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原名文绪,又名为,斋室名曰:安素阁、易简楼,天津市人。擅长中国画和书法。1910年7月生。1927年天津汇文中学肄业。1934年受业于章(太炎)氏国学讲习会,1936年先后从溥心畲、刘子久学画,1938年从溥默公学书法。1949年曾在天津津沽大学中国文学系任讲师,1958年后历任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教师、副教授、教授。早年从溥儒、刘子久学画,从溥默公学书法,古典文学曾受业于章太炎、闻一多、裴会川。以文入画,以书入画,论者称他“以书入画,以画入书”,艺术表现追求“重、拙、大”,开创“质健为妍”的书画新境界。国画山水构图新奇,笔墨老辣,别具一格。其画作流传少,故尤为藏家关注。中国画《把余粮卖给国家》、《凯歌黄金路》、《滦水清兮清且甘》(与白庚延合作)分别入选第二、四、六届全国美展。作品选送日本、新加坡、美国、西德、芬兰等国家展出。1984年作为中国书法家代表团成员赴日本参加中日书法联展和交流。出版有:《中国画技法述要》、《王颂余书画选》、《王颂余书画艺术》、《困学偶记》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论述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王颂余书画选》、《中国画技法述要》、《书法结体探津》。前不久,天津市著名书法家、山水画家王颂余老先生走完了他95岁的人生路程。熟悉他的人无不钦佩他的人品与艺品,他一生勤奋苦学淡薄功名,不求闻达,以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心态在进行着他自身人格的自我完善。为纪念这位著名的书画家,本期节目栏目组特地为大家请到了师承王颂余的著名画家白庚延,孙贵璞以及王颂余的外孙喻建十共同畅谈王老先生的从艺经历,坎坷人生和以一生求变为己任,始终没有终止过对艺术事业的上下求索,并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的精神。王老擅长中国画和书法。早年从溥儒、刘子久学画,从溥默公学书法,古典文学曾受业于章太炎、闻一多、裴会川。以文入画,以书入画,艺术表现追求“重、拙、大”,国画山水构图新奇,笔墨老辣,别具一格。其山水画在刻意表现北方山水风情的基调上追求“质健为妍”的艺术境界,其书法从王羲之书法体系入手,参之以民间书风,尤其注重借鉴日本近现代书法艺术,从一个全新的意义上对于“书画同源”做出了诠释。多年来,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溥心畲、溥修、刘子久3位老师。而这三位先生又正是以其对于传统中国书画的钟情和精深体验而称著于世的,尤其是溥心畲先生更是在当时被世人公认为传统绘画的领军人物。正是这样的学习经历,给王颂余打下了坚实的传统绘画基础。王颂余老先生多年来对艺术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都是值得后人称道的,现今,他倾注一生努力所留下的大量的书画作品,依然洋溢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生命的活力。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擅国画。1955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1958年毕业后分配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工作,1980年调入天津画院从事专业创作。历任河南军区、广州军区、公安军文化部美术组创作员,百花文艺出版社美术编辑,天津画院一级画师,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天津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州书画报》顾问。张德育先生国画创作注重表现人物性格,以风俗味和抒情性取胜。兼擅插图。1958年为长篇小说《苦菜花》插图,被选入《中国文学插图选集》第一集,由中国美术馆收藏。1960年与1963年又先后为小说《铁木前传》和《太阳从东方升起》插图取得成功。主要国画作品有《岭南风》、《铁堤》、《火种》、《潮》、《鼓声摇动天山春》、《织网图》、《春鼓声声》、《大凉山》、《早春乍暖》等。2010年4月29日,张德育先生因病在天津去世,享年80岁。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赵静东(1930—)天津人。擅长中国画、连环画。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历任北京通俗读物出版社编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作品《中华女儿经》获第三届全国年画展三等奖。作品有《战斗的青春》、《连心镇》、《儿女风尘记》等。出版有《赵静东人物画选》。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江苏丹阳人,1952年调天津大学建筑系任教至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幼爱绘画,1936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长期从事雕塑创作及教学工作,尤擅作小型浮雕肖像。作品有赵太婆像等,颇得好评。