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李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工作室高级创作班画家。《祥瑞山庄》参加中国美协“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秋山暮归》获中国美协“二十一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铜奖。《秋山归晚》获中国美协“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溪山幽亭》参加中国美协“第十六次新人新作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获中国美协“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优秀作品奖。《乡梦》参加中国美协“2000年全国书画家新作展”。《山居》参加中国美协“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秋山放歌》参加中国美协“2002年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大展”。《山水》参加中国美协“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大展”。《云游泰山》参加中国美协“同里-保护世界遗产国际中国画作品展”。《清居》参加“菜乡情”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家山秋意》参加中国文联“第四届当代山水画展”获“新世纪中国山水200家”称号。《水静秋高,乡梦不曾休》在《国画家》专题介绍。多幅作品参加第四届大连艺术博览会。部分作品在中国美术馆、炎黄艺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澳大利亚悉尼等展出。作品被编入20余种画集和权威机构收藏。

    居住地区
    山东/淄博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年生于山东东营市,毕业于青岛工艺美术学院,后就读天津美术学院,山大经济学院研究生班。国家一级美术师、高级编辑、山东美协理事、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滨州市美协常务副主席、滨州广电报总编、社长。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画展,《重建家园》参加“全国地震画展”;《雪山清流》获“全国职工画展”三等奖;《苍岩》获中国美协“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奖;《苍山无声》获中国美协“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西部寄情》参加中国美协赴美“2002年中国画作品展”;《岁月沧桑》入选中国美协《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山谷传声》入选中国美协“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大展”;《日落秋山远》入选中国美协“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山情》参加中国美协“华夏笔都-----全国百名知名国画家邀请展”;《太行风骨》参加“第四届山水画大展”,被中国文联艺委会授予“中国山水画二百家”称号。《蒙山深处》获山东新闻界美展一等奖;《山野晨炊》获“山东省跨世纪画展”优秀奖。

    居住地区
    山东/滨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山东淄博,1986年毕业于山东轻工美术学校,2000年结业于中国美协山水画高研班,2003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彩墨画院副院长,文化部中国画创作中心画家,中华书画报副总编,中国艺术创作院画家,辽河画院画家,文化部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民革委员。现居北京。

    居住地区
    山东/淄博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辛守臣,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出生于山东高唐,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曾在中央美术学院访学并师从博士生导师贾又福教授,原北华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专著有《辛守臣画集》、《辛守臣国画选》。1993年,作品《暮雪》入选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展。1997年,作品《山光》参加中韩书画优秀作品展并荣获大奖。1994年,作品《北国之春》获中国美协主办的银河杯国际大展二等奖。1996年,作品《故乡情》获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1998年,作品《峡谷里人家》入选世界华人书画展。2000年,作品《松花湖上春意浓》获省美展一等奖,发表于《美术》杂志。2002年,作品《幽谷》获黄山颂国际书画展优秀奖,发表于《人民日报》。2003年,作品《秋到长白》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2004年,作品《长白飞雪》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大展。2005年,作品《长白颂》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大展。

