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韩颐(1946.3—)别名思远,上海人。擅长版画。1986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曾任新疆阿克苏农垦十二团电影院、上海市跃进农场工会俱乐部美工、上海市农工商总汇美术设计。作品《塔里木的冬天》入选第九届全国版画展;《悠悠南湖情》入选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美展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黄英浩(1949.9—)浙江镇海人。擅长油画、连环画。1968年结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历任文汇报文艺部美编,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美术编辑。作品有《祝福》、《一件小事》、《秋天里的春天》、《洪湖曲》、《故乡》、《惠安女》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教授。•1979年参加《十二人展》,1982年起在上海、福建等地举办过七次各展及多作展,曾多次获奖并被收藏。•作品曾参加第七、八、九届全国美展,首届中国油画展,第二、三届中国油画展,第一、二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中国油画艺术大展,上海美术作品大展等,并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第二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优秀奖。•出版有《黄阿忠油画静物技法》,《中国水墨名家十人集——黄阿忠》、《阿忠随笔》、《印象与心象——黄阿忠油画集》等。•作品曾选送参加美国洛衫机《国际艺术博览会》及法国、日本、朝鲜、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及地区展出。•2006年8月份木林画廊安排在韩国举办个人展。灵性通透为“气场”艺术需要悟性,这种“悟”,缘于画家的个性、修养、气质,以及审美理想的综合体现。开悟得道,融会贯通,黄阿忠通透于其中,他尤其注重“气”的表现。艺术创作中的气场,不仅综合了大自然生命力的元素,而且还和作者的才情学养、精神气质以及时代气息密切相关。黄阿忠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从规范的角度讲,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他是位有影响的学院派油画家。然而,见过黄阿忠的中国画、书法、乃至如今又玩上陶瓷艺术后,人们都会用惊愕的眼神作出反映:真是一个鬼才,竟将各种门类的艺术样式把弄得如此像煞一回事,且轻松自如妙曼生趣。不仅如此,他的文笔一如他手下的绘画作品,但见一篇篇散文,写得流畅舒缓富有韵律和灵性。这还没完,他的围棋棋艺在绘画圈内数一数二,据他自己说,业余二段是绝对的。这是作为艺术家的一种天赋,这种天赋对黄阿忠来说也许是与生俱来,当然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以他自己的体会来说:“艺术的根本在于发现,世界上一切事物一经触发便可产生无穷的想象,从而将这些对于事物的想象构成一个新的境界。”艺术需要悟性,这种“悟”,缘于画家的个性、修养、气质,以及审美理想的综合体现。开悟得道,融会贯通,黄阿忠通透于其中,他尤其注重“气”的表现。艺术创作中的气场,不仅综合了大自然生命力的元素,而且还和作者的才情学养、精神气质以及时代气息密切相关。所以,品赏黄阿忠的作品,给人的直觉感受是气畅灵动。绘画创作过程是意象营造的过程。近年来,我们从黄阿忠的油画《花卉系列》中,注意到了一种寄寓个人的情感和对现实世界的感受。独特的造型与优雅的色彩,流露出表现主义的意象,而这种意象是和缓的、沉着的,透露出丰厚的传统功力与文化修养。大凡阅历丰富的画家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写意的精髓,结合油画的表现技法,以风景、物体、人物为对象,描绘出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现实生活。黄阿忠即是也。“画画需要刻苦研究,耐得寂寞,需要面壁十年。但却不能把它看做是一件痛苦的事。”黄阿忠回想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创作路程,是有较多心得和感慨的。他说,画家需要一种极为轻松和平静的心态去完成每一件作品,这样的作品才能融入画家的思想、情感,才能深得画中三昧,才能运用色彩、线条、构图及画中的对象打动观众。然而,这种轻松、平静,却需要画家用“心”投入,需要“心悟万物”,用“心”将万物组成一个新的境界,用“心”去想象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毕业后不久,黄阿忠于1979年参加了稍早于北京“星星”美展的上海的“十二人展”,此展在当时的上海颇有影响。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封闭文艺创作思想的冰雪消融了,这些艺术家怀着满腔热情,创作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哲学等问题的审视与思考。