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杨晓霖,汉族,北京人,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2005-2009北京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历2010-20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2012-至今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鉴定及书画创作重要参展:2018年,中国画《国色天香图》南田风骨——第三届恽南田全国花鸟画作品展中国美协入会资格2018年,中国画《圣地瑞雪》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美协入会资格2018年,中国画《圣地祥云》同源•首届中国画作品展入选作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袁泉,1967年生,四川眉山人,先后毕业于乐山师专、四川教育学院美术学专业。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眉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眉山国画院秘书长,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曾任“眉山市第二届青联委员”、“眉山市第二届人大代表”。   作品曾获全国、省、市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全国教师书画大赛一等奖,四川省中师艺术节作品展一等奖及指导一等奖,四川省教师赛课及基本技能大赛一等奖,多次获眉山市政府“东坡文艺奖”,眉山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眉山市中评委专家库专家,多次担任省、市美术竞赛、项目等评审工作。   多件作品被杂志、画册收录发表,被艺术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收藏。   在《中国油画》《美术报》《美术教育研究》《现代艺术》《四川美术》《教育导报》等杂志公开发表作品。《世界知识画报》、《眉山日报》、《星城市》等报刊杂志曾刊登作品多幅并作个人艺术业绩专版介绍。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广东惠州,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山水画创作与研究博士,师从龙瑞先生。在校期间任研究生会主席,先后获“科研之星”、“优秀博士生”及“庄汉生奖学金”等。2008年任教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系、研究生导师组召集人。现为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副会长、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获“十一届全国美展”、“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奖等,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国际交流展览,并被多家国家级博物馆收藏,出版有个人画册八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1960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87年至1989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1984年起供职于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受艺术环境的影响,向多位艺术名家请教,先后受业于梁树年、白雪石、史国良等名家,多年研习宋、元、明、清画法、画意,颇多体悟,以求扎实的笔墨功夫和清劲苍郁的风韵,并将画境和书意兼容互补,增强笔墨韵味。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出版有《尹燕琦画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杨家永山东烟台人。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事业发展部主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收藏机构收藏。曾举办个人画展和相关专题联展出版有《杨家永黑白画》画集等。油画《晨风·绿云》入选前进中的中国青年、《渔女》、《遥远的回忆》入选北京青年画会会员首展、国画《远山如黛》入选第十六次新人新作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又名岳谷。1963年生于贵州省贵阳市,回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工作室助理导师,并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荣宝斋画院、新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从1990年至2007年,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要的学术性画展,并多次获奖,作品和论文先后在国内外几十家专业杂志重要报刊上发表。从1995年至今先后出版《岳黔山画集》、《当代艺术家——岳黔山》、《名校名师——岳黔山山水写生示范》、《当代名家中国写意画精品——岳黔山》、《当代名家绘画作品解析——岳黔山画山水》、《岳黔山写意花鸟》、《中国画大家——岳黔山》等多种个人画集。