    居住地区
    山东/青岛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教授,男,汉族.1940年生于山东菏泽。1978至1980年山东菏泽师专中文系毕业(大专)。1980至1983年山东菏泽师专教师,1983年进修于天津美术学院,受业于著名画家孙其峰、溥佐、肖朗、白庚延、霍春阳诸先生.1984年结业;并长期受到四川美院何方华教授的指导。现供职于菏泽学院艺术系,中国画教研室主任、菏泽市政协委员。作品曾参加第一、二、三、四届全国"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中国山水画名家邀请展"、第六届"当代中国花鸟画展"、香港与澳门主办的"中国艺术大展"、"东方名家教授书画展"、"东方水墨画展"等多次省级以上与国际性大展。曾获"牡丹杯"国际书画大展三等奖;"芦湖杯"与"延边民俗节"全国书画大展二等奖;第三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与"中国禅佛书画展"优秀奖。作品《黄土悠悠》获中国美协主办的"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铜奖。《破晓》获中国美协主办的"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全国书画大展"优秀奖。《黄土魂》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世纪.中国风情"全国书画大展。巨幅国画《长青图》为国务院收藏,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方毅、谷牧等的亲切接见。1997年3月9日,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在《书坛画苑》栏目中,以《山水画家成弘夫》为题,作了专题报导。之后,中央电视台二套、四套、八套节目,又多次重播。出版专著有《成弘夫山水画集》、《成弘夫山水画速写集》和诗集《旅游记怀》。作品《大山的孩子们》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居住地区
    山东/青岛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孔超,令字辈,号尼山泗水,孔子七十六代世孙。中国美术家协会八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画院高级画师;中国石化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作品参加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十届获铜奖;获首届中国美协会员国画精品展优秀奖;入选全国山水画展,全国群星奖等国家专业级美展几十余次。获山东省美术成就奖,山东省政府泰山文艺奖。撰写的学术论文《论“装饰”、“抽象”在山水画创作中的突破》、《山水画中的人性情感》、《论中国画的时代感》等论文,在《美术观察》、《文化月刊》、《美术》、《美术大观》、等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安徽文联、山东文联、贵州美术馆、武汉美术馆、齐鲁美术馆等美术机构收藏。圣人后裔画家孔超吴文仁齐鲁大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二千五百年前的大思想家孔子,目前,还对世界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圣人的第七十六代孙孔超,令字辈,字铁砚,号尼山泗水,就是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画家。他出生于书香门第美术世家,自幼就深受其祖父著名画家孔端甫先生的影响,儿童时期就酷爱画画。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十六岁的孔超就考进了曲阜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四年的大学生活,他主攻中国画专业,为以后的美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老孔学习山水画从“明四家”入手,远追唐宋名家,他认真钻研古代山水画理论,临摹了大量的传世名作,从而增强了自身的传统功力。在现代画家中,他特别推崇林风眠、李可染和陆俨少,大师们对传统的理解和冲出传统的巨大胆识,让其深深的折服,认识到惟有创新与发展,才是山水画创作的真谛。1992年,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在济南,为而立之年的老孔,举办了首次山水画个人展,其创新的画风,得到画坛的广泛肯定和好评。老孔的山水画创作,走的是一条创新探索之路,他的艺术创作尤其注重以传统笔墨试新法,不拘传统笔墨的形式束缚,大胆求新、求变,寄胸中造化见诸笔端,大处精于“营造”,微巧之处刻意细节,初看层次纷繁,细嚼章法不乱,不拒浓烈的色彩,喜欢强烈的节奏,他努力在山水画的“装饰性”和“抽象性”之中,寻求突破口。老孔画山水,所描绘的是自己心中的山水,将有形的山川景物优选,取其最真、最美、最新鲜的精华,加上画家的理解认识,在内心中重新凝聚,用自己的风格表达出来。其画的景物是一种相通的感觉,感觉并非是真实的写照,而是感知的认同,画幅中保持这一种感知的新鲜,观者回其味。此山水非彼山水,而是画家心中的山水。他不仅在山水画上创新求变,绘画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所撰写的《论“装饰”、“抽象”在山水画创作中的突破》、《山水画中的人性情感》、《论中国画的时代感》等论文,在《美术观察》、《文化月刊》、《中国艺术报》上发表。身为山东书法家协会理事的老孔,在美术创作的同时,对书法、金石方面也颇有研究,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他常讲“书画同源”,其创作规律是一样的。另外,他还出版小说,擅诗文,可谓是一位修养全面的画家。老孔对山水画有着深刻的理解,其完善的心智,丰富的学养,使山水画作品的内涵更加深邃,别具一格,流露出浓郁的时代芳香,成就了自我艺术风格的形成,让观者耳目一新。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书法、理论

    职务

    画家简介: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现为青岛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山东画院特聘高级画师。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大展并获奖。1992年,作品《中秋祈》获‘92国际中国画展暨大赛荣誉奖,并入选韩国主办的‘96亚洲地区纯艺术展;1998年,作品《白玉兰》入选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1999年,作品《护林人家》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青岛市政府文学艺术三等奖;2001年,作品《梦萦故园花》获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2年,作品《塬上秋》获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山东展区银奖;2004年,作品《花事》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山东预选作品展二等奖;2006年作品《山居图》入选“2006全国中国画提名展”。多幅作品先后被文化部选送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古巴、巴西、韩国、法国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展出,并被使馆及美术馆收藏。2002年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多幅作品在国家级专刊发表。

    居住地区
    山东/青岛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李明晋,1957年生,山东省郓城县人,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1974至1976年李集小学任民办教师,1976至1981年山东艺术学院国画系大专学习,1981至1994年山东郓城师范学校美术教师,1994至2003年山东菏泽曹州书画院画师。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画院画师、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菏泽市政协委员、曹州书画院专职画家。其绘画以山水为主,兼攻人物和花鸟。1993年国画山水《山河颂》获北京2000年奥林匹克第一届国际书画艺术1993年国画山水《太行之秋》获国际“和平杯”书画大展优秀奖。1997年国画山水《千古太行》获文化部主办的“迎港归”全国书画大展佳作奖1998年《太行深处风景异》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并入编“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精品集。1999年《今秋》被北京天安门城楼收藏。1999年《悠悠黄土情》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画三百家”全国大展作品集。2001年《黄土情》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亚亨杯”、“新世纪”全国书画大展。并入编作品集。2002年《太行深处风景异》入选中国协主办的“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书画大展,获优秀奖, 并入编“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书画大展精品集。2003年《戈壁情》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大展,并入编“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大展作品集。2005年《神游西部》入选中国美协会员第二届中国画展。

