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杨九洲,1938年生于辽宁省海城市。196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地名》杂志社副总编、国家一级美术家、教授、沈阳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神洲画院特聘高级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还当选为辽宁省政协委员,是在艺术上有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杨海滨,笔名无垠,回族人,生于1950年。早年毕业于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现为中国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书画是书法和绘画的统称。也称字画。书,即是俗话说的所谓的字,但不是一般人写的字,一般写字,只求正确无讹,在应用上不发生错误即可。倘若图书馆和博物馆把一般人写的字收藏起来,没有这个必要。图书馆和博物馆要保存的是字中的珍品。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写的真迹,在写字技巧上有很多创造或独具一格的,我们称之为书法收藏家协会艺术委员,沈阳大学素质教育导师,辽宁省回族书画协会副主席,沈阳开明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市沈河区政协常委,现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沈阳书画院专业画家,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创作基地常务副主任。他的花鸟画作品经常入选国家级大型画展,并多次获得奖励:1994年作品《西风醉秋林》获中华书画大展一等奖,1995年作品《花王图》获全国首届牡丹竞选国花画展优秀作品奖,1995年作品《先烈回眸应笑慰》获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全国中国画大展铜牌奖,2000年作品《思华年》获21世纪中国画大展优秀作品奖,2002年作品《大地情》获2002年中国画大展优秀作品奖。2004年作品《好年头》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2004年10月赴韩国仁川举办了画了展。有的作品还被选送到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展出。他的多幅花鸟画作品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全国政协的部门收藏。许多作品和美术理论、美术评论文章发表在《美术》、《国画家》、《美术大观》、《东方艺术》、《东北画风论文集》等诸多报刊杂志上。北京《人民日报》、台湾《东北文献》以及辽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介绍了他的艺术成就。他的艺术业绩载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大辞典》等多部大型辞书他的许多作品收入《名家花鸟画艺术》等多部大型合编画集。1990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杨海滨国画作品集》1996年出版了他的《写意猫技法》,2000年出版了《国画手稿花卉》、《中国画临习本-兰》、《中国画临习本-菊》,2001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写意牡丹技法》,2003年出版了《水墨画猫技法》,《猫蝶同乐》,2004年出版了《水墨鸡技法》,2005年出版了《七彩牡丹写意技法》,2006年出版了《杨海滨花鸟画作品集》。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禹称(1956.12)辽宁北票人。沈阳大学师范学院任教。国画《车间里的笑声》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白云》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晨星破晓》获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全国美展银奖、《夏荷》获2000年全国书画家新作展金奖、《微风》获200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银奖。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杨静生,字雨樵,号无言斋主人,回族,1958年生于辽宁本溪,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本溪市国画家协会副主席。他自幼研习山水、花鸟画。