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陈新华海南万宁人。擅长中国画。1972年就读于广州美院国画系,1979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雨林奇》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密林》入选中国当代工笔山水画展;《山家》获全国首届中国花鸟画展佳作奖,《乡土》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苏百钧,1951年8月生于广东广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美协中国重彩画会副会长、中国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全国美展评审委员。1951年生于广州,自幼随父亲苏卧农学习书法、绘画、古诗词、文学及画论,临摹师伯方人定原作近百幅。1984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从导师黎雄才、陈金章、梁世雄教授读研究生,专攻宋元工笔花鸟画。1987年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3年作为重点人才引进调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为文学硕士、艺术硕士研究生导师,花鸟教研室主任、研修部主任。作品曾获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主办的展览金奖一次、学术奖三次、大奖两次、铜奖三次。多幅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文化部新大楼、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其中,作品《凤凰花木图》悬挂于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作品《和平颂》悬挂于人民大会堂常委会议室。论文《试论“意”是工笔花鸟画的灵魂》载于《美术》杂志1994年第8期,《随意赋彩》载于《美术学报》1997年第1期及《中国科学人》优秀论文集。出版个人专集二十三种:《苏百钧画集》花城出版社出版《苏百钧——跨世纪画丛》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名家精品——苏百钧工笔花鸟》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白描花卉——苏百钧》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苏百钧——田园情思》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苏百钧白描花鸟》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苏百钧——扇面画艺术》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苏百钧工笔画集》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名家艺术观——苏百钧教学篇》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名家艺术观——苏百钧创作篇》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苏百钧——鸟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美术家档案——苏百钧》华艺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苏百钧——工笔花鸟画》天津杨柳青出版社出版《苏百钧扇面精品集》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荣宝斋画谱——苏百钧工笔花鸟》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主流艺术家——苏百钧》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红旗六十家》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苏百钧花鸟扇面画精品》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家讲堂——苏百钧花鸟卷》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其中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当代名家艺术观——苏百钧创作篇》2007年12月出版。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黄一健,男,生于一九五四年,湖南醴陵人。现为广东省韶关学院美术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广东省韶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黄一健先生长期从事美术教学与艺术创作工作,在四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美术作品。他苦心研习,勤耕不止,无论是中国画工笔写意还是陶瓷五彩釉下工艺,甚至西洋油画或是工艺磨漆画都无所不通,卓有成绩,颇有造诣。擅国画工笔,精彩墨写意,其画风豪放浑朴,画面绚烂強烈,尤其写意墨梅,彩墨芙蓉更是风格独特,别具一格。近年他在陶瓷五彩釉下领域又有新的突破与创新,佳作频出,得益于他早年在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工艺美术设计与研发工作的经历。他曾对陶瓷釉下彩工艺的表现技法有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创作出大量的具有时代感的釉下彩作品,其作品仿汉代纹样的茶叶罐,代表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精品曾在日本展出。在当时还参与了北京毛泽东纪念堂的陶瓷用瓷设计与创作工作。并于一九七九年调入湖南省轻工业技术学校任陶瓷工艺美术教师,为陶瓷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工艺美术设计人才。如今他又以深厚的学养,扎实的功力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与陶瓷釉下彩工艺结合得近乎完美,他所创作的陶瓷艺术作品笔墨酣畅,气韵生动,格调高雅,从中可感受到黄一健先生对中国文化深刻领悟及对自然之美的悉心体味,潜心追求虚静空灵的艺术境界。

