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孙竹篱(1909—1986),名守仁,河北滦县人。抗日战争期间躲避战乱,随东北大学一道移居四川三台县,至1958年定居射洪。他是著名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任四川省市政协委员,县政协常委,四川诗书画院副院长,一生从事美术教育,晚年钻研诗画创作,擅意笔花鸟画,常作荷花、梅花,作品有《画梅》、《鸡雏》、《墨荷》等。作画近千幅,书法二百余件,作诗六百余首,受到文化艺术界的推崇,著有《孙林书画集》,《竹篱诗文集》。1927年在唐山从事教育工作。1937年供职於东北大学工学院,“七·七”事变後随校迁西安,继迁四川三台。1949年後於三台、射洪等地任中学和师范学校美术教师。1977年退休,继续美术辅导工作。1982年於成都举办个人中国画展览,后受邀至唐山展出。曾任成都画院画师,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绵阳地区画院院长,三台县画院名誉院长。孙竹篱幼年随父读书,打下古文经典基础。弟兄皆善书法,竹篱独喜绘画和诗文。15岁入滦县中国后因家贫中缀,17岁在北平琉璃厂做画师,宗法任伯年及上官周、钱慧安、吴友如等名家。青年竹篱曾至无锡工作再转赴西安,他受聘于东北大学任职,“抗战”爆发前夕,孙竹篱于1937年再随东大内迁四川三台县。1952年,孙竹篱从教于子昂故里射洪县一直到退休。射洪是人文荟萃之乡,唐代杜甫曾到此住过,韩愈称“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的初唐大诗人陈子昂开盛唐一代诗风之先河,流芳千古惠及后人。射洪至今地方文风很盛,能诗能画的人很多。作为文人画家的孙竹篱,在这样一个人文环境中生活工作和创作着。虽一时有些政治上的挫折,他也能以平静心态坦然度过,而他的艺术之树却始终绿叶婆娑,繁荫满地。一直坚持诗书画创作的孙竹篱,这一时期为射洪人民留下了大量艺术珍品,从民间到官员,竹篱先生的国画作品广为流传和被收藏。射洪书画界亦因有竹篱先生而十分活跃,争相拜师学艺者众多。孙竹篱1986年去世,离开射洪人民已有20年之久。但在射洪,那一袭俭素的布衣,一竿旱烟袋,花白的胡子,深深的皱纹,满面天真和善的笑容,依然活在人民的心中。而他那大写意的诗意画,影响了和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射洪画家、诗人。1980年7月,在成都参加省文化会的孙竹篱同冯健吾、吕林等十来位画家应邀到金牛宾馆作画,当时正在四川视察下榻在金牛宾馆的小平同志来看望画家。在孙竹篱的画室,一一看过墙上的作品,邓小平高兴地说:“诗书画一体,这才是中国画的特色”。小平同志的女儿邓琳深深地被孙竹篱的画作所吸引,她希望四川以后多选些这样的作品去北京。1982年9月,邓琳专程拜访孙竹篱,两人就中国画的源流、发展及自身对艺术的追求作了深入的交谈。随后两人合作诗画留念。1982年3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绵阳地区文教局联合举办了“孙竹篱国画展”,孙竹篱一夜成名。这次展览共展出孙竹篱花鸟画精品96件,《荷花》、《田园风味》系列作品令观者无不为之倾倒……方毅同志为展览题词:“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省美协副主席吕林观后说:“(孙竹篱)像展开双翅的凤凰,从偏僻的山林飞到繁华的省城来了,看了使人激动”。中国画研究院两位副主席黄胄、蔡若虹兴奋地来到展厅,逐幅细看。看到妙处,黄老拄杖久久伫立,若有所悟;而蔡老则手拂长鬓,开怀大笑,展览馆不得不做出决定:原定展出10天,再延长20天! 随后,省内外报刊经常见到他的作品和评介文章,一时名声大躁。有人惊呼“四川又出了陈子庄”。“伏久者,飞必高”。而孙竹篱正如伏枥老骥,一跃而长风千里。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江苏宿迁人。宿豫县南蔡乡人。其父系清末秀才,开办私塾教书,喜书画。葆桢自幼受其父熏陶,以善画闻名于乡里。1936年毕业于江苏省立宿迁玻璃科职业学校(原省立宿迁中学玻璃职业班,即今江苏省宿迁中学)高职班。1939年考入设于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艺术系,获得艺术大师徐悲鸿、张书旗、傅抱石、陈之佛、吴作人等的教诲。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并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荣1941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青年画家一等奖,并获青年作家奖金。1944年任江苏正则艺术专科学校讲师,1946年任四川江津窑业余学校美术教师兼教务主任。1949年后,历任重庆市北碚新中国艺专校长,重庆女子师范学院附中美术教师,1956年起在西南师范学院任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当选美协四川分会理事,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文联委员。1980年后,苏葆桢在重庆、成都、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并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国际画展。作品流传遍及亚、非、欧、美的许多国家。擅中国画,尤长画葡萄。作品有《川西三月》、《硕果丰收》、《樱花孔雀》等。《硕果丰收》1980年获四川省美术创作优秀奖。出版有《写意花鸟画技法》、《怎样画水墨葡萄》、《苏葆桢作品选》、《苏葆桢画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1962年生于江苏徐州。1988年进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深造,师从江宏伟先生。现为上海市闵行区群众艺术馆国家高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多次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艺术大展,许多作品被中南海、美术馆、博物馆收藏。