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金正惠,出生于1939年9月,浙江东阳人。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即中国美院)中国画系,擅长花鸟画,工写兼善,作品极具现代画意蕴,曾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展,其中《翠林晓声》获九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创作奖》。现为中国美协会员、教授、上海美协会员。出版的著作有《工笔花鸟画技法》、《现代花鸟画写生与创作》、《中国花鸟画技法教程》等九种。2012年被评选为最具学术价值的十大“海上画家”。作品《丽日薰风》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醉春》获中国现代书画大赛优秀奖;《秋香》入选全国第六届花鸟画邀请展、《硕果飘香》入选全国首届花鸟画大展。出版有《金正惠画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江苏武进人,自幼酷爱绘画,从著名中国画家江寒汀先生攻研花鸟画,于宋、元、明、清诸大家技法深得精髓,并能融会贯通,化为己出。近年来于绘画理论着力探索,以作导向,精意创格,画风独树。作品气势博大,意境清远,行笔刚健有力,用墨富有层次,设色典雅秀丽。作品曾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全国年画展等,并被选送日本、法国、意大利、尼泊尔以及拉美等国展出,并多次为国内外报刊杂志所刊载,多次赴新加坡讲学及举办个人画展,作品为新加坡博物院等国内外机构收藏,一九八八年在台北举办个人画展。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院创作研究室主任,上海美术家协会海墨中国画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上海美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顾问。著有《陈世中花鸟画册》、《怎样画紫藤》、《怎样画葡萄》、《写意花鸟画谱》及《当代美术家画库陈世中专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韦献青(1956.1—)江苏常州人。擅长年画、油画。1988年进修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设计系。现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画、宣传画室编辑。作品《我的小鸟》获第四届全国年画评奖三等奖,《四化新标兵》入选全国第六届美展,《天上有个太阳》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油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江苏无锡人。曾从名士袁容舫先生攻习山水、花卉、文学及诗词。1954年师从上海著名画家江寒汀先生专攻花画。1963年又致力于中国绘画理论的研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上海市黄浦画院副院长。著有《百鸟图》、《钱行健画集》两册,《中国画技法丛书》以及我国台湾出版的《涉禽》、《游禽》、《鸣禽》等花鸟画集共十五种专著,以及香港、国内各主要刊物的各种出版物百余种,其中有关艺术论文论述等共约十余万字。1956年获上海市青年美展甲等奖,以后历年在上海市及全国各重要画展中均有作品展出。1984年首次在上海举行个人画展,同年和1985年、1990先后三次在香港举行个人画展,1988年在新加坡举行个人画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号野鹤。上海市人。1958年为江寒汀先生入室弟子。196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专部绘画班,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后入上海中国画院从事中国画创作研究至今。作品多次选送美、法、日等国展出,并于上海美术馆及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举办个人画展。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思远书画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出版有《杨正新画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陈国强(1942—)又名陈谷长,浙江鄞县人。擅长连环画、插图。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中国画系人物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曾出版连环画四十余本,文艺插图千余张。连环画《严贡生与严监生》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佳作奖;《西游记》获全国美术图书评奖和全国连环画评奖全国套书一等奖。出版有《怎样画鹅》、《藤的艺术》、《荷塘清趣》、《陈谷长画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北京,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著名画家李苦禅、李可染、叶浅予、王雪涛诸先生学习花鸟、山水、人物。擅长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并对中国美术史论有深入研究。1963年到上海后,得著名鉴赏家谢稚柳等先生指导,研究古代书画鉴定,过目国内公私收藏晋唐以来书画真迹近万件。其绘画融雄浑于简静之中,得平淡天真之趣。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及发表,著有《龚继先画集》、《怎样画荷花》等。曾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艺苑掇英》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编委会成员,《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副主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水乡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薛佛影(1905~1988)原名光照。