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朱大海(1941.9—)原名朱振昌, 吉林四平人。擅长油画。1965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后留校任教。现任院美术教育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作品《南下路上》获1986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作品《势不可挡》、《庄稼院》等参加全国美展及出国展。 

    居住地区
    吉林/长春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黄秋实(1928-2006)祖籍内蒙赤峰,号关东山樵,塞外山樵,自幼从父黄庭俊学习书画,8岁随高仞九习山水、花鸟。1951年任《吉林画报》美术编辑,1952年任吉林日报社美术编辑,1979年调任吉林省美术创作室主任。擅山水,喜泼墨泼彩,所作笔墨苍润,气势雄浑。兼作白描人物、花鸟。亦擅连环画、漫画、插图、宣传画、书法等,与人合作发表作品并获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国书画社副社长,石涛艺术学会顾问,吉林省文联创作室美术创作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吉林画院省画院创始人,吉林省画院院长。黄秋实,字宝善,自幼随父来到双辽,郑家屯是他的童年故乡。他于20世纪40年代参加革命,曾在吉林省军区文工团任美术设计。建国初期,先后任吉林画报社,吉林日报美术编辑。文革期下放伊通,直至1974年返回长春,任刚刚成立的吉林省美术家创作室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离休前一直担任吉林省画院院长,是吉林省乃至全国知名度较高,享有盛誉的画家,书法家。黄秋实,出身书香门第。其父黄庭俊老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曾任郑家屯专卖局局长,虽然身为商吏,却与丹青结下不解之缘,写一手好字,画一手好画,其名蜚声近阜,市人皆知,因此黄老得已在年少之时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艺术熏陶。加之其父所聘的家庭教师高云久先生也是位书画名士,诸家书体无所不习,山水,花卉无所不精。这对于黄老后来的艺术发展的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黄秋实的书法是绝不逊色于画的,虽说有‘书画同源’这个道理,可黄老确定是习字在先,后染丹青。他从5岁开始临池读帖,大凡正字习本,书家举要,都比较正规的演练过。所谓画品胜于书品,只不过是以‘一声之高,掩一声之低’的惯性认识罢了。‘双辽报’三个字就渗透出他的深厚功力,蕴含着‘姿态。气势。章法疏密,神采,用笔’的书法艺术效果。可以看出,黄老在书写前一运筹良久,字在心中。起笔书势一气呵成,而且法度严谨,结构优美,回风果断,笔中藏有变化,体现出了书法名家的气度。黄秋实辛勤耕耘砚田60载,作画已有几千幅,黄老作品多次在日本,法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展出,他曾两次率国家和省的画家代表团出访,在国内,省内,区域内多次组之大型美展,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南湖纪念馆’和中国美术馆均有他的藏画。由于他对国际国内的文化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曾被省人民政府荣记二等功。虽然黄老已过古稀,每天仍笔耕不止,苦苦思索和追求。这位饱经风霜的老艺术家至今也没有忘记用甘甜的乳汁哺育过他的地方,没有忘记童年那梦幻般的故乡,只要天假以年,他愿将飘香的翰墨洒在故乡的土地上,把丰硕的艺术秋实献给故乡的人民历任美术编辑,吉林省文联创作室美术创作员,吉林省画院副院长,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石涛艺术学会顾问、中国老年画研究会吉林省分会副会长、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代表作品有《长白山颂》(中国美术馆收藏)、《东方红》(毛主席纪念堂收藏,收入同名画册)、《长白山风口》、《泼墨写幽抱》、《泉声》、《长白瑞雪》、《长白之秋》等作品先后在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雅加达、香港等地展出,有的作品获奖。作品还有《远眺松江源头》、《长白山松烟图》(在“全国文史研究馆书画精品展”展出)、《长白初雪》、《长白飞瀑》、《东方红》等。《中国书画报》、《朵云》等报刊有文介绍。传略收入《1949-1989中国美术年鉴》、《中国当代文学艺术新闻人才传集》、《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当代书画家篆刻家辞典》等辞书。曾出版名著《长白山颂--黄秋实长白山水墨山水长卷》。

