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郜科,别名告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金陵画院副院长。现任江苏作家协会创作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漫画协会主席,江苏省省直美协理事,全国十届美展江苏展区组织委员。1956年生于安徽合肥。祖籍山西晋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结业。1980年代曾在南京影剧公司做美术宣传。作品《白蛇传》获全国电影宣传画银奖。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等。1990年代初游学莫斯科和东欧各国,代表作品《采莲图系列》被莫斯科中央美术馆收藏。曾出版有《郜科的水墨画》。设计花《雨花》获三次全国期刊大赛一等奖。擅长中国画,新意识,重彩,风格独特。郜科的作品具有章回小说插图加民间艳俗风格,故引起国内外学术界重视,曾为许多出版社的时尚文章作艺术插图。郜科的画有拔地而起的正,也有不可救药的痞,他常见的豪迈和他灵光一现的柔情,他历史记忆的冷峻,他红尘书写中的嘲弄,他反复沉迷的一叹三唱的情色,使人在观赏之前会有一种期待,因为你不知道他会画成什么样子。而观赏之后又总有意想不到的感受,这就是郜科的魅力和本事。郜科总是用他那独特的大脑袋,把将要创作的画中的故事情趣、人物情感、尤其是地方风情,了解透了,再用他极具个性的方式表现出来。郜科的画中总能找到最浓郁、最绚丽的风情,而浓郁绚丽的风情并没有掩盖他的才气和独特,反而使他的才华更充分地表现出来了!郜科的画如上期所述,他不会在一个题材上停留很久,他所创作的人物作品,年代跨度较大,有像《桃叶渡》中的风韵船娘、康定的情侣、还有文革中狂热的一代等等。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创作风格,都从他那颗独特的大脑袋中提炼,又从他勤奋的双手中表现、流淌……正是郜科的如文之画,以及豪迈柔情的独特个性,使他在中国画人才辈出的丛林中,走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路,使他每尺1000余元的作品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江苏苏州人。1958年从师花鸟画大师张辛稼先生,1960年入苏州国画馆学习中国画。1978年为苏州国画院画师,一级美术师。数十年来悉心研究中国画,积深厚笔墨功底对造化之参悟,形成豪放纵逸、笔酣墨畅的雄健风格。作品清新典雅,水墨氤氲,充满清高旷达之气。多次入选国内外各种大展,刊登各种画刊杂志并被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苏州国画院画师。作品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春喧》、《紫藤》、《荷风图》、《墨荷》、《春晖》、《牡丹图》等。出版有《徐源绍花鸟画选》、《徐源绍作品集》。

    居住地区
    江苏/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丁楼辰(1941.3—)江苏武进人。擅长中国画。曾供职于常州新闻图片摄影社、常州绣品手帕总厂。中国美协会员、常州市政协书画社特聘画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出版有《菊花图谱》、《月季图谱》、《芍药图谱》、《荷花图谱》、《兰花图谱》、《牡丹图谱》、《百花百蝶图谱》、《花卉写生技法丛书》等10多册。1980年获纺工部优秀作品奖,1984年题为“花繁果硕人长寿”获全国六届美展一等奖,1984年工笔画作品“可爱”获全国百花银杯奖,1985年获常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90年获轻工业部突出贡献奖,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居住地区
    江苏/常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31.2—)安徽桐城人。擅长中国画、书法和篆刻。1949年入南京大学艺术系。1953年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并留校任教。历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韩国德城女子大学客座教授。现为该院副教授,装饰画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作品有《护送》、《栖霞风光》、《在建筑工地上》、《瑞雪》等入选全国性美展,著有《陈之佛研究》、《陈之佛工笔花鸟画解析》、《工笔丹顶鹤技法》等。[1]作品曾获“中日水墨代表作家优秀作品奖”,“菲律宾中华逸吟水墨书画展荣誉金奖”。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书法

    职务