先后受邀请赴俄罗斯、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韩国等地讲学或举办画展。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省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天安门城楼等多家单位收藏。岳黔山的画作有一种磅礴的气势,其作品气象恢宏,所涵盖的传统笔墨精神与笔墨张力的洗炼精准,每每令观者激动不已。在风格取向上,岳黔山始终以正大阳刚、浑厚苍莽为指归,同时他又在思考如何以现代审美经验对中国画传统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积极的弘扬。为此,他尤其重视对景写生对山水画的作用,他的写生观念主张充分研究客观物象的规律后,再加以剪裁与提炼。他的山水画亦极其重视“造境”,他熔传统与现代为一炉,抒写出自然界的诗意之美。——《当代笔墨百家》学术总监耀文星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姚鸣京,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副院长。中国画院副院长。上海中国画院特聘画师。1959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师承卢沉、周思聪先生,擅长山水、人物。1982年本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并任教于北京教育学院美术系。1987年专业进修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卢沉画室。1990年起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姚鸣京修禅,以信士自居,身处纷扰之尘世,心向澄明之净界,以禅养性,以性发悟,以悟明物,以物照笔,以笔印心。姚鸣京的艺术便体现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中国画不仅在于表达什么,更在于艺术过程本身,作品是给人看的,而过程属于自己,画者的心灵在过程中展现、充满,也在过程中点亮智慧之灯。举办展览1984年文化部文艺作品征集中国画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1985年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北京·中国美术馆1988年首届中国画大奖赛(评委) 北京·中国美术馆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展 广州1990年珠海中国画邀请展 珠海1994年第一届国际艺术博览会 广州博览会馆1995年第二届中日现代水墨艺术作品展日本东京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院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1996年全国中青年山水名家邀请展广州1996年水墨现状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1997年当代山水印象展(策划)北京·中国美术馆1998年第一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深圳·关山月美术馆1998年山水·风景对比展 中国美术馆1998年全国中青年名家展(策划) 珠海1999年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 布拉格·捷克国家博物馆2000年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2001年上海中国画大展 上海美术馆2002年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2003年姚鸣京山水画展 兰州2004年姚鸣京山水画展 烟台美术馆2004年黄宾虹国际学术研讨系列展 中国美术馆2004年南北山水对比展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部美术馆2004年中国画回望展(山水)北京·中国画研究院美术馆2004年当代中日艺术家现代水墨作品交流展 东京·中日友好会馆2004年中国画名家内蒙行写生展北京·中国画研究院美术馆2005年首届当代中国画学术提名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2005年全国美协会员展北京·中国美术馆2005年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 北京·世纪坛美术馆出版:1998年《姚鸣京画集》 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姚鸣京画集》 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当代书画家艺术丛书—山水清音鸣京》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当代山水印象—姚鸣京》 中国收藏出版社2003年《写意画家—姚鸣京》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名家写生—姚鸣京写生集》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姚鸣京画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年表1982年本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1982年9月分 配到北京教育学院美术系任教。1987年专业进修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卢沉画室。1990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山水画教研室任教。