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吴国亭(1935.10—)生于南京浦口镇(今南京浦口区),祖籍天津。中国当代新派国画开拓者,当代著名国画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美学评论家、理论家,国家一级画师。[2]中国书画研究会名誉副主席,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理事,苏浙皖国画家联谊会主席,美国波士顿中华文化中心艺术顾问。幼时启蒙老师刘海粟,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因成绩突出,留校任教二十余年,与潘天寿、陆俨少、王伯敏、莫朴等一批大师拥有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品在全国报刊发表达百余幅;同时培养了不少当下中国画坛顶尖级国画大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潘公凯,浙江画院院长潘鸿海,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徐芒耀,天津美术出版社社长、天津市美协副主席杜滋龄,浙江美术出版社社长奚天鹰,香港水彩画协会主席沈平等当代画坛大家均出自他的门下。在全国各地的美术学院、美协、美术馆担任领导职务的书画家中,约有三分之一出自吴国亭的门下,是一位花鸟画、山水画、版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连环画、文学插图、素描、速写、中国人物画、瓷版画等多种兼擅的画坛大师。“新国画”思维由徐悲鸿大师于1947年提出,建立“新国画”的构想,强调中国画需要“写实性”的绘画改良方法,吴国亭传承其思维真谛,充分吸收祖先灿烂辉煌的传统中国画宝贵经验,吸收外来美术有益的成分,建立健全进步的新现实主义,同时防止平庸的自然主义混入,简单写实带来的自然主义,对于中国新国画的改良,具有里程碑式的拓展,堪称一代中国新派国画宗师!在中国画史上,全才画家寥若晨星,南宋的马远、明代的唐寅,现代的张大千是全才,吴国亭亦是当代这样的一位全才绘画大师。他的作品博得广大群众和专家的喜爱,很多美术家、理论家、记者和学生美评如云,他的成就引起国内外广泛瞩目。国画大师李可染、钱松岩、方增先、李剑晨、孙其峰、莫朴、廖静文,美术史论家金冶、朱金楼和邓白教授等画坛耆宿及海外程及、刘国松等著名画家都十分赞赏他的造诣和卓有开拓的精神。在海外,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美洲日报》、《波士顿新闻》、《侨报》、《世界日报》和《星岛日报》等皆称吴国亭为当代中国“国画大师”、“国宝级画家”。品论吴国亭的画“件件是国宝,幅幅可传世”。1956年-1959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师从潘天寿、陆俨少、王伯敏、莫朴等著名国画大师从事绘画技法及学术理论学习1959年-1981年因成绩突出,留任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期间研究绘画技法,发表各类作品以及教学、美学理论成果1981年-至今专心致力于美学研究、美术创作,并开创新派国画。其画作在国内外广泛巡展,在国内外一些知名学府授课讲演:(中国画美学),积极参加国内外一些公益性活动。艺术特征美学观形神兼备,赏心悦目,推陈出新,雅俗共赏作品特点:吴国亭的作品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髓,又融合了新的创意和发展。他的花鸟画造型生动,形神兼备;不着眼於一花一鸟萧疏清峭的意趣,而是有层次地表现出繁柯密枝的倚斜掩映,有空间深度,使人身临其境;饱满的布局和浓艳润泽的色彩,使得画意敷腴苍秀;他的作品多取材自深山绝壑之山花野卉,於乱石蔓草间寻求率真之美,取古今画家不曾表现的画材,在自然美中提炼诗情画意,富有苍莽野逸之趣;他的画内容广泛,巧变多样,每幅作品的处理皆迥然不同,有艺术规律可循,而无死程式的套用,他极善运用有利於表达客观事物和个人感受的新手段。他以艰辛的实践开创了当代国画的新派局面,把中国传统国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代表作品1970年创作油画《红色娘子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国画《钟山野菊》等。吴国亭的彩色画集《中国名贵花卉》分别用英、法和西班牙三国文字出版,行销欧美各国。著述《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一书五年再版六次,在学术界反响强烈,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编著的《当代写意花鸟画佳作赏析》和《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亦得人们欢迎。此外尚有《吴国亭画集》、《吴国亭作品选》、《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吴国亭绘画精品选》、《吴国亭艺途回眸》等出版。