    画家简介:吴云发(1930—)江苏人。从小秉承家学,并受湖光山色的熏陶,酷爱书画,一九五一年考入南京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受业于傅抱石、陈之佛、秦宣夫、杨建侯教授。一九五五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留校在傅抱石、杨建侯教授指导下任中国画助教。一九七三年调入苏州丝绸工学院工艺美术系,先后任美术基础教研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院学报编辑委员、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高等学校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美术学科组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苏州市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一九九三年广州大学任教授。2作品参展一九五六年创作《合作成一家》,参加全国第一界中国画展览会。一九六零年创作油画《牧场》,参加江苏省油画展览先后在南京、北京展出,由新华社、新华日报等发表;并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江苏油画小报》、《农村新景》。一九七三年创作《太湖渔村》,一九八一年发表于《江苏画刊》。一九八零年创作《黄山》、《蕉红映南园》在香港展出,《观察家》发表。一九八三年论文《傅抱石与中国画教学》四月十九日香港《文汇报》发表。一九八三年创作《柚熟焦香》发表于安徽《画刊》。创作墨竹《雨后》发表于江西日报。一九八四年创作《虎丘》、《东山桔熟运输忙》、《云涌连峰》发表于湖南画报。一九八四年中国画《黄山》四幅,发表于山西世美术期刊。一九八五年由苏州丝绸工学院、美协江苏分会、江苏省美术陈列馆联合主办《吴云发画展》于南京。一九八五年作品《雄鸡》、《淳江》由江苏省美术馆收藏。一九八八论文《丹青谱曲忆先师—陈之佛先生工笔花鸟画赏析》发表于江苏花鸟画研究会论文集。一九九零年论文《一派巨流达汪洋》发表于香港《名家翰墨》第九期傅抱石专号和傅抱石研究论文集。一九九三年参加中国首届艺术博览会(广州)。二零零二年一月十四日,在日本仙台市举办中国、韩国、日本书画交流展。传略先后被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现代书画界名人大观》、《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一九九三年被评定为“世界艺术名人”。一九九六年获取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世界城出华人艺术家”。著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江苏油画小辑》。主要作品还有油画《牧场》、《太湖渔村》、《蕉红映南园》、《柚熟蕉香》、《雨后》等。

    居住地区
    江苏/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林敦席(1951.12—)浙江温州人。擅长中国画、版画。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浙江美术学院结业。历任南京市文化局创作组创作员,市群众艺术馆美术干部,《金陵百花》编辑部副主编,市新闻出版局美术编辑。作品有《初雪》、《菜乡丰收曲》,入选国内外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及国外博物馆收藏,《银杏树下》等。出版有《林敦席中国画作品选》。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别名沛人,1951年9月生,江苏沛县人,196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研究员,东方画院高级画师,中国美术大学特聘书画鉴定师。擅长中国画、山水、人物、花鸟俱佳,尤精丹青猿猴,有“金陵徐猿猴”、“东方猴王”之美誉。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展获金奖和第一名,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鹏、李瑞环、李岚清及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国家文化部美术馆、博物馆、名人纪念馆、毛主席纪念堂等收藏其力作。出版论著,画集《画猴技法述要》、《怎样画猴》、《徐培晨画集》、《徐培晨国画猿猴集》、《徐培晨梅、兰、竹、菊百图》、《徐培晨国画猿猴大观》、《徐培晨国画猿猴近作选》第二十三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华儿女》、《中国文化报》、《香港大公报》、《美国国际日报》等新闻传媒给予高度评价,有“徐猿猴之称”,其艺术成就作为辞条,收入《美术辞林》、《当代中国美术家名录》、《中国美术家年鉴》,英国《世界名人大典》等,国际名人研究院将其提名为世界书画名人,授予世界级艺术家称号。徐培晨年表1951年9月出生于江苏沛县朱寨1974年作品《金谷满场》、《九月棉乡人倍忙》(与周临溪合作)参加“江苏省美术作品展”。《金谷满场》被江苏省美术馆收藏1974年考入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1978年作品《今日长虹分外娇》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美展1981年赴西南师范学院进修。