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陆福林,1946年出生,河北滦县人。196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在校任教三十多年。受教于中国著名美术教育家、书画家孙其峰先生,为其入室弟子。曾担任《中国书画报》社社长,总编辑等职。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天津美协会员。从美术教育工作多年,善画墨竹,喜画水彩、绘制漆画、编写教材。绘画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天津日报》、《今晚报》、《作家文摘》和香港《大公报》、《文汇报》、《视觉艺术》等报刊上发表。墨竹作品得到孙其峰先生的赞许,并题字“形神俱得、笔墨清新”。曾参加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地举办的大型艺术博览会。1989年漆画作品《永恒》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97年受国家教委艺教司委托,参加编写高师专科美术教育教材工作。1999年主持《中国书画报》工作。2004年担任河北老年大学《国画教材》副主编。2005年11月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个人画展。2006年8月为云南楚雄州政府绘制巨幅《清风高节》。2007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作画。2009年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办回乡汇报展。2010年8月被新疆喀什地区政府聘请为天津喀什文化交流大使。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男,字署逸墨斋主人,曾用名刘少斌,1956年12月生于天津,汉族,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山水画家。师从我国著名书画家孙其峰、孙克纲先生,并得到孙长康、白庚延等先生的悉心指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河东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津门书画院画师,天津政协书画家研究会会员,大运河书画院理事。作品参加历届天津市美展并获奖。1994年10月,作品《雨后》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2000年,作品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民族魂国土情书画展》;2000年,作品参加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人民画报社主办的《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并获金奖。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1955年生于天津,先后受教于孙奇峰、孙克纲先生学习中国画,结合美术教学和组织工作认真的潜心研习中国绘画和优秀民族文化艺术;毕业于天津师范专科学校(现天津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自1973年起从事天津市青少年美术教育活动研究与组织工作四十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市美协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天津市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副研究馆员、天津市学校艺术教育联合办公室主任。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吕大江(幼名)吕海江,生于河北省涉县,1990年毕业天津美院中国画系,1990--1995年在天津水晶宫饭店任画廊经理兼画师,1995——1998年赴新加坡工作,获专业证书,“高峰画廊”总代理兼签约画师。200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曾先后师从著名画家孙其峰、王学仲、孙克刚、何家英、霍春阳、白庚延、曹德兆等先生,并长期随家父吕云所先生学习传统积墨法并努力开拓自己的独立绘画面貌。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首都博物馆画院执行副院长、山水画创作部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吕大江山水画工作室导师、教授,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民盟中央美术院天津分院副院长,民盟天津画院副院长、中国水墨画院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创作委员,中国长城画院常务理事,河北美术学院特聘导师、教授,清华大学吕云所山水画工作室助理导师、天津美协理事,天津美协山水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荣获天津十佳青年美术家称号,新加坡星中国际美术学会副会长,天津市河北区政协委员。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中国文化部、外交部举办的展览并获奖,广为海内外藏家、文博机构及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及私人藏在家收藏,作品多次发表于《美术观察》《美术》《收藏家》《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核心报刊杂志。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 字山寿,生于河北省巨鹿县,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书画家联谊会理事、天津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艺术教育学院顾问、香港青少儿水墨画研究会顾问、天津点石美术学校名誉校长、天津市南开区第九届政协委员。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审。卢俊才先生师从孙其峰、萧朗、张其翼等前辈的教导,毕业后又接受王学仲大师的点拨,专攻国画,侧重山水。