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广东广州人。擅长油画。1980年进修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南海舰队军人俱乐部美术员。作品有《关怀》、《西沙之晨》、《夜海渔歌》等。美国一家画廊老板帕翠西亚·特维利葛曾经这样评价过中国油画家何岸:“何岸擅长画肖像画,他画的具有浪漫风格的女性肖像使他成为美国最受追捧的画家之一。何岸对女性的极大倾慕和尊重从他所有的作品中体现出来。”但用何岸自己的话来说,那是一些为了“生活而作的画,画白人女子,老感觉画的不是自己最想画的。”2005年,回到广州的何岸才重寻到了自己文化和情感上的根。和大多数“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艺术家一样,何岸口拙,甚至沉默。“让作品来说话吧。”对他而言实在是再好不过。所幸的是,在采访他之前,我认识他并非通过没有血肉的资料和生平简介,而是他充满说服力的作品。第一次看到他的画是悬挂在广东著名摄影家陈纪萱先生客厅里的一幅《海边絮语》,陈先生介绍说那是何岸在南海舰队时的创作,军队的题材被画家以一个柔和的侧面反映出来,四五个年轻的渔家女,在絮絮私语,表情恬静、柔美,远处是归来的舰队,令人遥想起渔家女的话题和舰队上的军人相关,整个画面充溢着温馨的爱情意味。画面中心的几个渔家女子,容颜美丽,身材纤细,表情宁静,传递出两个信息:一是作者对美的把握已经超出了写实的范围;二是作者 在肖像画上的功力远非一般的画家所比。然后就是在他的新画室,画架上是一幅刚完成的肖像画,画中人和画中之景以及画境的和谐,令作品与观者之间,达成了对美的认同。采访已经是一周之后的事,在这期间我一直反复地翻阅着画册《中国当代实力派油画精品丛书——何岸油画艺术》,看到他在美国所画的美丽女子,所有的画都指向同一个主题——美是永恒的生命力。何岸,1957年生于广州艺术世家。上世纪80年代初即轰动广东画坛的油画家。1978年,中国随改革开放发生巨变,他的一系列浪漫主义色彩作品横空出世,在南海舰队期间创作的《西沙之晨》,《夜海渔歌》等油画,让年仅24岁的他成为中国美术协会当年最年轻的会员。1986年,何岸赴美国纽约美术学院继续深造,通宵达旦作画使他接到大量合同,是美国少数作品能在高端画廊受追捧并在美加地区多次操办个展的画家之一。 南海舰队时期人生中最精彩的十年何岸出身绘画世家,祖上为清代岭南画派著名画家何翀(字丹山),擅画花鸟、人物,广东省博物馆和广州艺博园都有其画作藏品。父亲何克敌是广东画院著名油画家,曾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其画作《百色起义》为中国军事博物馆所收藏,画作《特区的晌午》为广东美术馆收藏。在这样的环境下,何岸从小跟画笔颜料打交道。而除了父亲的指导之外,作为在画院大院里成长的孩子,何岸还得到了很多人一生都得不到的机会,那就是跟林墉、关则驹、汤小铭、陈衍宁、伍启中等比自己年长一些的画家们的指导,何岸经常到画室去看他们作画,也经常将自己的习作拿去给他们修改,家学和专家的指导加上刻苦努力以及天赋,为何岸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就在初三毕业那一年,16岁的他被时任南海舰队美术创作组的黄树德特招进入南海舰队美术创作组。何岸在南海舰队一呆就是十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是“最有成绩的十年,最精彩的人生,最好的作品都产生在那个时期。”当时的文艺兵都需要下放锻炼。他被安排到舰艇上当枪炮兵,因为只有枪炮兵才能到甲板上,才可以看到海,看到岛,看到渔民。在南海舰队时期,他下到了南海的各个岛屿。大海、海岛、战士、渔民、渔港,奔涌的生活成为了他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他在那个时期创作了大量画作,包括《西沙之晨》、《海边絮语》、《陆战队员》、《在太平洋上》、《夜海渔歌》、《兴隆》,何岸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画作都参加过全国和全军的美术展览以及全国青年美展,这些作品生活气息浓郁、充满作者的创作热情、技法娴熟,在美术界引起了重视和关注,1981年,何岸成为中国美术协会会员,那时他还不到25岁。南海舰队时期的作品,已经可以看到何岸绘画风格形成和成熟,在他的作品中,虽然也不乏如《陆战队员》、《在太平洋上》这样直接描写海军生活、充满阳刚之气的作品,但面对生活时,他总能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寻找到自己的视角,选取生活的侧面,以自己对美的判断和审视,为画面组织出一些优美的动作。他的《夜海渔歌》(1980)画的是潜艇上的战士在晚上浮出水面的轻松一刻;《路不断地延伸》(1983)的画面中心是几个带着孩子的海南岛女人,她们身边堆着的断木代表了一条即将开通的道路,女人和孩子的脸上都显示出对生活和未来充满期待的幸福神情,那是对海南岛开发的一个侧面记录。在创作上丰收的同时,何岸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那幅我最初见到的《海边絮语》,画面中心的女子,原型就是他当时的女朋友——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的演员栾明,栾明后来成了他的太太,也成为他后来很多作品中的模特。美国时期最受追捧的画家之一1985年,母亲李植芳出国,何岸也随后移民。