1993年—1998年期间4次赴香港举办个人画展;1994年应邀赴法国巴黎举办个人画展,《酣秋》被前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先生收藏并签写收藏证书;1998年应邀赴科威特举办个人画展;2004年起美术作品由美国GoedhuisContemporary画廊代理;2005年应邀赴美国纽约举办个人画展。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沈迈士(1891—1986),名祖德,号宽斋,以字行,浙江湖州下昂乡竹墩村人。父瑞琳,母龚韵珊,均擅书画,有影印书画集及长喜斋论画诗印行。早年随母学画,后进上海震旦大学攻文学,获学士学位。曾在北洋政府外交部佥事科任职,参加过与苏联政府交涉收回领事裁判权及东正教教产谈判。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文科讲师、北京古物陈列所副所长。北伐以后,任浙江省政府秘书、南京考选委员会专门委员、上海市文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因对政府腐败不满,愤而辞职,以卖画为生。曾与沈尹默合作开办书画展览三次,在书画界卓有声誉。1949年5月,沈迈士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聘任为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后,又被聘为兼职画师。以后历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分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分会名誉理事、湖州书画院名誉院长。是上海卢湾区第一、二、三、四、五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三、四、五届政协委员,卢湾区政协常委。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沈迈士绘画师承家学,山水取法沈周,旁及诸家;花卉宗沈石田。并能指画。画风苍润,笔致雄秀。绘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著有“画家丛书”中的《王诜》,另有《沈迈士画集》传世。还长于书法,善作诗词。名人故事2011年是海派书画名宿沈迈士先生诞辰120周年。日前在“澄智堂”巧遇竹刻名家黄宏疆先生,作为沈老的孙女婿,谈起自己从一名排练教练“转业”走上艺术道路,他对沈老言传笔教、诲人不倦的情景至今不忘,深深怀念。宏疆告诉我们,上世纪80年代初刚从部队转业回到上海,自己才30岁出头,觉得还年轻,又在沈老身边,就想学习书画艺术,那时沈老已过90高寿,见孙辈肯学自然高兴,便给他制定学习计划。除了每天练字习画之外,还让他学习古典文学和品读经典书画,每周要用古文写观赏心得,字数不论多少,但一定要交给沈老看。当时他几乎没有空余时间,一有空就忙着查找相关资料阅读,再苦思冥想地完成作业,然后由老先生批改讲解,几年下来,使他学到许多知识,为艺术上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宏疆接着说,1985年冬至前夕,沈老已是95高寿,但思路依然清晰,记得自己向沈老请教绘画的简约和复杂问题,沈老马上答道:“这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各人的理解,简约要像欧阳修修史的名句:‘逸马杀犬于道’,复杂好比过年放焰火,越多越漂亮。”又问作画如何取法?沈老说:“取精用宏,博观约取。”还举例说明:“元代王蒙的山水画得繁密复杂但不塞迫,有气贯势足、浓郁苍莽之美,是国宝;而元代倪云林的山水画得‘逸笔草草’、删繁就简,有萧疏空灵、简约超逸之美,同样是国宝啊。就看你怎么去吸收,怎么去用了。”看到小辈好学,老人家非常开心,第二天还专门给自己写了一帧“博观约取”的条幅,并题款:“宏疆孙婿勤于问学,索书此句乃其心得也。”殷切教诲让宏疆终身受用。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沈绍伦(1935.7—)。上海嘉定人。擅长水彩画、宣传画。自学绘画,曾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青年美术研究班进修。1956年考入上海画片出版社任编辑。1957年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宣传画编辑,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水彩画研究会会长。出版有《沈绍伦水彩画选集》。作品有《荷塘翠鸟》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孙雪泥(1889.7—1965.7)又名鸿、杰生,字翠章,号枕流,别署枕流居士,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人。1917年创办生生美术公司,编辑《世界画报》,早期聘徐卓呆为编辑主任,后自任编辑主任。1928年,采用新制版工艺印刷《良友画报》,十分精美,很有声誉。1928年任中国画会常务理事。1931赴日本考察,回国后又创办图画书局,出版儿童读物,同时首创绢扇面彩色胶印工艺,为印制国画团扇,在松江设有团扇制造厂。1945年后任会长。抗战前,在漕溪北路置地自建新厂房,引进半自动胶印机,1948年又引进哈立斯自动胶印机。1959年,因市政建设动迁,该厂并入中华印刷厂。1950年出席第一届全国出版工作会议。1953年至1958年间任上海画片出版社编辑部主任,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筹建时被聘为画师。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农工民主党党员。曾于1962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展。1965年7月4日在上海逝世。五岁能剪纸,十六岁中科举,开始习画,临线装版画以及图案。