1990年参加 珠海“全国中国画邀请展”获二等奖。2001年他的十幅作品应邀参加捷克国家美术馆举办的“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于曙光,1944年4月生于河北磁县,祖籍四川乐至县。别名老果生,四川乐至县人。擅长中国画、书法。曾在企业工会、部队宣传部门,中国法制报社、中国书法杂志社担任美术工作。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编辑部副主任、副编审、办公室主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研究部主任(副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副秘书长、北京古琴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画印研究院、中国剑光书画院专家委员及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会艺术顾问、北京鲁博书画院院长等。于曙光1962年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作过美工和演出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了积累了多方面的文艺才干,同时也养成了淳朴、务实的性格。1985年进入书法界的最高机关——中国书法家协会。后来当过编辑、办公室主任、研究部主任。如果他想走捷径,靠近水楼台,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他却认为求速成、走捷径、追流行虽然取得些实惠,但终难成大器,那是一种“新书奴”,而失去了自我。因此,他自称是“苦学派”。他十分重视传统,以学传统经典为立足之本。他对古代优秀碑帖几乎无所不临,“为我所用”自以为“不让古人”。他对宋四家和王羲之更是情有独钟。他研究“兰亭”成果斐然,他编著的《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界有着相当影响。他对古代经典书法花大力气打进去,临帖要细致入微,兼求形神,力求在背临的基础上与个人的爱好相结合,走创新之路。要始终贯穿着追求力感之美,点画精到之美,并追求整体效果和气息韵律之美。在书法创作中,他兼擅诸体,但重点是行书和行草书。其篆书笔画通婉不板刻,其楷书多以写经和简牍为基础,又吸收了苏轼、倪瓒等多家笔法,增加了耐看性。其行草书吸收了唐宋以来许多大家的风格,取法乎上,追求其神。其行草书作品往往气势贯通,笔力劲健,恣肆流畅,时有枯涩干渴之笔,显出老辣苍劲迹象。曙光是书家兼画家,故其作书往往是墨色变化十分丰富。这也是很难得的艺术效果。擅长中国画,兼能山水、人物、花鸟,长于小写意,风格“清劲”。主攻书法,兼能真、草、隶、篆,尤擅行书、行草书,博取诸家、借鉴诸艺、其书风“骨胜,富韵”。有著作《天下第一行书》行于世数万册,在书界有相当影响。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如《全国第二届中青展》、《全国第四届书法展》、《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中国书法千年展》等。书法作品曾赴日本、美国等国展出。名字多为书画、篆刻词典,以及《世界名人录》等收录。于曙光自幼喜爱中国书画、篆刻,书能真、草、隶、篆,尤擅行书和行草,画长人物、山水、花鸟。他的书法博取诸家,书风人称“骨胜富韵”。其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和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重要展事。于曙光认为,书法是艺术中最独特,最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别的艺术门类均可借鉴西方,搞“中西结合”,但书法艺术却不同,它是最贴近汉语言文字的“派生物”。在于曙光看来,书法艺术的根本首先是传承,不需要刻意“创新”。在创作观念上,他对历代书家的名言名句十分留心,比如“欲书先散怀抱”、“无意于佳乃佳”、“胸有成竹”、“意在笔先”等,他将这些宝贵经验融入自己的创作。1995年在首届书圣杯书画大赛中获“国际银奖”。199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于曙光书法展》并出版《于曙光书画》。2003年度书法论文《学习经典、创造经典》获中国文联“第三届文艺评论奖”三等奖。此后曾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武汉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香港电视台等媒体作出专题或专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书法

    职务

    画家简介:杨永德(1945.6—)别名沉思,河北定县人。擅长书籍装帧、中国画。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7年在北京画院进修。团结出版社美编室主任、副编审。作品有:《天子山画卷》、《春》、《夏》、《秋》、《冬》等。装帧设计参加全国第二、三、四届装帧艺术展览,论文参加第二、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论文评比,均获一等奖。出版有《儿童学速写》、《杨永德山水画集》、《外国封面设计精选1000例》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俞锡瑛(1929.9—1992)女,浙江德清人。擅长中国画。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绘画系。师从李苦禅、蒋兆和。