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1997.9桂林市逸仙中学高中2000.9广西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本科2004.9桂林美术馆展览人员、教学培训管理2007.9广西艺术学院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2010.9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设计教学重要参展:2009年,陶艺设计《雨后山河铁铸成》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入选2014年,陶艺设计《山明水净》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入选2009年,陶艺设计《雨后山河铁铸成》感恩.重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入选2006年,中国画《归园居》2006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

    居住地区
    广西/桂林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90年广西象州县城关高中学生高中1993年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大学重要参展:2014年,中国画《甜蜜事业一》全国第四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入选2015年,中国画《桂北雨霁》“悲鸿精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2015年,中国画《蔗林秋韵图》“重温经典”第二届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山水画)作品展入选2015年,中国画《蔗林诗意图》纪念扬州2500周年城庆——丹青扬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2015年,中国画《风调雨顺》纪念潘潔兹诞辰10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2016年,中国画《中国梦,我的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入选2016年,中国画《奋进》“丹青扬州”第二届全国中国画(花鸟画)作品展入会资格

    居住地区
    广西/桂林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怀解(田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桂林永福人,1996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田果书画访高研班导师,职业画家 。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韩昌力,山东沂水人,1956年出生于山东潍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家艺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艺术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任德州师专艺术系教师。1990年任广西师范大学艺术系讲师。1998年任广西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2000年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1989年、7月韩昌力、李春霞合作《秋天的浮雕》参加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编入《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集》。1991年、7月《黄土魂》获广西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1991年、10月《秋雨蒙蒙》参加第一届全国当代山水画邀请展,并编入《当代中国山水画集》。1993年、10月《高秋图》获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国际书画大奖赛优秀奖。1994年、12月韩昌力、李春霞合作《月夜细语》参加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1995年、1月赴以色列国举办中国画作品展。1996年、10月《幽》获日本第15回国际书画展、国际特别大奖。1997年、10月《霁天空阔》获第三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优秀奖,并结集《当代中国山水画集》。1998年、12出版《当代中国画坛精英——韩昌力画集》。1999、10《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广西美术作品展二等奖。2002、4《山水》参加第二届中国画学学术年展,并结集《第二届中国画学学术年展》画册。2003、8《天地氤氲》参加第二届全国国画作品展,并编入《第二届全国国画展作品集》。2003、10《白光》参加美国当代中国艺术作品展、并编入《当代中国艺术作品展》。2004、8《溪水倾情》参加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名师作品展,并编入《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名师作品展》。2004、9韩昌力、李春霞合作《五彩山》参加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编入《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集》。2005、10《清水无痕》四幅参加中韩现代美术大展,并编入《中韩现代美术大展》作品集。2007、5出版《名人与艺术》——《中国当代画史。韩昌力卷》。2007、12出版《韩昌力作品集——山水卷》。2008、12《素处以默》《转山叠田》编入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中国美术家精品集》。2009、6韩昌力、李春霞合作《转山叠田》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作品集》并获优秀作品提名奖。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首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集》。2011、9《富春江岸有新诗》参加海峡两岸艺术家《新富春江山居图》创作展(北京、台北)并结集出版。曾在中国上海、桂林、天津、山东等地举办个人展览,并赴以色列、日本举办展览。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壮族,广西武宣人,1966年初中毕业后因文革辍学,致公党成员,1970年5月参加工作,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研究生班国画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教授。历任广西省文联副主席,广西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为国家级优秀专家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政协第十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院长,致公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兼)。1970.05-1977.08广西灌阳县电影院美工1977.08-1980.09广西灌阳县文化馆美工1980.09-1982.07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研究生班国画专业学习1982.07-1994.01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讲师、副教授、教授1994.01-1995.02广西艺术学院院长助理1995.02-1998.05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1998.05-1999.12广西艺术学院院长1999.12-2002.06广西艺术学院院长,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兼)2002.06-2007.07广西艺术学院院长,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兼),致公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兼)2007.07-2007.12广西艺术学院院长,致公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兼)2007.12-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院长,致公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兼)2008年1月23日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常委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广西首届铜鼓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作品有《漓江百里图》、《侗乡月》、《我的中国心》等。

    居住地区
    广西/南宁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黄独峰(1913-1998),名山,号榕园,又号五岭老人,广东揭阳人,著名中国画画家。曾任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政协副主席;第二届全国侨联委员,第三届全国侨联常委,广西侨联主席;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常委,致公党广西区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理事,广西美协副主席、主席;石涛艺术学会会长等职。著有《明清写梅画人传略》、《中国之花鸟画》、《独峰画集》1—7辑等多种。先生擅长中国画,兼善书法,画风综合南北二宗及古代诸流派,自成一格。1929年从揭阳画师邝碧波学任伯年派花鸟。1931年入春睡画院,从高剑父治艺。1936年赴日本东京深造,卢沟桥事变后回国,在港、澳、沪、黔、桂、渝、蓉等地从事美术创作。1939年在香港创办《现代艺术月刊》,与方人定、司徒奇等组织“再造社”。1943年在韶关创办“颂风画苑”。1946年在广州与马小进等组织“越社”,并与高剑父创办南中美术专科学校,任教授、国画系主任。1948年创办《时代艺术月刊》,组织“丹荔社”。1950年在香港入张大千门下。1952年定居印度尼西亚。1959年在棉兰创办“中国画院”,其画在东南亚享有盛誉。1960年回国,在广西艺术学院任副教授、教授、美术系主任、副院长等职。1961年以来,曾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政协副主席;第二届全国侨联委员,第三届全国侨联常委,广西侨联主席;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常委,致公党广西区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理事,广西美协副主席、主席;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西分会副理事长;广西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广西诗书画金石研究会会长;广西海外联谊会理事;广西潮人联谊会会长;石涛艺术学会会长等职。艺术成就先生擅长中国画,兼善书法,画风综合南北二宗及古代诸流派,自成一格。1947年,作品十四幅赠送泰国王室;1948年,作品《百鹤图》刊载于当年《中国美术年鉴》;1953年,十幅作品赠送印尼总统苏加诺;1964年,作品《神仙鱼》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展;1976年,完成《漓江百里图》长卷;1979年,作品《和平迎春》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1989年,作品《富贵寿》作为国礼赠送朝鲜领导人金日成;1990年,五幅作品赠送菲律宾政府;1991年,三幅作品赴日本联展。在国内外出版《独峰画集》1—7辑、《独峰玫瑰集画稿》、《独峰花卉铅笔稿》、《独峰花鸟铅笔稿》、《独峰花鸟画谱》、《独峰动物画谱》、《独峰画谱》、《黄独峰神仙鱼画谱》、《黄独峰艺术生涯》、《独峰藏印集》、《黄独峰师生画展作品选》等;著有《明清写梅画人传略》、《中国之花鸟画》、《山水花鸟画技法》、《中国绘画与西洋画的倾向》、《岭南画派艺术之研究》、《黄独峰画语录》等。自1931年始,在上海、北京等地以及泰国、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日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近50次。

    居住地区
    广西/南宁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16条/2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