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四川成都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民盟书画院副院长。主要作品有《九寨沟》(邮票用画)、《血凝河山》(中央军委用画)、《九寨金秋》(四川省委用画)等。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暨四川省美协山水画会学术部主任和花鸟画会常委、四川省诗书画国际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成都民盟书画院副院长,成都画院专职画师,北京大学东方书画家协会高级顾问。四川省书协会员暨成都市书协理事、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暨四川省诗词学会、楹联学会理事。其世缘自师承与自学,工写兼擅。主攻山水,兼及花鸟人物书法篆刻,并从事诗词,散文等文学创作、文艺评论和美学研究。书画作品在国际国内多次参展并获奖50余次。一批气势磅礴的巨幅作品为中央军委、天安门、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军博、京西宾馆、北京大学、裕龙大酒店收藏并张挂,一批四川名胜巨幅为四川省委、省政府及驻京办事处,锦江宾馆等贵宾接待大厅、会议厅收藏并张挂。并印入国家礼品画岫。其又是中国名酒“泸州老窖”酒标书字和“全兴大曲”酒票印章的作品和国家邮票“九寨沟”的主创设计者。其文章诗词等为人民日报、中国书法、四川日报、新疆日报、金榜仍、剑南诗词丛钞、峨岷诗稿、春雨集等报幕及专业刊物发表,并获优秀论著奖。其艺术受到了张爱萍、杨成武、方毅、刘华清、高占祥等中央领导和常任侠、柳倩、李少言、李焕民、吴凡、钱来忠、赵金光等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赞扬。有画集《张幼矩水山画》、文艺论集《半窗艺语》行世。辞书《中国美术家》《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世界华人美术名家年鉴》《中国书画鉴赏辞典》《中华诗辞年鉴》《四川美术家》有传。是集画、史、论为一体,文化修养全面的艺术家。1980年山水《都江春雨》参加成都、重庆、自贡、渡口四市国画联展并获二等奖。1981年山水《青城山阴亭》参加西德“中国水墨画艺术展”。1982年工笔重彩花鸟《春回天彭》、山水《都江春雨》获四川、广东国画联展优秀奖。1983年山水《黄山半山亭》、工笔花卉《蜀葵》获中国民主同盟全国盟员画家画展优秀奖。1984年山水《金江春晓》获建国45周年选送大展全国美展、省优秀奖。1985年金碧山水《桃花源》等参加驻外使馆中国扇画书画艺术展。1987年山水长卷《川康形胜图》参加中国书画展览,文化部《川康形胜图》艺术观摩展。1980年山水《都江春雨》参加成都、重庆、自贡、渡口四市国画联展并获二等奖。1981年山水《青城山阴亭》参加西德“中国水墨画艺术展”。1982年工笔重彩花鸟《春回天彭》、山水《都江春雨》获四川、广东国画联展优秀奖。1983年山水《黄山半山亭》、工笔花卉《蜀葵》获中国民主同盟全国盟员画家画展优秀奖。1984年山水《金江春晓》获建国45周年选送大展全国美展、省优秀奖。1985年金碧山水《桃花源》等参加驻外使馆中国扇画书画艺术展。1987年山水长卷《川康形胜图》参加中国书画展览,文化部《川康形胜图》艺术观摩展。1988年金碧山水《云路蟠锦绣金晖照雪山》获四川省国画大展金龙奖。1989年金碧山水《云路金晖》获建国40周年四川省美展优秀奖,选送七届全国美展。1990年山水《金沙水拍云崖暖》参加毛主席纪念堂纪念“毛刘周朱”业绩书画展。1991年金碧山水《太阳从我们手中升起》获中国当代工笔画第二届全国大展,建党70周年四川省美展优秀奖。1992年山水《夔府夜月》、《都江堰》、《剑门关》、《青城山》获比利时“中国成都造型艺术展”四川省优秀奖。1993年山水《团结胜利之光》、《皎平渡口潮金沙》。写意《墨兰》参加毛主席纪念堂《东方红》画展,军事博物馆“中国著名书画家作品展”。日本“四川省美人画山水画展”。?1994年金碧山水《蜀山之晨》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中国画首届深圳特别展,获四川省美展优秀奖。1995年山水《高山仰止,国魂永昌》参加中国三峡百景图展。1996年金碧山水《东方欲晓》获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四川省美展铜奖。1997年巨幅山水《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蜀山青》获四川省“长江·三峡情”美术摄影大赛金奖,`97国际熊猫节中国画大展金熊猫奖。