在峨眉山立下画猴之志1982年《情韵图》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1984年《雪翁》参加“江苏人物肖像画展”,获奖并被江苏美术馆收获1985年5月《百蝶式图》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1985年6月《双虎图》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年《南极新篇》赴京参加“世界和平年美展”1988年《鹤舞春风》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1988年《鹤望兰》参加“第二届花鸟画邀请展”1990年《三猴》编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江苏省中年国画家作品选》1990年长篇论文《花鸟画技法搜集》发表于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美术向导》1992年1月江苏电视台播出专题片《猴仙徐培晨》1992年1月《徐培展国画猿猴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1993年3月香港收藏家画轩举办《徐培晨猿猴作品展》1993年个人传略被编入《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1994年5月《桃熟时节》在第四届中国宜兴明瓷艺术节首届中国书画拍卖会上以8600元拍出1994年5月《意笔三猴》在“金陵的秋季书画陶艺精品拍卖会”上以2000元拍出1995年在助残艺术品拍卖会上,《群猴戏雪图》以41000元拍出1996年被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1997年8月《百猴图》在江苏东经拍卖公司的书画拍卖会上以28000元拍出1998年12月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徐培晨国画猿猴展”1998年获徐悲鸿科研创作奖2000年《文艺研究》期刊作专题介绍2000年至2004年“万水千山总是清—徐培晨国画猿猴全国巡回展”,由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在合肥拉开巡回展帷幕,于南京闭幕,历时3年多,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西安、拉萨、沈阳、成都、香港、台湾等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举办分巡回展。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200余家省市媒体先后跟踪报道,辟出专场、专版介绍,《中国美术家》报于2004年11月28日,用四个专版,图文并茂地反映了巡回展整个过程和成效,认为画家用巡回展形式走全国、作艺术交流与展示,此乃中国画坛又一重要的历史性举措。2001年11月《国画家》作专题介绍2002年9月《中国美术报》整版介绍2002年2002年、2003年《中国书画报》作两次报道2002年书法作品获中国书法家协会“希望杯”全国书法展特别金奖2003年4月《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介绍“金陵徐猿猴”2003年5月《中国书画报》整版介绍2003年《中国美术家》报第8版专题介绍画家2003年8月《金猴献瑞》纪念邮册由江苏集邮公司、南京市集邮公司、南京广厦置业(集团)公司、南京金盏花文化艺术传播公司联合发行2003年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年赴法国展,征集写意猴赴巴莱展出2003年《中国美术家》报第8版专版介绍画家2003年12月28日中国教育台播出20分钟专场(徐培晨作品赏析)2003年、2004年《国画家》两次专题推介画家(6-8个版面介绍)2003年、2004年《收藏家》分三期报道画家艺术成就2003年、2004年、2005年《中国文化报》出专版介绍画家的国画、书法2004年3月7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专题播出《东方之子·徐培晨》2004年猴画4幅参加中国教育部主办“重提学院派”作品展2004年翰海拍卖公司2次拍出(4尺整纸)3.85万元2004年荣宝斋拍卖公司拍出(4尺斗方)11.8万元2005年《幽谷瑞雪》为江苏省电力公司购藏(18万元)2005年山水、花鸟作品参加由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员会主办的“当代南北、山水、花鸟展”《美术》第2期(第78-83页)“创造一个温情的世界——观徐培展画猴”2006年在台北举办“徐培晨猴画亚洲巡回品赏会”获好评。2006年《猴戏图》在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以5.5万元拍出2007年《松泉瑞雪》泓盛拍卖公司拍出23.5万元2008年马鞍山徐培晨艺术馆开馆2009年笔墨温情猴王献瑞——中国著名画家徐培晨画展在纽约开幕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陈修范(1934,7—)女,祖籍浙江慈溪人,1934年生于南京。