    居住地区
    广东/韶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叶绿野,籍贯广东省龙川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早年,受业于高剑父,深得岭南画派精髓,画艺被高氏誉为雅淡而富诗意。及壮,潜心花鸟画的发展与创新,吸纳古今笔墨,融会中西技法,突破折枝花鸟画的创作程式。古稀之后,道法自然,心画一体。倾力探索传统精神传承、光大以及与现代理念的融合,描绘生命实感,解悟人生真谛。其画弥漫的平静、平淡、平和、平常之意韵,开拓、开明、开放,宽容、从容、包容的文化内涵,凸显了岭南文化和广东人精神,开拓了中国花鸟画雅俗共赏的新境界。1991年叶绿野受聘为广东省中国画研究学会理事和岭南画派纪念馆董事,1994年受聘为高剑父纪念馆艺术顾问,1998年受聘为香港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为了对叶绿野的艺术成就做较系统的研究,2003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文史研究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市文史研究馆、广东美术馆共同主办了“叶绿野—润泽的岭南”展览和举办相关研讨会,于当年10月在广东美术馆首展,翌年6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再次展出。2006年叶绿野家乡河源市为其建造叶绿野美术馆。2007年叶绿野捐建的叶绿野楼在广东省增城市荔城三中落成。应邀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艺术交流、举办学术讲座和个展。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及全国各地多个大中城市举办个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多家美术馆购藏。出版有《叶绿野画集》十二册和《叶绿野花鸟画技法》音像制品三辑。相关研究著作有:《京粤专家访谈集—从叶绿野的作品重新解读岭南画派》、《叶绿野评传》、《丹青叶脉—叶绿野的艺术与人生》等。1922年出生于广东省龙川县通衢镇才子舍村,在家中排行第四,原名叶庆瑞;1929年龙川通衢镇梅南小学读书;1936年在龙川县第三中学读书;秋,因家贫辍学;1937年在德兴私塾读书;1938年广东省立老隆师范学校读书;1940年荣获龙川县中学生图画比赛第一名;1942年广东省立老隆师范学校毕业,留校在老隆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任教;1944年在龙川县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1946年广州南中美术学院读书,任学生会主席,组织春潮艺术研究社并任社长;1947年高剑父为其改名为叶绿野;与大哥叶庆瑜在龙川县举办兄弟联展;被高剑父选入春睡画院,兼职出纳,与高剑父朝夕相处;珠三角水灾,南中美术学院和春潮艺术研究社牵头举办书画赈灾义卖活动,作品《枫林孔群》、《白梅孔雀》义卖成功;1948年陈树人先生回广东,南中美术学院和春潮艺术研究社共同举行陈树人先生回粤欢迎典礼,在典礼上代表学生会致欢迎辞;1949年在香港参与广州美术工作者留港协会同仁绘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巨幅毛主席像,该画像挂在广州爱群大厦;《萱花白孔》参加广州劳军义卖画展;1950年任广东西江文工团美术队长,创作一大批清匪反霸的宣传画;1951年在增城中学任教,兼任增城县宣教委员会副主任,组织增城各中小学美术教师绘制抗美援朝的宣传画,创作《美帝百年侵华史》组画二百余幅;1953年任粤中区中等教师思想改造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创作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组画二十多幅;1955年《玉棠丹孔》参加中南五省巡回展览;为学校绘制鸟类标本教学挂图二百余幅;1974年《白梅孔雀》、《桃花孔雀》、《花好月圆》、《国色天香》等二十余幅作品特约入选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1975年创办增城工艺厂,任工艺车间主任,创作大量国画供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印尼收藏家金富盈先生特约购藏《岭南佳果》、《荔枝鸳鸯》、《荔熟鱼肥》、《霜林白燕》、《白燕留春》等长卷;1976年创作《荔枝熟了》、《绣球》、《酒香飘自万人家》、《上林春色》、《桃花孔雀》、《九鱼图》;1978年创作《百鸟鸣春》长卷;被评为广东省先进文艺工作者,并出席会议;1979年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创作《木瓜》、《荔枝》、《春酣》等画,《上林春色》、《木瓜》参加国家文化部在香港举办的中国画展,《春酣》参加国家文化部办的全国巡回展,《剑花孔雀》参加广东省庆祝建国卅周年展;1980年带学生到江苏、浙江写生;1981年《白梅孔雀》参加广东省建党六十周年展览;《白发忆乡情》参加华侨新貌画展;创作《雀戏图