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石果(1953.7—)四川仁寿人。广东珠海画院副院长。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父亲是长安画派主要创始人石鲁。擅长中国画。198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作品有《古流厚土》、《互渗》、《饕餮》等。并于2003年参与了珠海首个画家村“九号仓”的创建工作。◎ 1980 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1984 全国第六届美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1989 当代中国水墨新人奖大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台北·雄师美术画廊)◎ 1995 《江苏画刊》20周年展 (南京·江苏省美术馆)◎ 1996 重返家园:中国当代实验水墨画联展(美国三藩市RIM画廊)◎ 1997 中国艺术大展·当代中国画展 (上海·上海图书馆)◎ 1997 第十二届亚洲国际美术展 (澳门·澳门艺术中心)◎ 1998 第十三届亚洲国际美术展 (马来西亚·吉隆坡美术馆)◎ 1998 重返长安:现代水墨收藏展 (西安·陕西美术家画廊)◎ 1998 深圳首届国际水墨双年展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1999 第十四届亚洲国际美术展 (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 1999 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 (成都·国际会展中心)◎ 2000 2000-新中国画大展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南京·江苏省美术馆)◎ 2000 在水墨的边缘:纸上作品展 (香港·视艺空间艺术馆)◎ 2000 深圳第二届国际水墨双年展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2001 城市俚语:珠江三角洲当代艺术展 (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2001 水墨实验20年展 (广州·广东美术馆)◎ 2001 百年中国画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1 第十六届亚洲国际美术展 (广州·广东美术馆)◎ 2001 西部·西部艺术大展――抽象水墨画展 (西安·陕西省国际会展中心)◎ 2002 水墨新纪元·当代水墨画两岸交流展 (台北·国父纪念馆观想艺术中心)◎ 2002 后岭南与广东新水墨展 (广州·广东美术馆)◎ 2002 深圳第三届国际水墨双年展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2003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北京·中国美术馆)◎2004中国上海春季沙龙展(上海、山东巡展)◎2005中国实验水墨回顾展(深圳·深圳画院)◎ 2005韩·中现代水墨交流展(韩国·首尔市立美术馆)◎ 2005第14回韩·中国际绘画交流展(韩国·斧山市美术馆)◎2006渡·当代水墨方式(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2006中国水墨文献展(南京)◎ 2008作品三件入编国家重点课题《中国现代美术史》(编辑中)◎2008作品九件发表于《江山美术》杂志(国际刊号ISSN1991-3508)◎2008作品三件入选文化部主办“墨非墨—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深圳美术馆·美国费城博物馆)◎2008作品二件入选“2008当代水墨双年展(台湾)”(台湾地区·中国大陆·韩国展出)◎2008作品二件入选“北京上上国际艺术年展”(北京上上美术馆)◎2009作品三件入选“开显与时变—创新水墨艺术展”(台北市立美术馆)●个人展:◎ 2001 石果实验水墨艺术展 (珠海·珠海教育学院)◎ 2004 石果在仓新作展 (珠海·艺术家九号仓)●获奖:◎ 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 三等奖◎ 当代中国水墨新人奖大展 佳作奖◎ 《江苏画刊》20周年展 作品奖◎“2004珠海年度文化人物”奖

    居住地区
    广东/珠海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广东澄海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汕头画院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展览,被国家选送至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展出。版画《山村十月》入选中国版画百年回顾展,中国画《夏》入选百年中国画展。版画《南天丽日》和中国画《根深叶茂》分别获第六届、第九届全国美展铜牌奖。1996年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鲁迅版画奖”。曾在香港、澳门,台北、新加坡、吉隆坡、曼谷、洛杉矶、旧金山,悉尼和北京等城市举办国画个展。不少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馆,博物馆等单位和收藏家收藏。出版有《杜应强水墨画集》、《杜应强版画集》。《杜应强画集·百榕图》、《杜应强山水画集》、《杜应强榕树与牛·水墨系列》等二十多册著作。

    居住地区
    广东/汕头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后来的浙江美术学院)任校长。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林风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他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林风眠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是已经接近了“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受到学界泰斗蔡元培的赏识与提携,成为我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首任院长。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培养出李可染、吴冠中、王朝闻、艾青、赵无极、赵春翔、朱德群等一大批艺术名家。