    居住地区
    山东/济南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李宪润,字老成,号人东吾西,泰山人。滚笔山水、银粉水墨画创始者。著名画家。1956西安军校毕业。历任秦皇岛市美术研究会研究员,唐山、乌鲁木齐、西宁驻军美术创作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青海分会秘书长。现为泰山书画院副院长,一级画师。台湾、山东省美协理事,海内外一些美术家组织名誉院长、高级顾问,学校导师、教授。早期人物创作卓著,曾出席20周年国庆大典观礼。1993年参加由全国选拔的30名优秀中青年书画家组成的中国书画万里行及中南海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全国百名书画家笔会。1994年荣获国际书画艺术名人称号。1996年参加鲁百名文艺家千里采风,泰安市委、市政府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7年随国际文化交流团赴新、马、泰三国及港澳举办书画联展和学术交流。作品在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国家级美术、博物馆及英法美日德等国收藏。著有《战争的闪电》、《张海迪故事》、《李宪润画集》、《李宪润画选》。成功地在深圳、南京、泰皇岛、广东、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举办十余次个人画展并和关山月、黎雄才、陈子奋、于希宁、郑乃王光六人在台举办大陆名家联展。他独创的滚笔山水、水浆雪景堪称“二绝”,获国际文化交流精英奖、中华民族艺术杯一等奖,银粉水墨画获“得利斯金奖”、第九届国际美术大展“佛教法王奖”、《泰山古柏》获“国际艺术沙龙奖”。善用双管齐下、左右开弓及特殊材料作画。新华社《环球》、《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国书画报》、台湾《艺术家》、香港《中国文物世界》及东南亚百余家海内外报刊特作专题报导。深圳、秦皇岛、南京电视台拍映了《李宪润滚笔画欣赏》、《李宪润先生的创新三部曲》专题片,一致评价他独树一帜的画作为中国艺术宝库献上了一枝奇葩。

    居住地区
    山东/泰安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1938年生于青岛市。1956至1972年青岛临清路小学美术教师,1960至1963年青岛教育学院美术专业大专毕业,1973至1978年青岛14中学美术教师,1979至1981年青岛师专美术教师,1982至2002年青岛教育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教育学院教授、美术系主任,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顾问、青岛市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等。擅长山水画、兼工花鸟、书法篆刻等。系“中国书画百杰”画家。作品参加了“中国名家书画大展”、“第五届国际书画作品展览”、山水作品入选“中国名家书画大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及赴日、澳等国内外多次展览,曾获金奖、优秀奖等。大幅作品《三军过后尽开颜》被中央军委收藏。出版有《青岛风景写生》集、《刘栋伦山水画集》《刘栋伦国画作品选》;多幅作品入选《当代中国美术》、《中国书画作品精选》等多种画集。《美术观察》、《中国书画》等美术专刊介绍和刊载多幅作品。2005年评为“中国书画百杰”,2007年被“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聘请为“中国书画大师”,2008年被“中国艺术名家研究院”授予“艺坛名师”,同时聘为院“荣誉院长”。同年编入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位书画艺术代表人物作品入选《三十年三十家》(中国画报社出版)。2007年“金融与收藏”拍卖会刘栋伦的作品《山海奇观》以60000元的价格成交。作品情况参与创作的《中国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0米画卷》被中央军委收藏(独立创作了其中10米X1.22米的《三军过后尽开颜》作品)。出版了《青岛风景写生集》、《刘栋伦山水画集》,多有作品选入《当代中国美术》等多种画集;《美术观察》等多家美术专刊介绍和刊载作品。刘栋伦先生的山水画是写丘壑,讲笔墨和有意境的。他在这三方面均有所探索、有所作为,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独立面貌。刘栋伦的山水画写景、写情、写意,作风严谨而潇洒。他的传统功底很深,他从传统中汲取的养料不仅是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是精神与气度。他写客观山川的面貌时,深入领会山川之气质,牢牢把握自己的主观感受。他善于造景,更善于造境、造奇境、险境。他的画之所以能感染人,一是因为他有感而发,表达了他内心的激情;二是他力求致广大,尽精微。他善于宏观把握,注意整体大效果,他又善于发现和描绘精彩的局部与细节,穷尽其美。刘栋伦的笔墨技巧是为画面服务的,笔线的曲折往复,墨色的浓淡虚实,明暗交替以及章法的独特经营,均在变化统一的关系中,予人以充足的审美享受。刘栋伦长期在青岛生活、教学和创作。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名山大川,但他以青岛崂山为自己的创作基地。崂山不同于国内其他高山峻岭、它多奇峰怪石,山石勾多皴少,又因海石相连,形成“山海凌云、波海参天、海天一色、山海奇观”的特点。刘栋伦先后上崂山四十余次,积写生稿许多。他得崂山丘壑之灵气,又得传统笔墨之神妙,所以取得可贵的艺术成就。他笔下的崂山奇崛、雄伟、秀丽、景色富于变幻,他是描绘崂山力和美的最杰出的画家之一。

    居住地区
    山东/青岛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