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原名陈体申,别名黑妞,福建人。擅长漫画、中国画、美术评论。1949年随军南下,从事美术创作活动,195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学习中国画。历任福建日报社美术编辑、副处长,中国美协理事、常务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福建省文联书记处书记。曾发表文章《漫画的讽刺、幽默与笑》。作品有漫画《祝亨福下乡》、《壮观》及中国画《樱花》等。

    居住地区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又名唐南,福州市人。生前历任福州画院院务委员、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州市美协副主席、福州市国画研究会会长、福建省政协画室画师。三十年代就读于上海新华美专,随着名画家诸乐三、诸闻韵等先生,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和国画创作研究,喜作大写意花卉、山水、尤善画牛,笔墨简练,神态生动。作品有《斗牛》、《洗牛》、《耕罢》等。

    居住地区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牟仲、静叟,福建福州人。擅长中国画、书法。18岁从师学书法、中国画。毕业于福建学院法律系,一直从事书画创作活动。福州画院副院长。作品《松》等。

    居住地区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郑乃珖(1911—2005),号璧寿翁,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精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兽、青铜器皿、蔬果时鲜等;能工擅写,工写并用;在意境、取材、构图、用线、敷彩、题款诸方面均突破前人藩篱,作出开拓性贡献;作品曾参加历届全国美展并获奖;作品为中国南海、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及中国美术馆等珍藏;曾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福建省政协常委、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福州画院院长、文联名誉主席,是中国当代画坛重要代表人物;出版有30余册画集,代表作品有《水乡春色》、《荷萍》、《灵山秀水育新苗》等。郑乃珖幼承家学,酷爱绘画;稍长,得叶翰侯指点,又受业于刘海粟;1949年前,先后在福建格致中学、南平中学和台湾屏东师范专科学校任教;曾在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各地举办画展1949年从海外回国,入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后执教于西安美术学院,1976年回福建定居。创作以双勾白描,工笔重彩著称,亦擅写意泼墨,所作花鸟,蔬果、山水、人物用线苍劲灵动,设色明丽沉着,韵味隽永,自具风貌。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优秀作品奖,并被选送美国、法国、日本、西德、伊朗、保加利亚等国展出,或为中国美术馆、天津艺术博物院、辽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收藏,曾应邀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紫光阁、香港大会堂等处作画。出版《郑乃珖画集》、《郑乃珖画选》、《郑乃珖白描》、《郑乃珖集锦画册》、《郑乃珖工笔画集》、《郑乃珖花卉写生》、《郑乃珖百花画集》、《郑乃珖蔬果时鲜集》等。

    居住地区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别名花草主人,福建上杭人。擅长中国画。1922年毕业于上海美专。曾任广东中学美术教员,上海杭州艺专教师,后任职于福建省文史馆。作品有《天竹》、《红梅鸜鹆》等。

    居住地区
    福建/龙岩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字雪丘号玠生(1906-1980),祖藉福建省永春县人。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文联常务理事、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州市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州市政协委员、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毕生从事美术教育事业。1929年7月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大学部中国画系,师授潘天寿、刘海粟、王个簃、俞剑华等国画大师。林子白先生的山水画浑厚滋润、笔墨苍劲,他的花鸟画取法石涛、八大、吴昌硕,落笔酣畅劲健、状物取神、不仅继承传统,且能追随时代。林子白先生的艺术修养是多方面的,他在书法、篆刻、指画等都有很深的造诣。