江苏无锡人,久寓上海。出身于书香门弟,祖父云楣擅诗文,父叔衡为著名中医。幼受家训,能诗文,懂医道,苦读之余,勤攻篆刻。民国14年(1925)来沪,历职大德堂、天伦丝厂。民国20年,协助工蕴章创办正风文学院,任院务主任,与胡朴安、胡怀琛、吕思勉、钱基博等相交,学识大进;又得吴湖帆、张在园等名师指导,技艺愈精。久寓蒲柏路(今太仓路)146号。对古代陶器、甲骨、钟鼎、铜镜、玉石、砖瓦之刻纹,悉心钻研,精心摹练,并及宗教艺术、民族形式等,渐融会于象牙细刻之中,并进展至水晶、翡翠、白玉。善用圆刀,融指觉、视觉、心灵感觉为一,雕物转折灵活,线条流畅,名传中外。解放后,为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雕刻工艺师,国家文化部授予特级工艺美术大师。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室,自称梓翁。1918年11月27日生。浙江杭州人,中国闻名的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著有《说园》等。陈从周童年时期即喜欢养花种草、叠石理水和观察工匠造房起屋,并喜爱绘画,喜背古诗。1938年,入之江大学文学系中国语文学科。诗词师承夏承焘教授。1942年毕业后,受聘于杭州省立高级中学,市立师范学校、上海圣约翰附属高中任国文、历史教员,1944年,与海宁蒋定结婚,蒋定为徐志摩姻兄妹,得悉志摩轶事,开始了对徐志摩的钻研。同时,被著名画家张大千所赏识,成为张大千之入室弟子,攻山水人物花卉。1948年,在上海首开个人画展,以“一丝柳,一寸柔情”的诗情画意引起画坛的瞩目。1949年,发表处女作“徐志摩年谱”,成为当今研究徐志摩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宝贵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积极从事保护、发掘古建筑工作。他揉中国文史哲艺与古建园林于一炉,出版了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其《说园》五篇,总结了中国园林的理论。晚年参加多处园林设计实践,直接参与指导了上海、浙江诸多古园的维修和设计工作。1950年,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史,结识古建筑专家刘敦桢教授,开始了陈从周教授的古建筑生涯。同年秋,执教于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正式教授中国建筑史。1951年,出版“陈从周画集”,兼受聘于之江大学建筑系,还兼课于苏南工业专科学校,课余开始了苏州古建筑、古园林以及诸多的名人故居的考察。1952年,院系调整,之江大学、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土木系合并组建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执教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并受黄作燊副主任之托筹建建筑历史教研室。1953年,于《文物参考资料》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古建筑考察专文——吴县洞庭东山杨湾庙。1954年,参与指导上海龙华寺塔修理工程,1956年,代表作《苏州园林》问世。它是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在这本书里陈从周提出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论断,抓住了苏州园林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文人园林的诗情画意,还总结归纳了中国园林造园手法,诸如借景、邻虚、屏障、对景等。1959年,参与主持上海建筑三史工作,所谓“三史”是古代史、近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年史,皆为建筑史,在上海市建委领导下,对于搜集、保存上海近代建筑史料做出了积极的贡献。60年代初,参与指导上海豫园、嘉定孔庙、松江余山秀道者塔的修复、设计工作。同时,由苏州到扬州,开展扬州园林的考察研究工作。在浙江古建筑考察中发现了安澜园遗址,在扬州园林考察中发现了石涛和尚叠石遗作——片石山房。协助、参与梁思成设计扬州大明寺鉴真和尚纪念堂,陆续在《文物参考资料》、《文物》、《同济大学学报》上发表有关古建筑、古园林考察文章。1963年,获硕士导师资格,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陈从周受到了迫害,1971年,下放皖南干校,1972年,开始参与连云港海靖寺塔修理工程,1974年,指导阿尔巴尼亚进修教师。考察了济南、曲阜、泰安、聊城地区的古建筑,为保存聊城明初光岳楼大木结构做出重要贡献。1975年,在极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著述《梓室余墨》40余万字,详细记述了一生中的交往、研究、各地山川风光、民俗、民情、遗闻轶事。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陈从周绝处逢生。多年积压在心头的话,一下子爆发出来,这就是《说园》的第一篇,对古建筑、古园林的正确评价和多年破坏的无情抨击,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说园》五篇情真意切,融文史哲艺与园林建筑于一炉,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好评,纷纷出版不同版本、译本,前后有英文译本、日文译本,以及德文、法文、意文本。1978年,将苏州园林局部模制,输出至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即明轩,成为新中国以来园林文化建筑对外输出之先河。贝聿铭雅嘱他写就长卷水墨丹青《名园青霄图卷》,复请国内文化耆宿、书法名家题咏,现存纽约贝氏园,成为一件极为珍贵的书画名品。1980年秋,首次指导日本来华研究学者关口欣也博士。为适应全国各地的旅游热,修复名胜古迹热,提出“还我自然”、“文化旅游”、“先绿后园”、“绿文化”等响亮口号,针对社会上的“一切向钱看”倾向,提出“梓翁画图不要钱”,“一文不取,敞开供应”,学校教师应是“万卷户”等。到处演讲报告,所到之处极受领导、群众的欢迎和接待。有心人对陈从周的散文、杂谈、诗词歌赋先后编辑出版了《园林谈丛》、《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随宜集》、《山湖处处》。