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赵以雄 天津市人。擅长油画。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北京画院一级画家。1959年赴长征路线写生,1965年赴越南写生,1975年以来,17次赴丝绸之路写生考察,环行了中国最大的沙漠,三次访问两河流域。完成了丝绸之路的全线考察。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以丝路为专题的展览。作品《突厥石人》入选1982年法国春季沙龙,30余幅油画为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出版有《赵以雄新疆油画写生》、《丝路画行》、《丝绸古道行》、《高昌壁画辑佚》等。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画院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1985年从解放军艺术学院转至北京画院任专业画家。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画、油画创作。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及国外大型美术展览。参加全国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美术展览。参加中国山水画联展,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中国山水与油画风景画对比展、互联中西展、百年中国画大展、小型油画展、大匠之门展、情系井冈山——著名山水画家创作展、中日画家联展、大好河山展、名家西塘写生展、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回望—中国当代画家系列展等。曾在香港北京画廊、中国美术馆、北京可创艺苑画廊、北京兰色画廊、南宁博物馆、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美国加洲Thedesertart.source画廊、维也纳威格画廊、北京可创铭佳艺苑画廊举办个人画展。中国画《回首往事》参加建党70周年展,获优秀作品奖。《五月的阳光》参加迎接十六大北京市美展,获优秀作品奖。《北方的雨》参加北京国际博览会,获优秀作品奖。《水乡》参加日本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展,获优秀作品奖。《还是咱山沟沟好》参加北京市时代风采展,获优秀作品奖。《山村小学》参加第二届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对比展,获佳作奖。天津杨柳青出版社、江苏画刊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个人画集。1980年创作中国画《红坪画廊》《红花坪小学》参加北京市美展。1981年创作中国画《贺龙同志的家乡》参加北京市美展。1982年创作中国画《积翠无垠》参加北京市美展,北京美协收藏。1983年创作中国画《武当山金顶》参加中国青年画家赴巴黎展,《漓江晓霁》参加工笔重彩画展,《长城二千六百四十年祭》参加山水画研究会展。1984年创作中国画《赤子之心》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爱我中华》参加北京市美展,北京美协收藏。1985年创作中国画《台湾合欢山》参加全国青年美展,《气清更觉山川近》参加北京市美展,北京美协收藏。调入北京画院成为专业画家。1986年创作中国画《献给最可爱的人》参加中日美术家联展。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成为会员1987年创作中国画《水乡之晨》参加京杭运河展,《我的家乡》参加大好河山展。1988年在香港北京画廊、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庄小雷画展》。1989年创作《如此生活》多件作品参加中国山水画联展,由香港北京画廊出版《庄小雷画集》。1990年随美术家代表团赴日本参加中日画家联展。所获成就1991年创作中国画《回首往事》参加建党70周年展,《水乡》参加国际中国画名家精品邀请展。1992年创作油画《夏日微风》参加金秋油画大展赴香港展,《迷雾》《追忆》参加北京国际艺苑油画展。1993年创作中国画《炎热的夏天》参加国际艺术文化交流展,《世外桃源》参加首届全国中国画展。1994年创作中国画《最初的阳光》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1995年创作中国画《长城夕阳》参加北京市美展。1996年创作中国画《替我看看井冈山——献给贺子珍》参加情系井冈——著名山水画家创作展,北京蓝色画廊举办庄小雷画展。1997年创作油画《蓝与白的对话》参加北京国际艺苑油画展。1998年北京可创艺苑画廊举办庄小雷画展,《乡土情》《北方的雨》参加中国山水与油画风景画对比展。参加北京画院联展在韩国。1999年创作中国画《忆陕北》参加北京市美展、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收藏。