    居住地区
    吉林/长春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艺术学院首席教授·学科带头人院学术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画教研室主任中国·文化部艺术中心·研究员曾担任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第七届高评委。吉林省文化系统1997~2002年度职称高评委。吉林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常务副主任(2001-2010)。1965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并留校执教。1982.09-1983.07在原浙江美院“教师班”进修水墨写意人物画一学年。擅水墨人物画,推重中国文人画的美学传统及中国写意艺术精神。重视人物画古典意韵美与现代写实美的融合,在兼融中展示创意,画风朴茂疏朗,笔力强健,墨韵淋漓,人物灵动畅神。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获奖、收藏、及参加国内外大型文化交流。主要作品:《幼林即景》、《山村花香》、《军歌起处壮思飞》等,多次入选全国美展,两次获省美展一等奖。《橘颂》、《西园雅集图》、《苏东坡》等大量作品分别参加国内外大型文化交流。1965年,毕业创作《毛主席是咱社里人》,省文化月刊《长春》封面发表。印制年画省内外发行。1987年,收入大型画集《毛泽东画典》。1974年,作品《女桥工》(合作执笔);同年参加全国美展改画组,为广西油画《铁路铺到苗寨》移植为中国画水墨写意作品,两件同时入选1974年全国美展。1979年,《山村花香》《祖国在召唤》入选庆祝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第五届全国美展),其中《山村花香》获省美展一等奖。1981年,《幼林即景》,入选纪念建党60周年全国美展;并获省美展一等奖。《中国画》《光明日报》等多种刊物发表。1983年,在长春举办“吕士荣中国人物画作品展”。1983年,水墨人物《浙南老汉》,参加“中美文化交流展”。1984年,《鹿鸣》《笛声》,参加中国香港“北国风情展”,收入同名画集。1985年,作品《心田》,入选全国首届教师节作品展;1990年,受邀参加国务院侨办“纪念陈嘉庚书画展”,由华侨大学收藏。1987年,《橘颂》,在日本东京都美术馆获“现代水墨画奖”,收入同名画集,多种刊物发表,获我院40周年院庆“学术奖”。1987年,《东坡爱竹图》《屈原和婵娟》参加加拿大沙省里贾纳大学“中国艺术展”,收入同名画集。1992年,作品《康熙大帝巡视松花江》,吉林省博物馆收藏。1992年,为中央电视台外景地,绘制巨幅唐城壁画《出游图》,中央台“正大综艺”节目播放(创作稿合作:吕晓枫;壁画绘制合作:常锦涛王兵)。1993年,《西园雅集图》《羲之爱鹅图》等12幅作品赴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中国画名家及青城画派邀请展”。1994年,大幅工笔重彩《大唐马球竞技图》参加“首届中国长春国际电影节”,评为优秀作品(合作:吕晓枫)。1996年,再赴新加坡,举办《彩墨点点总是情》个人画展。《橘颂》《大千世界》等70余幅作品参展,新·《联合早报》《晚报》《星洲日报》《海峡时报》及电台等进行专访报道并发表作品。1996年,《欢乐颂》由新加坡拉萨尔艺术院收藏。1997年,《静谧》《少女》赴韩国参加《国际交流展》,收入同名画集。1999年,《羲之爱鹅图》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由长春日报社作文化礼品,赠马万祺全国政协副主席。2000年,《幼林即景》《橘颂》收入《吉林美术五十年》《艺苑精英》及本院《四十回声》等画集。2001年,《吕士荣绘画古诗词》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宋词画意”等分别编入《今日中国美术.第二卷》和《中国画名家画集》等。2002年,作品《军歌起处壮思飞——诗翁公木像》,在纪念毛主席延安《讲话》60周年全国大区美展中获荣誉奖。2004年,作品《新绿》,受邀参加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美术作品展,收入同名画集,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收藏。2006年,《吕士荣写意人物画》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当代中国画名家——吕士荣卷》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近年作品:2009年,《四贤哲图》参加《中国画名家四条屏作品展》,收入同名画集。2009年,《东坡赏砚图》参加《全国中国画名家学术提名展》,收入同名作品画集。2013年,《万壑松风》《东坡月色》参加《学术的品格——中国美术名家作品邀请展》。2013年,《橘颂》《月夜》《将家子》收入文化部《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创新作品展》画集。主要学术及艺术活动:1985年,参加文化部《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首届中国画教学座谈会》代表。与会论文《人物画教学新探——感受论与传神论》,由当年《中国美术报》摘要发表。编撰电视教学片《写意人物画》一集,参加1986年文化部全国艺术高校教材交流,文化部科教局存档。1993年-1996两度赴新加坡举办画展等艺术活动,并受邀做中国画讲学;1997年,赴韩国参加国际艺术交流及受邀做中国画讲学;2001年,出访法国,意大利及欧洲多国等艺术活动。2011年,参加文化部艺术中心辽宁基地揭牌仪式及中国画名家笔会。2013年,参加文化部艺术中心山东基地揭牌仪式、名家作品展及中国画名家笔会。2013年,赴台北,参加文化部《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学术讨论接受记者采访及画作“放翁诗意”参加名家作品展览等活动;《石头记人物卷》《四贤哲图》等由《中国美术大事记》收藏。吕士荣艺术简历分别编入《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现代美术家辞典》及《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简史集》等辞书。