何岸将初到纽约的那一段时期称为自己的彷徨期,找不到艺术的出路,也找不到工作。为了谋生他和所有初去美国的艺术家一样,都经历了艰苦的谋生生活。“不知道怎么找画廊,语言也不通,到美国的第一天我就想回来。”而这样的情绪直到他在两年后卖出第一幅画的时候还持续着,1987年,他在舅舅的餐馆上挂的一幅他曾在云南体验生活,后来到美国才画成的画作《岁月》以200美元的价格被一个就餐的顾客买去,他拿到钱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终于看到了前途,这钱够买一张机票回国了。”然而他终于还是留了下来,1987年,在朋友蔡楚夫(蔡也是画家,当时在美国的华人画家中已经非常有名)的介绍下,他找到了画廊,终于“做回了本行”,开始了绘画、卖画的生涯,也选择了定居在旧金山。到了美国之后,何岸开始大量接触到法国、欧洲的艺术家的作品,他画中的虚实结合和美感,更为成熟。在美国主要面对的是一般的大众市场,于是“好看”就成为何岸这一时期绘画的主要追求,在不断的摸索 中,他找到了一条表达美的新路子——美丽女子的肖像画。他美国时期的作品,以肖像画为主要题材,对他这一时期的画作,加州一家销售他画作最多的画廊老板帕翠西亚·特维利葛的评价最具代表性。他的画中人都有一份优雅,体现了美好的内涵。他画的女子超越时限,娇柔而若有所思。这一张张脸上都蕴藏着深度,或俏皮,或高雅,或智慧,或好奇。每一张画都有生命,捕捉到画中人在时空中的某个时刻。何岸的画作也常常设置在一个艺术的氛围里:或是芭蕾舞者在表演前做伸展准备;或是女子坐在钢琴前,自豪地听孩子弹奏;或是拿着小提琴的女子在音乐室内,手里的琴弓还在半空中似刚刚演奏完,观者似乎还能听到余音缭绕。”广州时期重寻文化和情感上的根尽管在美国,如同帕翠西亚·特维利葛所说的,“何岸的画悬挂在世界各地的高层和皇室成员的家里,许多人多年来一直收藏他的画作,他的画总是供不应求,满足不了收藏家的需求。而收藏家总是耐心地等待他的作品。”而仿佛是冥冥中注定一样,2005年,回到广州的何岸感觉到自己突然一下子又回到了从前,发现“大家坐在一起竟然又可以聊画,而且竟然还有人记得我”的时候。一个下午,他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中国台湾的蒋祖台先生打来的,蒋先生说自己受某著名食品集团的罗先生所托,一直在寻找他。上世纪80年代,罗先生留学美国,在一个画展上看到了何岸的一幅画,非常喜欢,可当他去取钱再回来买画的时候,画已经被买走了。罗先生一直念念不忘,但因一直无法确定何岸的中文名而寻找多年,终于在20年后找到了他。蒋祖台代罗先生到广州探望了何岸,并给何岸在天河设了一个画室,于是何岸在美国之外,又拥有了一个在广州的画室。如今,何岸在美国和广州的时间是对半分的。回到广州,何岸重新寻到了自己文化和情感上的根。而2005年和2006年,何岸与陈纪萱先生两度进入新疆采风,新疆的美给了他前所未有的触动,也激发了他新的创作热情。接下来,何岸打算一面要继续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而另一面,他将创作出一系列以“中国美”为主题的油画作品。而这系列作品将以2008年为白先勇先生制作的、将赴英国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创作三幅巨型油画为开始!天命之年的何岸,势必会在广州这块土地上,焕发出更为耀眼的艺术之光。“沉醉知归路”——旅美中国画家何岸油画展将于11月22日在东风东路广东港澳中心七楼艺海堂美术馆展出,展示画家浪漫抒情、唯美写实的艺术之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画坛崭露头角的何岸赴美国去追寻梦想。本次画展是他首次在国内举办个人画展。本次画展的价值在于体现了这位华人艺术家穿越中西文化所进行的文化融合实践。成熟在军队,出名在美国,画家的归属在故乡。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余其万(1935.11—)别名万乙,广东开平人。擅长版画、中国画。1956年参军,1959年起从事美术工作。1960年至1962年在广州美院进修。1981年转业到新会市文化局曾任副局长,现任新会市美协主席。代表作有《瞄活靶》、《待飞》、《穿云破浪》、《鱼游春水》等作品。

    居住地区
    广东/江门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谭畅(1921.12.25—1998.12)男,广西贵县人。擅长陶瓷艺术。1939年进广西艺师班。1941年进广东省立艺术院。1942年毕业于广东省艺术学院美术科。1942年在广东中山县九区中学任图音老师。1945年回独家村自学英语、自搞美术创作,直到日本投降。1951年入华南文工团广州人民美术社陶瓷厂,任美术设计,先后到佛山石湾、潮州、高陂任陶瓷创作员。历任华南文化团美术队队长,广州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教师、副教授。作品有《春天里》、《渴望光明》、《鹿回头的情思》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迟轲(1925.11—)别名迟雁鸣,山东宁津人。擅长美术史论。1948年毕业于华北联大美术系。历任中南文艺学院、中南美专、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1985年曾应邀赴美国加州大学任教。