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原名镇,号剑秋,斋名“读有用书斋”、“用恒室”。汉族。江苏南通人。擅长写意花卉,亦工书法。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曾任上海工艺美术学校中国画教师。长期从事中国画创作,深得“吴门”绘画精髓,并有创新。他擅长画花卉、蔬果,尤擅石榴,有“曹石榴”之称,作品被海内外藏家广泛收藏。作品有《棕榈杜鹃》、《郁金香》、《石楠菊花》等。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的娱乐观念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它不同于生理快感。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号雪庵,斋号琴斋。浙江乐清(江苏苏州、徐州)人,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喜读书,嗜丹青,聪明智绝,才情别具。四十年代中期从事连环画创作,师从陈光镒。他尤其擅长武侠剑客和古典等题材,其笔下的侠客男士形象和绘画风格独具特色,解放前,被誉为连环画"四小名旦"之一。颜梅华早年从事连环画创作。抗战胜利以后,他编绘的一系列武侠连环画如:《一字乾坤剑》、《九纹龙》、《三雄铲霸》、《双刀虎》、《江南大四义》、《北侠草上飞》、《阮氏三雄》、《红侠》、《神剑客》、《新荒江女侠》、《武侠王先生》、《巫山四剑客》、《法律之外还有钢刀》等成为当时的畅销书,被许多读者争相传阅,广为流传。解放后他创作的《风云初记》、《误入白虎堂》、《白秋练》、《被开垦的处女地》、《宝船》、《卫公好鹤》等连环画深受读者普遍喜爱。近年来,他致力于国画创作,人物、花卉、山水,乃"颜氏三绝"。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聘画师。青年时代随颜文梁习西画,后师从吴湖帆、来楚生、江寒汀学中国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擅历史人物、写意花卉,兼作山水、动物。创作吸收中西画法之长,笔墨精到,形神兼备,潇洒脱俗。曾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作画。亦擅书法,晚年攻草书,常作长卷。其代表作品:《比目鱼》、《白秋练》、《白蛇传》为古典之作;《风云初记》、《小伙子们》为农村题材;《一幅僮锦》为彩色少数民族故事;《一朵鲜花》为工厂故事;还有《智取生辰纲》、《误入白虎堂》、《抗击老沙皇》、《三叉口》、《张飞审西瓜》等。其中以彩色的《比目鱼》特别受欢迎。《三叉口》以舞台剧的艺术再现,使读者得到极深的印象。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乔木(1920.8—20025)别名大年,河北滦县人。擅长中国画。1961年任教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后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著有《花鸟画基础技法》、合编有《花鸟草虫入门》,作品有《彩霞迎春》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原名稚,字稚柳,生于江苏常州武进一个书香世家,其父谢柳湖,清末秀才,为著名诗人,著有《瓶轩诗钞》和《瓶轩词钞》。谢稚柳的表伯钱振鍠(字名山)是江南著名学者,设讲坛于常州的东郊寄园,学子纵游如云,谢稚柳尝就读于此。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生,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江苏常州人。早岁从钱振学画,十九岁时倾心于陈老莲画风,后又直溯宋元,取法李成、范宽、董源、巨然、燕文贵、徐熙、黄筌及元人墨竹,1930年起与张大千相过往,并追摹陈洪绶绘画。1943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42年与张大千赴敦煌研究石窟艺术,写成《敦煌艺术叙录》、《敦煌石窟集》等书。。四十年代曾在成都、重庆、昆明、西安、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1949年被聘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纂。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后历任上海文联秘书长,上海文管会副主席,上海博物馆顾问,当选中国画研究院院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长于中国书画史及书画的鉴别。1962年参加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中国书画鉴定组,赴京、津、沉等地阅书画万馀。1983年任全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组长,次年开始全国性的书画鉴定工作。兼擅花鸟、山水画。《竹篱图》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莲塘(脊鸟)鹆》、《茶花山鹊》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草原牧歌》等藏于中国美术馆。1962年于北京举办个展,1981年后多次与陈佩秋联合举办书画展。