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浙江永康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初习人物画,上世纪七十年代师从陆俨少先生学山水、书法、后攻花鸟。八十年代起吸收中国古代壁画和外国水彩技法,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创造出具有中国哲理性,兼有印象派、抽象派及表现主义特点的现代国画新流派。1937年 生于浙江永康县。1963年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系,师从潘天寿。1963年至1983年 任教于上海美术学院。1970年代 师从陆俨少习山水及书法。1983年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系教授。 作品“堆金”入选“上海――横滨友好城市联展”展出于日本。作品“粉红色的桃花”展出于美国三城市。1984年 作品“开放的荷花”入选在南京举行的第六届全国美展获佳作奖。1986年 作品“开放的荷花”入选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当代画展”,在美国纽约等七城市展出。西柏林高等艺术学院邀请讲学并展出作品。1987年 作品“晨韵”“清气”等展于香港艺术中心之“上海绘画展”并应邀演讲。 美国ABRAMS出版柯珠恩所著“新中国绘画”(1949-1986)专文介绍,并以“荷花”作该书封面。“荷花”及“桂林”等展于香港万玉堂“中国画展”。1988年 展于西柏林“GALERIEOBERLICHT”。 展于西德“现代中国画展”。展于纽约“57国际画廊”。展于西德“EASTANDWESTGALLERY”。1989年 “陈家泠画展”在香港“万玉堂”画廊举行。此为陈氏之首次个人画展。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荷花“不染”获银质奖。1990年 展于美国“史密斯美术博物馆”之“中国艺术新生代”。“化境――陈家泠精选作品展”由万玉堂画廊主办,展出于香港及新加坡。“陈家泠画展”由台湾“皇冠艺文中心”举办展出于台北。1991年 作品展出于韩国《中国当代绘画展》,由韩国经济新闻社主办。1991年作品展示于美国本德艺术中心博物馆“亚洲美学――中国现代绘画”。作品展示于南韩,WaikerHill美术馆“中国?优秀作品展”。“灵变”――陈家泠作品展由ArtVenture主办,展出于新加坡博物馆。1992年 《陈家泠新作展》由万玉堂?廊主办,展出于香港及新加坡。作品参加《韩中真景山水?特别展》、《扬子江画帕特别展》,由韩国“东山房画廊”主办,展出于汉城。1993年《陈家泠作品展》由台湾蟠龙艺术中心主办,展出于台北。《陈家泠画展》及作品参加《‘93韩国画廊美术节》,由韩国“玄画廊”主办,展出于汉城。作品参加《上海现代艺术展》,由上海美术馆主办,展出于日本。作品参加《上海、台湾现代水墨画展》,由上海《新民晚报》社及上海市文化局对外联谊会主办。作品参加第一届东亚运动会《东方艺术之光》展,由上海第一届东亚运动会主办,于五月展出于上海美术馆。1994年 作品参加《中国现代水墨画大展》,由台中省立美术馆举办,并应邀于三月赴台参加“现代中国水墨画学术研讨会”。作品参加《中国、日本、韩国及香港地区美术交流邀请展》,由香港“武陵荘美术学会”主办,巡回展出于各国。作品参加《上海十二家中国?展精品展》,由上海中国画院、新加坡豪珍画廊合办,展出于新加坡。 于法国巴黎参加“第八届国际学术会议”,由欧洲华人学会举办。1995年 作品参加“中德文化月活动”,由德国汉堡文化厅主办,并应邀德国汉堡参加活动。作品参加美国康涅狄格州,布裹波特,“发现博物馆”举办之“东西相遇”联展。1996年 作品参加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之“上海水墨画展”。 作品参加“当代中国画和雕塑”在英国伦敦展出由“MichaelCoedhuis”?廊举办。作品参加由上海“华粹艺术中心”举办之“上海三人画展”。1997年 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组织赴美国进行教学考察于交流活动。1998年 由上海文化基金会举办之上海百家精品展。“上海建国慈善公益基金会”举办上海十大画家赴加拿大写生活动。“上海美术双年展”。参加“在中国画家眼中的加拿大”活动。由深圳举办之“第一届国际水墨双年展”。1999年 应邀参加“国际陶瓷节”于荷兰,并到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希腊进行艺术考察活动。2000年 “新中国画大展”。组织上海火艺沙龙于日永路“申窑”。赴美参展“第八届亚洲艺术家联展”于纽约,丕士大学“长江剧场”,其间游历迈阿密、明尼苏达、洛杉矶。参加由美国纽约、丕士大学、长?剧场组织之“第八届亚洲艺术家联展”。2001年 赴日本大版,参加由美术世界株式会社主办的“亚洲和平美术展”。2002年赴北京参展“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和上海中国画院举办《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上海作品展》在北京政协礼堂隆重开幕”。半岛艺术中心策划组建初成,24日上海第一家民间美术馆“半岛美术馆”成立。2003年 于上海半岛花园成立上海第一家民间瓷艺馆“半岛瓷艺馆”,并成立陶瓷工作室及“泠窑”。2004年于日本东京美术世界廊举办以“和为贵”为主题的陈家泠画展。2005年“天地人和?刘国松、陈家泠、仇德树上海新水墨艺术展”多伦现代美术馆。2006年上海著名画家赴印度参加绘画交流展2007年5月27日在上海中国画院举行名为《和美》的国内首次个人画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叶露园别名路渊,江苏吴县人。擅长中国画。1956年入上海中国画院为画师。作品有《牡丹》、《枇杷》、《百合花》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韩伍(1936年—),杭州人,1936年生于浙江杭州。1956毕业于行知艺术学校,擅长中国画、连环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在日本、香港、新加坡举办画展,也在上海、南京、无锡等地展出作品,深受爱艺者喜爱.韩伍曾任上海市第7、8届政协委员,儿童时代社《哈哈画报》主编。现任中国美协会员、上海市美协理事。