一九七八年会同黄胄、刘文西等一批绘画大师编辑出版《速写技法》一书,成为此后绘画专业学生人手一册及广大绘画爱好者必备的学习教材.艺术成就山水画大师李可染赞吴国亭“在平面上表现空间不易,有形有影有空间,宛如身历其境,花鸟画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山水画大师钱松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对吴国亭说:“你的画既新又美,功底很深。你大有出息,将来不得了!” 花鸟画大师李剑晨评道:“他那一幅幅又新又美的图画,一洗旧习,别开生面,不但令人驻足流连,更启迪同道门的思路,在(花鸟画)‘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大家为画坛上出现这么一位富有开拓精神的画家而欣慰。”花鸟画大师孙其峰给吴国亭的信中称道:“你是当今中国画坛上令我注目的人物。现时能安下心来作些学术研究既搞创作又搞理论写作的人很少,而你两方面都很有成就。”称赞吴国亭是:“当代的筜重光”;徐悲鸿夫人廖静文给吴国亭的信上说:“作品之精深妙丽,令我展卷难收。笔墨之韵味,意境之幽美,及色彩之浓郁、典雅皆令人陶醉。”前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著名画家吕云所称赞道:“对于吴老师,我太了解他了,那可是大家!他的画有真功夫,除了取材新颖别致之外,还有笔墨、构图色彩、结构造型、透视质量感等等,牵涉到绘画的方方面面,就是一些大家也比不上他。我认为,有的人靠地位、靠关系、靠炒作成名,而他凭实力,他一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学问。”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著名画家赵宁安说:“吴国亭老师,我原不熟悉,因专业相同,后在业务上有些联系,有些了解。吴老师画得好,又会写文章,从不张扬,不爱出风头,我很赞赏这种学者风度,结交他我很高兴。”原浙江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老画家李家桢先生来信称赞吴国亭:“把古今中外(在绘画上)的长处都用到了自已的画上,天衣无缝,画得很美,很不容易,真不简单!”  前浙江美术学院院长、著名油画家莫朴先生说:“当年吴国亭年富力强,正是教学骨干,他要求调往南京,我是舍不得放他走的。他有才能,画得好,教学认真,长年勤奋不懈。到了江苏以后更有长足的进步。他的画我非常喜欢,艺术观点健康,雅俗共赏,是个认真做学问、搞创作的人。”前美国洛克海文大学文理学院名誉副院长马克斯·考尼克教授在一封信中写道:“他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他的画具有中国传统内涵深刻的特点,他在西洋油画方面同样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对他的待遇再高也不为过。”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2006年10月在苏州约见吴国亭时说:“你在美国举办画展,震撼了波士顿。你在麻省理工学院讲课,以后又向哈佛大学献画。这些事情我早就通过报纸、网站有所耳闻,只是没有机会见面而已。你能够把国画艺术从传统向现代推进,具有独立特行的开拓精神,将国画艺术推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样做实属难得。”上海美协主席方增先将吴国亭的画概括为“三新三美”:取材新、构思新、手法新,色彩美、构图美、意境美。  台湾的报纸称吴国亭是:“花鸟天骄”;美国的报纸简洁地说,吴国亭的画“件件是国宝,幅幅可传世”。哈佛大学被震撼了。这个世界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学术方面的领头羊、在历史上出过七位美国总统、四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大学,破例请吴国亭大师为他们作画,将原先挂着慈禧太后匾额的地方换成吴国亭的《春燕裁绿》。著名的工科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也破例请吴国亭给他们讲东方美学。稍后,沙莫威尔市和安德威尔市也邀请吴国亭去办画展和讲学。在美期间,《美洲日报》、《波士顿新闻》、《侨报》、《世界日报》和《星岛日报》等皆称吴国亭为“国画大师”、“国宝级画家”。品论吴国亭的画“件件是国宝,幅幅可传世”。 吴国亭老师近30年来作品被名人和艺术馆收藏情况收藏人作品名称尺寸魏茨泽克原西德总统《夏荷图》64x44小泽征尔世界著名音乐指挥家《鸟鸣山幽》45x45李嘉诚香港企业家《春光》136x68齐白石纪念馆《寻侣》、《秋光》2幅64x44江苏省美术馆《春之曲》等8幅35x63美国艺文轩画廊《蜂醉》等24幅66x66北京中南海国务活动会议厅《定山霜叶图、艳阳图》等4幅136x68中国军事博物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80x90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春燕裁绿》马友友世界著名大提琴家《秋叶小鸟》64x44方毅原国务院副总理《白山鹰》64x44刘道生原海军司令员《雄鹰》64x44贝聿铭世界著名建筑家《九寨沟瀑布》64x44桃李满园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撰文:“老师的花鸟大胆突破旧程式,有许多出乎意料的新突破,给人们赏心悦目的全新美感。