擅长中国画。著名艺术家、工笔美术家、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家陈之佛教授之女,她自幼得其父亲教诲,并耳濡目染,心摹手追,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蕴育了高雅的艺术素养。1950年考取了苏州美专(后改为华东艺术专)。1955年,陈修范毕业于华东艺专,因其毕业时创作的一幅人物画被上海人民出版社选中,故被分配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先后搞过连环画创作和美术编辑。后又调至江苏人民出版社。在出版社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她虽然创作不多,但却得以接触了大量的绘画作品和理论文章,眼界大开。1978年,进入江苏省国画院,专业从事中国画的创作和研究,主攻工笔花鸟。历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江苏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江苏省文化局美术干部,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作品有《憩鹤图》、《腋》、《秋》、《晨曦》、《幽谷清溪》、《迎春》、《寒月》、《瑞雪》等。编著有《陈之佛研究》、《陈之佛文集》、《陈之佛花鸟画集》、《陈之佛染织图案》等。陈修范女士的创作态度非常认真,她认为,只有全身心在投入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由于其家学渊源,学画刻苦,基础扎实,加之学养深厚,因此,她的工笔花鸟画精妙传神,格高气清,风韵天成。她应邀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所作松鹰图,在圆形构图上其松树枝干虬劲苍老,松叶充满生机。数叶红枫与墨绿色的松针相映成趣,使画面显得朝气蓬勃;松干上,一只白鹰回首远眺,目光如炬,作品既有传统工笔花鸟画刻画细腻、构图精巧的特色,又有作者意境深邃、清新明快的个人风格。纵观陈修范女士的工笔花鸟,人们不难体味蕴涵其中的深厚的传统功力与素养,但其作品题材、风格与技法上,又不囿于传统。如多样化的题材、运用自如的积水法、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等,都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陈修范现为江苏省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当代工笔画学会会员、陈之佛故居文保所顾问,被美国西南大学聘为研究委员。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大展,并先后在日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澳大利亚、坦桑尼亚、尼泊尔、约旦、印度、朝鲜等国家展览出版和珍藏。中国画报出版社、香港亚洲文化艺术出版社均分别出版有《陈修范画集》。并与李有光合编出版了《陈之佛研究》、《陈之佛染织图案》、《陈之佛画谱》及大型画册《陈之佛花鸟画集》等。她不仅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与研究,还主持成立省花鸟画研究会,以展览观摩、理论研讨的形式吸引了更多的画家为繁荣中国花鸟画辛勤耕耘。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吴元奎(1947年生),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系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如东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1972年中国画《父子俩》(合作)初次参加全国美展,其后主要作品有《乡间狮子乐》参加吴元奎画作(10张)六届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明四家》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吟咏观花》入选全国美展一等奖。《吟诗试新茶》入选中日书画展或一等奖。《硝烟里的生命卫士》入选全国卫生美展获优秀奖。《深秋柿子红》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且风致自然》获省美展银奖、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西游记》(参加其中两册创作)获全国连环画套书一等奖。《女中英烈》获省连环画二等奖。先后出版连环画30余部,有中国画作品入选《现代中国美术全集》、《二十世纪名家花鸟画艺术》、《当代书画家精品集》、《江苏美术五十周年集》、《江苏近代名家国画作品集》等大型画册。