他们敏锐而激奋,散发着不可抑制的创作欲望;他们打破了沉闷的艺术格局,摆脱了十年文化禁锢的惯性影响,体现了在作品中的个性表现。同年5月,《美术》杂志发表了评论文章,还特意向全国推荐展览会的作品,一时引起反响和争议。记得有一天晚上,在黄阿忠寓所门前的一家小饭店里,当时参加“十二人展”的画家约占半数,其中有几位已定居国外。他们忆及当时操办展览的情景,个个激情盎然。有人提议将当时的作品再融合现在的创作办一次延续展览,遗憾的是当时的作品都已散失不知去向。中国艺术走过了风风雨雨,艺术创作路漫漫,回眸历史,更激昂艺术家的创作信念。那晚,他们眼里闪着泪光,唱起了带有美声唱腔的俄罗斯歌曲,真是情景交融,似乎回到了纯朴的充满理想主义的年轻时代。如今这12位画家,都分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依然在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奋斗着。20世纪80年代以后,黄阿忠的创作进入了多产期。他先后在上海、福建等地举办过十多次个展和联展。作品曾参加全国青年美展、第七、八、九届全国美展,第一、二、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艺术大展等。也曾选送美国洛杉矶国际艺术博览会,并参加美国、法国、日本、朝鲜、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展览,1997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展,均受到好评,很多作品被海内外藏家收藏。近年来,《黄阿忠油画选》《黄阿忠油画静物技法》等画册出版。如今,身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的黄阿忠,除了在校将知识传授于学生以外,他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创作上,他画油画、水墨画,也去申窑工作室画瓷瓶,最近,他无师自通地为自己刻了一方印章,钤印于自己创作的水墨画上,气息吻合十分协调。令金石书家亦眼睛一亮。黄阿忠用形象的语言对绘画创作作如下形容:艺术创作并不神秘,它好比一个学自行车的人.光从理论上掌握不行,一定得骑上车练,然后左晃右晃,前顾后盼,当一旦把稳了车龙头,骑稳当了,就再也不会注意左右龙头的平稳。车技高明了,你还会来两下单手骑、双脱手,或者走出S型等花样来。绘画亦是同理,你掌握了技法,就不会过多去考虑绘画的原理,而是凭着自己的感觉用色画线条。因此,从创作的根本来说,技法最终是不重要的。黄阿忠画西画亦画国画,两者问渗透互补,对此他从未有笔墨艰涩之感,这便是他的聪明之处。且录一段黄阿忠写的有关艺术随感的散文,可见他对东西方艺术融合的一种领悟——同样是水边人家,同样是弯弯的水道,流水悠悠流过。然这红墙白砖与横亘的“冈朵拉”分明是“西方的水乡”威尼斯。或许,这水从遥远的东方流于此巷,而后又向水城阿姆斯特丹流去,水是流动的,载着艺术从东方流到西方,又从西方流到东方。黄阿忠的水墨画经常在展览中露面,非常出挑。画中蕴涵着东方人传统中的艺术神韵,空灵飘逸有神来之笔。如非常抒情的《水乡系列》,色彩变化微妙而丰富、和谐而雅致,生动地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这恐怕与他爱读书有关,《老庄》中的“大象无形”、“五色令人目盲”之类的视觉理想在他的画面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他的高明之处是将老庄思想中超然物我的境界成为他画面的美学主张,通过简洁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涵,含蓄而统一,肌理与笔触保持着“过犹不及”的中庸方式。我们从黄阿忠的创作形态中,是否可以得到一种启发:表现主义不只是创作的动力,而是一种不断生成艺术体验的方式,一种与当下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的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1945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央文史馆书画院艺委会委员,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副主席,香港新美术学会创始会长。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后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深造及任教。1988年移居香港。多次应邀赴美国访问,并以杰出艺术家身份获永久居留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亚洲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现在北京和深圳设有工作室。作品曾入选全国美展、香港艺术双年展、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百年中国画大展。曾在中国北京、香港、台北;美国芝加哥、洛杉矶、日本东京及新加坡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香港艺术馆、香港文化博物馆、深圳美术馆及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新加坡等个人和机构收藏。