出版有《韩伍画集》《小巷童年》《诗经彩绘》等。代表连环画作品有《五彩路》、《微湖山上》、《灯花》、《李时珍江南行医图》、《清平乐图》等。《五彩路》连环画获得1963年第一届连环画绘画三等奖。韩老师笔下的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形神兼备,画风严谨,独具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尤其是其绘画的少年题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绘画相当精妙,在连环画界能绘人物之精气神者屈指可数,实乃连环画界之一代宗师。作品多被中国国家美术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黄若舟(1906-2000)原名济才。号若舟,江苏宜兴上黄镇人(今属于溧阳)。祖辈务农,幼年丧父,赖寡母织布耕地并典当以供其求学。七岁入读上黄初小,族人爱其聪颖好画,命为族谱作插图,乡里称善。于是发愤绘事,人物、花鸟、山水、书法无所不学,各有规模,被长辈视为可造之材。二十岁中学毕业,即由族内贷金助其报考上海美专,以求深造。美专三年,从诸闻韵、潘天寿学花卉,从李健、朱复戡习书法,从顾汀梅治金石,兼修素描。1928年毕业,还家乡任教,曾执教溧阳小学、溧阳中学、吴江震泽中学,又返沪,执教湖州旅沪中小学,课余自修不辍,于山水及行草用功最深。1934年暑假,只身远足西南采风,得写生稿盈箱累箧,其中《西南行图》横披入选全国美展,可谓边地山水画创作的早期实践者之一。孤岛时期,执教上海青年中学、爱群中学、国立育德高中,有感于硬笔书法普及之重要,于1939年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介绍汉字通行书写字体的《通书》,此书后经修订,易名《汉字快写法》,几十年间累计印数高达2000万册,成为现代硬笔书法的拓荒者。1941年后赴重庆,担任教育部特约编辑,兼任国立音乐学院艺术理论课教授,胜利后东归江南,先后担任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教授,建国后任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主任,1972年五校合并,筹组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任教授。教学之余,积极探索汉字快写的教学普及和“书画缘”这一书画结合的新样式,初见成果。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顾问、上海艺术教育委员会顾问、大学书法教育协会会长。 著有《汉字快写法》、《花鸟画技法》、《黄若舟一笔书》、《黄若舟书画缘》,电影《中国画教学》、《中国书法教学》。 工书法楷书由颜真卿入,兼涉诸家,大字有磅礴之气。精研行草,于《书谱》及《兰亭》、《十七帖》用力极深,妍美俊逸;晚年趋于峻劲厚重,而意态生动不减当年。亦能篆、隶,得之《泰山刻石》、《石门颂》。擅花鸟草虫,宗明人青藤、白阳;晚年多“书画缘”一类作品,颇有新意。黄若舟、黄若舟印、黄若舟书画缘、若舟长寿、若舟、书画缘、老骥伏枥、逆水行舟,八十后作,九十后作。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书法

    职务

    画家简介:张云骋(1924.10—)别名云聘、有芬,浙江宁波人。擅长中国画。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秘书长,上海美术馆副馆长、顾问,副研究馆员。作品有《鱼跃龙门》、《家乡风味》、《雄视》、《寿桃》、《虾趣》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陆汝浩(1943.11—)别名双水,浙江宁波人。擅长中国画、连环画,曾在师范专修美术。《上海少年报》社童话报美术编辑。作品有《打乒乓》等,设计有水墨动画片《鹬蚌相争》、淘气的金丝猴》等。连环画作品有《滨海谍案》是其代表作品之一。白描功底相当深厚,在连环画届有一定的影响力。作品鹬蚌相争曾获1984年获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1983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三十四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南斯拉夫第六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张桂铭1939年出生于浙江绍兴。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名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入上海中国画院创作。曾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刘海粟美术馆执行馆长。1988年起被评聘为国家美术师。1998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张桂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美术家协常务理事等。艺术成果 作品《画家齐白石》《天地悠悠》《荷满塘》分别在第六、九届全国美展上获奖。其作品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20世纪中国美术馆藏画集》《当代中国美术》《百年中国画展作品集》《张桂铭》(日本版)等。《画家齐白石》《彩荷》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收藏。1984年、1986年先后出访西德、日本,作品多次选赴美、法、意、日等国展出。出版有《中国名画家精品集-张桂铭卷》、《张桂铭画集》、《张桂铭》(日本版)等。他是中国现代极具原创力的中年国画家,海内外享有盛誉,被国内艺术评论家誉为“自齐白石而林凤眠之后的又一次递进”。风格特点张桂铭的画是静的。欣赏他的画也需要有宁静的心境,如同品茶一般,慢慢地细细地品味。他的画似乎不大注重单体形象的完整,却十分讲究整体造型的美观,常以极其简练的数个或数十个单体构成一个严谨完美的画面。若从画中拿掉一枝半叶,画面的美感即被破坏;若要硬添几笔,又令人感到臃肿繁琐。这种构图的审美意趣与现代抽象绘画十分相近,即是以小叶(点)、枝干(线)、花或果子(面)来构成一个均衡又富于变化的画面。