深研历代名家画迹,上溯董、巨,下师齐、张,打下了坚实的传统功底。又遍历名山大川,写尽奇峰,师法造化,厚积薄发。形成了自己笔墨淋漓、构图严谨,画风洒脱、巧拙的当的艺术风格。卢俊才先生曾应邀两度在日本举办画展,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大奖,大量作品被国内外艺术单位及个人收藏。艺术成就载入《中国当代国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书画纂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届名人名作博览》、《中国古今书画名人大辞典》、《世界当代书画家大辞典》等几十部典籍。《中国书画报》、《国画家》、《今晚波》、《天津日报》、《天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曾做专题介绍。出版有:《卢俊才山水画辑》、《四季诗画》、《江山叠翠》、《松山翔鹤》、《旭日映晖》、《高山飞瀑》、《仙山古寺》、《松瀑云烟》、《溪山松风》、《西海一角》、《白虎谱》、《云山翠X》、《峻岭映晖》、《溪山对弈》、《烟雨漓江》、《天高任鸟飞》、《万壑连峰》、《黄山》、《山泉水秀》、《江山绚丽》、《待到山花烂漫时》、《山山水水总关情》、《江山如此多娇》、《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百余幅作品。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卢俊才先生还热心美术教育工作,联合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主持召开了第一至第五届“全国少儿美术教育研讨会”。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推动了我国少儿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全国少儿美术教育教师心中是一位,热心友善、德高望重、工作扎实,不擅张扬的好老师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李毅峰字一峰。号泊牛山房、抱星斋主、丑牛斋主。1964年生于天津,198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天津美协副主席,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美协艺委会委员,中国美协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文化部中国艺术大展艺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文化产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客座教授、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武警指挥学院兼职教授、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艺委会主任、新疆大山水研究所名誉所长。作品被收入:《中国当代花鸟画》《最具学术价值与升值潜力当代100位中国画家投资价值评析》《中青年国画家百人作品集》《1979-1999年的中国美术》《当代中国山水画》《中国美术60家》等大型画册。《美术》《美术研究》《美术观察》《东方美术》《国画家》《中国花鸟画》《都市精粹》《书报文摘》《四川花鸟》等刊物都做过专题介绍。 出版著作:《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合著)《中国篆刻大辞典》(主编)《篆刻学类要注释》《篆刻基础技法》《中国当代水墨画》《台湾故宫博物院藏画选》等。发表论文:《中国画的哲学归属》《关于当代中国画创作》《中国绘画的认识与实践》《中国画的民族性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九十年代中国水墨画现状考察》《齐白石绘画的审美特质》《八大山人的水墨语境》《中国山水画的民族内核》等。出版个人画集:《一峰画集》《一峰花鸟》《一峰水墨》《一峰画语》《李毅峰画集》《溢峰画集》《信笔直扫》《会心处不在远》《谦谦峰骨澹澹书生》等十余部。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刘贵宾河北张家口人。擅长油画。1961年毕业于河北美术学院。曾在天津市工艺美院任教,后为该院创作员。作品有《太行春早》、《又添新邻》、《山河恨》等。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天津市人。1975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绘画专业。198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文学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天津画院外聘画家、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曾两次获天津鲁迅文学奖。在港台举办个人画展5次。有大型个人画集面世。有多部美术著作及长篇论文出版。擅长工笔人物、风景画。多取材于西北风情。画法融中西之长。又不失东方神韵。主要作品《阳光》获六届全国美展铜奖。中国美术馆收藏,入选《中国美术史全集现代卷》;入选香港版《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精华录》;《夏日》获中国工笔画大展金叉奖;《圣镜》获中、港、台水墨新人展佳作奖,《晚秋》获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及天津青年画展一等奖,97年应中国文化部之邀创作大型历史《虎门硝烟》参加中国艺术大展并出版。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刘子久(1891-1975)天津著名画家,原名光城,号饮湖,天津人。1891年出生,汉族,1920年毕业于北平中央陆军测量学校高等制图班。同年参加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受教于著名国画家金城。学成后曾任北京湖社画会干事和导师。十几年中先后培育了约400位国画人才,同时他还与陈少梅、陆文郁等著名画家探讨技法,丰富画艺。1931年回到天津,任天津美术馆国画教师,并创立天津国画研究会,任主任委员。刘子久一生从事绘画,其绘画风格与内涵可以1949年为线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1949年建国以前,刘子久重视向传统技法学习,遵循着“精研古法,博取新知”的宗旨,系统地观赏、临摹和研究了清宫收藏的古代绘画经典作品,并有选择地吸取前人的经验。