1998年金碧山水《峨岭旭日》第四届中国当代工笔画重彩画大展。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书画邀请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九寨沟》,完成中央军委用画《血凝河山》。1999年金碧山水《峨眉高出西极天》庆祝澳门回归’99祖国颂,巴蜀大地山水画,风景画大展并获优秀奖。完成四川省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大厅用画《蜀国多仙山峨眉貌难匹》。2000年完成四川省委用画《九寨金秋》、锦江宾馆之省委省政府用画《峨眉高出西极天》、《剑门》、《青城》、《都江春雨》。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1971年生于四川成都,1997-1999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省诗书画院(省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8年《那一年秋》获“第四届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展”金奖;1999年《忆秋》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四川省展银奖;1999年《月夜》获“中国美协中国画三百家作品展”铜奖;1999年《觅1》获“第三届国际金鹅奖书画展”金奖;1999年《忆秋2》获“第二届全国花鸟画展”优秀奖;2000年《觅2》获“新世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大展”金奖;2000年《大熊猫》获“中华魂全国中国画、书法大展五百家”金奖;2000年《幽谷》获“第二届浙江省中青年花鸟画展”银奖;2000年《熊猫》获“亚享杯全国绘画、书法精品展”银奖;2000年《娇子》获“欧洲国际东方美术大展”铜奖;2002年《熊猫》获“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中国画大展”金奖;2003年获“第四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2004年《大熊猫》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已出版《中国美术院校教材――工笔走兽画》、《新工笔动物画》、《工笔动物画新技法》、《工笔猫狗技法》、《美术教学师范作品――工笔走兽画法》、《工笔――名家画羊新技法三人集》、《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王申勇》、《当代中国画名家画犬――方楚雄、王申勇》。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吴攀笔名小东、雨樵。四川射洪人。擅长中国画。199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1996年至1997年在四川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高研班进修;1992年至1996年任四川省农机校美术、书法教师,其间受聘于川北教育学院艺体系;1996年为四川省遂宁市文联干部至今。作品《赛马论兵图》入选第四届中国体育美展,《游击队之歌》入选第九届全军美展、《夏日·溢》获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优秀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周华君(1948.11—)出生于四川,198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1994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名家班”,曾任苏东坡博物馆馆长、东坡画院院长,四川眉山地区文联副主席,美协主席,二级美术师。现为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传统建筑传统园林学会会员;四川省美协理事。