那纵横交叉的树干所分隔成一块块各种形状的空白,那点缀于空白之中的花、叶、果、鸟,足以令人反复玩味。<林间幽禽>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精彩:在一个正方形的画幅中,花鸟占据了画幅的下半部分,“点”、“线”、“面”的巧妙组合,造成一种曲折而又舒畅的视觉美感。它使我想到西班牙画家米罗的画,轻松而充满稚趣。右侧一行题词从上至下,把上部的空白与下部的画面联成一体。此种构图在中国画中极为少见。一曰以线条强化表现力。张桂铭的线条除却惯用的中锋,较多地运用侧锋、偏锋乃至散锋,他说:“中国书法里有最好最丰富的线条。”确实,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传统中所谓的屋漏痕、折钗股、“吴带当风”、“高山坠石”及“曹衣出水”。他画花卉,最早画的是玉兰花,是齐白石删繁就简的线条功夫深刻地启迪了他。难怪程十发大师对他说:“对你产生影响的,就是你画过的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位是八大山人,另一位是齐白石。张桂铭以书法的线条入画,时有佳作。《蓝瓶玉兰花》用线由浓至渴,似断还连,遒中含韧,神完意足;《彩瓶花卉》运笔迅即果敢,一任挥洒,狂草式的线条凸现出画家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借花咏怀、以美悦人的初衷。二曰以色趣增加墨趣味。张桂铭喜用重色和原色,在他的作品中,色彩具有穿透力和感召力。他变“随类赋彩”为“随意赋彩”,并不忌讳大红大绿、蓝紫相间,色彩用得是那么和谐、鲜活、亮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葫芦系列》中有深蓝色的果实,与黄色、红色搭配,这蓝色便成了清醒剂;《五彩夏塘》中的莲蓬,红、黄、蓝、白、绿,五彩杂陈,不但不觉得怪诞,反而感觉有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久违了的绚烂大美,它与现代都市人的审美情趣是如此吻合。三曰以奇宕意蕴新布局。张桂铭的作品多取满构图,于大密中留小疏,错落分布的空白,又似无数条小溪流,从四面八方流向整幅作品这条大江大海,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节奏和韵律。有的作品则以各自独立的篇章四处散落,貌离神合,既保持一定的距离,又以一条主线贯穿,这种处理手法,名之为“欲擒故纵法”。《荷花》十二通景为张桂铭荷花系列中的重量级作品,既可独立成幅,亦能联缀成巨制。线条恣肆清隽,似篆、似行、似草。画面红、黄、青、绿、紫、白艳丽炫目,他将现代绘画的视觉张力与中国民间艺术的喜庆格调糅作一体,韵味自然的情趣唤醒了赏画人美的感受。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39年生于上海。当代上海上著名画家,擅长中国画人物兼山水、花鸟、走兽。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即以绘画为乐,1956年正式拜师学艺。1957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即发表其作品。1958年为人民美术出版社特约画家。1959年任职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专职画家。至中年时期,创作并发表的画籍插画和连环画已达百余部,曾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出版者协会荣誉奖。中年以后,艺术趋向转入中国画创作,其间潜心研究中国传统书画,情心临读晋唐明清人物大家名迹及宋元山水,尤对陈老莲、任伯年等大师钟爱有加。在长期中国画创作、探索和实践中,逐渐领悟到中国书画的精髓和技法旨要,形成雅俗风趣、形神兼备、笔墨潇洒、苍劲秀逸、清新古朴的风格面貌。曾先后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和联展。赵仁年艺术传略入编《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中国美术家协会辞典》、《海上画坛》等书,曾出版有《赵仁年画集》、通过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8K大画册。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太仓。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本科中国画系人物科。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上海民盟书画院副院长、“水墨缘”国画工作室主任、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兼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78年起执教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任绘画教研室主任;1994年执教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任教学副院长兼中国画系主任。长期从事中国画、素描、速写的创作和教学。曾主编《上海高等艺术院校学生素描作品集》、《上海业余辅导教材素描丛书》、《上海第十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作品集》及多种中国画、速写辅导教材。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全国政协委员、新美术运动的推动者、美术教育家、百岁老人刘海粟先生,因肺部感染并发心力衰竭,经专家全力抢救无效,于1994年8月7日凌晨零时38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刘海粟,名槃,字季芳,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刘海粟先生14岁进常州绳正书院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并任校长。