他的作品形象自然生动,富有野逸之趣。作品不纤不霸,致力于中西技法融合的探索,彰显着博采众长的治艺态度。他的作品均无雷同,新意频出,显示出游刃有余的创作能力。吴老师以写实能力见长,作品富于描述性,读来如同诗文。并且画得丰富充实,严谨精当,表明了他认真缜密的创作精神。”  香港水彩画协会主席沈平说:“在香港,只要媒体上宣传我,我总是不忘提到吴国亭老师。许多香港美术爱好者都知道他的名字。文革后期我们连环画选修班由他和顾生岳、徐永祥三位能力强的老师带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感到很幸运。很多艺术规律和经验书本上是没有的,都是他们的艺术实践的心得,非常宝贵。那时候的人都很本份、很真诚、很敬业,老师认真教书学生努力学习,没有沽名钓利一说,他没有炒作行为,那时风气纯正,画得好不好,不需要吹嘘,只要看作品一目了然。”原温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陈洙龙教授评道:“吴老师基本功扎实而且全面,我看了他的画册后肯定地说,花鸟画家国内没有第二个人能和他比肩,他绝对是顶尖级的画家。而且人品又好。我为能有这样的好老师而自豪。他是我心目中的大师,我非常非常敬仰他,敬佩他。”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周小瓯教授评论道:“吴老师是我在浙美读书时印象最深的老师,能写、能说、能画、很全面,很热情,对我们影响很大。分别三十年,我一直想念他。我想他在中国美术史上当占有一席之地,站在大师的队伍里毫无愧色!他的作品又新又美,有开宗立派的意义。”在全国各地的美术学院、美协、美术馆担任领导职务的书画家中,约有三分之一出自吴国亭老先生的门下。曾经师从吴国亭的著名画家(部分)  姓名供职单位及职务 潘公凯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国画家)徐芒耀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油画家) 陈珠龙温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国画家)周小瓯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画家)潘鸿海浙江画院院长(油画家)韩培生原奉化市文化局局长、现任浙江油画家学会副主席(油画家)顾宏杭州西湖国画研究院院长(国画家)马宏道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油画家)陈国贵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国画院院长(版画家、国画家)杜滋龄原天津美术出版社社长、现任南开大学艺术系主任、天津市美协副主席(国画家)沈宁美国纽约市华人美术家联谊会主席(国画家)沈平香港水彩画协会主席(水彩画家)吕云所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国画家)王维新中央美术学院版画部主任、教授(版画家)郑作良中国美术馆收藏部主任(版画家)董小明原中国美协秘书长、全国六~七届美展评委、现任深圳市文化局局长、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国画家)王涛安徽画院院长、安徽省美协副主席(国画家)黄金祥美国蒙大拿大学教授(油画家)张远帆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教授(版画家) 励国仪杭州画院院长(国画家)奚天鹰浙江美术出版社社长(画家)严善谆深圳画院副院长(画家、评论家) 李忠民济南市文化局副局长兼市文联副主席、济南国画院名誉院长(国画家)王立宝马鞍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国画家)历年参展回顾●57年参加全国第二届版画展●57年作品赴锡兰共和国展出●58年获得华东青年创作二等奖●63年华东美展●67年建军五十周年大展●80年杭州个人美展●82年赴印度展览●82年南京个人美展●82年青岛个人美展●86年获得江苏省市画院作品联展创作奖●86年获中外书画名家作品展销大赛二等奖●88年参加个人美展●89年参加著名美术家书法家作品邀请展(南京)●89年参加现代当代名家作品展(安徽)●89年参加南斯拉夫画展(贝尔格来德等地)●90年参加日本《中国书画展》●91年参加《中国当代名家赈灾书画展》(广州、深圳、桂林、海口)●92年参加《全国首届花鸟画展》(郑州、北京等)●92年参加墨西哥《中国江苏美术馆藏品展览》●93年《中国画大展》(南京)●93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江苏省美术书品展览》(南京)●94年《江苏省庆祝建国45周年美术作品展》●95年赴美波士顿市举办个展96年获《日中艺苑优秀作品奖》96年获文化部《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览》优秀奖●2003年在美波士顿市,恩德威尔市和沙摹威尔市举办个展●2004年获日本《国际水墨画》优秀作品奖2005年南京举办从艺60年个展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理论