著有《西方美术史话》、《画廊漫步》、《维纳斯与钟馗》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中国著名书画家。从事美术工作和创作62年,擅长中国画。1947年毕业于广东省立艺专,1948年毕业于广州大学。后参加解放军粤中纵队。1956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先后在华南文联、华南问医学院、省文化局、中国美协广东分会工作,曾任美协广东分会理事、常务理事、广东美协副秘书长、创作委员会主任。1984年在省美协离休。具有岭南画派特点,既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1980年后被编入《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国美术年鉴》、《世界名人录》、《国际传记辞典》等名册。作品《大地新弦》、《绿荫双楼》、《鹿鸣幽涧》、《霜叶红于二月花》、《民族英雄张学良》、《清漓住帆影》、《清溪红叶马蹄轻》、《秋山放牧》等。作品分别在香港、澳门、日本、南韩、泰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德国等地展出。出版《黄安仁画选》、《黄安仁速写集》、《北美风情录》、《艺海探源》、《美加写生集》、《黄安仁书画集》、《锻炼》文集画册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王立(1925.12—2000.4)别名王竟祥,广东兴宁人。擅长版画、中国画。40年代即从事木刻活动。现任广东画院艺术顾问、一级美术师。曾参加抗战八年木刻展。荣获鲁迅版画奖。60年代后深入卧龙自然保护区,专画熊猫与竹。作品有《四大文豪》、《野菜无处寻》、《渡口》(苏联东方博物馆收藏)、《久旱》、《峪谷初醒》、《试榨的早晨》、《建设水电站》、《熊猫之乡》、《霜竹图》等。作品多次在海内外展出或被收藏。出版有《王立画集》、《王立美术评论集》、《王立国画新作集》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李云(1914.7—1982.8)别名雯殊,广东遂溪人。擅长中国画。1947年毕业于广州市美术学校国画系。历任广州市35中学美术教师,广东国画院、广东画院专业画家。作品有《血谊亭》、《广州越秀公园》、《漓江雨后》等。v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王恤珠,男,1930年2月出生,山东省烟台市人。教授、一级美术师。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57年毕业于苏联专家KM马克西莫夫来华举办的油画研究班,其后在广州市美术学院任教近二十年,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研室主任、讲师。广东画院专业画家。1985年应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美术学院邀请,作为客座教授在该院讲学。多次应邀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澳门、香港等地举办画展和进行艺术交流。主要作品有1957年KM马克西莫夫油画研究班创作,大幅油画《待渡》,在当时即获好评,被发表于国内多种刊物及印刷成单幅画并选送参加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画展;1961年应北京文化部委托创作巨幅历史油画《金田起义》,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和长期陈列。《金田起义》画稿被编入中小学课本并被印成教学挂图。1986年创作《侨乡小渡》为中国美术馆收藏。近年出版有《王恤珠油画选集》、《王恤珠画集》等四种个人画册。自1985年以来多次举办过大型个人画展,在国画艺术上亦有造诣,许多油画、国画作品为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画廊及个人收藏。作品还有《薄暮》等。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陈子毅,男,汉族,广东新会人,1919年出生,民盟成员。第五届、六届、七届广州市政协常委。改革开放时期,任广州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名誉馆员,民盟广州市委顾问,高剑父纪念馆艺术顾问,广州书画专修学院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于香港华侨中学、梧州女师任教。当年于香港、广州、桂林、柳州、梧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出版《子毅画集》。解放后从事美术教育多年,作品曾参加广东省美展及全国美展,并在美、俄、加、日、英、印、意、德、泰、韩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展出。1981年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1984年于美国纽约东方画廊举办个展,1986年10月与亚明、宋文治、白雪石、范曾、袁晓岑、刘炳森等参加《中国十画家特展》,于美国五大城市巡回展出。