擅画大写意,他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的表现形式,既有西方绘画的博实厚重,又有中国画的飘逸灵动,画作恣意纵横,色彩奔放,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1958年出生于辽宁本溪。1985进修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5年:《辽东腊月》参加在意大利举办“中国水墨画展”。1989年:《堆玉》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残月》参加在苏联举办的“中国中青年国画展”。1990年:《峡江雨后》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白山黑水展”。1991年:于日本东京小山市举办的“十人展》。1992年:《荷》入选全国首届花鸟画展。1992年:《辽东腊月》在纪念“九一八事变六十周年画展”中获佳作奖1993年:《寒夜催春冰河融》入选全国首届山水画展1997年:参加新加坡艺术博览会。1997年:在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中任美术制作。1999年:在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任美术制作。1999年:《荷乡雨霁》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2001年:《桐秋图》在“庆祝建党80周年美术精品展”中入选,并获辽宁展区银奖。2004年:《向日葵》入选“首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国魂》获全国十届美展辽宁展区金奖。2007年:《脊上金秋》入选全国群星展,并获辽宁展区金奖。

    居住地区
    辽宁/本溪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杨德衡,著名花鸟画家,笔名半聪,斋名云鹤轩。1939年生,辽宁丹东人。1956年考入东北美专附中,196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辽宁中国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原辽宁画院副院长、辽宁湖社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他师承著名国画家赵梦朱、钟质夫教授,擅长工笔花鸟、兼长没骨、小写意,尤精画鹤。他的作品主题深邃、意境阔达、构图严谨、清秀典雅,努力追求花鸟画的博大境界。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毕业创作《稻香季节》是处女作也是成名作,于1964年《美术》杂志发表,在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美术集》。《傲雪》参加庆祝建党60周年全国美展,《春归》、《哺育》、《古藤逢春》分别参加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美展,《春归》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中获优秀作品奖、辽宁省政府1983年优秀文艺作品奖。曾经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沈阳、青岛、烟台、韩国、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部分作品曾到日本、美国、前苏联、德国、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展出。部分作品由中国美术馆、天安门、中南海紫光阁、钓鱼台国宾馆、军事博物馆、京丰宾馆、京西宾馆等国家级单位收藏。大量作品在国内外出版的画集、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稻香季节》、《春归图》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国画卷、壁画卷。出版有《杨德衡画集》、《杨德衡从艺50周年写生作品集》、《写意鹤技法》、《鹤的画法》等。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杨仁恺,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文博学者之一、书画鉴赏大师、书法大家、博物馆学家。1915年10月出生于四川广安岳池县。幼年读私塾,书香世家,父亲为岳池商会会长,早年丧父,家道中落,勉强完成旧制理科。少时酷爱历史,喜欢法书绘画,书法极佳;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奋,逐渐走入中国书画艺术的殿堂。杨仁恺一生以“龢溪人士”“龢溪遗民”或“龢溪仁恺”自署。据考证曰:宋代蜀地四川广安岳池名曰“龢溪”;也有考证曰:曾有流经岳池之溪水曰“龢溪”。杨仁恺先生毕生致力于多灾难中华历史中流失国宝的追寻、拯救、鉴定、研究与保护,终其一生贡献于中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与交流。涉猎广泛,著述宏富。