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钱辛稻,1912年生于上海浦东。青年时,在上海洋画研究所学画,与画友创办“线上画会”。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内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在武汉参加“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话剧第七队”。1938年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协工作,不久参加党领导下的“抗敌演剧三队”(后改演剧二队)。皖南事变后,随画家沈逸千从事抗日前线战地写生。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全国解放后,在华中军馆会文艺处、华东文化部工作,1953年调入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工作,至1982年离休。期间曾任教员、副系主任、系主任。主要作品有水墨画《毛主席像》、《在列宁的旗帜下前进》、《运输》、《开凿井盐》,油画有《在新开垦的土地上》、《黄山蓬莱仙岛》、《石林—万年灵芝》、《天山牧歌》等。1912年生于上海浦东川沙县张桥乡。1929年在私塾画室开始学画。1930年在旅泸日本画家小川七五三二的“上海洋画研究所”边劳动边学画。1932年高中肄业,辍学。1933年重返“上海洋画研究所”继续边劳动边学画,有一些风景画被小川低价收购。创作油画“街头夜宿”,在上海业余画家办的展览会上展出。1935年自由职业,以画广告、教画为生。此时与进步青年参加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对国民党的对外不抵抗,对内镇压人民的政策甚为愤慨。1936年与青年画家茹茹(沈之瑜)等人,共同创办“线上画会”,探讨西欧各流派的画风。创作油画《上海街景》,在南京由中华美术会主办的全国美展中展出,并收入该会出版的画册。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参加“上海美专”学生组织的漫画宣传队,离泸赴内地,在武汉投入保卫大武汉的宣传工作。同年冬,参加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话剧第七队(后改编为“抗敌演剧第二队”)赴应城天门农村,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38年投奔延安参加革命,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其间两幅作品《在列宁旗帜下前进》和《毛主席像》在八路军总政治部编印出版的《前线画报》(江丰主编)上发表。1938年在延安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期间,在赶制一幅毛主席像的宣传画时,一位外国记者拍下了这张像片。1980年前后,这张珍贵的像片送到中国美协后转至作者手中。1939年在延安调入“抗敌演剧二队”工作。与庄言、金浪绘制一批布画,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举办联展。4月,“抗敌演剧二队”离延安,行前受到毛主席接见,为毛主席画速写像,毛主席在画上签名。5月,告别延安经河南渑池北渡黄河,抵达山西长治决死三纵队时,遭遇日寇几路围攻,随部队转移到山区农村抗日根据地。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在晋东南敌后根据地,配合部队演戏、唱歌、绘制各种宣传画,宣传抗日。(2)深入浮县敌占区,采访搜集当地人民苦难生活的素材。(3)在“决死三纵队”举办短期艺术训练班,培养部队文艺骨干。1940年与画家金浪(右一)赴晋东南敌占区深入生活,出发前在浮云山星界处合影。1941年“演剧二队”南渡黄河在义马农村休整时,和庄言由洛阳至宝鸡,在陇海线上搜集创作素材。皖南事变后,离开“演剧二队”,在洛阳参加沈逸千队长的“战地写生队”,赴襄樊战地写生。同年七月上武当山整理画稿,创作反映敌后根据地战士生活的水墨画《潼关天堑》和《听课》,参加在老河口举办的战地写生展。1942年沈逸千电约去缅滇战区写生,因战事未成行。由昆明转赴贵州、桂林等地,沿途搜集西南人民生活素材。1943年与金浪在天府煤矿,体验煤矿工人生活,搜集素材。1944年赴常德战地写生,并于恩施举办战地写生画展。1945年(1)在重庆的文化界进步人士发表“文化界对时局进言书”上签名。(2)同年夏,在美国出版的《幸福》杂志“中国画家作品专辑”上发表《开凿盐井》和《运煤》两幅水墨画作品。(3)在重庆市描绘山城景色,是年初冬乘船离渝赴泸,回到阔别八年的家乡—上海。抗日战争胜利。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右图为1945年5月在重庆街头写生。1946年(1)在上海与部分画家组织、参加“上海美术作家协会”,并参加该会举办的数次画展。(2)与刘开渠、陈秋人等人以庞熏住宅-蒲园为联络点,研究迎接解放上海的工作。1949年(1)上海解放。在上海军管会文艺处所属美术工场从事美术创作。