《东方之珠》等作品参加北京香港画家联展。2000年创作中国画《这山总比那山高》,抽象画《大海》参加互联中西展。天津杨柳青出版社出版《庄小雷画集》。2001年创作中国画《燕山春早》《绿谷回声》参加绿风展,《忆陕北》参加百年中国画展,《春风又绿》参加首届画院双年展,油画《无题Ⅱ》参加小型油画展。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举办《庄小雷、杨刚双人展》。江苏画刊出版社出版《庄小雷画集》。2002年创作中国画《五月的阳光》参加北京市美展,获优秀作品奖。《高原人家》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相亲》等三幅参加大匠之门展。中国画《家乡的路》参加北京美协、鲁迅博物馆主办的务掇菁华展。《水乡随想》等作品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名家西塘写生展。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庄小雷画集》。2003年创作中国画《阳光灿烂的日子》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走过春天》参加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春怀后溪河》参加北京风韵展。创作中国画《春光无限》参加纪念毛主席诞辰110周年展。创作油画《余晖》参加第三届中国油画北京地区选拔展。2004年创作中国画《紫气东来》、《赤诚霞起》参加北京风韵展,《还是咱山沟沟好》参加北京市建国五十五周年展、第十届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荣宝斋杂志刊登专题文章和作品。参加《回望—中国当代画家系列展》。北京可创铭佳艺苑画廊举办个展。参加中国当代画展在开罗展。2005年创作中国画《山村小学》《还是咱山沟沟好》参加第二届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对比展,《山村小学》获佳作奖,《西山清翠碧云寺》参加北京风韵展。《忆陕北》参加记念参加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展。《吕粱春早》参加西部风韵展。参加北京风韵联展在希腊展。2006年创作油画《老城印象》参加北京风韵展。2007年创作中国画《春回八达岭》参加北京风韵展。《秀山春早》参加秀美乌江-中国画家邀请展。《满城春秋八达岭》参加回归,交融-内地香港两地美术家交流展。《长城脚下的公社》参加2007中国百家金陵画展。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张钦祖(1927.11—1992.5)别名冀水,河北满城人。擅长版画。1949年入华北大学美术科学习,195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历任《支部生活》、《北京文艺》美术编辑,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作品有《枣林人家》、《骑大马》、《洗衣归来》等。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张耀君(1936—)天津人。擅长版画、油画。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古元工作室。北京怀柔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1980年获文化部全国农村艺术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版画《瑞雪》参加第四届全国美展。作品有油画《五谷香》、版画《俺家的羊群》、《深山小店》、《家乡的记忆》等。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张宏翔(1944.11—)山东济南人。擅长油画。毕业于山东济南艺术学校、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曾任解放军总政文工团舞台美术设计,北京艺术学校美术专业教师。现旅居美国。 作品有《想啊》、《晶莹》、《迫不及待》等。 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张松鹤,生于1912年10月10日,广东东莞人。1930年考入广州美术专科学院。1936年入国民第二军第四师任中尉艺术科员,绘编抗日宣传画报。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及东江抗日纵队,历任抗日民主区长、联区主任,东江南岸第三战线副指挥,华北《行军快报》、《行军画报》主编。建国后,曾先后在北京市人民美术工作室、北京市美术公司、北京画院从事雕塑创作。是新中国雕塑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自上世纪60年代起,被授予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并一直享有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2005年7月28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张松鹤是我国著名雕塑艺术家。