆、贵阳、成都、英国伦敦、剑桥、谢菲尔德、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北京、美国纽约、南京、广州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中国画论纵横谈》、《中国画发展史纲要》、《吕凤子》、《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研究》、《论中国文人画》、《张安治美术文集》和诗词集《漓江吟》等数百万字及《张安治画集》行世。生前曾为北京市文联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政协文化委员会委员等。1931年中大毕业,毕业创作《渔翁》曾参加南京市展览。1932年两幅素描人像被徐悲鸿选入《画范》。1934年兼任私立南京美专素描课教师,受徐悲鸿之约,加入中国文艺社的成立大会。1935年应徐悲鸿之邀,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助教,并与吕斯百等带学生赴庐山、杭州写生。1936年随徐悲鸿、张大千赴黄山写生。作油画《黄山云海》、《清凉台》、《轻云出谷》等,并作大幅油画《群力》参加南京中国美术会第一次全国年展,此画刊於《良友》画报(此画在1946年赴英进修前,交当时的中国美术学院收藏),同年应徐悲鸿之召至桂林,协助筹办桂林美术学院。1937年创作油画《后羿射日》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并刊於《美术生活》(此画在1943年贵阳展出时被防空学院购藏)。1938至1944年,撰写美术文论20余篇,并创作中国画《避难群》等。1945年由徐悲鸿提名,被中国美术学院派往英国研究、考察。1950年返程至北京,被分配到政务院(后改称国务院)典礼局任美术设计师。1953年调任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兼任绘画教研室及理论教研室主任。1956年调任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1957年举办“张安治、吴冠中江南写生画展”。196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张安治、陈大羽、宋文治、白雪石井冈山写生画展”,部分作品被美术馆购藏。1976年借调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83年撰写《一代画师——忆吾师徐悲鸿》,并应美国各大学之邀讲学,举办“张安治书画展”。1987年举办“张安治教学六十年纪念展”。1989年举办“张安治书画展”,部分作品被广州美术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适园,江西余干人。擅长中国画。早年留学日本,东京美术学校绘画系毕业,归国后与高希舜共同创办南京美专及北京京华美术学院,任教授兼教务长。1949年后历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组组长。作品有《石榴雏鸡》。编著有《中国古代墓室壁画选集》。论文有《漫淡中国画创作及诗书画的关系》等。1930年,章毅然先生胸怀报国之志,回到祖国,与高希舜先生共同创办南京美术专科学校,任该校校长。与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徐悲鸿、于右任、高希舜、吴作人、陈之佛、陈树仁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美术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任历届理事。章老之画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意境高远,气势恢宏;笔力刚健,意蕴无穷;构思奇巧,神采飞动。故一代国画大师徐悲鸿为章先生画册亲笔题词,称其画是“在普及基础上提高”。早在1928年,与白石老人相识于北京,五十年代,白石老人见到章先生绘就的几幅画后,欣然题词,曰:“画牡丹之最精者有缶庐老人(吴昌硕),今又重见,故奇之,为之欣然加墨”,对其所画《鸽和杜鹃花》也极称赞:“苍稳,随笔涂抹,活泼天成”。1958年章先生和白石老人、高希舜先生合作的国画《和平幸福,万寿无疆》已被中南海藏画馆所珍藏。章老的画在国内外画坛都享有盛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共34条/4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