近年旅居法国创作与艺术交流,任法国巴黎文化艺术研究创作中心研究员、客座教授;其代表作曾获“中国画学术精诚奖”;“中国画三百家”铜奖”;“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铜奖;“爱我中华美术大展”银奖;入选日本“当代中国巨匠绘画展”;入选“中华世纪之光中国画提名展”;入选“正当代最具影响力百名画家提名展”;中国新闻电影纪录制片厂曾拍“画家周华君”电影专题片;中央电视台、四川卫视、湖南卫视、山东卫视、《美术》、《中国书画》、《江苏画刊》、《中国画》、《国画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四川日报》、《香港文汇报》、《欧洲时报》、《世界报》、《巴黎纳依期刊》等百余种报刊及媒体专题评介和报道;1995年策划并主持“第九届全国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其艺术成就入编十余种艺术家辞典;出版个人作品专集二十种。在中国美术馆、香港、台湾、日本、法国巴黎、里昂、德国科恩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二十一次;其优秀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画展;并有多件佳作在深圳动产拍卖行、艺术品拍卖行、北京嘉德拍卖行拍卖;许多佳作被中国美术馆等海内外收藏机构、收藏家、以及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梁时民,生于四川梓州,先后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获美术硕士学位;现攻读武汉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展,并多次分别获金、银、优秀等奖项。现为中国美协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文联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四川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巴蜀创作中心主任、中国文化部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化部国际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徐悲鸿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成都徐悲鸿画院院长、北京国画院副院长、四川省花鸟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艺术创作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师、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2007、2010年两度被评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花鸟)画家。作品《远声》、《不灭的圣火》曾分别搭载“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宇宙飞船上天遨游返回。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字深地,号墨出,回族,1963年生于四川成都。现为成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家,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寅坤先生在创作中重视画面全局的结构气势和笔墨运用,重视对物象特征的强化,重视对物象真情的感受。他苦心营造画面结构、造型,从不放弃感受而迁就表象。品读他的作品不仅能领略到高洁之美,同时还能体会出一种雄浑的气势。蔡寅坤把自己特有的个性、气质、生活经历融合在绘画当中,形成了“重、拙、大、豪”之美的独特画风,在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坛独树一帜。