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字毓秀,别名金雨。男,汉族。美术家,中国人民政协会徽和我国国徽设计者之一,1921年8月出生于山东济南。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旋被派往延安,入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毕业后在陕甘宁边区做文化教育工作,并在延安各报刊发表木刻、漫画作品多幅,设计了“宝塔山”邮票。1948年任边区政府林伯渠主席秘书。1949年初,随解放军进入北平,在政协筹委会担任会场布置科科长兼中南海俱乐部主任。是中国人民政协会徽和我国国徽设计者之一;是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的书写者;是北京天安门上两条大标语的设计者和书写者。l950年起,与方成合作漫画,十数年发表漫画千余幅,出版了《方灵漫画选》、《方成钟灵政治讽刺画选集》、《幽默漫画》等画集。1953年调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1956年拜齐白石大师为师,钻研国画、书法。这期间设计或参与设计新中国邮票28枚;发表过诗歌、散文、文艺评论、杂文等多篇。十年动乱后,进入电影界。离休前,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室主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1984年离休后,继续在艺苑耕耘。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员等。曾经创作出版过儿童读物《齐白石老公公》,童声大合唱《天天向上》,话剧剧本《毛主席来了》,诗画集《钟灵动物诗画》,文集《钟灵琐记》,革命回忆录《奋斗与机缘》等书。1999年获中国书画艺术家世纪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

    职务

    画家简介:一九二四年生。辽宁海城人。擅舞台美术。1945年就学于东北大学。历任华北大学文工三团美术组长。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研组长、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品漫画《生财有道》等三幅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油画《周总理办公室灯光》、《寒夜》入选建国35周年纪念展;《高原放牧》获庆祝《讲话》发表5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黄河铁牛》入选黄河美展;漫画《杜鲁门的援兵》、《凄风苦雨》、油画《大港油画》为美术馆收藏。出版有《周路石画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漫画

    职务

    画家简介:赵明远(1930.10—)满族,黑龙江宁安人。擅长版画。1945年从事部队美术工作。1962年及1984年两次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第二炮兵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作品有《展翅奋飞》、《西双版纳之路》、《腾飞·塔林·箭影》等。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获鲁迅版画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等收藏。出版有《赵明远国画专辑》。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张谔(19105—1995.5)江苏宿迁人。擅长漫画。1928年入杭州艺专雕塑系学习,后转入上海美专西画系,1931年毕业。1932年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为执行委员。曾任《漫画与生活》、《中华月报》美术编辑,《漫画阵地》主编,《民族生路》出版人。1938年后曾在武汉及重庆《新华日报》工作,发表大量漫画作品。1941年任延安《解放日报》美术部主任。举办三人讽刺画展。1954年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工作部主任、副秘书长,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