毕生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理清了中华多灾难与浩劫中流失的”故宫佚目“国宝的历史与现状,并做出散失追寻记录及考鉴的详细研究,足迹踏遍国内与世界各地追回鉴定的国宝级文化遗产数百件,考证拯救的文物不计其数。晚年创立了鉴定学,使其成为一门可以掌握的科学体系。杨仁恺对故宫流失国宝书画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使一大批国宝重放异彩。其中有中华历史第一神品之称的历史旷世巨制《清明上河图》,从碎纸片中缀识拼出的米芾真迹《行书苕溪诗卷》等37件国宝,都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传奇佳话;也包括著名的《簪花仕女图》、《聊斋志异》原稿等书画珍品,都是经杨仁恺的手而恢复本来面目,重新确立了国宝地位。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著名书画鉴赏家谢稚柳、启功等人共同担任全国书画巡回鉴定专家小组成员,对全国各博物馆、图书馆、高等院校、美术馆、大专院校、文博机构、文物商店所藏书画,逐一过目,鉴定真赝,摸清了中国历史国宝书画艺术品的家底,编纂完成中国绘画法书文字图目。期间巡回鉴定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250多个城市,历时8年,鉴定书画在六万件以上。杨仁恺先生是新中国文博事业的拓荒者,一生贡献给中国的文博事业,贡献居功至伟,堪称彪柄一代宗师。其追寻回的国宝“每一件背后都记载着祖国多磨难的历史,每件背后都有讲不完的传奇与故事。1915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1934年,任成都群觉女子中学历史教师,成都球精印刷厂校对并负责出版工作。1934年,任重庆德光印书局协理、《说文月刊》出版社合伙人与顾问。1941年,成为重庆私立敬业高级商业学校教师兼长江音乐专科学校教员。同时为《文物》杂志合伙人、负责人与顾问。1945年,担任北平市政府技正(教研员)。1949年,受聘为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处研究室研究员。1951年,发现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1952年,6月任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同年完成《辑安高句丽壁画墓概述》,1992年将其发表。1953年1月,参与主持《伟大祖国古代艺术特展》。2月,向东北博物馆捐献清高岑《江山千里图卷》。5月,发表《<聊斋志异>原稿与“青柯亭”刻本校雠记略》。1954年春,在东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主办的第二届东北地区文物博物馆干部训练班上授课。4至6月,参与收集齐白石作品,并主办《人民画家齐白石画展》。6月,发表《谈<聊斋志异>原稿》。7月,发表《<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初步剖析》。1955年4月,发表《关于<聊斋志异>原稿影印本“出版说明”的几点考察》。1956年2月,发表《对王逊先生有关民族绘画问题若干观点之我见》。10月,完成《<夏圭长江万里图>一文说明了什么?》。12月,发表《关于民族绘画问题讨论中几个主要观点的再认识》。1958年2月,发表《<聊斋志异的“民族思想”在哪>一文的商榷》。5月,发表《谈周昉<簪花仕女图>》。9月,发表《关于<唐周昉簪花仕女图的商榷>一文的管见及其它》。1961年春,参加《辽宁省博物馆历史艺术陈列大纲》的编写工作。6月,参加辽宁省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作品展览》工作及座谈会。8至10月,参与编选《辽宁省博物馆藏法书选集》。12月,参与编选《齐白石画册》,并发表《白石老人系年录》。1962年3月,发表《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及其它》和《<宋人寒鸦图>析》。夏初,参与辽宁省博物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石涛、华喦和扬州八家书画展览》筹备工作。7月,发表《宋徽宗赵佶<方丘季享敕>考》。8月,编选《辽宁省博物馆藏画集》。8至9月,参加中央文化部书画鉴定小组在辽宁省博物馆的书画鉴定工作。10月,为香港《大公报》撰写学术文章。这一年还发表专著《簪花仕文图研究》和论文《关于<史可法书札>的考识及其它》。1963年1月,发表《唐怀素<论书帖>刍议》。2月,发表《唐张旭的书风和他的<古诗四帖>》。5至6月,主持《铁岭高其佩指头画展》工作。1964年,参与馆藏《曹娥诔辞墨迹》等四帖在上海朵云轩的复制出版工作。4月,发表《晋人书<曹娥碑>墨迹泛考》。6月,发表《略谈徐悲鸿艺术创作的道络》。1975年12月,发表《叶茂台辽墓出土古画的时代及其它》。1976年5月,发表《关于<簪花仕女图>的再认识》。1977年6月,担任辽宁省文物鉴定小组成员。10月,在馆内接待以伯克利加州大学艺术系主任高居翰为团长的美国“中国古代绘画代表团”。1978年,出版《高其佩》一书。发表《“文人画”刍议兼论“书画同源”说》。4月,发表《读唐代人物画家周昉质疑》。