    职务

    画家简介:吴鸿彰(1940.6—)江苏吴江人。擅长版画。自学美术。参加江苏水印木刻创作活动。1971年调市文化局创作组,集体创作《太湖组画》、《苏州新貌》等作品。1979年参加苏州市版画艺术研究会、任副会长,苏州艺术装饰工程公司设计师。1982年在中央美院版画系进修。作品入选省、全国性美术展览。作品有《桃花坞》、《湖滨》、《雨润江南》、《杨梅》等。

    居住地区
    江苏/苏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吴支超(1937.3—)辽宁大连人。擅长雕塑。196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江苏省美术馆油画雕塑院专职雕塑家、一级美术师。作品有《淮海战役总前委五人群雕》、《华罗庚》、《李四光》、《吴贻芳》、《陶行知》、《孙其芳》、《董文华》等。主持创作的《南京渡江战役纪念碑浮雕》荣获全国城市雕塑优秀奖。并先后参与“淮海战役纪念塔”、“南京长江大桥”、“雨花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等集体创作。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1947年7月生,江苏省镇江市人。同时从事文学和美术创作的作家和画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镇江市文联副主席,镇江市作协主席,镇江市政府专家组专家。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曾任江苏省版画家协会副会长。至今已创作发表了各类文学作品三百万字,出版了十部书和一本画册。同时从事美术创作,作品参加过各种美术展览,有三千多平方米的壁画上墙。先后在欧、亚三个国家六个城市巡回举办过《中国色——王川画展》,并多次赴国外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学。因在文学、美术和文化上的成就荣获罗马尼亚胡内多阿拉省议会颁发的“最高成就金奖”。长篇小说《白发狂夫》获“人民文学奖”提名奖。壁画《白蛇传》获“全国首届壁画艺术大展佳作奖”。代表作有《白发狂夫》、《野怪乱黑话石鲁》、《美丑大典》、《一佛一世界》和《五色廊》等。197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科幻小说《震惊世界的喜马拉雅—横断龙》影响最大,至今被收入各种不同版本书中。以后出版了《魔鬼湖的奇迹》和《白色王国的秘密》两本科幻小说集,《魔》一书获“江苏少儿文艺创作三十年二等奖”,是江苏省重点科幻小说作家。短篇小说《自新大陆》获“1983年《广州文艺》“朝花奖”。1992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白发狂夫》,并于当年在北京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冯牧、张炯、蔡葵、顾骧等著名评论家出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新华社发通稿,称它是一部“有丰富生活内涵和文化内涵的小说”。1994年获“人民文学奖”提名奖。2003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五色廊》。创作有《人体模特儿众生相》、《婚姻大斜谷》、《一佛一世界》三部纪实文学。同时从事理论和美学的研究,主编《美丑大典》和《中专生阅读文选》,在台湾出版了艺术家评传《野怪乱黑话石鲁》,并发表了若干理论文章,出席过数次国际研讨会。数次出国讲学。1982年开始散文创作,已发表有散文近二百篇,散见《文汇报》、《新民晚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学报》《香港文汇报》、台湾《中时晚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等报纸和《中华散文》、《读者》、《美文》、《雨花》、《作家》和台湾《讲义》等杂志(市级报刊上的散文未计)。获奖四次。

    居住地区
    江苏/镇江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魏楚予,1945年生。著名画家、邮票设计家、书法家、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军事博物馆专职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日本国际水墨画协会理事、澳门老年书画协会顾问,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聘为《百年中华英烈颂》艺术大展的艺术总监。中国古代军事博物馆总体设计师。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曾师从颜文梁、潘天寿、林风眠、倪贻德、罗工柳、陈大羽诸艺术大师。