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吴国亭(1935.10—)生于南京浦口镇(今南京浦口区),祖籍天津。中国当代新派国画开拓者,当代著名国画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美学评论家、理论家,国家一级画师。[2]中国书画研究会名誉副主席,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理事,苏浙皖国画家联谊会主席,美国波士顿中华文化中心艺术顾问。幼时启蒙老师刘海粟,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因成绩突出,留校任教二十余年,与潘天寿、陆俨少、王伯敏、莫朴等一批大师拥有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品在全国报刊发表达百余幅;同时培养了不少当下中国画坛顶尖级国画大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潘公凯,浙江画院院长潘鸿海,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徐芒耀,天津美术出版社社长、天津市美协副主席杜滋龄,浙江美术出版社社长奚天鹰,香港水彩画协会主席沈平等当代画坛大家均出自他的门下。在全国各地的美术学院、美协、美术馆担任领导职务的书画家中,约有三分之一出自吴国亭的门下,是一位花鸟画、山水画、版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连环画、文学插图、素描、速写、中国人物画、瓷版画等多种兼擅的画坛大师。“新国画”思维由徐悲鸿大师于1947年提出,建立“新国画”的构想,强调中国画需要“写实性”的绘画改良方法,吴国亭传承其思维真谛,充分吸收祖先灿烂辉煌的传统中国画宝贵经验,吸收外来美术有益的成分,建立健全进步的新现实主义,同时防止平庸的自然主义混入,简单写实带来的自然主义,对于中国新国画的改良,具有里程碑式的拓展,堪称一代中国新派国画宗师!在中国画史上,全才画家寥若晨星,南宋的马远、明代的唐寅,现代的张大千是全才,吴国亭亦是当代这样的一位全才绘画大师。他的作品博得广大群众和专家的喜爱,很多美术家、理论家、记者和学生美评如云,他的成就引起国内外广泛瞩目。国画大师李可染、钱松岩、方增先、李剑晨、孙其峰、莫朴、廖静文,美术史论家金冶、朱金楼和邓白教授等画坛耆宿及海外程及、刘国松等著名画家都十分赞赏他的造诣和卓有开拓的精神。在海外,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美洲日报》、《波士顿新闻》、《侨报》、《世界日报》和《星岛日报》等皆称吴国亭为当代中国“国画大师”、“国宝级画家”。品论吴国亭的画“件件是国宝,幅幅可传世”。1956年-1959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师从潘天寿、陆俨少、王伯敏、莫朴等著名国画大师从事绘画技法及学术理论学习1959年-1981年因成绩突出,留任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期间研究绘画技法,发表各类作品以及教学、美学理论成果1981年-至今专心致力于美学研究、美术创作,并开创新派国画。其画作在国内外广泛巡展,在国内外一些知名学府授课讲演:(中国画美学),积极参加国内外一些公益性活动。艺术特征美学观形神兼备,赏心悦目,推陈出新,雅俗共赏作品特点:吴国亭的作品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髓,又融合了新的创意和发展。他的花鸟画造型生动,形神兼备;不着眼於一花一鸟萧疏清峭的意趣,而是有层次地表现出繁柯密枝的倚斜掩映,有空间深度,使人身临其境;饱满的布局和浓艳润泽的色彩,使得画意敷腴苍秀;他的作品多取材自深山绝壑之山花野卉,於乱石蔓草间寻求率真之美,取古今画家不曾表现的画材,在自然美中提炼诗情画意,富有苍莽野逸之趣;他的画内容广泛,巧变多样,每幅作品的处理皆迥然不同,有艺术规律可循,而无死程式的套用,他极善运用有利於表达客观事物和个人感受的新手段。他以艰辛的实践开创了当代国画的新派局面,把中国传统国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代表作品1970年创作油画《红色娘子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国画《钟山野菊》等。吴国亭的彩色画集《中国名贵花卉》分别用英、法和西班牙三国文字出版,行销欧美各国。著述《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一书五年再版六次,在学术界反响强烈,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编著的《当代写意花鸟画佳作赏析》和《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亦得人们欢迎。此外尚有《吴国亭画集》、《吴国亭作品选》、《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吴国亭绘画精品选》、《吴国亭艺途回眸》等出版。一九七八年会同黄胄、刘文西等一批绘画大师编辑出版《速写技法》一书,成为此后绘画专业学生人手一册及广大绘画爱好者必备的学习教材.