    居住地区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宋省予(1909年-1966年)原名连庆,字廉卿,号红杏主人。福建省上杭县城关人。清宣统元年十一月生于豆腐作坊雇工家庭。父赉臣,为闽西著名画家之一。宋省予7岁随父习画,11岁入县立中学读书。民国13年(1924年)毕业后,在县城树人小学任教。1925—1937年间,先后在广东梅县美专、蕉岭创兆、潮安镇海等6所学校任美术教员,并自创“省予画社”、“美术人才养成所”,为粤东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携眷返杭,每年春夏潜心作画,秋季则负笈外出,或举办个人画展和“抗日劳军书画义展”,捐资抗日救亡运动。期间有很长时间在汕头居住,喜欢在画上署“韩江宋省予画于岛”或“宋省予写于汕上”,自创“省予画社”、“美术人才养成所”,为粤东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1957年,赴梅县创办美术学习班。1958年与县名画家罗晓帆共创上杭专科艺术专科学校,并亲自在该校任教。1959年,福建师范学院聘其为图画教师。在执教之余,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首届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分会会员。热心从事发展群众性美术事业,悉心探索绘画理论,举办“宋省予花鸟技法讲座”,后编印成书。代表作有《紫藤八哥》、《枫鹰》、《山歌声里夕阳红》、《稻熟鸭肥》、《白孔雀》、《百寿图》、《岩谷春光》、《四季花鸟》、《水仙花》和《百花齐放》等,先后参加全国、华东、省、地美术展览。还多次参加日本、香港等地的画展,在东南亚一带享有很高声誉。出版《宋省予花鸟技法讲座》、《宋省予画集》。宋省予早年专攻任派(任伯年)写意花鸟,后在广东结识张大千、高剑父、关山月等著名画家,从中吸取岭南派之精华。他不存门户之见,取精用宏,博采众长,在深入继承民族绘画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学古而不拘泥于古,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以及诗文、书法、金石等诸方面的素养,形成劲健、潇洒的画风。除精于花鸟外,在山水、人物、走兽等画作上成就亦高,草书、篆刻更有独到的功夫。作品思想深刻,饱寓诗情,意境优美,格调清新,色墨瑰丽。在其笔下,花鸟、走兽均栩栩如生,风骨遒劲,诗意盎然,特别是花鸟画用笔更是灵便。代表作有《百寿图》、《岩谷春光》、《四季花鸟》、《水仙花》和《百花齐放》等,均先后参加全国、华东、省、地美术展览。在全国报刊、杂志上,以及在出版社发表、出版的作品不下百幅,同时还多次参加日本和香港等地的画展,在东南亚一带享有很高声誉。1965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曾征画50幅,拟出版《宋省予画集》。正当其满怀信心为社会主义绘画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之时,遇上“文化大革命”,受冲击,1966年7月20日弃世,终年57岁。1978年10月9日,福建省文化局、福建省文联、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和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举行“宋省予同志追悼会”,并举办“宋省予遗作展览”。

    居住地区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陈德良福建泉州人。擅长工艺美术。原福建省泉州市工艺美术工厂制花车间主任。作品有纸花《老头梅花》、《玫瑰花》。