出版有《谢稚柳画集》数种;编辑有《唐五代宋元名迹》、《燕文贵、范宽合集》、《董源、巨然合集》、《梁楷全集》,著有《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鉴馀杂稿》;诗词集有《鱼饮诗稿》、《甲丁诗词》等。1997年6月1日,著名书画大师谢稚柳逝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张聿光(1885~1968)现代画家、艺术教育家。字鹤苍头,别号冶欧斋主。浙江绍兴人。1904年在上海华美药房画照相布景,同年与京剧革新家夏月润 合作,在“新舞台”首先设计使用布景,改变了京剧的传统舞台面貌,为我国早期的舞台美术家。翌年转往宁波益智堂任图画教师。1907年回上海,在中国青年 会学堂任图画教员。1909年至1911年间,在《民呼报》、《民吁报》、《民立报》等报纸上发表漫画,其中包括产生过广泛影响的讽刺袁世凯的作品《袁世 凯骑木马》、《饭桶》等。是我国最早在报纸上发表政治讽刺画的漫画家之一。他还为儿童读物作过插图。1914年秋任上海图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 身)校长。1919年参与创办研制生产绘画颜料的上海马利工艺厂。1928年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副校长。抗日战争时期赴大后方,备历艰苦而作画从未稍 辍,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举行画展。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一生兼治中西绘画,早年从事西画的创作和教学,晚年多作中国画。作品取材宽 广,画风近任颐,并能融中西画法,构图新颖,设色鲜净绚丽,饶有天趣,在国外也颇具影响,法国国立博物馆、德国柏林艺术院均藏有他的作品。为中国美术家协 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传世作品有《黄山云海图》、《孔雀图》(藏上海中国画院)。出版有《聿光画集》二集(1935年)。艺术成就一生兼治中西绘画,早年从事西画的创作和教学,晚年多作中国画。作品取材宽广,画风近任颐,并能融中西画法,构图新颖,设色鲜净绚丽,饶有天趣,在国外也颇具影响,法国国立博物馆、德国柏林艺术院均藏有他的作品。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传世作品有《黄山云海图》、《孔雀图》(藏上海中国画院)。出版有《聿光画集》二集(1935年)。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张光女,又名红薇,浙江温州人。擅长中国画。北京女子师范毕业。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杭州国立艺专教授,广东女子师范学校教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作品有《杏花寿带》、《百花留克图》、《百菊合图》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来楚生(1903—1975),原名稷,号然犀。别号很多,有负翁、一技、木人、非叶、楚凫、怀旦等,晚处易字初生,亦作初升。书斋名有然犀室、安处楼。浙江萧山人。是诗、书、画、印四绝的著名艺术家。其画清新朴茂、笔墨简练、格调隽逸,在现代花鸟画坛上独树一帜。书法拙中寓巧,草书和隶篆最为人称道。篆刻远师秦汉,近踵吴熙载、赵之谦、吴俊卿、齐璜等大家,而能不落前人窠臼,自出新生意,开创了一代印风。其肖形印更是融汉画像、古肖形印为一炉,在印坛上冠绝古今,无出其右。西泠印社副社长,当代书画篆刻大家钱君陶先生曾云:“来氏刻印七十岁前后所作突变,朴质老辣,雄劲苍古,得未曾有。虽二吴(按:指吴熙载、吴俊卿),亦当避舍,齐白石自谓变法,然斧凿之痕,造作之态犹难免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能独立称雄于印坛者,唯楚生一人而已。”可谓最恰当的评论。浙江萧山人。诞生於武昌。少时归里读小学,受环境熏陶,已嗜书画文学,於杭州宗文中学毕业後,继母欲使进北京大学习法律,因祖父逝世耽搁不果,改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国画,得偿所愿。时潘天寿先生任教其间,先生深致倾慕,书画均受其影响。美专毕业後居杭州,潘公亦移杭州执教,由是过从请教益密。抗战爆发,挈家迁沪,以书画篆刻鬻艺自给。後改任教职,以维家计。尝与同道组织东南书画社,定期雅集,切磋艺事。来楚生1921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4年毕业后曾在杭州与潘天寿、姜丹书、唐云等人组织莼社从事书画活动。1937年移居上海,组织东南书画社,曾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师。1946年在上海“中国画苑”举行个展。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2年调上海文史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常务理事。和所有书画兼擅的艺术家一样,吴昌硕的得意弟子来楚生对于毛笔的掌控可谓炉火纯青。他具有十分出色的造型能力和内敛、蕴藉丰富的笔墨处理,看似简单的线条富于韧性,而大片的墨色晕化自然,变化出意料之外的韵味,这使得他的许多作品在简简单单中意味无穷。来楚生承续的是吴昌硕书、画、印兼修的传统,他在三方面的修养甚为齐平,难分轩轾,是师法吴昌硕诸人中取得较大突破的一位。其书法拙中寓巧,尤其草书和隶书最为人称道,糅合六朝碑版、造像、汉木简等多种因素于行草、隶体之中,楷体又受其师潘天寿影响,既不失朴拙浑厚之风,更有圆润流畅之致,洵为一代大家。