出版有:《胡永凯作品选》、《胡永凯画集》、《金瓶梅百图》、《双城漫记》等画册十余种。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黄可(1935.10—)上海人。擅长美术史论。先后在上海市委文艺工作部、华东美术家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工作。研究员。长期任《上海美术通讯》主编,上海美协理论研究室主任,兼任《上海美术志》常务副主编,《中国美术大辞典》和《流行色》学刊编委。出版有《美在方土——艺术随笔》、《色彩与人生》、《中国儿童美术史摭拾》等。参与编著《1949—1989中国社会科学争鸣大系·文学艺术卷》、《上海文化史》、《上海文化源流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何礼蔚(1925.3—)回族,江苏苏州人。擅长书籍装帧、插图。1954年毕业于华东艺专绘画系。历任新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美术编辑,上海文艺出版社美术编审。作品有《中国上古史神话》、《非洲童话》、《欧美现代十大流派诗选》等。《中国动物故事集》获1997年全国书籍艺术整体设计奖、《民间情歌三百首》获1981年全国书籍整体设计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意大利童话》,《聂鲁达诗歌总集》分别于1980、1985、1986年获全国优秀书籍装帧、插图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黄妙发(1938.10—)别名年丰,江苏常熟人。擅长年画。曾在上海习画,1956年考入上海画片出版社年画创作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画宣传画编辑室副主任。作品有年画《喜临门》、《我爱中华》、《儿童附捐邮票一套》(两枚)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号豆庐、近墨者、味闲,堂号百乐斋。自幼好金石书画。师从方介堪、方去疾、马公愚、陆维钊、谢稚柳、陆俨少诸家。擅行草、篆书及篆刻,国画以花鸟为主。曾为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创作院院长、中国书协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吴仓硕研究会会长、上海中国画院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为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专家"。水墨画《静月竹鸟》获日本第十八届全国精选现代水墨画美术展优秀奖。出版有《中国篆刻艺术》(有日译本)、《中国印学年表》、《历代印学论文选》、《印学三题》、《篆法辨诀》、《朝天衡印选》、《韩天衡书画篆刻》、《秦汉鸟虫篆印选》、《天衡印谭》、《天衡艺谭》等,著有《书法艺术》、《篆刻艺术》、《画苑掇英》(合作)电影剧本三部。工书法他首创的“草篆”在典式篆书中大量使用了草书的表现手法,从而赋予篆书以崭新的生命力,使篆书更富于运动感和节律美。工国画所作国画讲究笔墨意趣,由明清上溯宋,元,复又渗入当今特有的时代精神,表现出新古典主义风格。国画以花鸟见长。工篆刻其金石篆刻拙中藏巧,动中寓静,自然含蓄,充分题现了雄,变,韵的情致,风格自成一家,被称作“韩派”,在当代印坛占有重要地位。国画大师刘海粟,李可染,谢稚柳,程十发,黄胄,陆严少,等用印多出自韩天衡手笔。曾受中国政府的委托,为上海APEC会议的各21国首脑刻印名章。作品曾获日本国文部大臣奖、上海文学艺术奖等;所著《中国印学印表》一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届辞书评比奖。现为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自幼酷爱金石书画,从方介堪、方去疾先生治金石及印学;从马公愚、陆维钊先生习书法;从谢稚柳先生攻国画及美术理论。韩天衡年表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1946年,受父钧铭公训导,学习书法篆刻。1960年从方介堪先生研习书法篆刻。1963年师谢稚柳、陆维钊、方去疾先生。作品参加西泠印社六十周年展。1981年任全国首届书法篆刻展评委,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及国际展览。同年正式调入上海中国画字为创作员,1984年任副院长。1985年,国画《吟鸟图》获日本国第十八届全国精选水墨画美术展优秀奖。1986年赴新加坡举办"韩天衡书画印作品展览"。1989年被选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990年应邀于天津艺术博物馆举办"韩天衡书画印作品展览"。1991年,书画印三件作品获中国美协、中国书协、西泠印社联办之"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览"大奖。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书画印等作品四件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赴香港举办"韩天衡画展"。1992年应邀赴日本静冈举办"韩天衡书画印展览",并被授予静冈市荣誉市民。1993年被选为西泠印社副社长。