建国后,曾为全国农业电影制造厂创作电影片头雕塑,以及孙中山先生浮雕像等。早期作品有小型浮雕《孙中山像》和《康心如像》,颇得好评;五十年代以后的作品有浮雕《列宁像》和圆雕《鲁迅胸像》等,风格写实。工作年表1940年至1952年先后在重庆师范学校美术科、南京江宁师范学校美术科、唐山工学院建筑系、北京铁道学院建筑系任教1944年7月,与黄显之、许士麒等获第四届学术奖励美术类奖助。1953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郑振铎局长亲自组织麦积山石窟勘察团以做进一步的勘察研究。团长:吴作人,与团员萧淑芳、张鸿宾、张建关、程新民、张鸿宾等共同组成绘画摄影组和翻模测绘组。勘察团在32天工作中,写出《麦积山石窟勘察团工作报告》和《麦积山勘察团工作日记》。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一九一六年生。山西夏县人。擅版画。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历任延安《新中华报》编辑,天津美术工作室主任,天津美术出版社社长,天津市文化局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除从事版画、国画的创作外还从事过民间美术和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曾出版、发表过数十篇论文和专著。1985年由国家文化部和全国美协授予三届年画研究工作奖。1988年获天津四届鲁迅文艺奖。1991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新兴版画纪念奖。作品有《陕北风光》、《塞外铃声》、《欢庆解放》等。著名版画家张映雪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20日在津逝世,享年96岁。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马维,一九三o年生。河北清苑人。回族。擅长油画。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历任新疆军区美术创作员、新疆《解放军报》美术编辑、新疆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天津工艺美术学校副校长、天津市工艺美术设计院副院长、调研员。作品有《海河之春》、《小巴札》、《地热利用好处多》等。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黄克靖(1920.5—)别名黄克,土家族,湖南永顺人。擅长雕塑。1938年在重庆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雕塑专业。1944年毕业于国立艺专雕塑系。1940年起从事木刻创作,曾任中华全国木刻协会重庆总会常务理事,天津市雕塑研究会总干事、天津市城市雕塑规划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天津日报》美术编辑、美术部主任。现为《天津日报》高级编辑。作品有《中朝人民并肩作战》、《和平签名》等。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陈新(1930.9—)河北泊头交河人。擅长书籍装帧、版画。曾在天津私立美术学院学习。1949年开始从事书籍装帧设计。现任百花文艺出版社美编室主任,编审。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委会顾问。作品《丁香》、《水乡的孩子》、《运筹》等参加全国美展。作品《老舍》由中国美术馆收藏。1996年获鲁迅版画奖。出版有《装帧艺术散论》。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治华天津人。擅长装饰画、漫画。1950年毕业于天津艺术馆美术班。历任天津知识书店、天津人民出版社美术设计、美术编辑室副主任。作品有《望夫石》、《渔童》、《难以忍受》等。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著名油画家,一九三五年生。江西黎川人。1951年在《江西画报》任创作员。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吴作人画室。任教于天津河北艺术师范学院。1970年调入红太阳展览馆(现天津博物馆),1985年调入天津画院。后在天津历史博物馆从事创作工作。1999年退休。曾任天津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现任天津美协副主席。终身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作品有《开学第一天》(1960年毕业作品,以其受到美术界瞩目,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收藏)、《建设山区的人们》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太行秋》、《红军万岁》、《和平解放北平》、《松本龟次郎与青年周恩来》、《海河漕运图》等。改革开放后,作品多次赴法国、卢森堡、韩国、日本、台湾、新加坡展出,优秀作品被国内国家级博物馆和大使馆收藏。1996年应联合国教科文总部邀请赴总部驻地巴黎搞个人画展。主要作品《海河漕运图》和太行山区风情系列获得很高的评价。

    居住地区
    天津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