    居住地区
    福建/泉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陈子奋(1898-1976),福建长乐人。初名起,字意芗,号无寐,别署水叟,室名宿月草堂、月香书屋、乌石山斋。父业塾师,雅擅篆印。家风所染,髫龄即习绘画篆刻,少年老成,有声闾里。十六岁即执教小学图画,后又担任中学及职校教席,弱冠便以鬻印售画自给。1927年徐悲鸿由欧洲归来,薄游榕城,诧其印作雄奇遒劲,腕力横绝,当即求印数枚,后又再度求刻,以“雄浑则无过于兄者”为之延誉,相与甚笃。建国后,选为美协福建分会副主席、福州美协主席、国画研究会理事长,聘为福建省文史馆馆员,同时执教福建艺术院校,指导工艺美术创作,佳作迭见,声望卓著。陈子奋生于1898年5月11日,卒于1976年2月20日,字意芗,原名起,号无寐,晚年别署水叟。以诞生於宿月埕,因名所居曰宿月草堂,後移居月香衙,因又名曰月香书屋,画室曰鸟石山斋。福建长乐人。父吉光,字璧如,业塾师,篆与印皆宗邓石如。子奋先生少受濡染,髫龄即习篆刻,又好国画。年十六,出任小学图画教员,先後历任职业学校及各中学教席。二十余岁,即以鬻艺自给。数十年来,於国画篆刻,精研不懈。其画深得陈洪绶与任伯年用笔之妙,所作白描钩勒,笔法挺劲,尤长花卉写生,徐悲鸿先生尊为生平畏友,所作《陈子奋白描花卉册》共—百四十幅(一九五九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凡习国画钩勒者,莫不奉为圭臬。晚年,福建省文史研究馆聘为馆员,美术界又推为国画研究会理事长、美术家协会福建分会副主席、福州美协主席,於绘画艺术之创作,对国画後辈之诱掖,与工艺美术生产之指导,均不遗余力,卓著劳绩。时福建省艺术学校、福州艺专、福州工艺美术学校诸生,亟盼子奋先生亲为启迪,因设讲座,每周授其创作体会,群称善焉。1928年夏,徐悲鸿应邀来榕参加福建省美术展览会。会上,徐悲鸿慧眼识贤,对于陈子奋的作品独表倾注,并造访陈子奋。两位富有才能的画家一见如故,促膝谈艺。他们因话语不同,未能尽情表达时就作笔谈,临别之际徐悲鸿即席为陈子奋造像,陈子奋也给徐悲鸿刻了3个印章,互为纪念。徐悲鸿离榕前又绘赠陈子奋一幅《伯乐相马图》,画中题跋说:“戊辰夏尽,薄游福州,乃识陈先生意芗,年未三十已以篆刊名其家,为予治‘游于艺’、‘长顑颔亦何伤’、‘天下为公’诸章,雄奇遒劲,腕力横绝,盱衡此世,罕得其匹也。画宗老莲、伯年,渐欲入宋人之室,旷怀远志,品洁学醇,实平生畏友,吾国果文艺复兴,讵不如意芗者期之哉!兹将远别,怅然不释,聊奉此图,愿勿相忘。”1929年全国美展在上海展出,陈子奋代表福建省国画界前往参加,徐悲鸿得知即请他到南京作客,欲聘他在中央大学教授国画,他因老母在堂,未能如愿。此后徐悲鸿为陈子奋的颐萱楼题额中有诗:“闽中自古多才士,吾行福州识陈子奋。金石刊刻妙入神,秉性孝弟追古人。自维廿载风尘老,损却当年颜色好。安得避地从君游,歌咏登临乐此楼。”20世纪30年代以后,陈子奋创作逐渐旺盛,出现不少成熟作品,先后参加了巴黎、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地举办的中国绘画展览。抗日战争时期,陈子奋经常作画参加省内外的筹赈画展,为抗战出力。新中国成立后,陈子奋被选为福建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常委、省美协副主席、省文史馆馆员等职,有关部门还在福州西湖为他设立陈子奋画室,让他更好地创作和研究。他的诗句“智慧与心皆许国,中书虽老尚斑斓”表达了他的心声。他的画来自生活,题材贴近生活,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他的白描花卉长卷(后人称之《百花齐放图》)、《蔬笋红蟹图》、《春光月月遍人间》等代表作,参加了国内外展览,并被国家美术馆收藏。1956年他画了五合屏《万寿无疆图》制成雕漆屏风,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司年,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陈子奋白描花卉册》,此册是他花甲之年用了一年六个月的心血结晶,20世纪70年代初被港台数家书局多次翻印。1976年上海美术出版社又将原作重新制版第三次出版,发行7万册。子奋先生之篆刻,其成就不亚於国画,生平治印以数千计,,早岁刻有水游人物、百将、百美,及剑侠诸印谱,晚年复成百花、爱国诗人、画中九友、地支圆等谱,均获时贤推许。曾自言:『余学篆治印,垂六十年,求其一点一画圆融藏锋,而迫近於甲骨、钟鼎、玺印者,接前贤之步趋,冀发扬而光大。』成就确有可观。诗人陈衍评其印曰:『融冶皖浙二派於一炉,而追摹秦汉,瘁心力以赴之,故其笔力苍劲深厚,驳驳乎奄有完白、冬心之长焉。』