艺术成就山水画大师李可染赞吴国亭“在平面上表现空间不易,有形有影有空间,宛如身历其境,花鸟画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山水画大师钱松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对吴国亭说:“你的画既新又美,功底很深。你大有出息,将来不得了!” 花鸟画大师李剑晨评道:“他那一幅幅又新又美的图画,一洗旧习,别开生面,不但令人驻足流连,更启迪同道门的思路,在(花鸟画)‘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大家为画坛上出现这么一位富有开拓精神的画家而欣慰。”花鸟画大师孙其峰给吴国亭的信中称道:“你是当今中国画坛上令我注目的人物。现时能安下心来作些学术研究既搞创作又搞理论写作的人很少,而你两方面都很有成就。”称赞吴国亭是:“当代的筜重光”;徐悲鸿夫人廖静文给吴国亭的信上说:“作品之精深妙丽,令我展卷难收。笔墨之韵味,意境之幽美,及色彩之浓郁、典雅皆令人陶醉。”前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著名画家吕云所称赞道:“对于吴老师,我太了解他了,那可是大家!他的画有真功夫,除了取材新颖别致之外,还有笔墨、构图色彩、结构造型、透视质量感等等,牵涉到绘画的方方面面,就是一些大家也比不上他。我认为,有的人靠地位、靠关系、靠炒作成名,而他凭实力,他一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学问。”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著名画家赵宁安说:“吴国亭老师,我原不熟悉,因专业相同,后在业务上有些联系,有些了解。吴老师画得好,又会写文章,从不张扬,不爱出风头,我很赞赏这种学者风度,结交他我很高兴。”原浙江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老画家李家桢先生来信称赞吴国亭:“把古今中外(在绘画上)的长处都用到了自已的画上,天衣无缝,画得很美,很不容易,真不简单!”  前浙江美术学院院长、著名油画家莫朴先生说:“当年吴国亭年富力强,正是教学骨干,他要求调往南京,我是舍不得放他走的。他有才能,画得好,教学认真,长年勤奋不懈。到了江苏以后更有长足的进步。他的画我非常喜欢,艺术观点健康,雅俗共赏,是个认真做学问、搞创作的人。”前美国洛克海文大学文理学院名誉副院长马克斯·考尼克教授在一封信中写道:“他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他的画具有中国传统内涵深刻的特点,他在西洋油画方面同样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对他的待遇再高也不为过。”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2006年10月在苏州约见吴国亭时说:“你在美国举办画展,震撼了波士顿。你在麻省理工学院讲课,以后又向哈佛大学献画。这些事情我早就通过报纸、网站有所耳闻,只是没有机会见面而已。你能够把国画艺术从传统向现代推进,具有独立特行的开拓精神,将国画艺术推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样做实属难得。”上海美协主席方增先将吴国亭的画概括为“三新三美”:取材新、构思新、手法新,色彩美、构图美、意境美。  台湾的报纸称吴国亭是:“花鸟天骄”;美国的报纸简洁地说,吴国亭的画“件件是国宝,幅幅可传世”。哈佛大学被震撼了。这个世界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学术方面的领头羊、在历史上出过七位美国总统、四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大学,破例请吴国亭大师为他们作画,将原先挂着慈禧太后匾额的地方换成吴国亭的《春燕裁绿》。著名的工科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也破例请吴国亭给他们讲东方美学。稍后,沙莫威尔市和安德威尔市也邀请吴国亭去办画展和讲学。在美期间,《美洲日报》、《波士顿新闻》、《侨报》、《世界日报》和《星岛日报》等皆称吴国亭为“国画大师”、“国宝级画家”。品论吴国亭的画“件件是国宝,幅幅可传世”。 吴国亭老师近30年来作品被名人和艺术馆收藏情况收藏人作品名称尺寸魏茨泽克原西德总统《夏荷图》64x44小泽征尔世界著名音乐指挥家《鸟鸣山幽》45x45李嘉诚香港企业家《春光》136x68齐白石纪念馆《寻侣》、《秋光》2幅64x44江苏省美术馆《春之曲》等8幅35x63美国艺文轩画廊《蜂醉》等24幅66x66北京中南海国务活动会议厅《定山霜叶图、艳阳图》等4幅136x68中国军事博物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80x90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春燕裁绿》马友友世界著名大提琴家《秋叶小鸟》64x44方毅原国务院副总理《白山鹰》64x44刘道生原海军司令员《雄鹰》64x44贝聿铭世界著名建筑家《九寨沟瀑布》64x44桃李满园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撰文:“老师的花鸟大胆突破旧程式,有许多出乎意料的新突破,给人们赏心悦目的全新美感。