主要作品:肖像油画《毛泽东在陕北》、《毛泽东在中南海》被国家邮电部选中,印制发行了《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邮票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1993年全国最佳邮票奖。两幅油画现存国家邮电部被视为“国宝”。《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肖像》被总统阁下收藏并邀请魏楚予访问巴基斯坦,油画《淮海大战》(合作)曾获国家金奖。肖像作品国际著名数学家《熊庆来》,建筑学家《梁思成》,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医学家《张孝骞》,中国元帅《罗荣桓》,均被国家邮电部选中,印制发行了《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三组》、《罗荣桓同志诞生90周年》纪念邮票。近年应海内外之邀,创作了毛泽东与何贤,中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厦门大学校长潘懋元,英国前首相丘吉尔、韩国大宇公司总裁金宇中,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等国内外名人肖像。1997年,油画作品《扬州瘦西湖》被江泽民主度收藏。魏楚予从1992-1999年,历时七年完成的大型油画《求索》真实再现了毛主席在中南海故居日常工作学习的场景,受到了中央首长和广大群众的肯定与热爱,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隆重陈列此画,毛主席的儿子毛岸青家将此画悬挂在正厅,华国锋同志,澳门特首何厚铧,政协副主席马万褀,也收藏了此画。2003年应澳门政府之邀魏楚予携此画与其他作品在澳门举办个人画展受到热烈欢迎,特首何厚铧、马万祺副主席亲自接见,并收藏其作品《毛泽东与何贤》、《马万祺像》。国画和书法作品也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获奖,被收藏。中国“天下第一财神庙”杭州灵顺寺将其书法作品“上善若水”等刻碑永久陈列。2007年中央电视台全国表彰道德模范人物大会使用魏题写的“道德的力量”题词。中国中央电视同台、澳门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晚报、中国日报(英文)、中央人民广播民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澳门日报、澳门论坛报(葡文)、香港大公报、美国世界日报(英文)等海内外媒体对魏楚予的艺术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称之为“中国当代皇家画家”“真正的艺术家”“肖像国手”“画毛泽东的专家”。分享到:艺术家年表2005年创作油画《马万祺肖像》、《毛泽东与何贤》;2003年创作油画《恽代英烈士肖像》;2001年完成《聂荣臻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邮票图稿(合作);完成油画《求索》;1998年完成纪念三大战役50周年纪念邮票图稿;创作油画《抗洪烈士》;1997年创作油画风景《扬州瘦西湖》;1993年创作《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邮票图稿二幅《毛泽东在陕北》、《毛泽东在中南海》(油画);1992年创作《罗荣恒同志诞生90周年》邮票图稿二幅(水彩);《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三组》(熊庆来,杨飞凡,梁恩成);1977年完成油画《淮海大战》(合作);197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文化机关从事美术创作;1965年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原浙江美术学院);1961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学习;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王舸,(1961.4)别名王小舸,上海人。擅长油画。198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85年考取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教师。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吴东梁(1931—)浙江绍兴人。擅长油画、水粉、水彩、美术教育。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绘画系。毕业后分配去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任教。