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吴士新,美术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雕塑》杂志副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绘画学、艺术史、公共艺术。一、出版学术专著1.《美国印象派绘画》,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年12月版;2.《中国绘画发展史》(合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5月版;3.《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版;4.《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与现代转型研究》(合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年7月版;5.《走向公共空间的艺术》,九州出版社2017年7月版;二、发表学术论文1.《中国油画路向何处》,《美术观察》2003年第10期;2.《对公共艺术问题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现象的分析与研究》,《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中国美术馆》2006年第2期;3.《对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史编写及其运用的史学方法之思考》,《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4.《论美术的哲学表达方式》,《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第7期;5.《也谈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读<公共性:道义的熔铸>与彭迪先生商榷》,《美术观察》2005年第4期;6.《德国萨满师遇到美国波普教父——关于约瑟夫•博伊斯和安迪•沃霍尔的后现代艺术》,《艺术评论》2014年第1期;7.《公共艺术的场所精神》,《艺海》2018第1期;8.《从共生到再生:对公共艺术中自然与传统问题之探讨》,《齐鲁艺苑》2018年第1期;9.《再谈中国艺术史的编写问题》,《艺术百家》2018年第2期,《中国美术馆》2018年第1期;10.《从借建到营建——新时期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脉络》,《美术》2018年第12期;11.《新时代如何撰写中国艺术史》,《中国文化报》理论版2018年9月10日;12.《在传统与生活中汲取中国画创新的力量》,《中国文化报》理论评论版2018年11月28日;13.《公共艺术发展之思》,《中国文化报》理论评论版2019年1月23日;14.《艺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中国文化报》理论评论版2019年4月1日;15.《因地制宜,因村施艺》,《中国文化报》理论评论版2019年5月29日;16.《科技发展,助力艺术创新》,《中国文化报》理论评论版2019年7月1日;17.《处在“被替代”边缘的替代空间》,《雕塑》2019年第4期;18.《文化艺术长廊,如何打造?——以徽州文化艺术长廊为例》,《雕塑》2019年第5期;19.《公共艺术评价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以吉林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项目为例》,《雕塑》2019年第6期。20.《景观雕塑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实践》,《艺术工作》2020年第1期。21.《纪念与记忆——组雕<年轮>的“纪念性”》,《雕塑》2020年第1期。22.《光、声音及其在公共艺术中运用》,《雕塑》2020年第2期。23.《艺术设置与公共空间发展目标》,《雕塑》2020年第3期。24.《景观,作为一种媒介》,《雕塑》2020年第4期。25.《“危”中育新“机”:后疫情时期公共艺术发展》,《雕塑》2020年第5期。26.《艺术介入乡村公共空间的思考》,《雕塑》2020年第6期。三、参加重要学术会议1.2014年10月,第六届中欧文化对话“公共空间——欧盟与中国共分享”,(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2.2016年10月,“中国公共艺术年鉴2015卷”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北京)。3.2017年12月,2017“场所•空间•艺术”国际学术展览与研讨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杭州)。4.2018年2月,“中国公共艺术年鉴2016卷”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北京)。5.2019年9月,2019“华日初上”青年雕塑创作营闭营暨学术研讨会,(中国衡水饶阳)。6.2019年12月,2019“中国雕塑年”鉴展交流会,(中国威海荣成)。7.2020年8月,第22届中国雕塑论坛,(中国北京大兴)。四、完成课题2010年主持全国艺术科学规划文化部项目“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10DA01),2017年12月结项(2017163)。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理论

    职务