幼年因家贫,十六、七岁才念完小学。1930年春,到广州同洲美术馆学画炭像,兼上中学夜校补习文化。同年秋考入广州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由于酷爱雕塑艺术,利用课余时间钻研雕塑。1934年夏毕业后,回清溪鹿鸣学校任教,后又在家乡创办柏朗学校。1936年经堂兄介绍加入宣传抗日的国民革命军第12集团军154师,任中尉科员,负责编绘抗日宣传漫画。1937年夏赴淞沪抗战战区并参加“南京保卫战”。撤退广东后,由于不满军中的腐败及丢弃伤兵等行为,他于1937年12月离开国民党军队回乡,经好友介绍,回鹿鸣学校任代课教师,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日军于同年10月在广东大亚湾登陆,他在清溪组织“东莞县民众抗日自卫团卅二大队”并当选为大队长。11月,日军占领莞城,回师扫荡铁路沿线。12月中,他和林锦华、黄高阳带领自卫大队与石马、约场自卫大队汇合,到白花洞嶂阁集中,12月中旬,部队整编为“惠东宝边区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二大队,他任副大队长。1938年底,任政工队组长,受派遣到和师部失去联系的国民党张瑞贵部913团做政治工作,争取他们共同抗日。后来,又派回鹿鸣学校任教师,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9年底,参加清圹区委,任宣传委员。1940年至1941年,在龙岗坪岗中学、石龙中学(当时迁来清溪)、清溪鹿鸣学校同时兼任三间学校教师,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当时,石龙学校长黎彦林很反动,强迫教师填表加入国民党,先后两次他都把申请表撕了。区委书记见他面目渐渐暴露,就把他调回部队去了,任司令部政工队副队长。1942年冬,任惠阳大队油印室主任,印发出歌和宣传漫画。1944年初回清溪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把各乡长。后来石马、凤岗、圹坜、雁田、约场地先后成立政府,把各乡统一成立新三区,他当选为区为。1945年8月底,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加紧清乡、区乡抗日政府又重新打游击。四区(东江河区)澈到三区,成立联区,他任联区长。1946年6月30日,随东纵部队北撤山东,在华东党校学习一年后,在两广纵队负责出版工作,绘编《行军画报》、《行军快报》和小型画册。1948年秋转业任华北大学文艺部美术研究员。曾参加太原前线和解放天津入城美工队。1949年春在北平华北大学任教,后调北京人民美术工作室专事雕塑创作。1951年,先后兼任华北军区石家庄烈士陵园雕塑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美工教授、中国雕塑工厂顾问、人民英雄纪念碑塑组和中国美协雕塑组副组长、四川古代雕塑艺术考察团团长。1954年在北京市人代会上被评为北京市优秀艺术工作者,受名誉和物质奖。1958年调任北京市美术公司创作室副主任,兼北京艺术学院教授、雕塑教研组组长。1966年冬至1967年夏,借调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邮电学院、山东师范学院、湖南大学等院校塑造巨型毛主席像。1972年冬调北京中国画院从事专业创作。1977年参加毛主席纪念堂的毛主席汉白玉座像雕塑工作,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78年至1985年,先后被选为全国政协第五届、第六届委员会委员。1979年冬参加中国雕塑家考察团,出国考察意大利和法国雕塑艺术。历任北京中国画院创作干部、中国美协理事、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雕塑工厂顾问。2005年7月28日于广东家中病逝。张松鹤老先生故居对面的一个院落——柏朗街30号曾经是一所小学,因为小学搬迁,这块地便空了出来。张松鹤曾经呼吁归乡华侨来购买,为当地教育筹款,但一直无人看中这块地。1986年,张松鹤老先生自己出钱买下,将其改建为自己的工作室。一进入这个院子便感到丝丝凉意,院子里面郁郁葱葱满眼的绿色。张松鹤的孙子张欣然告诉记者,张松鹤老先生生前最爱红棉,院里院外都种了不少红棉树。因为红棉树又叫“英雄树”,他将自己对于战斗英雄们的敬仰、怀念之情寄托在了这一棵棵挺拔的树上。他最喜欢的一首诗中写道——“英雄祖国英雄树,唯慕英雄画英雄”。院子里一间简陋的房子就是张松鹤生前的工作室,里面布置得十分简单,柜子上、桌面上摆满了张松鹤生前的作品和设计草稿。他就是在这间工作室中与世长辞的,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不曾离开他热爱的雕塑事业。工作室的墙上挂着张老晚年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画,其中有一幅画的就是红棉树,他笔下的红棉红得热烈,英气逼人。