》、《枫叶如丹照嫩寒》、《春酣》(孔雀六连屏),后者创作历时七十四天;到桂林、贵阳、重庆、三峡、武汉、铜陵写生,历时近两月;1982年到海南岛写生;1983年创作《百旬图》长卷;到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写生;1984年《一树桃红天下春》参加日本神户画展,被日本首相购藏;应邀赴武汉市举办个展,展出六十八幅作品,原湖北省副省长周韶华先生出席开幕式并参观画展,武汉市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竞相刊登文章和专访,给予高度评价;应邀到江汉大学讲学,参加听讲学生近千人,场面热烈;作品被湖北美术馆购藏;1985年创作《南国春浓》(孔雀七联屏),历时七十五天;广州文化公园举办个展,展出九十六幅作品;关山月、黎雄才出席开幕式,《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周末》、《花鸟世界报》相继撰文评价画展;《野趣》、《春去也》、《夏之宝》、《卡特兰》四幅作品被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1986年应邀在惠州市和河源龙川举办个展;1987年应邀赴新加坡南洋美术学院讲学并举办个展;新加坡文化部长何家良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新加坡《新明日报》、《联合日报》撰文评价画展并作人物专访;《木瓜》等五幅作品为新加坡美术学院购藏;展开>>1988年应邀赴英国、法国举办个展;《叶绿野花鸟画技法》脱稿并开始进行音像制作;1989年到怀化、大庸、吉首、芙蓉镇、张家界写生;应邀赴泰国曼谷举办个展,《孔雀牡丹》被泰国国王购藏;1990年《叶绿野花鸟画技法》教学录像带由广州美术学院监制、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制作并向全国发行;在广东画院举办个展;《瑞雪兆丰年》、《夏》、《南国春回》、《雀恋图》参加韩国经济新闻社主办“九十现代中国画代表作家展”,全部作品被韩国经济新闻社购藏,并在《韩国经济新闻创刊二十六周年纪念特辑》上刊载;展开>>1991年应邀先后赴香港、日本和韩国举办个展;1992年应邀先后在增城和番禺举办个展;1993年应邀赴美国旧金山举办个展;1994年创作《杏花春雨江南》(长卷97cm×1800cm),黎雄才为卷首题字;《荔香醉江南》参加在台湾举办的“华夏艺术国际展”获金奖;《桃花孔雀》(四联屏)被泰国国王以八十万港币购藏;受聘“高剑父纪念馆”艺术顾问;参加香港举办的中国名家书画赈灾义卖活动;《芭蕉荔枝》以十八万拍出;展开>>1995年应邀在东莞举办个展;1996年应邀在顺德举办个展;《一击千里》在海峡两岸名家作品联展中获一等奖;1997年到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写生;1998年受聘香港美术学院荣誉教授;1999年应邀赴日本大阪举办个展;2000年应邀在江门市举办个展;时任江门市委书记钟阳胜出席开幕式;应邀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个展,展出作品一百二十幅;展开>>2001年应邀先后在增城和河源市举办个展;应广东省政协邀请创作巨幅画作《满园春色》,作为广东省各民主党派赠送广东省委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礼物,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李长春等领导为画作揭幕;创作《稻香雀跃荔枝红》(53cm×1700cm)长卷,黎雄才在卷首题字;展开>>2002年创作《绿茵闲情》、《的士高》、《别来无恙》;2003年创作《雾锁荔园》、《荔熟岭南六月天》;应邀在肇庆高要黎雄才艺术馆举办个展,展出作品五十多幅;受聘香港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顾问;“润泽岭南——叶绿野从艺七十年画展”在广东美术馆隆重举行并召开叶绿野画作研讨会;出版《润泽岭南——叶绿野画册》、广东专家访谈集《从叶绿野的作品——重新解读岭南画派》;展开>>2004年应邀再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展出作品近百幅,观众络绎不绝,反应极好;其中《春酣》(孔雀六联屏)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北京专家访谈集《从叶绿野作品重新解读岭南画派》;应邀在广州珠江广场珠江画舫举办个展,展出作品五十四幅;作品被该画舫全数购藏;出版《广东名家系列叶绿野画册》(中国当代美术丛书);展开>>2005年应邀在河源龙川和增城举办个展,展出作品均为八十三幅;应邀在增城挂绿广场举办“叶绿野精品专场拍卖会”,所得一百五十多万元全部捐赠增城教育基金;在北京受到中国外长李肇星亲切接见并摄影留念;应邀出席广东省委迎春茶话会,受到广东省副省长许德立、常务副省长汤炳权、省委宣传部长朱小丹等领导同志亲切接见并摄影留念;展开>>2006年应邀在惠州市举办个人展,展出作品八十三幅;增城市在荔城第三中学建“叶绿野楼”;被广州市委统战部评为“我在岗位作贡献”活动先进个人并出席表彰会;应邀参加广东体育中心笔会,受到广东省副省长欧广源亲切接见并摄影留念;出版《叶绿野评传》、《丹青叶脉—叶绿野的艺术与人生》、《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润泽岭南叶绿野》;叶绿野美术馆在河源市落成;展开>>2007年7月7日叶绿野楼在增城市荔城三中落成;10月荣获首届人类贡献奖文化艺术金奖;11月特邀参加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慈善会主办,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广东美术慈善创作大赛,创作作品《蕉鼓阵阵响》;展开>>2008年11月中国画报社出版《著名花鸟画家叶绿野》专辑;11月当代美术史《名家档案》二十年代十大家之一(澳门档案号:20080918)拍摄并播出;2009年3月9日应邀在增城举办从艺75年画展,展出作品85幅;6月8日河源市委宣传部主办从艺75年画