翌年夏又于新加坡南洋美专举办个展,继在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举行个人画展,1988、1990年两次在广州个展,历次画展,均获好评,出版《陈子毅画集》、《陈子毅画选》。代表作品有《岭南春》、《溪山烟雨》、《花桥春晓》。擅长写意山水和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笔墨基础上,广泛吸收西洋画技法,构图充实、笔墨和谐、色彩艳雅、充满南国气息。陈子毅童年时即爱好美术,10岁时从画师习水墨兰竹,后看到上海良友画报发表高奇峰先生遗作画页,深受影响。1935年随美术教育家陈士洁习西洋画。1936年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学习中国画,并于岭南艺苑习花鸟画。之后更得高剑父先生指导,画艺大进。陈子毅17岁就在香港华侨中学、梧州女师任教,并在香港、广州、桂林、柳州、梧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后来,陈子毅创作了巨幅《红棉喜鹊》和《英雄颂》、《报春图》等作品,获得了成功,分别被北京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珍藏。他创作的那些富有表现力的山水、花鸟、走兽、人物画也同富盛名。早在1951年,他创作的《山谷工地》就参加了苏联莫斯科举办的“社会主义造型艺术展览”;1962年,他创作的《西湖烟雨》,参加了“中国现代画展”在日本的展出。1981年,陈子毅应邀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1984年,他应邀在美国纽约东方画廊举办个人画展。1986年10月,他与亚明、宋文治、白雪石、范曾、袁晓岑、刘炳森等参加《中国十画家特展》,应邀在美国五大城市巡回展出,受到广泛关注。1987年夏,他应邀到新加坡南洋美院举办个人画展。1988年,应加拿大的邀请,在多伦多、温哥华举办了个人画展。此外,他还分别于1988年、1990年两次在广州举办个人画展。陈子毅的画作,重视继承传统,对古今名家笔法钻得相当深透,但他不蹈袭前人,不为一家一法所束缚,广采博纳,一炉共冶,他喜欢融诗书画于一体的文人画,但不是意蕴萧疏,玩弄笔墨情趣,而是直面人生,开掘文人画的积极意义,化为自己的养分。在担任广州市政协常委期间,他根据自己对国内外考察的见解,以提案的形式积极为发展广州文化事业建言;他积极参与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以个人丰富的经历为题材撰写文史资料稿件,开展文史研究、倡导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他积极参加市政协及其诗书画室举办的各种书画艺术交流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推动广州文化建设的向前发展;他发挥自己曾经在香港教书的优势,以书画为媒,配合政协组织穗、港、澳、台诗书画界人士的艺术聚会联谊和创作交流活动,开展有特色的“三胞”联谊工作。陈子毅先后出版了《子毅画集》,《陈子毅画集》、《陈子毅画选》,代表作品有《岭南春》、《秋岩》、《溪山烟雨》、《峡江云雨》、《花桥春晓》。同时,他还著有《听雨楼随笔》、自述《谁遣童稚入画图》和《风雨华年》。

    居住地区
    广东/广州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花鸟、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许敦谷(1892.11~1983.12)现代画家。又名赞牂,字太谷。原籍台湾台南,生于福建龙溪(今漳州龙海)。为作家许地山胞兄。1913年赴日本留学,1914年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师从画家藤岛武二、长厚孝太郎习油画,1920年毕业。回国后在上海参加1921年成立的晨光美术会活动,常为郑振铎主编的《儿童世界》作封面画、插图和版面装饰,也为其他出版物作装帧设计。1922与周勤豪、陈晓江等发起创办东方艺术研究会,开展绘画创作和学术活动,至1924年改名为东方艺术专门学校,任教务长,1925年又与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合并改名上海艺术大学。是20世纪20年代上海活跃的美术家之一。1926年投身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股长。后执教于南京艺术专科学校,又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抗战期间在重庆、云南等地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从事中国画探索,执教于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和云南艺术学院。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理事。油画代表作有《琴女》、《雪后车迹》,中国画代表作有《雪山游鹿图》(藏人民大会堂云南厅),另为叶圣陶童话集《稻草人》一书插图,亦为其代表作。

    居住地区
    云南/昆明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