    居住地区
    吉林/长春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刘润民(1936.3—)蒙古族,辽宁沈阳人。擅长工艺美术、宣传画。1959年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历任吉林艺术学院装潢教研室主任、山东轻工业学院工艺美术分院副教授。作品有《伟大祖国欣欣向荣》、《冰上姐妹》等招贴画,《平寒》、《芦塘月色》等水粉画以及壁画《泰山传说》等。

    居住地区
    山东/济南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王以臣(1927.1—)原名以忱,字半浮,黑龙江鸡西人。擅长中国画。曾就学于哈尔滨大学和东北大学美术系,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曾任吉林艺专艺术概论教师,省文艺创编室美术创作组组长、吉林省美协副秘书长等职。吉林省画院二级美术师。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及出国展出,并被收藏。

    居住地区
    吉林/长春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吴海寿,曾用名吴海度,1934年7月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上世纪50年代初,他离开了山清水秀的江南,踏进了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的校门。1955年,吴海寿在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先后在沈阳师范学院、辽宁大学从事美术教学与创作工作。从小生长在南方农村的吴海寿,对农村生活有着十分深厚的依恋和热爱,作品也多表现农村题材。1956年,年仅22岁的吴海寿以木刻《村口》参加了第二届全国版画展览,在版画创作方面崭露头角。1958年和1959年,吴海寿又以套色木刻《晚归》和《码头》,分别参加了第三届及第四届全国版画展览,成为当时东北地区连续参加全国版画展览次数最多的青年版画家之一,引起人们的注意。1961年,吴海寿调到吉林艺术学院担任版画专业教师。雄浑厚重的关东山,清澈甘甜的关东水,强劲猛烈的关东风,晶莹洁白的关东雪,纯朴豪爽的关东人,把来自南方的吴海寿铸成了一位体魄健壮、敦厚质朴的关东大汉。上世纪60年代初期,吴海寿多次深入农村,和老乡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他脸上流淌着汗水,身上沾满了泥土,深深感受了农民的喜怒哀乐,也收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真诚深入的现实生活和情感体验,为他的版画艺术教学和创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证。回到学校,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都在斗室中执刀向木,伏案创作,收获颇丰,先后创作完成了《姐妹们》、《一段新书》、《开镰时节》、《饮马》、《河边菜畦》等版画佳作,其中《饮马》和《河边菜畦》参加了1963年举办的第五届全国版画展览,《姐妹们》参加了1964年举办的第四届全国美展。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关东人豪迈、粗犷、勤劳、质朴的性格、气质和精神风貌,地域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形象塑造朴实,艺术技巧娴熟,标志着吴海寿已经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版画艺术语言,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这些作品很快就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成为东北版画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文革”开始和随后而来的“插队落户”,让吴海寿不得不放下伴随多年几乎形影不离的刻刀,但他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默默地进行着生活积累和艺术上的储备。1978年,吴海寿怀着高兴的心情,带着黑土地的泥沙和芳香,重新登上了学校的讲台,开始了新的版画教学和创作征程。吴海寿深深地热爱着关东黑土地的山山水水和勤劳朴实的关东人,也创作了一批表现长白山风光的版画作品,如木刻《长白山麓》、《岳桦林中》、《雪霁》等。1981年,为了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和由鲁迅倡导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50周年,在北京、成都、上海、广州4地同时举办了第七届全国版画展览,吴海寿的《阿!长白山》套色木刻组画之五《长白苍松》参加了展览。吴海寿曾任吉林艺术学院版画教研室主任、美术系主任,他在全力投身于一线教学工作的同时,仍挤出时间进行版画创作。他1983年创作的木刻《寒林初醒》,堪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作品表现了初春林区的景色。一大片落叶松挺拔茂密,护林人与一只狗,行走在林间的小路上,天空中飞鸟成群。人物和树木、狗、飞鸟都刻画得十分精雅细腻,构图饱满,让人过目不忘。《寒林初醒》参加了1983年第八届全国版画展和1988年中国新兴版画60年回顾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吴海寿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版画艺委会委员,曾任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评委。吴海寿版画作品除入选全国版画展、全国美术作品展、出国版画展外,还在《版画》、《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编入《中国版画家新作选》、《中国版画年鉴》、《中国新兴版画六十年的步伐》、《书画集英》等多种画集,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辽宁省博物馆、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等收藏。吴海寿发表了《木刻刀法技巧与木刻创作》、《木版水印与水印木刻》等论著,其代表作品还有《大学生在农村》、《踏秋日记》等。几十年的日日夜夜,风霜雨雪,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处于逆境之中,吴海寿都把版画艺术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在版画艺术教学和创作上孜孜以求,艰难探索,不懈努力。他用手中的刻刀,全身心地讴歌关东人,讴歌黑土地,为人们留下了许多精美的版画艺术佳作。2013年6月,吴海寿的《寒林初醒》等版画作品,与其他24位为吉林省的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的美术家的作品一起,参加了“吉林省著名美术家作品展”。