    职务

    画家简介:天津人。1946年在河北省立女子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民主青年同盟。参加过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工作。1948年考入中法大学学习。建国前夕全家人去台湾,惟她留北平迎接解放。1949年入华北大学美术科学美术,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后转入该院从罗工柳、李桦学绘画。195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入俄语专科学校学俄文,1954年随苏联油画专家马克西莫夫做翻译工作。1959年开始从事美术史研究,并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史课程。“文化大革命”中与丈夫闻一多之子闻立鹤同受迫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教授美术史期间,翻译过介绍苏联美术大师捷涅克、马依谢延科、美国美术家肯特、法国雕塑家布德尔及日本美术家的著作,与人合编出版过《中国古代美术史纲要》。担任过《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雕塑部分的副主编。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研究》刊物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江苏无锡人。擅长书籍装帧设计。1945年入重庆国立艺专西画系,1948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曾参加上海美术家联展,后去香港参加香港“人间画会”,曾参与绘制巨幅毛主席像《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到北京入国际新闻局(外文出版社),长期负责外文图书的美术编辑装帧设计工作,任美编室主任、编审。外文版装帧设计有《毛泽东选集》、《鲁迅选集》、《宋明平话》、《中国民间艺术》、《徐悲鸿一生》、《汉唐壁画》、《中苏友谊画册》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张灵芝(1927.11—)女,浙江杭州人。擅长装帧设计。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曾任外文出版社副编审。英文版《水浒传》获全国书籍装帧优秀作品整体设计奖及艺术展览整体设计二等奖。英文版《中国书的故事》、《雪峰寓言》分别获书刊设计二等奖及三等奖。装帧设计英文版《玉门诗抄》、《创业史》,法文版《春天里的秋天》、《戴望舒诗选》,世界语文版《中国文学作品选》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国画家。1926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礼张村,这是一个有画家之乡美称的村子,叔父是中国著名的水墨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张振铎先生(1908-1989),堂兄张书旂先生(1900-1957)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花鸟画大师。还有几位伯父、兄长也都擅长花鸟画。童年时代的张世简常常出现在他们的画案旁,为他们磨墨理纸,直到看他们画完为止。就这样他很自然地爱上了绘画。没有颜色,就到山上去采些野栀子果,泡成金黄色,又到染店的染缸边刮了点靛青。没有画桌,就将门板拆下一扇,用凳子一架,铺上毛边纸就画起来。学着大人的架势,横涂竖抹画了一些花鸟画,得到长辈们的赞赏。从此,一颗热爱花鸟画的种籽,就播在他的心田里。他着迷似地在田野中写生,一次在写生一丛山菊花时,一条蛇从他的脚背上爬过,当他发现时,蛇已跑掉,后怕不已。还有一次在荷塘边写生,为了更清楚地观察荷花的结构,连人带画一齐掉进了塘里。抗日战争爆发时,故乡礼张村首先遭到浩劫,日军一把大火把他家烧光,从此家道衰落,只有靠借贷度日。张世简不能再上中学读书,就在附近村中任小学教员,赖以养家活口。课馀以作画解愁,临摹了张书旂的花鸟画册,同时自己也尝试创作。由于有了一技之长,第二年被聘为县立小学的音乐、美术教员。张书旂的花鸟画自成一派,1941年,将所作巨幅国画《百鸽图》作为国礼送往美国祝贺罗斯福三任总统就职大典,此为中国画进入白宫之创举,张书旂从此名声大振。1946年,由美国回乡省亲,经常在老家作画。每日下午课后,张世简从县城步行20余里回家,第二天早餐后就去为其大哥磨墨换水,潜心观察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有时便拿起大哥的画具,大胆地肆意挥写起来,自己感到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得到大哥的称赞。从此,张世简下决心不顾家里贫穷,辞去小学教员之职,考上苏州美专深造。后来,经张书旗介绍到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旁听傅抱石、黄君壁、黄宾虹、陈之佛先生讲课。他的勤奋和执着被大哥看在眼里。张书旗在第二次赴美之前,深情地对他说:“我走后希望你到杭州去学潘天寿、吴茀之先生的笔墨技法,探求更深的造诣。”1949年秋,他考入杭州艺专从师潘、吴二先生,在他们的教导和熏陶下,作品有了新意,既吸收了潘、吴的用笔雄劲,笔墨多变,又保留了张书旗的家风,造型严谨,清新秀丽。新中国成立后,因受到社会上极左思潮的影响,不敢公开进行花鸟画的创作。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他整整画了28年幻灯片。但他始终认为中国的花鸟画有悠久的传统,是人民喜爱的珍贵画种,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精华,决不会被毁灭。所以他对花鸟画的学习始终热情不减,没有时间,就早起晚睡;夏天,一大早就骑车到动物园、中山公园去写生,晚上等孩子入睡再整理成画幅。这样坚持了十多年,从未间断,使笔墨愈加熟练,造型更为准确生动,在技法上把握住了写意花鸟的造型规律。在创作思想方面,他坚持走雅俗共赏的路子,倾注以“情”,力争达到鸟欲语、花欲言。其作品在1956年参加北京市青年美展时,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荣获二等奖。受到于非闇、齐白石、陈半丁老画家的称赞和接见,寄予很大的期望。陈半丁还聘请他到新办的北京画院任画师。拿起画笔正要奋发有为的时候,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他成了专政对象,遭受了半年的牢狱之苦,出狱后又下放到湖北文化部干校劳动。他被分配去打猪草,经常一个人放舟于荷塘湖沼之中,在劳动中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勾起写生的念头。后来听说北京各大宾馆需要大量山水花鸟画装饰墙面,他想终于有用花鸟画的地方了。