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王叔晖(1912.8-1985.7)字郁芬,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是现代著名工笔重彩人物女画家。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出版总署美术科员,新华书店总管理处美术室图案组组长,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组长、专业画家。1976年退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第三届理事。擅长工笔重彩人物画。中国画作品有《夜宴桃李园》;连环画作品有《孔雀东南飞》和《西厢记》等,《西厢记》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一等奖。王叔晖作画题材以古代仕女为主,绘画人物造型含蓄中略加夸张,线描健劲有力,落墨洁净,设色明艳清雅,一扫明清以来的颓废画风,开一代新气象。王叔晖学古不泥古,用她的话讲就是:“绕开道,走自己的路”。同时,她也没有拒绝西方的绘画经验,合理的吸收了比例、解剖、透视等创作技巧。尤其在整体价值取向上,她追求的是纯中国的古典式审美情趣,在“尽精微”的工笔重彩画中追求“致广大”的生动气韵。这使王叔晖成为当代工笔重彩画的一代宗师。其作品有连环画《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死牌》、《杨门女将》,单幅人物画有王昭君、李清照、花木兰等,晚年以《红楼梦》人物创作为主。其代表作《西厢记》所赢得的声誉远远超出了国界,《西厢记》特种邮票的发行,再次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对王叔晖,著名画家潘兹是这样评价的:“王叔晖是老一辈著名的女画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以工笔重彩形式从事连环画创作,对连环画艺术的提高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位。她的《西厢记》运用极其娴熟的传统的技法,细腻而生动地刻划了人物的形象,再现了这个千古传诵的爱情故事,称得起是一部划时代的杰作,是可以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名剧百世并传的……中国连环画史将永远记载她的创辟之功和这部代表作品。”T82《西厢记》邮票的创作,动议产生于1979年,完成于1980年底,1983年2月发行,而王叔晖的第一部《西厢记》彩色连环画,是在1954年画的,前后历时近30年。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婚姻法公布之后,人民美术出版社把创作《西厢记》连环画的任务交给了王叔晖。选择这一题材当然有配合宣传的意思,但当时大概任何人都没有想到,一年后问世的这部连环画,竟成了载入新中国美术史的佳作。专家评价这套16幅本的《西厢记》连环画特点是:人物形神生动,环境充满诗情画意,色彩典雅端丽,线条流畅刚劲。为画这组作品,王叔晖几乎投入了几十年画仕女画的全部经验,也投入了自己的丰富情感。10年之后,这部作品荣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的“绘画一等奖。”1957年,王叔晖再次提笔,创作了128幅本的白描连环画《西厢记》。如果说前一次画《西厢记》所要求的是超越古人,那么这一次创作的要求是超越自己。然而,“文革”时,这部作品被判为“毒草”,118幅绘画原稿被销毁,唯存中国美术馆收藏的10幅。1979年初,《西厢记》重印本发行,与第一版一样,印数在10万册以上,至今已成为连环画收藏者寻觅的珍品。1981年第一期《中国画报》将16幅本的工笔重彩连环画《西厢记》全部刊出,大受欢迎。1979年第四届全国文代会期间,王叔晖接受刘硕仁代表邮票发行局的邀请,答应创作《西厢记》邮票。她考虑,虽然仍是画仕女画,但专为邮票而作还是第一次,计划一下自己的时间安排,决定在次年年底之前完稿。果然,王叔晖如期完成“惊艳”、“听琴”、“佳期”和“长亭”4幅邮票图稿。这4个场景在原来的16幅本连环画中都曾出现过,考虑到邮票的特点和局限,人物都尽量放大,占了画面的主要位置,同时舍去了次要人物和一些场景。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一位音乐家曾向画家指出,16幅本《西厢记》中“听琴”一幅有个小小错误:张生弹琴右手用了食指拨弦,其实应该用中指。这一提醒,王叔晖在心里记了多年,终于在这次再创作中得以改正。等1983年《西厢记》邮票发行这一年,王叔晖已71岁高龄。《50年精品连环画鉴赏》(段锡编著,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说:“《西厢记》绘画技法娴熟,线条流畅,折转自然,飘洒俊逸,若金丝银线,丝丝入扣。人物形象刻划生动细腻,情感关注,设色淡雅素静。特别是莺莺高耸的发髻、鹅蛋般的脸形、飘洒的衣襟;张君瑞朴实的相貌、诚实的品格、对莺莺的痴情都令人难忘。环境、庭院画法严谨、规范、透视比例准确……这些,都成为后生学习研究、临习的楷模,也是王叔晖绘画艺术的风格特色。”仔细想想中国历史上那些弱女子们,像孟姜女、刘兰芝、祝英台、崔莺莺、林黛玉等,都是为自己的真实生命在笑,在哭,在爱,在恨,在生,在死,王叔晖为她们请命,为她们造型。无论是千金小姐还是丫环仆人,在王叔晖的笔下都充满着人的尊严。