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米谷(1918.11—1986.10)著名画家,擅长漫画,原名朱禄庆,学名朱吾石。笔名除米谷外,还有MK、李诚、石兰、令狐原、封宁等,海宁斜桥人。1934年,16岁的米谷第一次走出家门,考入到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1935年转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洋画系,更加扩展了他的眼界。1937年抗战爆发后,在上海美专呆了两年多的米谷,背着画箱奔赴延安,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创作了大量讽刺漫画,成为打击敌人的武器。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美术工厂学习和创作。曾与华君武一起创办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漫画研究班,为《前线》刊物作画。1942年到苏北任新四军一师文工团美术组长。不久因伤寒病回家乡休养。1943年到上海,发表长篇连载幽默画《柴将军外传》、《柴小姐外传》。解放战争期间,曾为上海、香港进步报刊《文汇报》、《新民晚报》、《时代日报》、《华商报》、《群众》、《文萃》及英文《中国文摘》等创作大量讽刺漫画,尖锐泼辣,极受读者欢迎。1948年10月,任香港《文汇报》漫画双周刊主编。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到上海,任《解放日报》编委兼艺术组长。解放后,他的画笔伸向国际时事,创作了许多抨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漫画,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漫画家之一。1950年,与张乐平、沈同衡等创办《漫画》月刊,任主编。1955年随该刊迁北京。在此期间,创作了许多抨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漫画,亦有内部讽刺之作。1960年,《漫画》奉命停刊,调任中国美术馆研究保管部主任。20世纪50年代,曾去苏联、法国、英国访问。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米谷被下放至“五七干校”放羊养猪,直到1974年获准回家养病。“文革”后期,米谷闭门在家,无所事事。从此这位以画国际时事漫画著称的画家,只得以专门画鸭子,以寄情遣怀。画室也取名为千鸭堂,并刻闲章“盘中物耳”,寓意是多方面的。1978年夏天米谷突发脑溢血,造成全身瘫痪,失去记忆,他对于故乡的一点记忆,从此也彻底化为了虚无。卧床8年后逝世。米谷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二、三届上海市人大代表,第二至四次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艺术成就所作漫画,构思巧妙,寓意深远,人物形象生动。主要著作和作品有《米谷漫画选》两集、《在天翻地覆的日子里——米谷政治讽刺画集》、《走马看英法》、《米谷画选》(国画)、《米谷画辑》,另有《云南苗族民间故事选》以及连环画《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小二黑结婚》等。米谷关心培养一代漫画新人。40年代末,曾在上海“漫画工读团”义务讲课。后在香港担任人间画会秘书长,创办年轻人大学漫画学院。在主编《漫画》期间,经常帮助修改新人作品。当代不少漫画家如缪印堂、江帆等都曾得到过他的批点、提携。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

    职务

    画家简介:马克(1931.7—)原名马克昌,河南新野人。擅长版画、美术评论。1948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月刊编辑、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编著有《中国现代黑白木刻集》、《李桦画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一九二八年生。江苏盱眙人。擅版画。电力部电影摄制组。历任中共常熟县委宣传部干事、共青团常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苏南青年报》编辑、《江苏青年》杂志编辑、《水利与电力》杂志美术编辑、水利电力报刊美术总编辑、治淮陈列馆和水利部展览设计、水电报刊社美术总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和对外联络部主任、中国水力电力文学艺术协会副主席一级美术师。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获鲁迅版画奖、第八届全国藏书票展银奖。作品《拿鱼》在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获奖;《峡江春闹》在第九届全国版画展获奖。出版有《莫测木刻选集》、《三川新曲——莫测木刻选》、《莫测黑白木刻》、《莫测版画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1931年生于河北省山海关。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后留校任教。1961年作为研究生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继续深造。1963年毕业后在该院油画系任教,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副系主任、代理系主任等职。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从事艺术教育事业的同时,马常利创作了大量的油画作品,尤以风俗画和风景画见长。其作品参加数届全国美展及全国油画展,并两次荣获北京市优秀美术作品奖。许多作品被选送日本、法国、俄罗斯、罗马尼亚、澳大利亚、科威特、孟加拉、新加坡等国际香港、台湾地区展出,并在巴黎、里昂、新加坡、台北、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大庆人》、《高原青春》、《草原上》、《秋歌》、《水乡》、《收获时节》、《海之晨》、《荷韵》等。一些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全国政协、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各艺术院校及国内外人士收藏。出版有:《马常利油画选》、《马常利油画集》、《马常利油画写生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马强(1928.5—19894)原名马英秋,山东安邱人。擅长舞台美术、电影美术设计。1948年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工艺美术系学习。1954年后在东北戏曲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北京电影制片厂美术设计师。出版有《中国戏曲服装图案》(合作)、《戏剧、电影美术资料》。担任过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美术设计。