徐悲鸿以所绘《伯乐相马图》赠先生,附以题记云:『戊辰夏尽,薄游福州,乃识陈先生意蔀,年未三十,已以篆刻名其家,为余治「游於艺」、「长颅颔亦何伤」、「天下为公」诸章,雄奇遒劲,腕力横绝,盱衡此世,罕得其匹也。』又致其函求印云:『足下於印,固无所不可。……当代印人,精巧若寿石工,奇岸若齐白石,典丽则乔大壮,文秀若钱瘦铁、丁佛言、汤临泽等,亦时有精作,而雄浑则无过於兄者。』陈、徐所论,皆能道其特色。其友潘主兰先生论之尤详:『合中言治印者,莫不知有陈子奋先生。陈子之治印,既通六书,更博览周秦汉魏金石文字,至若皖浙名家,曾涉而猎之。生平尤心折让之、仓石,指腕流露,则让之之意为多。奏刀历数十年,无间寒暑。案头石累累,不旬日间,积稿辄盈寸。资之深,故成也大。闽之中,篆刻家或有未能出其右。顾前此风会未开,而陈子开之;後此时流屡变,而陈子亦无不变之。唯蕴於中厚,发为纷华、为奇崛、为典重,皆随变所适。因知艺之至,初必以法,而底於无法,然非无法,法一而变多,遂臻幻境。暮年往往创新意,大胆用简体字刻烈士名言,人益以是争宝之。』以其相知深,故能言之确当也。子奋先生著有《颐谖楼印话》,所言治印,时有胜义,如云:『刻朱文须留意於白,刻白文须留意於朱。求之实者,必意之虚。求之此者,必意之彼。庶几变化在手,元气淋漓。』又云:『边阑与印字,有相生相发之妙。其断也不得不断,其续也又不得不续;绩所以蕴其精神,断所以疏其气势。汉碑额、六朝墓志,有先作书而後画界阑者,其例甚显。今人用刀棱石片,妄意敲击,或并及其字,破烂残缺,目为苍古,离道远矣。』而於印跋中,亦往往抒其印艺见解,如云:『汉金文人印,邓完白後赵撝叔、黄穆父俱优为之,窃以为瓦当、玉符、石刻,碑额亦未尝弗佳,广收并蓄,熔为一炉,印篆境域,当更广阔也。』『古人书从印人,印从书出,刻印正所以学书,不书而求印之精殊难。』『学浙防瘦利,学皖防妩媚,长揖古之人,昂头出天地。』非精通此艺,何能语此!著有《陈子奋白描花卉册》、《寿山石小志》、《颐谖楼印画》、《甲骨文集联》、《籀文汇联》、《古钱币文字类纂》。绘画工花卉、虫鸟,亦能人物、山水,皆由写生及自学所能,于骨法用笔深解陈洪绶、任伯年。勾勒之处,有笔有墨、有情有趣,双钩花卉允称绝诣,同时罕有其匹。历时十八个月完成的《白描花卉册》收入各色花卉一百三十余种,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在1959年印行,四十年来,至今仍为习画花卉者奉为入门善本。善写菊、水仙,风情万种,风神潇洒。书法亦近老莲、伯年。陈子奋称白描之线条为笔条,白描的笔条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向你细细叙说的不仅仅是花卉的造型结构、生长规律、最根本的是艺术家与花木精神往来、情感交流的信息。即陈子奋所谓“笔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现”。因此,笔条作为艺术形式对于内美的表达自有巨大的能动性,而且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艺术的格调品位,也自然而然流露着画家的功力、学养、性情、品格。因之,中国画家向来重视笔墨,白描画家重视线条,潘天寿甚至希望每一笔都经得志几千年考验。陈子奋对用笔格外重视,他认为:“笔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现,没有好的笔条,不能画出好的画。没有画家自己独特的笔条,也不能画出倚傍别人而且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画。”笔乾谓陈子奋的笔条超绝,不在于一般白描画手所能达到的造型生动、疏密有致、刚柔相微妙变化,主要在于以金石入画所达到的笔条的独特味道与质量。一九六○年,俞剑华评日:“他的线条既不是顾恺之,也不是李龙眠,而是含有顾恺之、李龙眠而独成一格,成其所谓陈子奋的白描”。而之所以称为“陈子奋的白描”主要赖于笔划中金石书法的含量,所以俞剑华感慨地说:“吴昌硕用金石书法作写意花卉,陈先生用金石书法作白描花卉,真所谓春兰秋菊,异曲同工”。清末以来,金石派大兴,金石书法融入写意者多,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无不受惠于北碑及金石之学而有阳刚拙涩之雄风,鸸员入工笔白描者仅陈子奋一人超凡拔俗,此正陈子奋之独到处。陈子奋、陈子奋印、子奋、意乡、意香之印、长乐人,长乐陈子奋印、芝石山斋、桃红滕紫之轩、月香衕、合作、诗中画、画榕万本、与辛稼轩同日生、穷年垦纸田、艺龄六十年、自怜哀钝辜真赏、书虽少退亦轩昂、集殷卜文论艺七言联、子翁、子奋翁、月香书屋、寄枝书屋、意香。

    居住地区
    福建/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