来氏篆刻远师秦汉,近踵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然能不落窠臼,自出新意。其肖形印更是融汉画像、古肖形印为一炉,在印坛上冠绝古今,无出其右。来楚生画作多为写意花鸟鱼虫,尤以小品为主。因其早年求学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受师友影响,远宗徐渭、八大、李复堂等明清写意大家,近取赵之谦、吴昌硕等人画法,以篆、隶笔法入画,造型简略,敢用浓墨重彩,浑厚古拙,富金石味。后融入性情,形成自家面目,所作笔墨简练、色彩明快、格调隽逸、趣味清新。其好友唐云曾说:“来氏书、画、篆刻无不精妙。而于书,篆、隶、正、草均熟中求生,刚健婀娜;平心憨辣,气势磅礴,不可名状,允推当代杰手;画从书法得来,清新横逸;刻则运刀如笔,饶有奇致,皆不涉前规,开生面者也。”虽是综论书、画、印,然“熟中求生,刚健婀娜”、“清新横逸”、“饶有奇致”,却也道出了来楚生画风的主要特点,堪称知音。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孙雪泥(1889.7—1965.7)又名鸿、杰生,字翠章,号枕流,别署枕流居士,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人。1917年创办生生美术公司,编辑《世界画报》,早期聘徐卓呆为编辑主任,后自任编辑主任。1928年,采用新制版工艺印刷《良友画报》,十分精美,很有声誉。1928年任中国画会常务理事。1931赴日本考察,回国后又创办图画书局,出版儿童读物,同时首创绢扇面彩色胶印工艺,为印制国画团扇,在松江设有团扇制造厂。1945年后任会长。抗战前,在漕溪北路置地自建新厂房,引进半自动胶印机,1948年又引进哈立斯自动胶印机。1959年,因市政建设动迁,该厂并入中华印刷厂。1950年出席第一届全国出版工作会议。1953年至1958年间任上海画片出版社编辑部主任,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筹建时被聘为画师。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农工民主党党员。曾于1962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展。1965年7月4日在上海逝世。五岁能剪纸,十六岁中科举,开始习画,临线装版画以及图案。一生专研绘事,工山水、花卉,尤擅鳞介、蔬果、梅花等。山水画继承云间画派,花果则宗明代孙克弘,所作风景和蔬果,淡雅秀逸,颇有韵致。作品有《花果山图》、《高山放牧图》等。作品有柳浪闻莺、春节欢度所见等。亦善于旧体诗,多写咏物之作,平易而富风趣,著有雪泥诗集。代表作《富春江上木排多》、《蔬菜梅花》入选1956年第二届全国国画展览,《西郊农事好》入选1960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渔业丰产》刊入《上海中国画选集》,《菜市归来》刊入《上海花鸟画选》。还曾主编《笑画》、《滑稽》、《俱乐部杂志》等画刊。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李秋君别名李祖云,女,浙江镇海人。擅长中国画。1932年上海中国女子画会负责人,1937年后随何香凝做抗日后援工作。建国后任上海妇联执行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作品《渔船等发》入选新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等。 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戈湘岚(1904—1964)原名绍荃,又名荃,别署赏神骏斋主、东亭居士,江苏东台安丰人,定居沪上。名记者戈公振之弟。1920年上海美专肄业。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及上海分会会员,兼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早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21年起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刷所图画部从事装帧设计。1932年与友人创办学友图书社,任副经理、挂图部主任,从事教学挂图编绘与出版经营。八一三事变后始习中国画,师从赵叔孺,擅花卉、翎毛、鱼虫、走兽,尤以画马著称。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上海首次举办个人画展。上海解放后进大中国图书局,任编委。1955年进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负责绘图工作。1956年任教育图片出版社编绘部主任,被上海中国画院聘为画师。后历任上海教育出版社第三编辑室主任,1962年任编审。1961年起负责《辞海》编辑部植物部分的插图组长。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花卉、翎行、鱼虫、走兽,以画马著称。中年时,所画的马,毛片细密,体态神骏,布景亦雅丽工致。解放后,常以大笔泼墨作走兽,笔路纵放,另有一种豪放之姿,作品有马、斑马等。代表作有《春耕》(藏中国美术馆)、《白马图》(陈列于上海豫园小刀会历史馆)、《马》和《斑马》(均藏于上海中国画院)。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9 

 10 

 下一页» 

 共95条/10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