王叔晖画出了“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治;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的东方女性美,那是充满了人格力量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结合。王叔晖以女儿之身,深刻体验了中国妇女的深重苦难和神圣悲愤,经过自己感情世界的热烈燃烧和提炼,冷却成一种思想,一种情怀,一种品质,而超凡入圣。她笔下的人物情浓意抒,优雅恬静,境韵悠长。崔莺莺清丽文秀、脉脉情深,红娘机敏善良、情趣盎然,张生痴心一片、如醉如迷,都通过她流畅、细密的线条,色勒出传神的形态、动作、表情。而充分表达出来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形象,活现于画中,肯有沁人心脾的美感,读后久久不能忘怀。(人民网>>书画>>画家画廊>>流派透视)王叔晖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工笔画家,同时也是一位享有盛誉的连坛女将,一部连环画《西厢记》名震大江南北,荣获第一届连环画创作一等奖。王叔晖先生下笔工细、恬静、稳扎稳打。线描一丝不敬,背影无不精心营造,具有中国画中工笔白描的特点,用得多为被称之“吴带当风”的壮叶描。她的作品“戏味”较浓,看她的画,就像在欣赏一出戏。先生笔下的女主角总是那么温柔端庄,美丽聪颖,但身边总是纠结着一些阻碍势力。如《西厢记》中的崔母,《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员外,《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兄长等,通过对他们这此配角的刻画,更加突出了主人公的坚贞、节烈。同时,王叔晖先生又对一些暗中给予主人公帮助的角色作出了生动的刻画,如《西》中的红娘,《梁》中的银心等,既不孤立主角,同时又能在故事情节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她们身上的戏味也青海省。王叔晖先生最擅长表现具有中国古典气质的女性。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既具有美丽的善良的特点,同时又赋于忠贞刚烈的个性。先生最擅长表现与描写具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表现悲剧,但不失浪漫色彩,《西相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生死牌》是其画风的典型代表。先生同时还擅长描绘传说的巾帼英雄,如《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木兰从军》中的花术兰等,纵观先生作品,堪称北派细笔连环画的典型先生作品,堪称北派细笔连环画的典型代表。《丹青四海生:大师王叔晖古典连环画珍藏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搜集了现代著名工笔重彩人物女画家王叔晖的《孔雀东南飞》《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杨门女将》《白娘子传奇》《桑园会》《木兰从军》《墨子救宋》八部经典作品。印制精美,精装64开,并配有高档礼盒。作品分类《西厢记》32开本人美出版《西厢记》创作了128幅本的白描连环画,原稿共有118幅,仅存于中国美术馆10幅,其它的全被销毁。《王叔晖连环画作品选》:人美出版32开,2009.10,第一版一次,开本:32《梁山伯与祝英台》:珍藏版单本,由连环画出版社出版,50开。《梁山伯与祝英台》彩绘本:48开人美,平装,根据同名越剧剧本改编《生死牌》:人美,1980年2版2印,40开,量0.5-5万册。《桑园会》:珍藏版绘画连环画,60开单本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孔雀东南飞》:新品,50开,陕西人美出版,本册连环画根据汉代乐府民歌《焦促卿妻》和有关戏曲剧本编绘而成。《新白娘子传奇》:新品50开,陕西人美出版《杨门女将》77-79年,绘画版连环画,,48开,古典题材,单行本,人美平装本《木兰从军》:人美48开小精装花术兰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文慧中,一九二九年生。女。辽宁人。擅雕塑。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室。1930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毕业后于该院雕塑创作室从事雕塑艺术创作工作至今。现任中国雕塑创作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50年代作品《节日》1954年参加第5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作品展;《丰收》1955年获北京青年美术作品三等奖;《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纪念碑》浮雕1956-57年(朝鲜);《军民一致》群像主稿人,高350cm(军事博物馆)。60年代作品《播种》1960年参加纪念“三、八”节美展,《人民日报》、《北京日报》配诗发表;《长征时期毛主席》1961年参加全国美展,《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天津画报》发表;《青年时代毛主席》1964年(韶山毛主席故居纪念馆)。