    画家简介:王季华,1954年12月生于湖北武昌。198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获学士学位。1998至2000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同等学历进修班。曾任职于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广州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基础部、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基础部、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教研室。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祖籍河北书香门第,1953年出生于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市政协第十一届特邀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第二届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第四届理事、北京市政协第十届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先后从师于著名画家郭傅璋、亚明、何海霞、张步。1991年受全国青联派遣赴日本研修。在日期间创作的《雪山富士》得到画家平山郁夫的高度评价。创作的《白系瀑布》、《日本印象》为日本前首相竹下登收藏。1993年在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1994年创作的《静静的山林》入选全国第八届美术展览。2005年部分作品被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收藏。作品《山海图》、《山居图》、《山雨欲来图》、《静》、《千山初晨图》、《初晨的山峦》、《富士初雪》发表于2007年14-15期《青年书画界》杂志。作品《光》、《日本印象》、《静静的山林》、《明月松间照》、《伊豆月夜》、《静静的山峦》、《富士初雪》发表于2007年12月《科学时报》。2010年-2011年为宋庆龄基金会创作了120幅山水和花鸟作品。在北京饭店A座大堂西侧画廊常年陈列温骧的绘画作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王立军,男,1968年12月出生,黑龙江省拜泉县人,民进大庆市委文教支部主任委员 。现为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庆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大庆市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级展览并获奖。代表作品有《醉秋》、《一湖秋水》、《不知秋风何处起》、《草木摇落露为霜》、《醉倚秋风》、《芦花时节》、《骄阳》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王立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1972年生于河北藁城。1990年入伍于中央警卫局,1999年毕业于北京画院。2010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研究生班。师承王文芳先生,李小可先生。居住工作在中南海学习绘画达15年之久,其间接触到诸多中国画大家,曾得宋文治,何海霞等先生指点,目击道存,受益匪浅。擅长重彩青绿山水,注重山水内在精神的表达,用笔雄强,设色沉着,气象博大。花鸟画中尤其擅长紫藤,有自家风貌,其画法大开大合,笔墨洒脱,扎实的传统笔法和现代色彩的融合,把紫藤表现的淋漓尽致,独具特色。近年来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画展,国际交流展及献爱心公益活动,被多种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办公楼,毛主席纪念堂,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机关悬挂和珍藏。出版有:王立国画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王思强,云鹤轩主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环境保护新闻文化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画院艺术顾问,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行政文化委员会理事,李可染画院理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书画协会会长,清华大学博士后,厦门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特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兼职教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王工,河北定州人。人文学者、美术理论家,中*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现代学者、思想家、教育家、画家王森然之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75年11月出生于山东菏泽1995——1999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得学士学位2005——2008年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获得硕士学位2008——2012年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清华大学博士后艺术活动1999年《秋天的印记》参加“‘美苑杯’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生优秀作品展”,获三等奖2007年参与创办学术季刊《东方岩彩》2008年随袁运生先生赴印度进行艺术考察艺术活动收录《中国美术大事记》2009年《绿荫》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壁画《岳(之一)》入选十一届全国美展•综合绘画展2010年《家园——童画》入选第四届北京国际双年展•中国画专著:《油画•中国风——董希文艺术思想源流与实践》(2014)北京大学出版社《论道——王伯勋与13位艺术家的主题谈话》(2014)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庐记——我和我的写意重彩画》(2014)安徽美术出版社论文及作品发表:《美术》《美术观察》《光明日报》《中国国家美术》《画界》《中国美术大事记》作品收藏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保利集团时尚集团爱慕美术馆1975年11月,出生于菏泽地区鄄城县左营乡王庄村。