展,展出作品90多幅;9月28日顺德乐从镇人民政府主办从艺75年画展,展出作品113幅;10月20日被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协会、中国国际艺术家促进交流协会评为“首届全球华人‘魁星将’美术金奖”;2010年《中国当代名画家集•叶绿野》(俗称大红袍)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润泽岭南•中国当代画大家作品研究叶绿野》由安徽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2011年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叶绿野艺术楼”落成;获奖2009年10月20日被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协会、中国国际艺术家促进交流协会评为“首届全球华人‘魁星将’美术金奖”;2007年10月荣获首届人类贡献奖文化艺术金奖;2005年应邀在增城挂绿广场举办“叶绿野精品专场拍卖会”,所得一百五十多万元全部捐赠增城教育基金;1996年《一击千里》在海峡两岸名家作品联展中获一等奖;1994年《荔香醉江南》参加在台湾举办的“华夏艺术国际展”获金奖;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张治安河南洛阳人。擅长中国画。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党委书记,广东省美协副主席。《驻春图》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作品有《登高临远》、《早春》、《知春图》、《落红》等。发表论文《画里的潮声》、《得意忘形》。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谢天赐,1948年生于广东阳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画家,广东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南方分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优秀人民艺术家(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颁发称号)。在传统与当代激烈碰撞的动荡中,谢天赐带着希望和梦想,用数十载的笔墨磨炼,以荷花题材为突破口,概念重组,运用泼墨构成大写意阐述哲理和佛意,以不断变化的空间错觉,成功地使花鸟画的古典图式走向当代形态。在荷花题材的成功,延伸到花鸟画的众多领域,作品随意随形,浑然一体,张扬着时代精神。形成了谢氏花鸟画艺术独特强烈的艺术风貌。作品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多种奖项。出版多本画集。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务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内外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并随中国艺术代表团赴纽约参加联合国六十周年庆典活动,被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和平使者”及“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称号。由中央电视台及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大型电视专题片《中国当代画家谢天赐》,列入国家档案,作为国家文化工程之一。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理事,广东美协理事,广东画院特聘画家,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岭南画派十大名家之一。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科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2002年被评选为广东当代中国画十大名家。作品曾在全国第六、七、八、九届展中次次获奖。艺术上,崇尚赵佶、任伯年和于非闇,四十年来如一日潜心研究传统工笔花鸟画,笔下的花鸟画兼收传统笔墨,同时借鉴外来艺术,并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创作。一直寻求探索清秀明丽、富贵高雅而气势宏伟的花鸟画去歌颂美好生活。创造出自己鲜明个性的艺术风格,自成体系,游刃有余,在花鸟领域影响巨大。1942年生于河南省漯河市郊梨园周村。1956年在吴奉先老师启蒙下学画。1959年考入河南艺术学院美术系,受教于谢瑞阶、王威、丁中一教授。1962年因学院停办回原籍务农。1964年在洛阳市青少年俱乐部当临时美工至1970年。1970年就业于洛阳群众艺术馆,从事基层美术工作。工作之余进行大量的花卉写生。1973年开始游学全国,求学于著名画家俞致贞、潘洁滋、孙其峰、田世光、邓白和郑乃珖等。1976年定居洛阳市西小屯。1977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1979年7月,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绘制《洛阳牡丹》。9月,作品《满园春色》入选“第五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9月,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科研究生班,在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和陈金章教授的指导下,专攻花鸟画。1980年开始对赵佶、任佰年、于非暗花鸟画艺术的研究。