一生专研绘事,工山水、花卉,尤擅鳞介、蔬果、梅花等。山水画继承云间画派,花果则宗明代孙克弘,所作风景和蔬果,淡雅秀逸,颇有韵致。作品有《花果山图》、《高山放牧图》等。作品有柳浪闻莺、春节欢度所见等。亦善于旧体诗,多写咏物之作,平易而富风趣,著有雪泥诗集。代表作《富春江上木排多》、《蔬菜梅花》入选1956年第二届全国国画展览,《西郊农事好》入选1960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渔业丰产》刊入《上海中国画选集》,《菜市归来》刊入《上海花鸟画选》。还曾主编《笑画》、《滑稽》、《俱乐部杂志》等画刊。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1993—1994年由西安市政府公派在日本京都艺术大学研修日本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国画院特聘画家。1990年国画“秋雨色更浓”参加中韩书画交流展。2004年11月钢笔组画作品《贵州苗寨》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2006年《美术》第四期刊登钢笔画《陕西太平峪》。2006年4月参加全国首届钢笔画邀请展.现任中国新钢笔画联盟委员会常务理事。2007年10月全国第二届钢笔画西安展《故乡》荣获银奖。2007年出版宋宏伟钢笔画画集。2009年钢笔画《故乡》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国画《故乡》作品参加庆祝建国60周年陕西省美术作品展。2011年10月全国第五届钢笔画温州展《小街》荣获银奖作品并被组委会收藏。2012年宋宏伟中国画【荷花】专集出版。2013年10月中国画《故乡》参加第三届中国西部高原.高原中国画年度展作品被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收藏。2014年4月中国画荷花系列《荷为贵》赴日本参加((大象无形---中国画展))2014年8月策划,水墨流变——九人作品对话展.九月策划九画家土耳其写生之旅。2014年钢笔组画《一堆房子》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2015年10月国画山水人选第五届中国西部高原.高原中国画年度展。2015年11月国画山水参加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成立十周年优秀作品展。2015年宋宏伟中国画画集出版2016年元月组织策划,水墨流变——九人作品对话展(第二季)。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舒宏昌(鸿昌):西安市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兼职教授、西安市政协委员、西安中国画院特聘画家、西安市优秀中青年签约画家、西安市文联“德艺双馨”画家、西安市花鸟画画院副院长。西安中国画院特聘画家2.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兼职教授3.陕西金融美术家协会主席获奖情况:1.2002年国画《金秋》获陕西省首届中国花鸟画展览金奖2.2005年国画《寒月》、《赶场》获西部风韵中国名家邀请展优秀奖3.2008年国画美术作品《秋实》入选中国文联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工笔花鸟的画法》书号:9787536820296其他成就:1.获西安市2011年“德艺双馨”艺术工作者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邵炜,字渭涛,1959年出生于陕西富平,曾任陕西省骊山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珠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画家,《美术之友》特邀编辑。艺术成果及报道:1991年作品《山丹丹花开红似火》获陕西省建党70周年二等奖,2006年作品《黄土情怀》获中国美协主办的“李苦禅艺术馆开馆暨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除热得清凉》、《秋莲》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第19次新人新作展”,2007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全国首届“草原情”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邵梦龙,原籍安徽。少年时期即在父亲的熏陶下学习书法与绘画。因此他9岁即成为陕西省美协会员,12岁成为陕西省书协会员。因此有“神童”之称。早在50年代,他的书画作品就经常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服》、《中国少年报》、《陕西日报》、《红色少年报》等媒体上发表。1962年西安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新闻专题片《金石书画》,专门介绍少年梦龙和书擅巨匠石鲁先生。还和著名书法家陕西美协副主席张寒杉先生联袂拍摄电视专题片。在70—80年代,他曾创作连环书二十余种。如《苏武牧羊》、《画魂》、《神拳扬威》、《周总理的故事》、《邯郸之战》、《三国演义》之三《割发代首》、《三滴血》、《小公鸡见闻记》、《金梢马》、《放牛记》、《爱因斯坦》……等。邵梦龙先生现任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编辑部主任、他不仅编辑了许多好书、创作了许多好画,还出版了《邵梦龙国画艺术》、《邵梦龙画选》、《水墨生涯》、《人物头像画法》和《手的艺术》等绘书及美术理论专著。特别是洋洋大观的《手的艺术》(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一书,是目前美术界有关手的绘画艺术论述较为细致全面的一部专著。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