1980年调到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任教授。作品有油画《广阔天地》、《女电焊工》(水彩)等入选全国美展。编著有《水粉画》、《色彩写生指南》、《中学美术教材教法》、《中国水彩画家吴东梁选辑》等。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翁承豪,江苏常熟人。1951年生于上海,1970年回到原籍常熟老家插队,1972年进南师大,1974年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毕业,曾任中学美术教师,《常熟日报》记者、美术编辑,1997年调入江苏省美术馆,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美术馆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江苏版画院院长。擅长版画和中国画。翁承豪的绘画功底厚实,早在七十年代就经常有连环画、年画、宣传画等多画种参加画展并发表。1979年他第二次拿起刻刀,用了两天时间刻印完成的版画《渔汛归来》就入选五届全国美展。之后又不断有新作品入选各全国性重大画展,特别是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进入八十年代,翁承豪以强烈的个人风格在江苏省以及在全国版画界引起同行的关注:题材上:他只是选择了一些极其平常的江南乡村小景,他把这些小景表现得那么的富有诗意,引人入胜!技法上,他突破了江苏水印版画一般的水准,著名画家吴俊发在当时的文汇月刊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到,翁承豪的拓印技法令人惊叹!那么他的技法有些什么特点呢?首先,他在大学里的专业是国画,所以他在制作版画时没有任何框框,其次,当时多数水印版画都有东方水墨画的趣味,但是,翁承豪的版画除了保留了水印木刻的“刀味”、“水味”、“木味”这“三味”之外又加“两味”,他把“中国画中间的渲染”和“西画中的色调”都加了进去,国画的渲染和色彩的渐变,使得他的版画更具有绘画韵味,使的他与多数作者拉开了距离。翁承豪善于总结和提升。1984年与1986年他在上海版画艺术杂志上发表过两篇纯拓印技法的文章,产生过很大影响。当有人说江苏水印木刻达到了极致时,翁承豪认为发展空间还很大。像油画和水粉画一样讲究色调的版画拓印技法很少,而翁承豪掌握了水印的多种技法,因此其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使江苏水印版画的传统得于继承、发扬和拓展、创新。2画家成就下面是一组翁承豪的成就:版画作品《渔汛归来》、《难忘的小路》、《阳澄湖畔》、《故乡》、《水乡情》先后参加第五、六、七、八、十一届全国美展;《珍珠湾》、《雪霁黄昏》等作品参加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三届全国版画展、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前进中的中国版画展、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展。合作中国画曾参加首届中国画展,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得优秀作品奖,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获得铜奖,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获得金奖。有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国家收藏”。翁承豪的水印木刻,在江苏版画界具有非常独特的个性。按照翁承豪自己的话说:“现在想想,是我在拓印上跳出了江苏水印版画原有方法,把国画中的渲染,与西画中的色调参合进去了,把水印版画中的三味又加了二味,从而作品一出来就与别人拉开了面貌”。

    居住地区
    江苏/南京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王宏喜(1937—)字宋颜擅长中国画。师承亚明、陈大羽、沈涛等老师。曾任连云港市文联干部。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馆研究馆员。人物大事记1937年10月丁丑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四队。1960年庚子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1962年壬寅《蚕茧丰收》年画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1963年癸卯《人物画参考资料》(部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64年甲辰南京艺术学院毕业,1965年进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美术编辑、连环画创作室古装组组长。2作品1972年壬子进江苏省连云港市文教局任美术创作员。参加江苏省美术家协会。