他的山水画作品融入了诸家不同的技法,吸收了郭熙、李唐、戴进、樊圻等人布局严谨、用笔刚劲稳健的特色;用墨上、承袭了王原祁的积墨法,墨色厚重,富于变化,耐人寻味。画山石、树木得力于王石谷结体紧密的长处,给人以真实生动之感。他的山水画融南北诸家于一体,于秀丽中透出一股淳朴的韵味。由于他早年从事地质测量工作,足迹遍及燕山南北,在风景写生中深入观察名山巨川的风光特点,其特有的皴法,在全国各家中独树一帜。刘子久亦工花鸟,早年作品受金城指教,从宋元入手,重彩勾勒,工致典雅。后他又学习沈周、赵之谦诸家写意画法,笔墨简括朴厚,点染工稳,富有新意,把中国山水画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因此在北平中山公园湖社第五次成绩展上其作品已负盛名。建国以后,刘子久大胆地探索以传统的绘画技法去表现当时生活中的新内容,是运用传统技法反映现实题材最早的一位画家。他先后创作了《支援前线》、《给军属拜年》、《长城放牧》、《为祖国寻找资源》等作品。他运用泼墨结合勾勒的方法,渲染天空以及力求表现景物的真实感等技法,都是为了表现新的内容而进行的大胆尝试,画面上人物不大,但能与背景相交融,进而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用笔的苍劲和洗练,标志着他的绘画技艺以致妙境。纵观刘子久的绘画生涯,其成就就在于他能娴熟地运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来表现现实生活,大胆探索创新,为中国画变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天津美术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发行了《刘子久画集》,其中有些作品已为国家所收藏。建国后,刘子久先后任北京测量学校专科教员,天津美术馆馆长,美协天津市分会副主席,全国美协理事,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北省政协委员,并连续5年当选天津市人大代表。1975年3月刘子久病逝于天津,时年84岁。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梁崎(1909年—1996年),字砺平,号聩叟,别署幽州野老、燕山老民、钝根人等称谓。河北省交河县人,回族。1945年移居天津。是我国著名书画家。生前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画院画师、天津文史馆馆员、广西石涛艺术学会名誉理事等职。梁崎书画兼擅,大写意花鸟、山水、蔬果、人物、走兽无所不能。其指画、指书更独辟蹊径,自成一格,对诗文、画史、画论均有精湛的研究。梁崎的书画格调超逸,用笔雄健老辣,墨色酣畅淋漓,意境古雅幽奇,充满浓厚传统文人的艺术特质,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在当代文人画坛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出版有《梁崎画集》、《梁崎书画作品选》、《梁崎书画集粹》,著有《守研庐画余随笔》。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在各刊物上发表,其作品被国内一些重要场馆及海内外收藏家收藏。2004年11月,梁崎的女儿梁霄鸾将父亲的人物档案资料捐赠给天津市档案馆。内容有:《梁崎书画作品选》、《梁崎书画集粹》、《荣宝斋画谱——梁崎山水部分》、《泓艺》画册,名人为梁崎画集题词、作序、年表,梁崎个人照片和声像资料等。梁崎档案是研究梁崎艺术生涯的珍贵资料。梁崎先生尤擅指画。他在用手指作画时,以指代笔,手摸纸绢,铁画银钩,墨彩淋漓,指痕累累,十指连心,意在指先。其指画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能,无所不精。梁崎作指画时,钩勒与题写款识主要用右手小指之指甲、指肚,皴擦点染间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拇指及手掌。尤其是其右手小指的笔(指)法,更是令人拍案叫绝。这里面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小“秘密”。由于梁崎先生常作指画,用功甚勤,其右手小指指肚末端,经常蘸着墨色与纸绢摩擦的缘故,渐渐生出一层厚厚的月强子,屡脱屡生,又由于墨与色的浸蚀、刺激,最终在右手小指的指肚末端长出了一个瘊子(疣)。后几经脱落,其右手小指指肚上竟然形成了一个勺状小“凹”,其以指蘸墨时,此“凹”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墨池,用以蓄墨。故其作指画时,勾勒很长的墨线,也不见中断,而是线条流畅,运用自如,墨色饱满,一气呵成。别有一番笔墨情趣。指画艺术,清初之后多为文人墨戏之作,近代经潘天寿先生的长期研究实践,使指画艺术得到了新的提高和传承。此后,津门深崎先生是这一艺术的集大成者。他可以在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的情况下,以自己的指掌点画墨彩纵横挥洒出各种绘画效果。一花一禽各具姿态,一山一水皆得自然天趣,造型简括大方,纵情放意自然天成,作品古拙别致,磅礴跌宕,尽在法度之中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我曾有幸拜读了天津市出版对外贸易公司于83年秋收藏的梁崎先生的12幅指画,均为精心之作,有山水、花鸟。在花鸟作品中,有清辉下的寒香报春、有翠羽枝上的窥视游鱼、有雀踏竹枝上的造境、有巨石古柯的荒山野岭、有曲径水边上的渔樵僧道,纵观整体画作,能够化古创新,意境幽深。在作品水墨点线的表现上,能够清晰的盾出老画师以指甲画出的枝干筋骨,以拇指点画的苔痕,以小手指点画出的雀目,以手掌挥抹的山石层面和粗枝大叶,真是信手拈来,动随心运,不拘破墨、泼墨等传统法式,随心所欲的画出各种效果。较之用毛笔作画尤显得古拙苍劲,沉厚雄浑。梁崎先生在论述指画艺术中指出:“指画虽属小技,画理与笔画同,所不同者只工具和意境耳。学指画者必学好画方可为之。由此可以看出梁崎先生指画艺术产生的魅力源于其笔画深源的功力,而其深厚的笔墨功力又源于其书法、西文的功底,实际上就其指画的艺术魅力而论,他是植根于其深厚的传统书画功和丰富的学识之上的,是区别和高于笔画作品的艺术形式。梁崎先生是在潘天寿大师之后出现的又一位艺术造诣精深、学识丰富的指画大家,在其经历七十年来的笔墨生涯中,终于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达到了自己艺术上的最高境界,为社会留下了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梁崎先生的指画艺术魅力永存。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