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作品《学》入选全国美展、《琼岛月夜》入选全国残疾人书画展、《雨后华山》入选中国百位名家画展、中国名家书画精品大展、壁画《呦呦鹿鸣》(合作)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1]在李苦禅的众多弟子中,有一位鲜为人知的残疾女弟子——俞锡瑛。李苦禅对这位有着特殊经历的残疾女弟子呵护有加、关怀备至,而李苦禅的画品、人品也深深地影响着俞锡瑛。师生二人间的情谊十分感人。俞锡瑛1929年生于北京,叔祖是清末国学大师俞樾,父亲俞同奎历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等职。俞锡瑛12岁时得了关节炎,后因被误诊而终身残疾。但是,她并没有因此心灰意冷,而是坚强地对抗着命运的不公。她架着双拐,进公园,上街头,默默地练习速写,学画水彩。一来二去,她对绘画的狂热感动了当时在北平艺专执教的艾中信。经艾中信推荐,再加上她自己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她考取为刚刚由北平艺专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的绘画系的第一届学员。她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努力学习,很快就成为同届女生中的佼佼者。就在俞锡瑛即将从中央美院毕业时,学校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她正准备和同学们一起下乡,团组织却动员她休学。她听从了组织的安排,可她万万没想到,学校竟对她按“自动退学”处理,并取消了她的学籍。所以,她无法通过毕业分配找到工作,通过街道求职也没结果。多年以后,她才从街道劳动部门得知,她在大学的人事档案丢失,她成了“黑人”,没法找工作,也没法参加正规的绘画展览。命运又一次捉弄了她,但她没有绝望,而是更加努力地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打拼。她绘制封面、插图、连环画,坚持向报刊投稿。仅在上世纪50年代,她就出版了六本连环画,并在各报刊发表画作二百余幅。虽然不得不离开了自己心爱的学校,但为了开阔视野、提高技艺,俞锡瑛几乎访遍了中央美院的国画教授,向他们请教,请教得最多的还是李苦禅。她所向往的就是李苦禅那种厚重豪放、朴雅雄浑的画风。最终,她的认真和执著感动了李苦禅,收她为入室弟子。而且,李苦禅对俞锡瑛曾向蒋兆和、黄均、高希舜、徐北汀、吴镜汀、郑诵先等人学习,又拜自己为师的举动从不介意,不但没有门户之见,还鼓励她这样做,并说:“你这样可以博采众长,不囿于一家一法,能各得其妙。”另外,他还把自己体会到的各位名家的长处告诉俞锡瑛,让她少走了许多弯路。李苦禅很赞赏俞锡瑛的勤学苦练精神,曾多次以此在美院的课堂上教育学生说:“俞锡瑛以生活速写进入中国画的创作,她的思路是对的,而且她在艺术上有追求,有常人都没有的那种拼劲,她的笔墨技巧也大大超过了现在中国画系的毕业生。对她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更是不易。”李苦禅的儿子李燕曾撰文《女画家俞锡瑛印象》道:“俞锡瑛,我习惯称‘锡瑛大姐’,这不仅因为我年龄比她小许多,还因为她是家父苦禅先生常常提到的学生。老人每次给她看过画后,都是送她出门,目送她拄着双拐走远,回到家就说:‘多么好的一个女孩子,得了这么个怪病……她蛮有才气,又有志向,竟让这身子拖累着。好在她有毅力,能吃苦,每次带来的画都有长进。这一点,你们应该向她学习。’有时我和家父一起去看她,也有时她居然一人拄着双拐,登上家父五层高楼,进门时,已是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喘息不定就急于向家父请教。有时家父不在家,虚心好学的俞姐竟会请我来‘冒场’指导。”“文革”开始后,李苦禅受到冲击,俞锡瑛也和爱人、中央美院教授王文彬被遣回老家浙江。直到“文革”后期,她才和王文彬再次回到北京,住在西城区,恰好李苦禅此时也搬到了这里。由此,俞锡瑛登门请教更方便了,还经常做些家常菜给老师送去,李苦禅也经常过来看望他们一家。李苦禅教俞锡瑛绘画多年,每次授课都是画成课稿,供俞锡瑛作画时参考,而且在每张课稿上都写下“为锡瑛作画,苦禅”,并盖上印章。一些他自己满意的赠品还要写上长跋。平时他指导所画的白菜、虾、荷花、竹子、鸡等,也都一一署名、盖章。这种良苦用心,让俞锡瑛感动不已。“文革”结束后,俞锡瑛极为兴奋地画了一幅泼墨山水《雨后青山》,以茫茫云海和屹立的青山、巨松表达自己内心的欢乐和激动。随后,她把这幅新作拿给李苦禅看,请求指点。李苦禅看后连连点头,欣然在画上题跋曰:“锡瑛此幅笔墨俱佳,布置亦佳,可存留也。苦禅。”除了关心俞锡瑛的艺术成长,李苦禅还一直关注着弟子的生活。他曾多次跟中央美院的领导建议,解决俞锡瑛的历史遗留问题,并让其在美院国画系任教。直到1977年,在李苦禅等美院老教授的再三呼吁下,在许多媒体的努力下,有关部门才澄清了当年的问题,承认了错误,给俞锡瑛补发了毕业证书并给予其美院讲师待遇。可惜,这个决定晚到了几十年,她已经无法登上讲台授课了。但是,她从没有抱怨过,始终在李苦禅的指导下,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画着。1983年,李苦禅与世长辞,而俞锡瑛也早就知道自己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这都是多年的生活坎坷造成的。但是,她并没有在意自己的身体,而是拼命地创作,耐心地指导青少年作画,抓紧时间整理作品并立下遗言:将凝聚了自己多年心血的画作全部捐献出来,用于扶残助学;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机构,骨灰撒入大海。她的精神感动了无数的人。廖静文、吴作人、艾中信和李苦禅夫人李慧文等发起成立了“俞锡瑛扶残助学基金筹委会”,并亲自担任顾问。1992年,俞锡瑛因病去世。李苦禅和俞锡瑛虽然都已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他们之间可贵的师生情谊也正在世间流传得越来越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22条/3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