家中姊妹四人,两个姐姐,一个妹妹,本人排行第三。父亲是一位书法爱好者,所以自幼能看到些碑帖拓片,并开始描红临摹。母亲没有文化,务农,但她温和敦厚、勤劳坚韧的性格深深影响着我和我的姐妹。小学一、二年级均在本村就读,老师分别是王佰勤、武桂阁。二年级下半学期,随父亲来到菏泽市,先后入读菏泽第八完小和菏泽地区实验小学。在八完小,教美术课的是一位姓宋的女老师,胶东口音,对刚从农村转学过来的我关爱有加。也就是从你那个时候起,我对画画就多了一份热情。在实验小学,班主任是李时莹老师,教语文,那时我的作文总能得到老师表扬。初中在菏泽二十二中完成,班主任是郭燕生老师。郭老师教语文,她出身名门,爱好文艺,家中收藏丰富。在郭老师家里,我第一次看到画在锦帛上的古典花卉长卷。高中时期,得刘秀琴老师推荐,以美术特长生的身份进入省级重点中学菏泽一中。经过复读,从菏泽二中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95年9月,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当年国画系招收学生7人,分别是张绘、谢寒、金维久、杜小同、曹远平、阮晓辉和我;另有留学生8人,分别来自韩国、日本、斯里兰卡。10月,素描课,主讲教师为文国璋先生。文先生出身美院世家,教学中完全沿承老美院的做派,对学生的要求细致到如何裱纸、用何种牌子的铅笔、选购哪家工厂制造的调色盒等等。11月,线描课,由李少文先生讲授。李先生学养深厚,在书法、绘画、佛法、音律、诗词、美食、设计等领域均有精深造诣。这一时期,尚且是在读博士的院长助理范迪安先生,每个周五下午都会跟全院本科生有一次座谈。内容涉及当时的艺术发展流向、同学关心的热点话题等等,得以领略范先生演讲魅力和人文情怀。1996年5月,春季写生,地点是北京西郊门头沟斋堂水库。暑假,开始从事美术家教的兼职工作,用以贴补生活所需。9月,选报工笔人物画室,获得通过,同期进入工笔人物画室的同学有张绘、席尔瓦(斯)、李受庭(韩)、崔允珠(韩)、渡边燕(日)。10月,秋季写生,地点是河北兴隆,由文国璋先生带队。也就是这一时期,国画系的新任领导张立辰先生开始在全系范围内开设“兰竹课”。每周的专门时间,国画系全体本科生都会集中在系办公室观摩张先生的笔墨示范。1997年4月,人像色彩写生课,文国璋先生主讲,材料为水粉。6月,传统重彩材料课,王书杰老师主讲。王老师是传统重彩材料专家、金碧斋颜料厂创始人之一、美院老教授王定理先生之子。王书杰老师完整地继承了京派重彩壁画制作工艺,对中国古代壁画的绘制材料与工艺有着深入研究。王书杰老师对传统重彩壁画技法的传授,对我后来“写意重彩”概念的提出提供了技法基础。7月,与刘金贵等老师在王府井帅府园老美院留学生楼顶层,观看不远处天安门广场上庆祝“香港回归”的焰火晚会。整夜饮酒,醉,宿刘老师画室。9月,胡明哲教授主讲人物写生。胡老师对人物造型、画面构成以及色彩的观点对我启发很大。1998年5月,春季写生课后,利用写生素材完成创作多幅,其中一幅参加学校写生展,并获收藏。9月,秋季写生,胡明哲老师带队。先后到达延安、壶口、西安等地,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看到唐代宫殿壁画遗存,触动极大,萌生将古代壁画转换到当代架上绘画的想法。10月,从西北艺术考察回来,着手进行毕业创作,启动新型重彩画的创作实验。1999年5月,完成《树荫下的三个少女》和《秋天的印迹》等作品,和同期的工笔人物画拉开了很大距离。在当年毕业作品展上,关于这两幅画是否评奖曾经引起争论。虽然未能最终获奖,但是在展出现场,《树荫下的三个少女》一画被安置在美院陈列馆一楼主展厅正对大门那面展墙的正中央。6月,本科毕业,前往河南郑州纺织工学院工艺美术系报到工作,自此在纺院工作六年,主讲国画,兼顾素描、色彩、美术史等课程。11月,《秋天的印迹》参加《美苑》杂志(鲁迅美术学院学报)举办的全国优秀毕业作品评选,获得三等奖,并发表于该杂志。2000年利用给学生上课机会,完成大量素描、水彩、速写的基础习作。2001年3月,独自赴贵州、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旅行写生,画大量风景、人物速写。2002年5月,第一次带学生外出写生,地点是太行山王家坪及其附近山区。第一次看到如此雄壮的北方山野,大为震撼,此间画了大量线描速写。11月,作品入选“全国工笔画大展”,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参加工笔画展事。2003年5月,与相恋多年的女友卢颖蕾在菏泽完婚。同时,两人商定通过考研实现专业深造的愿望,正式开始备战硕士研究生考试。2004年全力备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2005年1月,赴京参加该年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5月,第二次带学生前往太行山写生,同行者还有安红、李彦等老师。在写生中间,我收到了研究生录取的消息。同时,我妻子也被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录取。9月,送妻子前往南京,帮她完成入学报到。10月,与郑州纺院脱离人事关系,回到母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胡明哲教授,研究方向为“材质语言研究”,同期同学有康妮和常瑞红。2006年4月,随胡明哲教授前往陕西、甘肃、新疆等地艺术考察。到访敦煌、库车、西安、天水等地,看到大量石窟壁画,从考察地区采集大量土质材料,坚定了将“中国古代壁画向现代架上绘画”持续展开的信念。6月,随胡明哲教授前往四川成都龙泉驿,进行“材质语言”实践课程,利用当地的丰富的纸质纤维材料创作多件大型装置作品,由当地一所高校收藏。7月,持续进行隋建国先生的艺术访谈,后形成访谈文稿约十万字。11月,作品参加中韩艺术家交流展,参展作品为乐天美术馆收藏。2007年3月,参与创办学术季刊《东方岩彩》,胡明哲教授担任学术主持,牛克诚研究员担任主编。杂志编辑部成立之初就启动了一系列主题访谈,先后拜访过的专家有潘公凯、张晓凌、徐虹、袁运甫、翟墨等人。6月,完成胡明哲教授的个案研究,发表于《东方岩彩》。后来,文章的节选又发表在《美术》杂志。