林风眠受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波澜,倡导新艺术运动,积极担负起以美育代提高和完善民众道德,进而促成社会改造与进步的重任。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登上讲台,聘请法国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全国艺坛为之欢呼。他提倡兼收并蓄,调和中西艺术,并身体力行,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也是20世纪实践中西文化融合具有革新开拓精神的先驱,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的创始人。是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1925年冬回国,任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校长。1928年创办杭州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出任校长兼教授。后因其现代自由绘画观点和当时的中国政治形势相悖,渐渐退出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主流,影响势微。此后更名“风眠”,据传取“风中长眠”之意。回归画家本位,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独立意识的绘画。静物、风景、仕女、戏曲人物成了他的风格中著名作品。新中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打击迫害,因为与同乡叶剑英(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搭救,所以幸免。1977年获准出国探亲,两年后隐居香港,继续创作。1991年8月12日于香港逝世。当今闻名世界的大师级画家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都是他的学生。

    居住地区
    香港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梁世雄,1933年生于广东南海,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岭南画派研究室主任、岭南画派纪念馆副董事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梁世雄的绘画以人物画为主,七十年代后转为山水画。其作品气势雄伟,意境清新,既传承了岭南画派的写实和秀丽,又融合了北方各派的粗犷与雄健。代表作有:《归渔》(1959,广东美术馆藏)、《椰林秋晓》(1960,广东美术馆藏)、《不尽长江滚滚流》(1984,南海博物馆藏)、《朝鹭腾飞》(1989)、《珠江春晓》(第一稿,1995,人民大会堂藏)、《云峰叠嶂映松涛》(1996,中南海紫光阁藏)《台湾太鲁阁激流》(2002)、《阿里山之魂》(2002)、《珠江春晓》(第二稿,2004,广东美术馆藏)和《数峰烟雨数峰晴》(2005)等。出版有《梁世雄画选》(岭南美术出版社,1986)、《梁世雄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1992)、《黎雄才、梁世雄访日画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岭南画学丛书·梁世雄》(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梁世雄》(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伍启中(1944.11—)。广东新会人。擅国画。196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曾任《广东画报》美术编辑。现为广东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广东省美协常务理事、政协广东省第六、七届委员,八届、九届常务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作品油画《东方欲晓》入选全国美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国画《心潮逐浪高》入选全国中国画连环画展;国画《世上无难事》入选全国“双庆”美展;合作油画《井冈山的道路》入选全国“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美展,中国画《新区故地》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有大量插图、封面设计、宣传画发表。作品70年代多次参加全国、全省美展,并选送到加拿大、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和港、澳、台湾地区展出。 个人荣誉2007年应邀赴俄罗斯参展“俄罗斯·中国年——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2001年《朱德在兰圃》获2001年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广东省美展金奖。国画《浩气长存——孙中山》选入2001年《百年中国画展》。1999年国画《风雨青纱帐》获反法西斯和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画展优秀奖。1994年应邀赴美国考察,并举办”广东希望工程书画展“。作品分别被选送加拿大、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展出。国画《康有为》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国画《双清楼主——何香凝》获1994年广东省庆祝建国45周年美展铜奖。1993年国画《浩气长存——孙中山》获1993年全国首届中国画优秀奖。1990-1993年分别在泰国和台北举办个展。不少作品被国家、海外机构及私人收藏。其中国画《生命的源泉》为泰国皇宫收藏。1986年应邀赴澳洲参加“中国周”活动并筹办“广东中国画展”。《石魂》、《巧工图》分别获广东省第一、二届中国画展铜奖。作品被选送加拿大、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士、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展出。作品被国家美术馆、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及泰国皇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洲政府及其它海内外机构收藏。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陈章绩(1938.12—)广东阳江人。擅长中国画。