1978年戊午《海燕》连环画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1979年己未《海盐由来》组画参加全国首届科普美展,1980年并获二等奖。任江苏省科普美协副理事长,出席江苏省劳模表彰大会,受江苏省政府嘉奖令。1980年庚申出席江苏省文化会,任连云港市美协主席。《松针粉》组画参加全国农村致富画展,并获佳作奖。1982年壬戌在南京举办个展。《东坡听琴图》被南京博物院收藏。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1983年癸亥在上海举办个展。1985年乙丑出访日本,1986年在大阪堺市博物馆举办个展。《三国圣贤》屏风被大阪佛教会超善禅寺收藏。1987年丁卯《出海》等七幅中国画参加江苏省中年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三国故事选》挂历由上海画报社出版。1988年戊辰出访日本,考察日本儿童美术教育。《中国儿童故事》由大阪中央幼稚园收藏。1991年辛未《孔子造像》由南京夫子庙大成殿收藏。《秦淮八艳》屏风由南京秦淮人家收藏。1992年壬申进上海美术馆。1993年癸酉任美国休斯顿中国美术协会艺术顾问。1994年甲戌1995年出访日本。《十八学术登瀛洲》、《十八罗汉》屏风由日本宫津松源禅寺收藏。1996年乙亥《天佑中华》(与潘宝子合作)获’95世界华人书画大展金奖。赴香港城市大学讲学,并举办夫妇画展。1997年丙子赴香港画艺讲学,1998年并举办夫妇画展。1999年丁丑赴台湾中西艺术苑讲学,2000年并举办夫妇画展。《盛世修典图》由上海图书馆收藏。《吴敬梓》石刻组画由南京吴敬梓纪念收藏。2001年戊寅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办夫妇画展、马来西亚柔佛艺术学院举办夫妻画展。《颜真卿造像》由南京鲁公祠收藏。《十八罗汉图》由上海玉佛禅寺收藏。1999年己卯《罗汉十八尊》石刻组画由绍兴柯严收藏。还出版有连环画《春风杨柳万千条》等。

    居住地区
    上海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男,原名显文,1915年1月生于河南遂平,1934年毕业于开封河南艺师。任教于河南中、小学。1938年后,于河南、湖北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1946年主办《河南民报》之《美育》副刊。1949年后,相继于南京文工团、南京美术工厂、江苏省美术工作室工作。历任江苏国画院画师,兼徐州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人大代表。“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这是他的信条。早年他专攻山水,50年代至70年代以画人物画为主,创造出一批歌颂新中国的人物画、年画、招贴画、连环画。他的人物画,人景并茂,意境深遂,用传统沉稳厚实的线条、现代墨色并重的色块绘画,表现了典雅的造型,题材寓意深长,具有新意和时代气息,丰富了人物画的表现力,突破了旧人物画技法上的局限性,重振了中国人物画。70年代后,他把艺术探索的目标转向山水画创作。其山水早年宗法“四王”,追师清湘、梅清诸家,对南宋刘、李、马、夏四家,也涉猎颇深,有传统功夫,又注重新意。笔下所绘的老松、长瀑、峰峦、房舍、舟楫,多有元明以来诸家的踪迹;笔墨凝重质朴,章法灵活,不露锋芒;画风苍秀齐出,刚柔并济,婀娜中见刚健之气,婉媚外显遒劲之韵。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馆的《天堑变通途》、藏江苏省美馆的《飞澜无声》、还有《庐山奇峰》、《长白山飞瀑》、《太行奇峰》等,尤其是为毛泽东主席纪念堂所绘制的巨幅山水画《黄洋界》(藏中国美术馆)及为中南海绘制的巨幛《云起千峰动,泉飞万壑鸣》等,均堪称现代山水画坛的珍品。晚年山水画无论是题材,还是技法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大面积泼墨和重彩朱砂点的运用,既传统,更现代,画风显得异常新颖。数十年来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和绘画创作工作。1957年同傅抱石等人筹建江苏省国画院。他参与组织并参加了著名的两万三千里写生,成为新金陵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91年,魏紫熙成为江苏省第一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艺术家终身津贴的画家之一。魏紫熙把一生献给了艺术事业。在他病重期间,他仍不忘画画,仍惦念着心中的许多创造冲动,仍希望给后人留下更多的山水画佳作。魏紫熙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7日上午9:30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举行。

    居住地区
    江苏/徐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人物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