6月,完成《叶茂台第七号辽墓出土古画的综合研究》。9月,发表《对叶茂台辽墓出土古画的再认识》。1979年4月,发表《宋徽宗赵佶<蔡行敕>考弁》。5月,任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并发表《唐孙过庭<千宇文第五本>墨迹考》。1980年,发表《唐人<簪花仕女图>研究》和《试论指头画家高其佩的艺术成就》。1月,发表《试探文天祥和他的<木鸡集序>》。2月,任辽宁省文物出口鉴定小组副组长。7月,发表《略谈故宫散佚书画概况和对孙过庭<千宇文第五本>诸作的初步考察》。1981年,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辽宁书法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和辽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2月,发表《关于宋孝宗赵昚<后赤璧赋>的几点考察》。3月,发表《从宋陆游<自书诗稿>谈到他书法艺术的成就》。3至4月,应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邀请,参加《中国八代遗珍》国际学术讨论会,发表《叶茂台七号辽墓出土古画的综合考察》。在美期间考察美国博物馆所藏中国书画收藏情况。9月,发表《<昔文公复国图>管窥》。1982年3月,在北京参加《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当选为理事。5月,发表《宋高宗赵构的书法艺术和他的<洛神赋>考》。12月,筹备《纪念意大利科学家利玛窦来华四百年文物展览》及座谈会,发表《试论魏晋书风及王氏父子的风貌》。1983年,主持《辽宁省博物馆藏缂丝刺绣》编辑工作。2月,任《辽宁省文物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发表《<真妃上马图>析》。3月,发表《略谈张即之的书法风貌和大字<杜诗卷>》。5月,发表《关于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的考弁》和《略谈宋欧阳修<自书诗文稿>》。8月,成为全国书画巡回鉴定专家小组成员,发表《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的流传、真赝和年代考》。9月,发表《辽代绘画艺术综述》。10月,赴日本参加《中国辽宁省书法展览》开幕式,并出席京都国际美术史年会。1984年1月,发表《朱熹<蔡州贴>浅谈》。2月,发表《明沈周<落花诗>墨迹浅识》。该年受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1985年1月,发表《人间遗墨若南金—记邓拓鉴藏苏轼<潇湘竹石图>》。2月发表《中国明代绘画艺术述略》。3月,发表《书林三讲——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国际学术会上的报告》。10月,发表《辽、金、西夏书画艺术初探》。1986年,《叶茂台第七号辽墓出土古画的综合研究》获辽宁省社科联荣誉奖,译文由日本《国华》杂志转载。2月,发表《元鲜于枢补临唐高闲<千字文>考》。4月,发表《淮安王镇墓出土古画考》。10月,发表《对朱熹<书翰文稿》的初步探究》。,1987年3月,发表《北宋李成<茂林远岫图>与传世诸作之比较研究》6月,发表《<宫中乞巧图>的时代风标》和《隋唐五代书法艺术演进轨迹》。9月,发表《对董其昌在我国绘画史上的评价》。1988年2月,发表《对高其佩指头画艺术的再认识——写<高其佩画集>的后面》。12月,文集《沐雨楼书画论稿》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9年,受聘为辽宁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5月,发表《试论王诜及其书法艺术》。8月,发表《古代绘画史上的一桩公案——对两卷传<江山无尽图>的辨析》。1990年,作品《国宝沉浮录》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月,发表《书法艺术源流管窥》、《好书不厌百回看——读沈阳故宫<明清绘画选集>有感》。5月,主编的《中国书画》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后又出台湾版。11月,发表《齐白石老人早期书画及写真技法考》。1992年,受聘为新加坡国家文物局顾问。12月,发表《指头画家高其佩系年表》。1994年10月,应马来西亚中央艺术学院邀请,赴马来西亚参加"中国文物鉴定课程"的讲学和研讨会。1995年2月,应新加坡来福拍卖行邀请,赴新加坡进行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1996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访谈2000年2月,赴新加坡参加《中国古今书画真伪作品展》开幕式。9月,赴东京参加第四届国际书法史论研讨会。10月,赴韩国汉城参加《明清皇朝美术大展》开幕式;参加《书画鉴定学稿》首发式。2002年1月,台北参加《中国书画鉴定学稿》发行式。12月,参加上海《晋唐宋元国宝展》开幕式。2004年08月,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大家》栏目访谈。