70年代作品《战斗到最后一息》1973年(白求恩纪念馆);《杨靖宇将军》1978-79年(东北烈士纪念馆);《横眉冷对》1979年参加纪念张志新烈士美展,《文汇报》配诗发表。80年代作品《鲤鱼跳龙门》1980-84年,高300cm(北京、天津、邯郸等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985年(天文馆);《恽代英烈士》1987年,高220cm(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北国之春》1986年,高300cm,大理石(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清代名医-王清任》1985年(唐山煤矿医学院);《邓肇坚爵士》1989年,胸像,青铜(香港);《阮寿山将军》1989年。90年代作品《小憩》1990年,大理石(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团结、和平、进步》纪念碑,1991年(瓦努阿图共和国);《著名教育家-赵传家》1993年,青铜(上海);《著名外科医生-吴克让》1994年,青铜坐像;《著名法学家-张友渔》1996-97年,青铜(社科院法学所);《舜帝像》1998年,高330cm,锻铜;《宋教仁烈士》1998年,青铜(大连)。《团结、和平、进步》纪念碑于1992年建成,坐落于瓦努阿图共和国国会大厦前,雕像材料为青铜。碑座为黑色大理石,碑座背后铜牌上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赠》。瓦努阿图共和国以雕像侧面形象做成200元的货币在本国流通。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王合内(1912.4—2000.1)原名ReneeYunne-nikel。女。中国籍法国巴黎人。擅长雕塑。1927年考入法国尼斯国立装饰美术学校雕塑专业,1933年毕业于法国尼斯国立图案学校,1933年至1936年在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学习雕塑。1937年初来到中国,适值抗日战争爆发,随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颠沛流离于浙江、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解放后1949年后受聘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1955年加入中国国籍。1957年曾与萧淑芳、宗其香、李斛举行4人作品联展,作品《雪豹》、《小鹿》等受到好评。1958年为北京民族宫创作大型浮雕。随后又创作《儿童团放哨》、《妇女队长》等作品。1978年以来连续创作《杨开慧》等革命先烈雕塑像,解放后任教于北平师范大学工艺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历任教员、副教授、教授。作品有民族文化宫浮雕《东南少数民族》、《向警予》、《杨开慧》、《维吾尔老农》、《女生产队长》及各种动物雕塑,如《黑豹》、《虎》、《野牛》、《鹿》、《羊羔》、《猫》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山马》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病态展览荣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王德娟(1932.6—)女,江苏武进人。擅长油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1954年至1957年任《中苏友好报》美术编辑。1957年至1989年,任教于中央美院附中,其间曾任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副主任。1984年受文化部委派赴法国巴黎美术学院进修一年。1983、1990、1992、2000年分别在北京、新加坡、台北举办个人画展。并入选法国、英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地的联展。代表作品有《毛主席和女民兵》、《芬芳满人间》等。出版有《王德娟油画选》、《毕克官、王德娟—油画、素描、漫画集》、《王德娟画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吴兆修(1931.1—)。女。别名任伍、阿莲、尤橄等,又名大苗。浙江杭州人。美术编辑。擅长连环画编辑、评论及脚本编创。195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52年开始从事连环画编辑工作,历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编堂编辑、组长、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报》、中国连环画出版社《中国连环画》副主任、副主编、编审,1992年离休。曾发表评论文章《脚本≠画词》等40余下篇,编创脚本200余部(篇),其中《风景》(合作)、《草原上的小路》分获全国连环画评奖脚本一等奖。个人曾获优秀编辑、连环画荣誉工作者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共35条/4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