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季阳(1941.4—)上海人。擅长平面设计、综合绘画。1968年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曾任职于《浙北报》社、嘉兴地区电影公司、浙江省电影公司。中国美术学院视传设计系研究生教研室主任。作品有版画《忧》、《啊,瑞雪》、招贴画《听从祖国召唤》、《胭脂》、《艾滋病》、《水是生命之源》等。总体设计装帧《彩绘本中国民间故事》56本。出版有《电影宣传》、《平面广告艺术》、《编排艺术》、《招贴与电影招贴设计》、《广告设计初步》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毛翔先,男,1941年12月生于浙江义乌市。1959年在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就读,196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后一直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编辑工作,先后担任过衢州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总编辑、中国《艺术教育》杂志常务副总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老艺术家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浙江树人大学公共艺术研究所所长。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土专家》、《初春早晨》、《千手观音》、《圣观音》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天津艺术博物馆以及美国新奥尔良艺术馆收藏。其传略辑入《中国美术家人名大字典》、《中国艺术家人名大字典》,曾在美国、香港、台北、新加坡、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其绘画题材广泛涉及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形式多样,个性鲜明,富有民族特色,且充满人文思想。他思维的翅膀,飞掠过从人类起源到现代生活的浩渺时空。寻觅理想与现实的会通是毛翔先先生艺术创作的理想。近十年来,毛翔先先生潜心研究佛教艺术,在纯净的佛坛美术上不息地耕耘和探索,创造了诸如《弥陀三圣》、《圣观音》、《远古观音》等一系列作品,显示出丰厚的文化底蕴,2009年7月,策划、创办《和谐之光祈福中国—2009首届中国佛教艺术精品》大展(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中国老艺术家书画院等单位联合举办),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应真华(1929—)浙江奉化人。擅长雕塑。1954后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1956年研究生毕业。后任上海雕塑创作室领导。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曾参加大连《苏军烈士纪念碑》雕塑。作品《鲁迅》、《青年鲁迅》分别由上海、绍兴鲁迅纪念馆收藏,《女拖拉机手》参加1959年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由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秋瑾纪念碑》获首届全国城市雕塑展优秀奖。作品有《崛起》、《奉献》、《三江颂》、《骏马》等城雕。其主要雕塑作品《女拖拉机手》曾参加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并被中国革命艺术博物馆收藏;大型雕塑《崛起》、《奉献》立于秦山核电站;《鲁迅雕塑系列》被上海、绍兴两市的鲁迅纪念馆收藏,其中的《鲁迅纪念像》获上海市美展一等奖;《毛主席纪念碑》立在长沙岳麓山:《竺可桢像》立于浙江大学,并成为浙大的标志之一;立于杭州西湖边的《秋瑾烈士纪念碑》获全国首届城市雕塑优秀奖,并入选《世界雕塑全集》;《跳水》获浙江省优秀奖,并由国家体育总局收藏。应真华教授被收录在《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原名吴树之、吴彭年,笔名平尼。福建云霄人。擅长版画、水墨画。1948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三十年代末参加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1941年加入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1945年初加入中国木刻用品合作工厂,参与筹备东南木刻巡回展。抗战胜利后,参加“抗战八年木刻展”,并进上海美专。1948年参加浙东游击队后在军队工作。1958年创办《浙江画报》,主持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主要作品《播种者》、《搬运夫》(早期作品)、《今日大陈岛》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另有作品《老游击队员》、《飞向太平洋》、《牧驼图》、《反弹琵琶》、《觅》等。部分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等收藏。1991年荣获“纪念新兴版画60年”奖章。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李以泰,1944年生于上海。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版画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执教,同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李以泰擅长重大历史题材和反映新时代生活的创作。作品淳厚质朴,简洁明快,富有诗的意境,并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个人风格著称。李以泰作品先后24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全国版画展,获国家级、省级奖21次。其中《彭德怀在朝鲜战场》于1987年获全国美展最高奖。1999年获“鲁迅版画奖”。李以泰作品有356幅被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美国波特兰博物馆、欧洲木版画基金会、日本村上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神州版画博物馆等中外著名艺术机构收藏,其中,黑白木刻作品《鲁迅》等6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水印木刻作品《嘉陵江畔》等5幅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出版专著有《黑白艺术学》、《构图中心技巧释秘》、《艺舟行——李以泰作品集》、《李以泰木版画技法》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张玉忠(1927.6—)河南邓县人。擅长版画、水彩画。1948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195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留校任教,版画系教授。作品有木刻《山野的春天》、《春江月》,水彩画《火焰山下古高昌》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钱景长(1924.10—2000.5)江苏吴江人。擅长外国美术史。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英语系。1948年在杭州西湖艺术研究所学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研究生,留校任教。