(2)调入华东文化部工作期间,带领四人组赴山东潍坊杨家埠,对传统水印木刻旧年画进行调查、改革工作,集体创作水印套色木刻新年画数幅。1953年由上海调到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工作,历任系副主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其间,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利用业余时间搞些美术创作,并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右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证1959年赴四川藏族地区创作《牦牛运输队》,参加北京美展,并被收藏。1960年参加第三次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会。1961年赴牡丹江写生。右图为1961年牡丹江镜泊湖游船上。1964年油画《在新开垦的土地上》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油画展。该画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66年为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先生所著《霍克的故事》一书作插图,此书后在中国出版译为《从牛津到山丹》。1979年参加第四次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会。右图为七、八十年代于妙峰山写生期间与系里同事合影。(左起:李松石、冯法祀、钱辛稻)1980年赴黄山、三峡写生。创作风景画《黄山》,在北京当代美术馆展出。该画由中国美术馆收藏。1981年(1)创作《黄山蓬莱岛》,在京泸两地展出。该画在上海《解放日报》发表。(2)赴舟山群岛、厦门鼓浪屿写生。右图为1981年于昆明西山龙门写生。1982年赴云南石林、桂林漓江、海南、新疆等地写生并搜集创作素材。右图为与新疆地陪合影1985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展出各个时期的油画、水墨画作品一百余幅。主要作品有:《在新开垦的土地上》、《黄山蓬莱岛》、《农家秋色黄》、《天山牧歌》等。右图为1985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钱辛稻画展》时,诗人刘火子先生(左、已故)画家俞云阶先生(右、已故)正在签名。1986年右图为走访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先生(右一),在其客厅里会见时合影。1987年1992年“1987年1992年分别为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第一、第三届顾问。““1992年右图为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第一届顾问证书。”1994年获国务院颁发对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证书。右图为1989年寓中创作。1995年(1)老教授艺术协会在北京荣宝斋主办油画作品展,《碧云寺石塔》参加展出。(2)在病中整理、创作《漓江山水天下秀》、《盛开的荷花》等。右图为1995年正在创作风景油画“漓江山水天下秀”。1996年“右图为1996年夏国际艺苑五人油画展时与国际艺苑美术馆负责人刘迅(右四)及中戏舞美戏同仁合影。”2000年荣获北京市文学界联合会表彰。2007年 2月逝世享年95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1914年2月8日生。曾用名维新、铭三、阿维。画室堂号五瓜草堂、闻鸡楼。字岭云。河南汲县(卫辉市)人。国画家。秦岭云出生于一个民间画工之家,在画行的作坊里度过童年,从小对传统的壁画、灯画、泥塑、剪纸等造型艺术有浓厚兴趣。小学毕业后,因为家贫,考进一所位于本城的省立第五师范学校,使他有机会接受从北京、上海学习回来的美术教师们的教导,对绘画产生了日益强烈的爱好。1934年7月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系西画组,学习素描、油画三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湖南沅陵国立艺专继续学习。1938年3月起,在重庆等地历任国民党中央陆军军校政治部新生社艺术干事、国立第十五中学教师、国民政府教育部青木关民教馆艺术主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附中及国立第十中学教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供应社组长。1950年参加文化部出版局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工作。以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从事美术教育、编辑、考古工作,并致力于绘画的研究工作,1974年退休。