10月,随胡明哲教授赴日本进行艺术考察,先后参访东京艺大、多摩美术大学、筑波大学等高校,对日本画发展的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11月,完成卓民先生的个案研究,发表于《东方岩彩》。12月,赴山东淄博博山进行陶质材料的创作实验,完成多件陶板作品。2008年3月,报考博士研究生。在报名阶段,因为我的报名表中有些信息填写不够详尽,研究生部(造型艺术研究所)办公室赵伟老师亲自打来电话加以确认,从而保证了我得以顺利报名。否则,我的博士之路有可能在报名阶段即以终止。当时,我跟赵老师并不认识。5月,通过博士研究生考试,录取为该年度实践类博士研究生中仅有的两名公费生之一。招生导师为袁运生先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美术传承与理法研究”。6月,参加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在论文答辩环节,我提交的论文引起较大争议,一度遭遇某些教授的反对,正是由于胡明哲老师的拼力坚持和据理力争,才最终得以通过。9月,正式入读博士研究生,同期同学有吕品昌、王颖生、王兵、苏海江、曹巍、阴澍雨、衣雪峰、李啸非、曹栋、潘一见。12月,随袁运生先生前往印度,环印度进行古代雕刻艺术考察。2009年1月,继续随袁运生先生印度艺术考察,取得大量关于印度雕刻的第一手资料。此后,全面参与袁先生主持的国家重点课题“中国古代雕刻复制与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建构”。4月,受邀为中共中央统战部礼堂绘制作品。9月,与妻子前往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进行写生,为期一个月,完成大量热带植物线描写生。这些素材的积累,为后来《满庭芳》系列作品的产生奠定了素材基础。11月,陪袁运生先生赴山东诸城验收诸城博物馆古代雕刻复制工作。12月,作品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全国壁画大展。2010年5月,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获得通过,命题为“董希文个案研究”,理论导师为罗世平先生。8月,儿子王尔闳出生。9月,作品入选第四届北京国际双年展。10月,开始准备博士研究生毕业创作,赴山西寿阳矿区写生。11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2011年5月,完成《红墙》、《白墙》、《闲庭》、《博古》等多个系列的作品。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在美院多功能厅举行,在现场与袁运生、李少文、张立辰、广军、孙景波、邱振中等先生深入交流。11月,作品入选“爱慕•时尚丽人展”,作品为保利、时尚传媒和爱慕美术馆等机构收藏。2012年5月,随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先生去往贵州写生,完成多幅苗族人像水墨写生;整理完成《张江舟课堂讲谈录》,约十万字。6月,完成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油画•民族化——董希文艺术思想源流与实践》,约二十五万字。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8月,《从粬酒到碳酸饮料》一文发表于《美术观察》。11月,申请清华大学吴冠中研究中心博士后项目,获得通过。12月,博士后进站,合作导师为卢新华教授。2013年2月,完成张江舟先生的个案研究《中国传统写意精神的当代化表达》,此文收录张江舟先生年度大展画册。4月,《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的语言选择和素材使用》一文发表于《国家美术》。5月,完成《现代美术史中的吴冠中》(年表),约五万余字。9月,重彩作品发表于《光明日报》。2014年1月,个人作品展《甲午巡展(第一回)》在北京三棵树艺术中心举办。4月,个人作品展《甲午巡展(第二回)》在山东菏泽曹州书画院举办。6月,《油画中国风——董希文艺术思想源流与实践》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7月,《论道•当代——主题访谈19篇》一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8月,《理想、公知和社会担当》一文发表于《美术观察》。10月,完成博士后出站报告《风筝不断线——吴冠中艺术思想源流与实践》,约十二万字。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字墨羽,道号,悟元子,道名,王理国。1953年生,河南漯河人。1986年“中华新闻学院”毕业,而后又在中国画研究院高研班学习。90年入“北京大学”书画艺术研究生班深造。现为“中国花鸟画研究院副院长”,“双龙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晚晴书画院院士。) 主攻写意花鸟。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王新国,安徽蚌埠人,著名收藏家、艺术品鉴定评估师、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赏石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绿色电商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法治新闻报文化艺术频道总监、世界华人书画家协会皖北分会主席、蚌埠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王新国是一位以收藏为娱则高的收藏家,二十年来他收藏近代与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多达一千余幅,王新国所收藏的当代著名画家的四幅作品曾分别被中国邮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美国集邮集团《庆祝中美建交37周年中美杰出华人艺术家》选为邮票和珍藏版纪念邮册发行。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22条/3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