他从干校回到北京后,正想大干一场,又逢“批黑画”,但他仍不改初衷,继续作画。打倒“四人帮”后,传统的山水花鸟画才得到真正的解放,他的艺术才能得以施展。1976年北京市美展上,他的《月季小鸡》得到好评,被选送出国展出。同年,文化部为抢救传统画,成立一个“创作组”,他首批入选。以后又为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怀仁堂、宋庆龄故居和各大宾馆、博物馆作画。张世简1979年应聘到中央工艺美院教花鸟画,从此他的想法和技艺才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才有时间有条件来整理、编绘一些花鸟画论著。几年间先后出版了《写意花鸟画技法》、《写意花鸟画构图浅说》、《荷花画谱》、《国画辅导第四期》、《花鸟画法》、《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张世简画集》和台湾出版的《张世简国画集》。1996年荣宝斋出版了精装画册《张世简画集》,中央电视台与人民美术出版社合出了《写意花鸟画法》。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还多次播放张世简的“写意花鸟画讲座”,共十二讲,影响很大,受到各地美术爱好者的欢迎,现已出版了录相带,向全国发行。2005年出版了大型精装《张世简画集》。1989年张世简在中国美术馆和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及联展。他还多次应邀去新加坡、日本、韩国举办个人画展,又二次参加中国艺术代表团去日本各地进行美术交流活动。1991年获世界和平文化奖“宝鼎艺术大奖”。1994年6月,他参与了海峡两岸组团访问台湾,并在“华视”展出作品。张世简1994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为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副理事长,经济日报《名牌时报》社北京名人书画院顾问。现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兼国画部主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峡书画联谊会理事、张书旗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央书画院名誉副院长、国际文人画家联谊会常务理事、晋州书画院名誉院长,李斯画院名誉院长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98年浙江浦江县建立了“张世简国画院”,并展出张世简捐赠作品一百多幅师友贺赠书画六十余幅,2001年出版了《张世简国画院藏画选》。2000年3月应美国东方画廊邀请,赴美纽约参加“世博会”,展出多张作品,并参观了罗斯福总统的博物馆,在馆长的陪同下得以亲眼见到了张书旂的“百鸽图”原作,同时,张世简还赠送了二张国画给纪念馆。2001年张世简捐赠人民币10万元作为浙江省浦江县礼张村中心小学书画班奖学金。张世简作品曾布置和收藏在人民大会堂(四扇屏)、中南海怀仁堂(松鹰图)、毛泽东纪念堂(松鹰图和孔雀图)、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首都宾馆以及驻各国大使馆都有作品被收藏和陈列。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山西灵石人。1921年12月29日出生在太原。1937年参加“同蒲铁路工人自卫队”。1938年参加八路军唐支队“黄河剧团”。后被送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音乐,后任第二野野战军第四兵团十五军文工团团长。解放后,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人事科副科长,北京电影制片厂制片主任,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北京市幻灯厂厂长,文化部干部司劳资处处长,文化部人事局副局长等职。曾参加电影《新儿女英雄传》的拍摄,曾担任电影《水上春秋》《欢天喜地》制片主任。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张守智,1932年生,河北人。擅长工艺美术。1954年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陶瓷专业毕业,后入研究班学习。1956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后为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陶瓷创作设计评比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代表作品:《高长石质鲁玉餐具》《硬质瓷牡丹配套餐具》等他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教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顾问,历届中国陶瓷创作设计评比评委,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国工艺美术馆艺术委员会委员,著名陶瓷艺术设计家。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评估委员会委员。自50年代开始,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庆典用瓷“建国瓷”和“钓鱼台国宾馆用瓷”、外交部的“中国驻外使馆用瓷”、“人民大会堂国宴瓷”的设计和监制。参加了70年代的外交部“国礼瓷”,国庆35周年“国庆瓷”,2002年国务院“紫光阁用瓷”、陈列瓷及礼品瓷的设计和监制工作。1992年获国务院授予“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荣誉称号。2007年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作品《高长石质鲁玉餐具》获全国陶瓷美术创作设计评比一等奖,《紫砂咖啡具》获全国评比二等奖,《紫砂堤方茶具》在国际小型陶瓷展获荣誉奖,紫砂《曲壶》获全国陶瓷创作一等奖,《硬质瓷牡丹配套餐具》获国家质量金奖。上个世纪50年代,张守智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院)读陶瓷专业的时候,两年学业是在景德镇完成的。1953年,周恩来总理针对郭沫若“新中国成立了,应该有代表国家的庆典用瓷”的建议进行了批复:由文化部负责完成建国瓷的设计任务,轻工部完成建国瓷的制作任务。当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7名教授带着张守智和施于人、周国桢等4名学生,在景德镇负责建国瓷制作的监制工作。2009年,张守智参与60大庆特贡瓷的督造工作。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