张松鹤从事雕塑研究创作多年,主要作品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抗日游击战》、鲁迅著作封面浮雕《鲁迅像》、《鲁迅半身石雕像》、《鲁迅胸像》、石家庄烈士陵园铜像《战斗》和《埋雷》、《列宁胸像》、《毛主席浮雕像》等。绘画有水粉画《东方红》。写有《丰富多彩的四川古代石刻艺术》、《怎样做雕塑》、《对现代雕塑艺术观感》、《古希腊、罗马的雕塑艺术》等文章,在报刊发表。近年来为深圳革命烈士碑设计,负责抗日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的浮雕创作。并和爱人陈淑光、广州美术学院雕塑家潘鹤、李汉仪、梁明诚等人共同设计及建造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碑,分工创作出从鸦片战争至解放战争六个时期的石刻园雕和铸铜浮雕共12件。有突出成绩,得到中央领导杨成武、王震等的好评。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被评为建国以来的优秀作品,受追加奖。张松鹤除从事美术雕塑工作外,还擅写诗词和书法。为中国诗词学会和书画家协会会员。《抗日游击战》浮雕《毛主席画像》油画,1950年(合作,1950-1951年天安门城楼)《战斗》、《埋雷》、《支前》圆雕,1951年(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抗日游击战》浮雕,1953-1958年(人民英雄纪念碑)《运筹帷幄》圆雕,195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新四军像》圆雕,1958年(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藏)《毛主席胸像》圆雕,1959-1971年(多种尺寸,全国大量复制)《毛主席立像》圆雕,1959-1971年(多种尺寸,全国大量复制)《毛主席头像》浮雕,1950-1975(第一届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毛主席像章》以及多种奖章原版)《毛主席坐像》圆雕,1977年(合作,毛主席纪念堂藏)《马克思和恩格斯像》浮雕,1962年(德国特里尔马克思故居纪念馆藏)《鲁迅半身像》圆雕,1972年(中国美术馆、鲁迅博物馆藏)《鲁迅头像》浮雕,1972年(鲁迅全集封面、鲁迅纪念邮票、鲁迅文学奖奖章)《抗日烽火》、《解放凯歌》等(浮雕),1984-2000(深圳烈士纪念碑、惠州东江烈士纪念碑、清溪烈士纪念碑)张松鹤文革初期除亲自塑造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大、等多所大学毛主席巨像外,《毛主席立像》原稿亦被全国各地复制放大成为毛主席巨像。自一九五〇年起的多个版本毛主席侧面浮雕像被广泛复制用于制作《毛主席纪念章》,文革达到鼎盛,其发行量达数亿枚。社会评价曾经,他放弃了艺术,投身戎马生涯;十余年后的1948年秋,解放战争胜利在望,他却因病退役。然而,他并没有放弃革命,而是以自己的艺术生命再次投身革命——他雕刻的毛泽东圆雕全身像被放大复制成分布全国广场的毛主席巨像;雕刻的毛主席浮雕像被雕版复制成毛主席像章,发行达数亿枚之多;他融入深厚革命情怀塑造的《抗日游击战》浮雕生动再现了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场景,这一浮雕1987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优秀的作品……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雕塑

    职务

    画家简介:河北省高邑县人。擅国画。北京市文化局。幼时在家乡读小学,1932年,考入县城的乡村师范,在学期间酷爱学习国画。1934年入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1938年7月投奔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革命队伍,在冀西第一专员公署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调入《冀西公报社》,编绘《山川画报》。1941年调太行区文联,从事美术宣传工作,其间创作了许多壁画、宣传画和年画。1944年创作连环画作品《生产救灾》。1952年,创作劳动模范李顺达连环画一套。同年,与画家古一舟、吴静波合作,创作了《中国共产党三十年》,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太行区文联理事,山西省美协副主席,担负了美术宣传战线的组织领导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调任华北杂志社编辑、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北京市美工室书记、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顾问和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1965年赴苏联主持中国美术展览。