1987年2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山水画研究会艺术指导、北京美术学会理事、《诗书画》丛刊主编、《中国画》月刊编委,中山书画社副社长、炎黄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编辑本段]成就及荣誉秦岭云专攻中国山水画,师造化,重传统,艺融古今,是一位很有独创性的国画艺术家。几十年来,他刻苦钻研了古代和近代的绘画理论和著名画家的作品,对两宋的山水画以及宗教艺术接触更多,但他在绘画实践中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他说:“笔为骨,墨为肉,要笔法刚健,墨气要活脱”;“用墨讲究用水,以墨为形,以水为气,利用水的溶化,充分发挥墨的光彩韵致。”他时常说起,要把山水画画好,一定要处理好情景之间、意趣之间的关系,追求情景交融,以情促景,景中寓情;追求形神兼备,形外有神;追求意在笔先,有法有趣,趣见法外。寥寥几句话,概括了他所体会的传统中国画的妙理。秦岭云力求以新的面貌,立足于中国画坛。他认为今天的山水画应有今天的神髓和风貌,不应完全雷同于前人,语言应该是自己的,思想情感应该是自己的,在立意、取材、笔墨、章法、皴染、点景上应该甩开手走自己的道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作的,1950年后,他由于工作关系,有条件“行万里路”,浏览了几乎所有的名山大川。十年浩劫之后,他心情格外兴奋,又亲历黄山、泰山、雁荡山、武当山、长白山、庐山、衡山以及江南、三峡、湘沅、清漓、神农架、镜泊湖等地,不知疲倦地旅行写生,这就使他的山水画变得更加幻化奇谲,风格多样。这种“师造化”的成就,正是他经过多年探索所找到的道路。他的作品既有名山飞瀑、行云、奇峰的磅礴,也有小桥流水、竹篱茅舍的情致,情景交融,生意盎然,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他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画展,又应邀到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还在国内外重要报刊和画册上发表了大量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现代山水画集》、《秦岭云写生山水画集》、《秦岭云山水作品》、《写意山水画技法》等。秦岭云不仅是山水画家,还是一位用功极勤的中国美术遗产整理者和介绍者,先后出版了《民间画工史料》《永乐宫》《法海寺壁画》《中国壁画艺术》《赵佶的画》《郑板桥》《扬州八家丛话》等著作和画册。还编著有《山水画技法新编》《山水画讲座》《砚田拾穗》《砚边闲话》在报刊连载,并应邀讲学于中央美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及有关学会、画会社团。秦岭云艰辛的艺术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他近年来在《诗书画》丛刊上发表的《闻鸡楼漫话》等短文,言简意深,风格峭异,也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都为我国画坛留下了宝贵财富。“南有关山之月,北有秦岭的云”。秦岭云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外师造化,既遨于传统,又面向生活,从大自然中搜集素材,在实践中提炼,极探索出新的创作途径和高品位的艺术风格。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著名画家秦岭云先生因病于2008年1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屈波,男,毕业于四川大学文物学与艺术史个人简历:1988 - 1991,四川省岳池师范学校 学习 中师 1991 - 2015,四川省华蓥市双河一中、双河小学 教师 高级教师1992 - 1997,西南师范大学 美术教育 大学 2015 - 2018,四川大学 中国美术史论 硕士 2018 - 2011,四川大学 文物学与艺术史 博士 2009 - 2011,四川美术馆 《四川美术》杂志编辑 编辑部负责人2011 - 2017,西华大学 教师 美术系主任2017 - 2020,四川美术学院 教师 教授出版理论专著:出版年代《著作名称》—出版社名称 著作类别 2019 《 《吾老吾幼吾生 :中国社区美育行动计划》》—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专著论文发表情况:发表年代 论文标题 刊物名称 期刊类型2019《抒情传统的倡扬——以新时期全国美展部分获奖作品为例》 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文艺创作 普通期刊2020中国现代高等美术教育视域中的“美术革命” 中华文化论坛 普通期刊2020流变的愚公形象:以徐悲鸿、伊文思、杨福东的作品为例 文艺理论与批评 普通期刊2020书卷、白衣与口罩:新中国医护题材美术创作的象征符号研究 美术 核心期刊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理论