2004年11月,参加《国宝鉴定大师》首发式。2005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典礼受聘学术委员。2006年,杨仁恺先生病情加重在北京解放军总院301医院住院治疗。2008年1月31日晨5时25分,病逝于沈阳,享年93岁。杨仁恺早年曾先后在成都群觉女子中学担任历史教员,成都球精印刷厂负责校对、出版工作。抗战时期,杨仁恺移居重庆,和当时集中在重庆的文化艺术界名人郭沫若、徐悲鸿、沈尹默、谢无量、金毓黻、潘天寿、张大千、黄宾虹、吕凤子、傅抱石、老舍等诸先生接触频繁,受益颇多。曾担任重庆德光印书局协理与《说文月刊》出版社合伙人、负责人与顾问;重庆私立敬业高级专科商业学校、长江音乐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文物》杂志顾问。1945年日本投降后,杨仁恺移居北平,担任北平市政府技正,进一步与文化、文物界名人密切交往,与书画鉴赏家张伯驹、徐石雪、陈半丁、邓拓等文化名人志同道合,披览历代藏品,交流鉴定心得。1950年郭沫若同志推荐文化部文物局为果,转任东北局文化部研究员,先负责文溯阁《四库全书》的整理与编撰,有“文溯阁大学士”之称。1952年,参与并负责了末代皇帝溥仪伪满散失的大量历史国宝《故宫散失佚目》的追缴与考证工作。杨老先后在东北银行鉴定与整理所存历代书法名画,以及参与接收1945年8月苏联红军缴获伪满洲国皇帝溥仪所盗国宝拨交东北博物馆的接收工作;明察暗访追寻大量散失于民间历史国宝的下落,收缴、追回、鉴定与考证抢救了大批历史流失国宝,同时竭心尽力追寻与抢救千年历史中散失于海外大量国宝,通过索回、捐献、捐赠及回购等方式使历史散失的大批国宝一一回到祖国怀抱。同时也为故宫博物院绘画馆的开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91年,杨仁恺先生为九一八纪念题铭碑文:“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告诫世人“任何时候,都勿忘国耻。”杨仁恺晚年应邀访问亚、欧、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追寻祖国多灾多难历史中散失海外的流失国宝,交流与考察各国的文博艺术事业,为推动文博和美术事业的交流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杨仁恺这一时期频繁出访世界各地及国内各地,一方面,从各国家国家博物馆、著名博物院、美术馆、知名学府及各类机构中获得了大量追寻国宝线索并予以考鉴记载;另一方面,在世界知名拍卖机构、华人机构、各类艺术机构及私人渠道、大小私人藏家等获得线索,追寻国宝历史跨度五千年。一方面通过促成众多所有者认识历史捐赠回中国,同时回购与记录下大量国宝的现状、保存及历史、脉络、经历与价值,通过考鉴并予以记录在案。杨仁恺调到东北文化部后,先是协助东北图书馆整理补缀《四库全书》。5个月后,他开始清理由东北银行转来的一批文物。历朝历代,清明上河图都占据极高地位,称为中华第一神品。这天,杨仁恺从库房拿出一长卷,慢慢展开,5米多长的绢本上,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古代风俗画。杨仁恺的眼睛为之一亮,急切地寻找款识与题跋,可惜,这幅题为《清明上河图》的巨作上没有作者署名,但是画后只有金代张著的题跋,明确作者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一座艺术丰碑,历朝历代仿作摹本很多,杨仁恺先生过目的就不下十多幅,难道历代皇宫史学家定为真迹的也为赝品?是否真迹在几百年里被淹没在赝品中。如果它为真迹的话,那么,所接收苏联红军缴获溥仪所携的清明上河图也是错定为赝品,百年来真迹无人得见。而在此之前,杨仁恺对明代画家仇英临摹的《清明上河图》进行了鉴定,后来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一直保存在辽宁省博物馆,也成为镇馆之宝。杨仁恺根据记忆中诸多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文字描述,画卷逐渐展开,比如:开封的桥为木头桥,而不是石头桥,......。眼前的画卷与印象与记录一步步吻合,他不敢相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迹竟然在这批文物中。他立即对此进行了认真的艺术鉴定,最终确认,此画是张择端的真迹,他郑重地写上了鉴别结论。自此《清明上河图》真迹经历几百年淹没,重新恢复了它本来面目。这就是“国宝遇到国眼”的佳话来历。派到东北文化部工作以后,由于工作关系,杨仁恺经常到北京硫璃场,每次进京,荣宝斋是他必去之地。1963年的一个夏日,杨仁恺午睡时被人唤醒。一个外地青年,拿来一些碎纸片,去过很多地方,无人能辨识,也无人敢买。说好像是清宫的书画,请杨先生前去鉴定。正在荣宝斋里间午间休息的杨仁恺一听“书画”二字,睡意全消,马上来到荣宝斋门市部。这位青年由于屡次碰壁,只要一千余元。杨仁恺翻看那些碎纸片这包碎纸片,果然是国宝。他感觉事情背后不那么简单,但青年人好象有难言之隐不便开口,杨仁恺便嘱咐工作人员付钱给他并留下地址联系,年轻人领了钱很快就消失了。整整一下午,杨仁恺没动地方,拼凑整理出37件书画,且多是精品和孤本。其中最完整的是北宋陈亚之的《自书诗稿》,上面有司马光、苏轼等大家的题跋,是有名的传世孤本。