蔡寅坤先生作品入编《中国当代美术全集》、《中国首届花鸟画作品集》、《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作品集》、《中国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画花鸟作品集》、《当代中国画扇面集》、《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集》、《中国画三百家》、《当代中国画名家杜甫诗意画邀请集》、《水墨传承·当代中国花鸟画十人展集》、《水墨动向·第三届当代著名中青年国画家学术邀请展集》、《“红梅八哥”中国第二届花鸟画学术提名展集》、《“相依图”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集》等大型辞书画集,并荣获“中国花鸟画成就奖”和“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曾为中央军委创作巨幅大画《鹤》,为天安门城楼创作巨幅大画《池塘昨夜惊风雨》。作品赴日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瑞士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展出并被有关机构收藏。曾先后多次在国内外举办大型个人画展、联展。《美术》、《中国书画》、《江苏画刊》、《人民日报》等多家报纸杂志曾专题介绍其艺术成就。出版有《蔡寅坤画集》、《蔡寅坤的画》、《蔡寅坤大写意花鸟画》、《蔡寅坤花鸟画精品集》、《当代中国花鸟画坛10名家·蔡寅坤作品集》、《走进野风堂》等多部专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丁立镇,1938年生于山东日照市。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学会会员,西泠书画院、日照书画院特聘高级书画师,中国中外名人研究会艺委会特级画师,四川省诗书画院国际艺术交流协会理事,以人物画最为杰出,兼能山水、花鸟、走兽。传统功力深厚、又能突破成法,形成了被专家称为“丁氏三原色”亦称“丁氏五方正色”的独特艺术风格。作品上百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出版、发表和收藏。并被作为国礼赠给美国国会等。出版白描专集《广元石刻艺术画册》、参加法兰克福等三个国际书展并被评为四川省十年优秀图书,新出版的《丁立镇中国画选》,受到各界人士高度赞誉。作品编入《中国书画名家作品精选》、《世界华人美术家书画集》、《当代美术院校教学范画.当代人物》等十多本大型画册。《人民日报》等报刊和中央省市电视台,以及菲律宾《世界日报》等都作过专栏评介。获首届“书圣杯”国际书画大奖赛金奖和“猫王”奖、迎奥运全国绘画大师典范作品荣获奖、国土美展一等奖、等。并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等。最近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中国民族舞蹈国画集》受到专家及媒体的高度评价。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孙竹篱(1909—1986),名守仁,河北滦县人。抗日战争期间躲避战乱,随东北大学一道移居四川三台县,至1958年定居射洪。他是著名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任四川省市政协委员,县政协常委,四川诗书画院副院长,一生从事美术教育,晚年钻研诗画创作,擅意笔花鸟画,常作荷花、梅花,作品有《画梅》、《鸡雏》、《墨荷》等。作画近千幅,书法二百余件,作诗六百余首,受到文化艺术界的推崇,著有《孙林书画集》,《竹篱诗文集》。1927年在唐山从事教育工作。1937年供职於东北大学工学院,“七·七”事变後随校迁西安,继迁四川三台。1949年後於三台、射洪等地任中学和师范学校美术教师。1977年退休,继续美术辅导工作。1982年於成都举办个人中国画展览,后受邀至唐山展出。曾任成都画院画师,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绵阳地区画院院长,三台县画院名誉院长。孙竹篱幼年随父读书,打下古文经典基础。弟兄皆善书法,竹篱独喜绘画和诗文。15岁入滦县中国后因家贫中缀,17岁在北平琉璃厂做画师,宗法任伯年及上官周、钱慧安、吴友如等名家。青年竹篱曾至无锡工作再转赴西安,他受聘于东北大学任职,“抗战”爆发前夕,孙竹篱于1937年再随东大内迁四川三台县。1952年,孙竹篱从教于子昂故里射洪县一直到退休。射洪是人文荟萃之乡,唐代杜甫曾到此住过,韩愈称“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的初唐大诗人陈子昂开盛唐一代诗风之先河,流芳千古惠及后人。射洪至今地方文风很盛,能诗能画的人很多。作为文人画家的孙竹篱,在这样一个人文环境中生活工作和创作着。虽一时有些政治上的挫折,他也能以平静心态坦然度过,而他的艺术之树却始终绿叶婆娑,繁荫满地。