    职务

    画家简介:1996重庆万州中学读高中1999四川美术学院读大学本科2003重庆三峡学院任教2006四川美术学院读大学研究生2009重庆三峡学院任教重要参展:2015年,版画《变迁家园》第二十一届全国版画作品展入选2015年,版画《总是能尝出滋味的》中国首届插图艺术展入选2017年,版画《依.移.忆---三峡移民》2017第六届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入选2017年,版画《未来的路---三峡移民》第二十二届全国版画作品展入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1990四川美术学院学习大学本科2001四川美术学院学习硕士研究生2006四川大学学习博士研究生2011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博士后研究生2004四川美术学院工作无出版理论专著:2016《《汉代陵墓石兽研究》》—文物出版社专著2016《《文化的传承——美术考古和文化遗产文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专著2015《《梁平木版年画艺术》》—重庆大学出版社专著2014《《安岳卧佛院考古调查与研究》》—科学出版社专著2016《《巴蜀汉代雕塑》》—重庆大学出版社编著论文发表情况:2013艺术类梁平年画产业化发展视野下的品牌建设之路《装饰》第期2013艺术类西藏西部东嘎·皮央与西夏佛教艺术的影响《藏学学刊》第期2014手工业类绿色设计视域下的手工艺生态文化分析—以梁平二元纸工艺为例《生态经济》第期2014艺术类梁平年画的地域空间与艺术传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期2013历史、地理类四川渠县新发现汉晋石兽及相关问题《四川文物》第期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理论

    职务

    画家简介:漆晓勇,男,1960年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200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2008年《小镇日记系列》入选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2010年《舞台》入选第九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2010年《风起的日子》入选中国百家金陵油画展2012年《走过大山》入选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邱正伦,男,汉族,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人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国际美学学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学术部部长、中国当代城市美学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艺术美学学会会长、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出版《四十九中感觉》、《手掌上的风景》、《冷兵器时代》等多部诗集,出版《艺术美学》、《审美价值学》、《审美价值取向研究》、《审视现代艺术》、《艺术价值论》等十余部学术专著。2009年获重庆市政府文艺评论奖,2009年论文《从本土视角重塑当代艺术的国家形象》获得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当代美术创作论坛”奖,《建构,必须从本土价值开始》获2012年中国文联第八届文艺评论奖二等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理论

    职务

    画家简介:1.现为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2.2009《艺术家眼中的中国-中国油画艺术展》。3.2007《时代精神-全国人物肖像油画作品展》优秀奖4.2007《精神与品格-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5.专著《三峡艺语-张宏伟油画艺术》安徽美术出版社,2013年,书号ISBN978-7-5398-4490-96.在多家美术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美术教育和美术教改文章。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1.现为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2.2009《艺术家眼中的中国-中国油画艺术展》。3.2007《时代精神-全国人物肖像油画作品展》优秀奖4.2007《精神与品格-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5.专著《三峡艺语-张宏伟油画艺术》安徽美术出版社,2013年,书号ISBN978-7-5398-4490-96.在多家美术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美术教育和美术教改文章。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职务

    画家简介:秦琪,1990年出生于辽宁阜新,2006至201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11至2015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2015至2018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2014年,版画《仲夏夜之梦》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辽宁展区    2017年,版画《蜗居》入选第二十二届全国版画展  2017年,版画《无言的争辩》和《蜗居》参加第五届上海铜版画展  2017年,版画《无言的争辩》参加西安国内外高校学生版画作品交流展  2017年,版画《Friends》入选第五届全国青年藏书票暨小版画艺术展  2017年,参加《版非陌路》联展,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8年,版画《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参加首届鲁迅版画‘狂人100’中国版画邀请展  2018年,版画《二分之一桌子》入选义乌第四届“学院的精神”展   2018年,版画《二分之一桌子》入选第三届中国版画大展   2018年,版画《孤寂1》入选第一届观澜小型版画作品展  2018年,纸本绘画《失眠的夜》入选2018约翰·莫尔(中国)  2018年,版画《孤寂2》入选第十七届全国藏书票与小版画艺术展   2018年,参加全国九城艺术联展,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28 

 29 

 下一页» 

 共287条/29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