最让杨仁恺兴奋的是,发现了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的代表作《苕溪诗》。事后,杨仁恺按照地址让人寻找该年轻人,发现地址是假的。荣宝斋把这批国宝赠给了故宫博物院。几年后,这位年轻人又拿来一包碎纸片来到荣宝斋。天缘巧合,这天,杨先生又在荣宝斋作客,也增值中午午间休息。工作人员请来午睡中的杨先生来辨识碎片的真伪,杨仁恺惊奇发现,这些都是国宝,他层多年苦寻中的故宫散失书画中的一些作品碎片。在这背后又有一些未为世人所知的故事逐渐显露出来。后来成为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传奇佳话。杨仁恺先生与邓拓相交甚早,感情笃深。“文革”中,文物鉴赏家杨仁恺被造反派说成是邓拓的走卒,三次抄家,多次批斗,一个耳光打得他视网膜脱落,而且不准他住院,杨老的右眼从此失明,左眼视力也只有零点几。那位一耳光打瞎了杨老右眼的青年,在杨老重回岗位担任博物馆副馆长之后,仍然在杨老手下工作。一次调薪,在提薪名单中有这个青年的名字,“杨馆长能不能同意?”办公室主任犹豫了好长时间,才拿着名单找到杨仁恺,杨仁恺毫没犹豫:“我同意,上报吧。而对待《聊斋志异》原稿问题上,在权威否定下,他坚持真理,获取更多参照与物证,参照蒲松龄《古风诗》手迹,考证《聊斋志异》原稿为真迹。(全国优秀作文选(美文精粹)第8期)杨仁恺先生为中国的文博事业默默地耕耘六十载,一生发现与鉴定文物无数,仅在20世纪50年追查伪满流失国宝期间,就清查收回伪满清宫散佚文物170种319件,其中大多是美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如此多的国宝涌入,促使了故宫绘画馆的开馆。经过六十余年的追寻,追回无数国宝级艺术珍品,历史跨度五千年,使中华传统文化遗产能够继承与发扬。整个追寻过程与考鉴记录于巨著《国宝沉浮录:故宫流失佚目考》中。此外,杨仁恺先生还是鉴定学的创立者,他使这门科学形成为独立的科学体系。其鉴定思想收录于其著作《书画鉴定学稿》、《沐雨楼书画论稿》(上下卷)、《沐雨楼文集》(上下卷)中。杨仁恺先生在实际工作中所创立的书画作品复制方法为书画的复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姚世宏,1981年12月生,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特聘画家,济南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院委,现任山东省军区俱乐部主任2007年《岁月·语言·向阳花》参加“第四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荷·魂》参加“全国首届‘草原情’中国画作品提名展”(中国美协主办)《预约的云·假日》参加“2007纪念黄道周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中国美协、国家画院主办)2009年《大地葵花》参加“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水域秋声》获“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走进鄂尔多斯国际美术大展”优秀奖(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碧波》获“第二届中国(芮城)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节”优秀奖(中国美协、书协主办)2010年《葵地》获“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协主办)《荷气清明》参加“第二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中国美协主办)2011年《向阳花开》参加“第八届全国工笔画大展”(中国美协主办)《葵园记事》参加“第三届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中国画展”(中国美协主办)《秋染金葵》参加“第二届全国‘徐悲鸿奖’中国画展”《秋染金葵》获“第四届中国(芮城)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节”优秀奖(中国美协、书协主办)2012年《迷彩青春》参加“庆祝建军85周年全国美展暨第十二届全军美展”(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诗意乡情》参加“八荒通神——哈尔滨中国画双年展”(中国美协主办)《露从今夜白》参加“第三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中国美协主办)2013年《最迷彩》获“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三等奖(中国画学会主办)。