他的作品形象自然生动,富有野逸之趣。作品不纤不霸,致力于中西技法融合的探索,彰显着博采众长的治艺态度。他的作品均无雷同,新意频出,显示出游刃有余的创作能力。吴老师以写实能力见长,作品富于描述性,读来如同诗文。并且画得丰富充实,严谨精当,表明了他认真缜密的创作精神。”  香港水彩画协会主席沈平说:“在香港,只要媒体上宣传我,我总是不忘提到吴国亭老师。许多香港美术爱好者都知道他的名字。文革后期我们连环画选修班由他和顾生岳、徐永祥三位能力强的老师带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感到很幸运。很多艺术规律和经验书本上是没有的,都是他们的艺术实践的心得,非常宝贵。那时候的人都很本份、很真诚、很敬业,老师认真教书学生努力学习,没有沽名钓利一说,他没有炒作行为,那时风气纯正,画得好不好,不需要吹嘘,只要看作品一目了然。”原温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陈洙龙教授评道:“吴老师基本功扎实而且全面,我看了他的画册后肯定地说,花鸟画家国内没有第二个人能和他比肩,他绝对是顶尖级的画家。而且人品又好。我为能有这样的好老师而自豪。他是我心目中的大师,我非常非常敬仰他,敬佩他。”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周小瓯教授评论道:“吴老师是我在浙美读书时印象最深的老师,能写、能说、能画、很全面,很热情,对我们影响很大。分别三十年,我一直想念他。我想他在中国美术史上当占有一席之地,站在大师的队伍里毫无愧色!他的作品又新又美,有开宗立派的意义。”在全国各地的美术学院、美协、美术馆担任领导职务的书画家中,约有三分之一出自吴国亭老先生的门下。曾经师从吴国亭的著名画家(部分)  姓名供职单位及职务 潘公凯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国画家)徐芒耀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油画家) 陈珠龙温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国画家)周小瓯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画家)潘鸿海浙江画院院长(油画家)韩培生原奉化市文化局局长、现任浙江油画家学会副主席(油画家)顾宏杭州西湖国画研究院院长(国画家)马宏道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油画家)陈国贵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国画院院长(版画家、国画家)杜滋龄原天津美术出版社社长、现任南开大学艺术系主任、天津市美协副主席(国画家)沈宁美国纽约市华人美术家联谊会主席(国画家)沈平香港水彩画协会主席(水彩画家)吕云所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国画家)王维新中央美术学院版画部主任、教授(版画家)郑作良中国美术馆收藏部主任(版画家)董小明原中国美协秘书长、全国六~七届美展评委、现任深圳市文化局局长、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国画家)王涛安徽画院院长、安徽省美协副主席(国画家)黄金祥美国蒙大拿大学教授(油画家)张远帆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教授(版画家) 励国仪杭州画院院长(国画家)奚天鹰浙江美术出版社社长(画家)严善谆深圳画院副院长(画家、评论家) 李忠民济南市文化局副局长兼市文联副主席、济南国画院名誉院长(国画家)王立宝马鞍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国画家)历年参展回顾●57年参加全国第二届版画展●57年作品赴锡兰共和国展出●58年获得华东青年创作二等奖●63年华东美展●67年建军五十周年大展●80年杭州个人美展●82年赴印度展览●82年南京个人美展●82年青岛个人美展●86年获得江苏省市画院作品联展创作奖●86年获中外书画名家作品展销大赛二等奖●88年参加个人美展●89年参加著名美术家书法家作品邀请展(南京)●89年参加现代当代名家作品展(安徽)●89年参加南斯拉夫画展(贝尔格来德等地)●90年参加日本《中国书画展》●91年参加《中国当代名家赈灾书画展》(广州、深圳、桂林、海口)●92年参加《全国首届花鸟画展》(郑州、北京等)●92年参加墨西哥《中国江苏美术馆藏品展览》●93年《中国画大展》(南京)●93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江苏省美术书品展览》(南京)●94年《江苏省庆祝建国45周年美术作品展》●95年赴美波士顿市举办个展96年获《日中艺苑优秀作品奖》96年获文化部《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览》优秀奖●2003年在美波士顿市,恩德威尔市和沙摹威尔市举办个展●2004年获日本《国际水墨画》优秀作品奖2005年南京举办从艺60年个展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理论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