1985年,受聘为美国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顾问。1986年,编辑出版《绍兴石桥》,同年秋,应邀赴日参加日本建筑学会成立百年庆典。1987年,主持上海豫园东部的复原设计,成为上海招待国宾最佳处所之一。并于同年,获日本园林学会名誉会员称号。主编《上海近代建筑史稿》出版。1988年,宁波天一阁东园竣工。1990年,香港、台湾联合出版《中国名园》,全书用诗词一般的语言描述各地园林之精华。1991年冬,云南安宁楠园竣工。陈从周自评说“纽约的明轩,是有所新意的模仿;豫园东部是有所寓新的续笔,而安宁的楠园,则是平地起家,独自设计的,是我的园林理论的具体体现。”1991年底,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陈从周的最新散文集《书边人语》。陈从周是位才华横溢的人,具有诗人、画家的感情和气质,又有中国文人所特有的幽默诙谐。他并不善于言辩,但他的演讲或报告,常是风趣横生,令人捧腹大笑。他很努力,勤于耕耘,每日必写必画,从不停笔。他心地极好,虽然受过许多打击、排挤的伤害,但他从来没有害人之心。他没有架子,对人对事一律平等.个人简历1918年11月27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38—1942年就读于之江大学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42—1949年任杭州、上海等处高级中学、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育史、生物学教员。1950年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并执教于圣约翰大学。1951年任教于之江大学建筑系,兼任苏南工业专门学校副教授。1952年于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筹划组建建筑历史教研室。1955年任同济大学建筑历史教研组组长、副教授。1978年任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1985年受聘为美国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顾问。1989年应聘为台湾《造园》季刊顾问,并获日本园林学会海外名誉会员称号。2000年3月15日去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号豆庐、近墨者、味闲,堂号百乐斋。自幼好金石书画。师从方介堪、方去疾、马公愚、陆维钊、谢稚柳、陆俨少诸家。擅行草、篆书及篆刻,国画以花鸟为主。曾为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创作院院长、中国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吴仓硕研究会会长、上海中国画院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为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专家"。水墨画《静月竹鸟》获日本第十八届全国精选现代水墨画美术展优秀奖。出版有《中国篆刻艺术》(有日译本)、《中国印学年表》、《历代印学论文选》、《印学三题》、《篆法辨诀》、《朝天衡印选》、《韩天衡书画篆刻》、《秦汉鸟虫篆印选》、《天衡印谭》、《天衡艺谭》等,著有《书法艺术》、《篆刻艺术》、《画苑掇英》(合作)电影剧本三部。工书法他首创的“草篆”在典式篆书中大量使用了草书的表现手法,从而赋予篆书以崭新的生命力,使篆书更富于运动感和节律美。工国画所作国画讲究笔墨意趣,由明清上溯宋,元,复又渗入当今特有的时代精神,表现出新古典主义风格。国画以花鸟见长。工篆刻其金石篆刻拙中藏巧,动中寓静,自然含蓄,充分题现了雄,变,韵的情致,风格自成一家,被称作“韩派”,在当代印坛占有重要地位。国画大师刘海粟,李可染,谢稚柳,程十发,黄胄,陆严少,等用印多出自韩天衡手笔。曾受中国政府的委托,为上海APEC会议的各21国首脑刻印名章。作品曾获日本国文部大臣奖、上海文学艺术奖等;所著《中国印学印表》一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届辞书评比奖。现为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自幼酷爱金石书画,从方介堪、方去疾先生治金石及印学;从马公愚、陆维钊先生习书法;从谢稚柳先生攻国画及美术理论。韩天衡年表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1946年,受父钧铭公训导,学习书法篆刻。1960年从方介堪先生研习书法篆刻。1963年师谢稚柳、陆维钊、方去疾先生。作品参加西泠印社六十周年展。1981年任全国首届书法篆刻展评委,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及国际展览。同年正式调入上海中国画字为创作员,1984年任副院长。1985年,国画《吟鸟图》获日本国第十八届全国精选水墨画美术展优秀奖。1986年赴新加坡举办"韩天衡书画印作品展览"。1989年被选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990年应邀于天津艺术博物馆举办"韩天衡书画印作品展览"。1991年,书画印三件作品获中国美协、中国书协、西泠印社联办之"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览"大奖。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书画印等作品四件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赴香港举办"韩天衡画展"。1992年应邀赴日本静冈举办"韩天衡书画印展览",并被授予静冈市荣誉市民。1993年被选为西泠印社副社长。1994年出版《韩天衡画集》。1995年所著《中国印学年表》一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届辞书评比奖。1997年止于是年,先后共撰写出版《中国篆刻艺术》、《天衡印谭》、《天衡艺谭》等著作十余本;出版《韩天衡印选》、《韩天衡书画印选》、《韩天衡画集》等画册十余本。1998年获(95-95年)第四届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77条/8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