参加“明德·和谐——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中国美协主办)参加“水墨齐鲁——山东当代代表性画家作品展”(山东省美术馆)参加“国韵文华书画院第二届年展”(北京首都体育馆)参加“2014国韵文华书画院精品特展”(北京首都体育馆)参加“第五届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博览会”(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参加“二十一世纪第一届中国新实力青年美术家邀请展”(山东大厦美术馆)参加“70.80中国当代著名青年画家学术提名展”(北京丹凤朝阳美术馆)参加“当代中国画名家名作精品展”(济南怡文轩美术馆)参加“当代中青年实力派画家美术作品邀请展”(青岛名家美术馆)参加“翰墨青州·书画名家精品展”(青州)参加“翰墨青州·2014迎新春最具升值潜力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青州博物馆)作品发表于《美术》、《国画家》、《解放军美术书法》、《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专业报刊。

    居住地区
    山东/济南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姚秀明(修明),1966年5月出生,山东苍山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修班,济南军区专职画家。担任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济南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姚秀明先生传统基本功底深厚,主攻国画人物,兼画山水、花鸟,工、写皆能.注重传统与创新,强调以作品抒发对生命的感悟,追求清新、典雅、隽逸的创作风格。近年来姚秀明先生多幅书画作品在报刊、杂志上发表,50余幅书画作品被加拿大友人收藏.其作品和传略入编《中国书画作品精选》、《山东书画家》(A卷)等10多部典集,近年来诸多精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其独具风格的花卉、虫草颇受爱好者欢迎,市场认知度较高。另外姚秀明先生多幅作品获奖,其中:1999年《卧虎》参加庆祝建国5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览;2002年《青纱帐甘蔗林》获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2002年《绿色的风》获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铜奖,并被收藏2004年《天使天职》获全军“抗击非典题材”文艺作品优秀奖;2005年《青纱帐甘蔗林》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被收藏。2006年《露》获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金奖,并被收藏。2007年《山花》获“庆祝建军80周年全国美展”三等奖;2009年《子弟兵--我们的生命通道》参加情系汶川--抗震救灾全国美术特展;《幽篁》、《荷舞》、《秋园》参加“齐鲁风韵--山东花鸟画晋京展”;《无名高地》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居住地区
    山东/济南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男,河北任丘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研究院人物创作室主任,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作品曾多次参加军内外大展,1998年人物画作品《息壤》入选抗洪精神赞全军美展;1999年人物画作品《盾》入选庆祝建国50周年全军美展;2001年花鸟作品《清风》获当代中国青年书画展优秀作品奖;2002年工笔花鸟《秋声》入选全国第五届工笔大展;2003年花鸟作品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2006年花鸟《岭南三月》获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优秀作品奖;作品被中南海及多家展馆收藏,并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及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安徽无为人。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铁道兵学院参谋系,1991年又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1949年参军,历任巢湖军分区司令部文书,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一师管理科书记、司令部参谋、政治部干事,铁道兵司令部秘书,铁道兵文化部专业作家。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书法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