1981年作品《牡丹孔雀》入选“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研究生作品巡回展览”。作品《春喧》被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科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理事,广东美协理事,广东画院特聘画家,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作品《天香国色》、《吐艳》被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1986年6月,参加在广州美术馆举办的“联合画展”,作品《夏韵》被该馆收藏。出版《周彦生工笔花鸟画选》(岭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参加“杜康杯”全国牡丹画大赛展,作品《洛阳春》获“优秀奖”。1988年参加洛阳电视台《丹城墨曲》的拍摄工作,并创作《洛阳八景》。1989年作品25件参加“迎春扇面画展”。作品《岭南三月》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美术作品展览”并或铜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0年1月,作品10幅参加“广州美术学院五画家作品展”(海口汉文轩)。3月,作品7幅参加“四人画展”(广东民间工艺馆)。6月,《岭南三月》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的“现代中国美术展”(日本东京,福冈),并被(编入《现代中国的美术》一书(日本大冢巧艺社)。7月,出版《周彦生花鸟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入典上海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作品《岭南三月》入编山东美术出版社和香港地平线出版社《当代中国画.1979-1989》画册。入典浙江人民出版社《中国当代画家辞典》。被选为广东美术家协会理事。1991年4月,在台北市举办“周彦生工笔花鸟画个展”。《夏韵》等九幅作品在台湾《艺术家》5月号发表。7月,在吉隆坡市举办“周彦生工笔花鸟画个展”。12月,与岭南国画大师关山月、黎雄才等赴新加坡举办“中国岭南国画六人展”,参展作品6幅。同月,参加“隔山画馆聘请画家作品展”。被聘为广东画院画家。1992年5月《绿色的韵律》入选广东画院“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画展”。《绿色韵律》入选“三院画展”(广州、香港)。11月,《春化》入选“首届全国花鸟画展”。作品六幅参加“广东画院扇面画展”。作品《春花》入编《中国花鸟画》画册(河南美术出版社)。入典台湾随缘艺术基金会和香港艺术潮流出版社《中国大陆中青代美术家百人传》。1992年6月,应邀赴北京京丰宾馆绘制《岭南春》。7月,赴澳门参加“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画院广州画院花鸟画展”开幕式。9月,《红叶长寿》参加在日本举办的“广东中国画展”。《绿色韵律》入学“全国首届中国画大展”,获优秀奖。《碧塘倩影》入选“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系教师作品展”。《瑞雪》等10件作品入选“晨光花鸟画精选展”。10月,《花艳俏语》、《绿旋清音》、《蝶恋花》入选“广州美术学院庆祝建校四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绿旋清音》获优秀奖。《丹霞》、《绿旋清音》、《碧野》、《碧塘倩影》编入《岭南画学春秋》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11月,作品两件参加在黎雄才艺术馆举办的“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作品展”。1994年3月,“周彦生工笔花鸟画展.北京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作品66幅。《绿色的韵律》、《碧玉》、《清风皓月》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美术》第3期刊登7幅,《中国艺术》第12期刊登7幅,《中国画》第64期刊登17幅,《国画家》第3期刊登9幅。5月,《绿旋清音入》选“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第三界届会展”,获三等奖。8月,《春的乐章》入选“华夏艺术国际展”,获银奖,并入编《当代中国画鉴赏》(香港.华夏文化艺术交流中心)。9月,《柳浪闻莺》入选全国著名花鸟画名家新作展。10月,“周彦生工笔画花鸟画展.广东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展出作品63幅。广东电视台拍摄《清隽典丽的诗---周彦生工笔花鸟画艺术》专题片在“艺术太空”播放。《清风皓月》和《春风得意》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刊登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报》。被选为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理事。入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入典香港世界华人艺术报社《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会大典》。入典北京学苑出版社《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词典》。入典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中国当代名人大典》。1995年4月,“周彦生工笔花鸟画展.洛阳展”在河南洛阳举行,展出作品66幅。5月,作品16幅入编《当代工笔画精品集》(福建美术出版社)。入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8月,《周彦生画集》出版(河南美术出版社)。作品并曾应邀参加法、英、日、美、韩国、新加坡以及港、台和澳门地区的美展。2001年入选《中国画百年大展》。2002年被评选为广东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在全国政协礼堂展出。