赵枫川曾连续四次被选为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离休。在家仍坚持作画、练习书法。他的作品曾历次参加全国书画展。曾为19个省市题字。1988年,赵枫川因病逝世,终年73岁。其中国画代表作品主要有《转移》、《公社生产队》、《太行红柿》、《黄山风景》、《十渡河山水》等;连环画代表作品主要有《李顺达》、《第一年》、《中国共产党三十年》(获华北局嘉奖)等。作品还有《早春》、《丰收》等。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赵大鹏(1943.3—)辽宁大连人。擅长水粉画。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册编辑室美术编辑。作品有《友谊长城》、《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伤逝》等。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1937年生于江苏金坛市。三国时代名相诸葛亮(孔明)直系子孙(54代)。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中国美协会员,曾任中国广电部首任美协主席,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艺术研究主任、教授,新华社专业画家,现任北京中联国兴书画研究院院长。他的作品到过美、英、法、德、意、日、韩等地展出,受到世界各国专家的好评,参展作品被收藏家收藏。在国内他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南京江苏省美术馆、济南山东省美术馆、上海等地美术馆展出8次个人画展,其中在中国美术馆画展中100幅画被日本西武集团买走,成为中国美术馆画展史上评价最高、最成功的画展。1985年至今,他先后在韩国汉城和日本东京、大阪等地举办了18次个人画展。其中在横滨和川崎市的画展中100多幅画被抢购一空,最多有9人同时争购一幅画。成为日本画展史上评价最高、最成功的画展。1989年他在藤泽市的个人画展又一举成功,日本成立了《诸葛志润水墨画研究会》。1992年在东京参加了世界名人作品展,参展的14幅作品全部被日本收藏家收藏。1995年在韩国画展中四尺整纸画最高价二万美元。他是我国著名画家中在日本举办画展最多、最受欢迎、最成功的画家。日本各界人士收藏了他400多幅作品。他的画被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天安门城楼和各大美术馆收藏。他还为国家领导人作画留念。也曾为国家领导人作画赠送外国元首。2002年他的作品荣获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一等奖,2003年荣获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最佳创作奖。艺术大师刘海粟对诸葛水墨画评价极高,他将齐白石当年赠给他的诗给诸葛:“诸葛志润胆量大,泼墨泼彩作奇画,海粟老人对此应一笑,笑说吾道不孤了。”一语道破诸葛水墨画不仅“泼墨泼彩”继承了中国画的特色,又发扬光大,成一家之大手笔,做出了“奇画”。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张文新,1928年生于天津市,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美术科,1949-1951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51年任北京市美术工作室创作干部,1955年≪少年之家≫获得斯大林奖,自1956年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56年中央美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习。1964年为北京画院画家。五十年代初曾参加石家庄烈士陵园、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此后转为油画创作。50-60年代代表作品有《工程列车》、《间苗》、《鲁迅像雕塑》;70-80年代代表作品有《巍巍太行》,获文化部奖为美术馆收藏,《一往无前》、《战友》等巨幅油画为军事博物馆收藏;八十年代创作大量风俗画、肖像画和风景画为世界各地收藏家收藏。1987年赴美讲学为GWS出版公司画家,在美国数十次个展和集体展中,先后在权威的“奥克拉荷马西部艺术国家学院”、“丹佛美国艺术家”、“怀俄明博物馆”参展。历任北京美术工作室、北京市美术公司、北京画院专业画家。现旅居美国。美国油画家协会评委。1994受邀为美国油画家协会荣誉会员,1995转为大师会员,并连续十次获奖。同时在阿尔桑那卡斯德美术学院、丹佛美术学院、杰克森学院讲学。在美国被誉为艺术家中的艺术家,“ArtTalk”艺术评论亦称其为中国活着的米开朗哲罗。出版有《张文新油画选》二集、旅美油画选、当代风影画册、当代静物画册等七本。

    居住地区
    北京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雕塑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