196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曾任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有《春闹葵乡》、《奔腾不息》、《西沙丽日》、《东方既白》、《悠悠岁月》等。出版有《陈章绩山水画选》、《陈章绩关怡工笔花鸟精品》等。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收藏。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王维宝(1942—)福建晋江人。擅长中国画。196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终身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岭南画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广东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1958年创作《捉麻雀》发表于“福建日报”,1959年创作《连肥忙》发表于“人民日报”,1960年制作《闽南风光》入选“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1964年创作《我们都是神枪手》、《夜》、《拉炮》入选全国美展,1964年创作《霞染渔村》、《女炮班》入选全国美展,1974年《课余》由荣宝斋出版,1975年创作《护苗》由“人民中国”、“中国文学”出版挂历。1977年创作《人民胜利了》入选全国美展,1977年创作《秋》获广东美术作品一等奖。1960年创作《闽南风光》在社会主义国家展览后,众多作品分别在加拿大、日本、意大利、伊朗、巴基斯坦、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德国、巴西、埃及、印尼等国家和地区展览数十次。从1964年开始在国内外分别与吴冠中、关山月、林墉、范曾等举办联展、个展数十次。1979年美术出版社出版《王维宝集》、1983年黑龙江出版社出版《王维宝画集》、198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王维宝山水画选》、1987年岭南出版社出版《王维宝访日写生集》、1988年天津杨柳青出版社出版《当代美术家画库·王维宝》、1989年印度出版《王维宝画展集》等数十本画集。1993年印尼元首授予“嗦罗王”勋章。1997年“月是故乡明”入载《中国现代美术全集》、2001年“人民胜利”入载《百年中国画》,数百幅作品被国内外各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陈吾(1924.8—1995.10)广东海丰人。擅长水彩画、中国画。1944年毕业于广西艺师。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作品》美术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秘书长。作品有《峡谷涛声》、《远眺橘子洲》、《南海》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关山月,原名关泽霈,1912年农历9月16日出生于广东阳江县(今广东阳江市)那蓬乡果园村。早年就读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本科,刻苦自学绘画。后得到岭南画派主要创始人高剑父先生的赏识,招其免费进入春睡画院,成为高氏入室弟子,并为其改名关山月。1939年,关山月以《渔民之劫》等作品参加了在苏联举办的中国美术展览。同年秋至1940年春,他首次于澳门、香港及湛江举办个人画展,之后他自广东出发,经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青海、陕西等省区,深入生活,收集素材,边写生,边创作,并沿途举办个人画展,以卖画维持生活和筹措资金,他在敦煌石窟临摹过壁画,研习传统艺术。此次旅行写生,为他后来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1946年,被聘为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中国画科主任。1947年作南洋之行,关山月先后在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旅行写生,作品描绘热带风光,并举办个人画展,受到华侨的欢迎。翌年又在香港、上海、南京举办西南、西北及南洋旅行写生画展,并出版《关山月纪游画集》(2辑)。1949年春,在香港参加人间画会的艺术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南文艺学院教授兼中南文联美术部副部长、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兼副校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文联委员、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广东分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名誉院长。1957年由国家委派赴欧洲主持中国近代百年绘画展览。1982年被香港中文大学聘为学位考试委员会校外委员。他始终坚持深入生活,勤奋创作,其代表作有《新开发的公路》、《俏不争春》、《绿色长城》、《天山牧歌》、《碧浪涌南天》、《祁连牧居》、《长河颂》及与国画大师傅抱石合作的不朽巨作《江山如此多娇》(在《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中,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此外,他还访问过波兰、法国、瑞士、荷兰、苏联等国,并在日本、澳大利亚举办画展,在美国讲学和进行艺术交流。1991年捐资中国美协设立“关山月中国画教学创作基金”,捐赠作品建立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关山月在艺术上坚持岭南画派的革新主张,追求画面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他的山水画立意高远,境界恢宏;他的梅花,枝干如铁,繁花似火,雄浑厚重,清丽秀逸。他先后出版有《关山月画集》、《关山月、傅抱石东北写生选》、《关山月作品选》、《井冈山》等作品。1997年,关山月美术馆在深圳市落成;2000年7月3日下午,关山月因病在广州去世,享年88岁。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李云(1914.7—1982.8)别名雯殊,广东遂溪人。擅长中国画。1947年毕业于广州市美术学校国画系。历任广州市35中学美术教师,广东国画院、广东画院专业画家。作品有《血谊亭》、《广州越秀公园》、《漓江雨后》等。v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