一直坚持诗书画创作的孙竹篱,这一时期为射洪人民留下了大量艺术珍品,从民间到官员,竹篱先生的国画作品广为流传和被收藏。射洪书画界亦因有竹篱先生而十分活跃,争相拜师学艺者众多。孙竹篱1986年去世,离开射洪人民已有20年之久。但在射洪,那一袭俭素的布衣,一竿旱烟袋,花白的胡子,深深的皱纹,满面天真和善的笑容,依然活在人民的心中。而他那大写意的诗意画,影响了和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射洪画家、诗人。1980年7月,在成都参加省文化会的孙竹篱同冯健吾、吕林等十来位画家应邀到金牛宾馆作画,当时正在四川视察下榻在金牛宾馆的小平同志来看望画家。在孙竹篱的画室,一一看过墙上的作品,邓小平高兴地说:“诗书画一体,这才是中国画的特色”。小平同志的女儿邓琳深深地被孙竹篱的画作所吸引,她希望四川以后多选些这样的作品去北京。1982年9月,邓琳专程拜访孙竹篱,两人就中国画的源流、发展及自身对艺术的追求作了深入的交谈。随后两人合作诗画留念。1982年3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绵阳地区文教局联合举办了“孙竹篱国画展”,孙竹篱一夜成名。这次展览共展出孙竹篱花鸟画精品96件,《荷花》、《田园风味》系列作品令观者无不为之倾倒……方毅同志为展览题词:“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省美协副主席吕林观后说:“(孙竹篱)像展开双翅的凤凰,从偏僻的山林飞到繁华的省城来了,看了使人激动”。中国画研究院两位副主席黄胄、蔡若虹兴奋地来到展厅,逐幅细看。看到妙处,黄老拄杖久久伫立,若有所悟;而蔡老则手拂长鬓,开怀大笑,展览馆不得不做出决定:原定展出10天,再延长20天! 随后,省内外报刊经常见到他的作品和评介文章,一时名声大躁。有人惊呼“四川又出了陈子庄”。“伏久者,飞必高”。而孙竹篱正如伏枥老骥,一跃而长风千里。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赵蕴玉(1916.2.1~2003.1.12)原名文蔚,后改名赵石,字蕴玉,四川省阆中市人。幼年读过私塾,在县中读书时,因酷爱绘画而辍学,专修绘画,先后曾在阆中市几所学校任教。1945年到成都,入大风堂,师从张大千,艺事得以大进,并在成都的岷云艺专任教,由于喜爱戏剧,故曾从事过一段时期的戏剧工作,并在博物馆研究古代字画,参加了复制的工作,由于他临摹的技法高,工作又认真,不但大大地扩大了自我的学养,摹写的作品,几可乱真。他的书法也沉稳雅秀,隶书的造诣更高,1975在日本曾举行书法个展,而博物馆藏品中有八扇邓石如隶书屏,不慎散失一屏,为之补写而作旧,放在原作中居然不易识别,连知名艺文界人士前往观赏,无法相信是补书,直待徐邦达先生反复审定,方识别了出来。徐先生欣慰之余,赠诗一首,以文征明为苏东坡补赤壁赋缺三十六字典故,书为“欣看补白比文郎”。这一段艺苑雅事,也正说明赵氏书法的造诣。他兼长各家,五礼具备,尤擅行草,重要风景名胜区都留有他撰的楹联和匾额,只是一般画幅上所见书体以婉约胜,是为了较适合他工细笔法而书写的。赵先生的绘画,继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大千先生在传统中汲取石涛之新的意念,随时求取突破与变化,也深植蕴玉先生的观念与技法中。他功力深厚,造诣精湛,举凡人物、花鸟、山水的均为所长,工笔重彩、写意、白描各类的表达技法,均随手拈来,无不自然成章,可见他卓越成就的一斑。先介绍赵先生的人物绘画。他的人物绘画的路子很广,大千先生早年精写高士,尤其得孙位的高逸图以后,心随手运,颇得唐代神韵,高古游丝,渊穆厚重,有笔力千钧之感。人物开相尤佳,远在明代和清代之上。蕴玉先生无大千先生高士开相模式的缺点,笔力也许稍有不逮,却颇有稳重雅逸之气。大千先生精佛像,但晚年病目,巧瞻精丽的作品已不可多见,蕴玉先生由于精双钩花卉和金碧山水,佛像除仿敦煌单尊的佛像外,像观音渡海图。和一般设色精工的人物,其配景技巧之高妙,真可与仇十洲相媲美。大千先生绘画中,仕女画为数亦复不少,时妆仕女外,得唐代意趣者颇多。蕴玉先生以仕女享名,“蜀中乐使”、“图中赏心十二事”、“薛涛制签”、“簪花图”、“手倦抛书”等,无不称得上精心杰作。他的仕女,既具现代人物的亲和感,着色的雅逸,造型的婉约,又颇得古朴欢约的情趣,的确做到了艳而不俗,浓丽超逸兼得之妙。所以如果说他承受了大千先生的衣钵,更不如说他由大千先生入手,渗和了明代和清代仕女画如仇英的宛丽,余集的秀倩、改琦的脱俗、费丹旭的美艳而形成了自我的风格,使他的作品与欣赏者更为接近,更易于领略和欣赏。大千先生的山水表达技法,最重要的有三类,第一类为抚石涛的水墨写意,兼有米芾、高克恭、吴镇等的意趣。第二类为青绿兼金碧,力追唐代。第三类为由王蒙而董源,以披麻为主,得苍润绵密的意趣。