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1937年3月生于温州市区,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专业,师从蒋兆和、叶浅予。学者型的艺术家、京派名家,历任出版社专职画家、编辑部主任、出任社副总编、《连环画报》主编、《中国艺术》副主编;兼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连环画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等职。1937年3月生于温州市区,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专业,师从蒋兆和、叶浅予。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33年至退休。中国杰出的画家,至今已创作连环画100多套。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专职画家、编辑部主任、出版社副总编、《连环画报》主编、《中国艺术》副主编,兼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连环画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国家教委“全国红读活动”连环画评委会副主任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历任出版社专职画家、编辑部主任、出任社副总编、《连环画报》主编、《中国艺术》副主编;兼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连环画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等职。连任3届国家图书奖评委、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议专家和全国少儿图书奖评委,连续6年被聘为团中央全国青年刊物评委,还曾任国家教委“全国红读活动”连环画评委会副主任等。在中央美院从事教学工作3年。在人美社连环画培训班担任10年校长并亲自辅导教学。孟庆江先生的作品《刘胡兰》、《蔡文姬》及《长恨歌》分别获第二、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二等奖,创作三等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由其创作的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画卷《伟哉中华》长达170米,艺术地再现了从史前到近代最能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事件和人物。此画已被制成高2.4米、长1500米的北京中华文化园浮雕墙。其作品整体立意鲜明、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写实并注重浓郁的民族传统特色和时代精神相结合,雅俗共赏,深受大众欢迎。孟庆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美国亚洲美术家协会会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梅健鹰广东台山人。擅长绘画及陶瓷艺术。1943年在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毕业后到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回国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讲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后定居美国。编著有《中国陶瓷史》、《色彩原理及其在陶瓷上的应用》。在各地名窑创作各种不同风格的陶瓷作品。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糜文焕江苏无锡人。擅长装饰美术。早年在新华大学肄业。曾在商务印书馆图画部、儿童书局编辑部、香港《星岛日报》从事美术编辑、绘画工作,为“漫画界抗敌协会”会员。1949年后任外文局中国建设杂志社美术编辑。著有《今日之儿童美术》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马晋(1900—1970)字伯逸,号湛如,又号云湖,别名伯远,早年曾用名马锡麟,室名湛花馆,北京大兴人。擅长画马,兼擅花鸟画,又工书法、刻印。解放前一直以卖画为生,解放后任北京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51年加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为常务理事。1922年开始以画马闻名,齐白石大师在题马晋画马诗中写道:“金家门下多能事,晋也尤能画骨工。追电逐风千里足,无羁时节好行空。”1938年、1946年在北京中山公园两次举办个人画展。1955年与齐白石、陈半丁、何香凝等人为世界和平大会绘制大幅国画《和平颂》。1956年任北京国画社筹备委员会主任。1957年与陈半丁、于非闇等合画大幅国画《松柏长青》,作为我国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周年的贺礼。1958年被中央文化部聘为北京中国画院画师。作品多次在北京市和全国性的大型画展中展出,被北京中国画院、中国美术馆、中南海紫光阁、钓鱼台国宾馆收藏。1962年在北京、1964年在河南又举办了两次个人画展,博得观众的好评。马晋是北京画坛传统派里融和中西的画马名家。他取法郎世宁步入画坛之际,正是康有为主张“合中西而成大家者”、“当以郎世宁为太祖”之时。但马晋在金城、陈师曾引导下,不仅广泛学习古代院体画、文人画传统,而且博涉书法篆刻,更能以写生矫正临摹。在三、四十年代其工笔写实画风成熟之日,已开始在绘景中强化中国味。至五、六十年代,他更在马、牛、花鸟画中完善了自成一家的工笔写实风格,推出了工写结合的小写意面目。马晋的工笔写实作品,富於体感和质感,工而不拘,细而不碎,干净漂亮,雅俗共赏,与郎世宁的“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拉开了距离。他的小写意作品,简赅生动,有笔有墨,写中带工。作品有《猎熊的孩子》、《阿洛夫医生》两书的插图等。三十年代初的一幅马,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誉奖状。出版有:《怎样画马》、《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马晋》、《荣宝斋画谱141——画马部分》、《马晋画选》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马建初(1952.9-)四川万源人。现为重庆社会大学美术系副教授。重庆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渝北分院副院长。擅长油画,丙烯画。其作品参加“第十二届新人新作展”“第九届全国美展”“全国第五届水彩,粉画展”。获美国“20世纪全球卓越艺术家领域成就画展”福斯特银奖。出有《马建初油画精品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其他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