1918年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任教,1929年任法国巴黎格朗休克美术研究院研究员,1945年后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建国后,历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一级教授、院长、名誉院长,曾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江苏省文联名誉主席、艺术顾问,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美术馆名誉馆长,上海油画雕塑院高级艺术顾问,民盟上海市委顾问。是第一届江苏省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六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刘海粟先生是我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奠基人,是当今我国艺术界誉满中外的杰出的美术教育家。1912年,先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1918年应聘在北京大学讲授《艺术思潮》并举办个人画展,创立“天马会”,倡导美术改革。他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实行人体模特儿写生,遭到军阀的通缉和封建势力的围攻,自始至终表现出坚持真理、维护学术尊严的决心和“刀锯鼎镬,所不敢辞”的无畏态度。同时,刘海粟先生率先在美专实行旅行写生和男女生同校学习制度。1918年,先生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专业性的《美术》杂志,为新文化启蒙运动作出了贡献。1929年和1933年,先生两度赴欧洲考察,并主办了中国现代绘画展览会。以后又辗转于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于1943年回国,复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1952年之后,先生出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和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期间,对艺术教育作出了新的贡献。他亲自培养研究生,用在香港举办画展所得款项一百万元港币捐给南京艺术学院购置图书、教学设备,并设立刘海粟奖学金。在1985年和1986年两次亲自到南艺颁发奖学金时,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师生为弘扬民族文化而努力。刘海粟先生的艺术成就卓著,享誉美术界。他擅长于中国画、油画和书法,对诗词亦有很深的造谐。在长达80余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学贯中西,艺通古今,独树一帜,创作了大量的艺术珍品,影响播及海内外。为攀登艺术高峰,他不辞辛苦,先后十上黄山,使自己的艺术达到了新的境界。他曾多次在日本和欧洲等地举办画展,其中许多作品在国际画展中获奖,有的还被日本、法国、德国美术馆所收购珍藏。海外学者誉先生为“中国文艺复兴大师”,“足与近代欧洲大师并驾”。先生于1985年曾先后获得意大利国家学院颁发的奥斯卡奖、意大利国家学术研究中心颁发的世界文化奖、欧洲学院颁发的欧洲艺术大纛奖、国际艺术家联合会颁发的功勋证书、意大利培德利亚桑斯学院授予的“艺术骑士”称号及“大师院士”证书,1991年香港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刘海粟先生学术著作颇丰,在艺术实践的同时,还致力于艺术理论研究。主要著作有《画学真诠》、《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存天阁谈艺录》、《黄山谈艺录》、《刘海粟艺术文选》、《石涛与后期印象派》、《中国绘画的继承与创新》等。这些著作是他一生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结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刘海粟先生热爱祖国,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上海解放前夕,他率领上海美专的师生护校迎接解放。解放以后,党和政府的关怀和信任,更激发他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不断探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尽管1957年后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文革”中受到迫害,也未损折他的爱国之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拥护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多次参加赈灾义卖活动,表示要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的繁荣和进步继续努力。1981年,当他被意大利国家学院聘为院士并获金质奖章时,他表示:“荣誉属于祖国,我的艺术作品从来就是为祖国的繁荣和进步创作的。”1985年,邓颖超同志在中南海接见刘海粟夫妇时说:“您是一位爱国画家,作了许多贡献,所以大家都尊敬您。”即使在生病住院的最后日子里,他还向党表达了自己“日日夜夜,孜孜不倦,志在报国,弘扬中华文化,为人类贡献,为炎黄子孙扬眉吐气,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的赤子深情,并表示要把自己一生收藏的稀世珍品和一生的主要作品捐献给国家。刘海粟先生对上海筹建的“刘海粟美术馆”十分关心,当他亲临察看后非常满意,对党和政府对他的关怀和爱护表示由衷的感激。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油画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9 

 10 

 下一页» 

 共95条/10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