1994年出版《韩天衡画集》。1995年所著《中国印学年表》一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届辞书评比奖。1997年止于是年,先后共撰写出版《中国篆刻艺术》、《天衡印谭》、《天衡艺谭》等著作十余本;出版《韩天衡印选》、《韩天衡书画印选》、《韩天衡画集》等画册十余本。1998年获(95-95年)第四届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韩伍(1936年—),杭州人,1936年生于浙江杭州。1956毕业于行知艺术学校,擅长中国画、连环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在日本、香港、新加坡举办画展,也在上海、南京、无锡等地展出作品,深受爱艺者喜爱.韩伍曾任上海市第7、8届政协委员,儿童时代社《哈哈画报》主编。现任中国美协会员、上海市美协理事。出版有《韩伍画集》《小巷童年》《诗经彩绘》等。代表连环画作品有《五彩路》、《微湖山上》、《灯花》、《李时珍江南行医图》、《清平乐图》等。《五彩路》连环画获得1963年第一届连环画绘画三等奖。韩老师笔下的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形神兼备,画风严谨,独具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尤其是其绘画的少年题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绘画相当精妙,在连环画界能绘人物之精气神者屈指可数,实乃连环画界之一代宗师。作品多被中国国家美术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收藏。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黄子曦,别名景曦(1918~1991)舞台美术设计、画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福建省福州连坂乡人。名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早年读过几年私塾,幼年喜欢绘画。1934年考进福州苍山荻山荻芦画室,拜蔡鹤汀、蔡鹤洲和赵凤翔为师,学习国画、西画和装饰画。1937年随师到上海谋生,进大舞台当美工师。主要为京剧连台本戏设计机关布景和绘制天幕景片,如盖叫天、张翼鹏的49集《西游记》。1941年下半年随中华剧团到东南亚巡回演出。在越南西贡演出时,为演出关公戏,画了幅神韵生动、正气凛然的关公像作海报,致使观众纷纷前来焚香膜拜。1942年回“大舞台”当美工师。1951年进华东戏曲研究院任舞美设计和绘景工作。1952年和苏石风、幸熙合作设计、绘景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舞美设计奖。1954年参加《打金枝》的布景绘画,获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舞台美术奖。1960年参加《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设计图绘制与整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他的绘画功力深厚,绘景技艺高超,如《梁祝》祝府客厅中山水条屏中堂古朴高雅;《回十八》中天幕衬景江南水乡,山明水秀富有诗情画意;《西厢记》中《寺警》一场的长廊透视正确,委曲深远;《长亭送别》一场的长亭山麓丹枫在夕阳中返照,山容惨淡与剧中唱词“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意境融为一体。又如《金山战鼓》的天幕,采用国画与油画相结合的技法,近处高大的战船一角飘扬着战旗,远处天空乌云滚滚,江面浊浪滔滔,硝烟弥漫的浓烈战争氛围,烘托了爱国将领韩世忠、梁红玉的英勇气概,观众无不惊叹。袁雪芬逢人夸奖说:“老黄绘的布景也会说话”。在《江姐》设计绘景中,他正患高血压、心脏病,不能爬高绘景,就把天幕倒挂倒画,画笔紧绑在长竹竿上,挥笔自如。正挂到舞台上后,天幕上的山城万家灯火、山峦下的浅滩、山中大榕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他在国画上造诣很深,早在1948年创作的《九老秋兴图》,获上海青年美术大赛二等奖。创作的《入社》被选送全国画展,并收入《建国十周年画选》,继又送莫斯科参加国际画展,原画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与人合作的《墨子》、《邓子龙》都已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文化大革命”后,又与人合作创作了《丝织图》、《曲江游春图》,皆被美国丝绸公司博物馆收藏。历年来创作了《上海解放》、《吴彩鸾跨入山图》、《风展红旗如画》、《雄狮图》、《桔颂》、《双侣传友谊》、《孔雀》、《旭日东升图》、《虎虎有生气》等作品,都参加了上海或全国画展,有些则被收入画册。1983年日本出版的《中国现代书画篆刻家名鉴》为其立传。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其他

    职务

 «上一页 

 1 

 2 

 … 

 3 

 4   … 

 5 

 6 

 下一页» 

 共59条/6页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