    居住地区
    河南/漯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广东省惠来县人,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在惠来文化馆从事美术工作,现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鸟》、《残荷小鱼》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展。作品有《蔚蓝之召唤》、《远方的来客》、《小小工程师》等。1989年《春夏秋冬》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1990-1996年白描画创作。1992年至今现代没骨创作及研究。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林若熹画展》。有《秋NO.II》等六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黄金时代》参加《首届全国中国画展》并获优秀奖。庆祝广州美术学院四十周年系列展《林若熹画展》。1994年《夕阳》参加《第三届全国工笔画展》并获二等奖。1994年至今白描画研究阶段(博士论文“线意志”)。1998年至今重彩人物画创作。2001年《幽香》入选《百年中国画展》。2003-2006年《白描研究》获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年度课题。2004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200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行愿林若熹画展》。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笔名:常欢,广西仫佬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民族书画院副院长,国家二级美术师。曾任广西美术家协会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广西工笔画研究会副会长,《广西日报》美术编辑。现居深圳。代表作:《仫佬歌》获“全国首届风俗画大奖赛”优秀奖;《歌催月圆》、《浩气磅礴》同时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广西美展”银奖;《漓江月》入选中国美协“当代工笔山水画展”;《秋》入选中国美协“首届牡丹杯·美术大展”;《第一次来信》入选“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获“广西美展”银奖;《秋韵》获“广西民族书画大展”银奖;《旭日》获“广西美展”铜奖;《启蒙记忆》获“广西美展”优秀奖;《锦绣八桂》获“第七届全国藏书票艺术大展”银奖。先后在广西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深圳美术馆、马来西亚世贸中心举办联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民族文化宫及艺术机构收藏。艺术成就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画报》、《美术》、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和《大公报》、美国《世界日报》等传媒专题报道,并入典《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出版有:《潘常欢画集》、《中国画名家丛书——花鸟名家潘常欢》。近年潜心研创具有独特艺术语言的荷花作品,深受粤港澳及东南亚藏家喜爱。

    居住地区
    广东/深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马次航(1928.9—)曾用名马天骥,广东人。擅长水彩画,中国画。马慈航之子。早年原居香港,师承乃学父和LING先生学画。l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受教于徐悲鸿大师门下,历任华南理工大学和深圳大学的美术教授、教研组主任、深圳市园林艺术系统职称改革组组长等职。1991年退休后返回香港定居。现为广东美协会员、香港中国美术会会员、深圳老龄人书画会和深圳海外书画会副会长。马教授长于中国画、水彩画、从艺数十载。擅于吸取各家之长,融合中西画艺,自成一格。作品曾参加全国、省市级许多展览,并曾多次参展于香港、澳门文化中心、大会堂和加拿大、日本等地。于深圳、中山市举办《马次航三代画展》备受好评。马教授发表作品甚多,其代表作多张先后由国家省级出版社单幅出版,更多的是由中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并并多次着文介绍其艺术成就。此外一些作品则由国家博物馆、陈列馆、高等院校等收藏。也有部分作品作为政府部门礼品传至海外。传略及代表作被收入<广东名画选集>、<建筑绘画选>、<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等国内名人辞书和<1949~1989年中国美术年鉴>等大型画册中。他画了大量的建筑水彩、素描和钢笔示范图,他的学生确实是多不胜数。作品《鲤鱼》入选第一届全国水彩画展。作品多次在报刊上发表。

    居住地区
    香港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水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