三种画法,固然悉见于赵先生作品中,由于赵先生勤于作画,潜心创作,反以没骨金碧或青绿为多。师王蒙意趣的也颇不少,他的努力,对古法的探讨,尤多积极的意义,对古法中的可贵处,作了新的诠释。花鸟画内容极杂,工其中数项者即可享大名。赵先生却渊博如浩翰大海,禽鸟走兽,百花争艳,间以蜂蝶,无不静观精绘,形神兼备。禽鸟中燕鹤、鸳鸯,兽类中猿、猫、免、松鼠、大熊猫、乌骓,佐以四时花卉,真是洋洋大观。工笔花鸟,除勾勒边正确实外,贵在设色,有清一代花卉宗师恽寿平、创设骨画法、其作牡丹,艳而不俗,为后人师葆。蕴玉先生勾勒成形后先施正染,层层着色,不求浓艳而务为厚实,正染不足,佐以背染,色调明快中自有一种超逸的书卷气,直透而出,令人观后实有回味无穷之感。从三年前开始,友人嘉乐公司耀兴兄将蕴玉先生作品亲携来台,一观之下,深为感动,论其作品中布置的妥贴,用色的精勤,骨法的渊穆凝练,虽与大千先生的奇肆奔放与笔力千钧或尚有未逮,确是工力深厚的荦荦大作。尤其看到他无所不能的广涉各门多类的表达技法,真与为传统国画的承传,作了最好整理。工笔重彩,易学而难成,不经过创作实验,是无法体会个中艰辛的。记述中言仇英作画所谓“粉图黄纸,落笔乱真,至于发翠豪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而当他作画时,耳不闻丝乐,目不瞧良景,可见用功之苦。但后人以赵伯驹身后一人誉之。今日拜读蕴玉先生大作,不禁有相同的感受。我对大千先生人物画,虽未能作极为深入的研究,但每在讲授中提起,深以孙家勤先生既尽得大千先生衣钵,未能返台任教以育作英才为憾事,得使后学能因其启迪,维系传统命脉而不坠。既得见蕴玉先生作品,深庆国内尚有先生能继大千先生遗绪者。欣闻扇面百帧愿在台出版,自当尽力促成,并为之序。2003年1月12日晚11时20分许,四川省著名书画家赵蕴玉突然去世,享年87岁。赵老的死讯震惊了四川文化界、省市有关领导、省文化厅、市文化局,省市文联、省市美协以及赵老的故乡阆中市委、市政府等都派代表前去慰问,表示了沉痛哀悼。艺术成就,擅人物、花鸟、山水,尤仕女,技法全面,工笔、写意、重彩、白描皆善,章法严谨,笔墨挺秀洒脱,开拓了四川国画的新局面,代表了四川国画界的最高水平,作品曾多次在国外展出和发表,受到广泛的欢迎。赵老的一生,对于艺术的追求十分执着,一幅《蜀宫乐伎图》就花去了10年的心血,上世纪80年代,该画被带到日本参展,在日本引起轰动。一名日本商人出价18万美金意图收购,赵老不为所动。后来,大英博物馆也想要收藏这幅画,但赵老也没有同意。赵老希望他的画可以留在内地,让后人观赏,所以多次拒绝了金钱的诱惑。他长期在成都画院工作,院长田旭中的挽联高度概括了赵蕴玉的一生:“淡泊名誉,德启后人;精研书画,艺重当代”,横批:“高风永存”。《蜀宫乐伎图》白描底稿至今尚由赵老门下赵姓弟子收藏,并装裱于成都家中完好无损,无价之文化遗产。赵老的去世还引起世人的忧虑赵老的去世还引起世人的忧虑,因为与他并称蜀中四老,代表四川国画界最高水平的吴一峰已去世多年,周北溪也已有90岁高龄,老前辈的绝技能否传承,成为人们心中的疑问。值得欣慰的是,赵蕴玉的儿孙都继承了他的画风,并且都已在画界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前不久,赵蕴玉和他的孙子赵弥还举办了画展并出了一个作品集,在美术界传为佳话。据悉,赵老的遗体将在本月17日火化。其家人随后将筹建赵蕴玉艺术馆,用来收藏赵老传世的几千幅字画以及他所收藏的恩师张大千的书画。在近期内,他的家人还将举办赵蕴玉遗作展。为黄成兴先生题词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郭克(1925.11—)甘肃天水人。擅长中国画。1950年毕业于西南美术专科学校。1951年任教于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历任教授、中国花鸟画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缙云书画院副院长,重庆国画院副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国家教委“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三等奖。作品曾参加国内外美展。作品《还春曲》、《日出山花红烂漫》、《硕果图》、《红梅赞》等为中国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张自忠纪念馆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80条/8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