浙江美术学院美术史教授。编著有《欧洲美术史》(合著)、《毕加索》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刘苇(1901年3月~1997年12月)原名尤韵泉,江苏无锡人。现代画家,擅长中国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杭州市妇联副主席、杭州市人民政府委员。1919年,毕业于无锡荣氏女校图画专修科。1922年,毕业于上海美专西画科。[1]1922年,母校荣氏女校聘为图画教师。婚后到浙江,任教于宁波中学,兼鄞县女子师范等五所学校课程及鄞东小学校长。1928年,在宁波举办个人画展,继在上海西园举办蔡元培题字的“青年画家尤韵泉女士画展”,出版《尤韵泉画册》。为逃避不忠丈夫的迫害,一度在上海卖画为生。日军进犯上海“一·二八”战事发生,在上海为十九路军护理伤兵。上海沦陷,随逃亡人群辗转武汉、长沙、贵州、重庆,改名刘苇,先后任教于国立三中、重庆中学、清华中学和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美术专科。追求进步加入中国共产党,留在白区工作。曾深入矿山农村作画,回重庆举办了“刘苇矿山农村速写展览”。1947年,与爱恋二十余年的倪贻德结为夫妇,一起在白区从事进步文化工作。1949年,两人被任命为接管国立杭州艺专的正副军代表到了杭州。新中国初期为设在上海的华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后任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副主任。“文革”中倪贻德遭迫害致死,刘氏经受折磨挺过灾难,任该院图书馆馆长。擅长油画、石版画,晚年专事中国画创作。1981年,离休。1985年,在浙江美术学院陈列馆和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代表著作石版画《战友过草地》1987年绘赠黄彬同志《红桃颂千秋》中国画《桃》《尤韵泉花鸟画册》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许叔阳(1927—)上海人。擅长雕塑。1948年毕业于苏州美专(沪校)西画系,1954年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毕业,1958年中央美术学院苏联专家雕塑研究生班毕业。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作品有《君子莲》、《秋瑾》纪念像均获首届全国城雕展优秀奖,《猫头鹰和孩子们》、《鲁迅》纪念像、《出海》、《山鬼》、《邓中夏》、《陈毅与粟裕》等。参与《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烈士就义群像》创作。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一九四三年生。浙江萧山人。擅国画、版画。浙江丝绸学院。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来汶阳,擅人物画,兼山水花鸟,写意人物,尤为精到国画,曾师从周昌谷、李震坚、陆维钊。曾任浙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艺术学科带头人,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政协委员,是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艺术家。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级大型画展,并为各地博物馆所收藏,曾在日本、葡萄牙、以及我国台湾等地举办个展。并在美国、欧洲艺术院校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来汶阳在连环画创作领域也有很高造诣,曾创作《兴唐传》(与傅伯星、王重义等合作)、《南宋风云录》(与傅伯星合作)等多部连环画作品,深受业界好评和广大连环画爱好者欢迎1943年出生于浙江建德七里垅,籍贯浙江萧山。1950年-1959年在萧山湘师附小及萧山一中读完小学和初中。1959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创作《田间》并在《人民日报》发表。1964年私淑周昌谷、李震坚、陆维钊先生,创作《农村卫生员》。1965年创作《打击侵略者》在《人民日报》发表。1966年-1968年创作《蔡永祥》、《毛主席视察农村》(合作)。1969年留校创作一年。1970年在温州文化系统从事基层美术工作。1971年创作《进山》。1973年创作《夜归》、《孩子在成长》(合作)参加全国美展并在《人民画报》发表。1974年创作《方腊》。1975年海岛采风创作《海岛新一代》组画。1976年创作《南泥湾》、《方腊义军息坑大捷》。1978年调入浙江理工大学组建美术专业。1979年创作连环画《白居易》、《高渐离》、《杜牧》等。1980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1981年创作连环画《张苍水》(合作)并获省连环画二等奖。1982年创作《补天》系列参加全国巡展。1983年新疆、四川采风创作《敦煌》系列。1984年创作《张苍水成仁图》(与伯星、重义合作,沙孟海题款)并发表。同年在中国台湾鹿港举行个展。1985年入选《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1986年绘画教材获纺织部“优秀教材奖”。1987年担任浙江省高等学校画会副会长。1988年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国际巡回展。1989年日本九段画廊《中国名家作品展》,美国旧金山《当代中国名家画展》。1990年入选《当代国画家辞典》。1991年入选新加坡《中国画展》。应聘浙江大学教习、深圳大学客座教授。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访问美国,晋升教授。1993年参加中国台湾《中国名家作品展》,获国际文化交流荣誉奖。1994年获“世界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入选《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创作《月光》系列,并在《浙江画报》刊出。担任浙江理工大学服装与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学术带头人。浙江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纺织部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美协理事。1995年中国台湾国父纪念馆参展《大陆杰出中青辈画家水墨联展》。创作《花神》系列,创作长篇连环画《说唐》(合作)。1996年入选新加坡《中国画展》。1997年访问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及港澳地区进行艺术交流。创作《南宋风云录》(合作)。1998年访问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十国进行艺术交流,在葡萄牙波尔图大学举办个人画展。《来汶阳中国画展》在钱君陶艺术研究院展出。《来汶阳中国画展》在浙江理工大学陈列馆展出。1999年参加迎澳门回归画展。1999年-2008年担任浙江省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2000年在日本东京杉野学院讲学。2001年担任钱君陶艺术研究院顾问。2002年获美籍华人“陈香梅教学奖”。2003年创作《乡童》系列、《老子》系列。2004年云南贵州采风创作《新疆风情》组画。2005年创作《孔子演教图》、担任浙江省知识界人士联谊会常务理事。2006年获“第九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于浙江丝绸工学院服装系。作品《夜归》、《田间》、《张苍水》等。创作作品《进山》、《方腊》、《南泥湾》、《方腊义军息坑大捷》等。获得过美籍华人“陈香梅教学奖”、“第九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