    居住地区
    吉林/长春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版画

    职务

    画家简介:黑龙江省克山县人,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5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1958年从师齐白石门人韩不言先生研习中国写意花鸟画与中国传统美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吉林省政协书画院院长、美国蒙特利市荣誉市民,名列美国ABI研究院《20世纪500名人录》一书。曾执教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现受聘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授,承担本科与研究生教学。出版专著《李巍画集》、《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等,撰写论文《周易与中国画》、《美在<易>中》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内主要学术刊物和国际易学研讨会论文专辑。曾获1957年全国第一次青年美展文化部二等奖、加拿大“枫叶杯”特别优秀奖、吉林省政府最高文艺奖――长白山文艺作品奖、20世纪艺术金奖等。《白宫村》获全国第一届青年美展文化部二等奖,《松鼠》被皇陵博物馆收藏,《李巍画集》、《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名家教学画稿——写意花鸟》出版。2008年十四幅作品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1934年生于黑龙江省克山县。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军区装甲兵政治部文工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1952年调入东北军区政治部《东北战士》杂志社任美术编辑,曾被派入朝鲜对39军进行战地采访。1954年考入东北美术专科学校(今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1956年作品《白宫村》参加首届全国青年美术工作者美术作品展览,获国家文化部二等奖。同年入选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作品展。1957年被错误批判,毕业分配至甘肃农场劳动,期间拜齐白石嫡传门人韩不言学习中国画。1978年获彻底平反,调至吉林艺术学院任教。1979年创作油画《解放》,获吉林省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1982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86年论文《周易与绘画》刊载于《美术研究》第三期。1987年中国画《秋鼠》参加首届中国花鸟画邀请展。1988年晋升为教授。1989年参加中国周易学会成立代表大会,当选为常务理事。在《周易研究》发表论文《“石涛画谱”的哲学思想》。被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聘为兼职教授。同年与日本画家角冈正卿先生在日本刈谷、丰桥举办中日友好二人画展。1990年在日本千叶举办“李巍画展”。同年在台湾龙语艺术中心举办“李巍画展”。应邀参加夏威夷大学国际第六届哲学研究会。1991年再次赴日本千叶举办“李巍画展”。同年,中国画《雪雁》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展佳作奖。1992年受聘出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首届全国花鸟画展评委。应邀参加慕尼黑大学第七届国际哲学研讨会。中国画《稚虎》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首届全国花鸟画展。中国画《阴下》等作品参加“香港百家画会”展。中国画《秋叶》获加拿大枫叶杯美术作品展览特别优秀奖。1993年参加济南海峡两岸首届周易研讨会,发表论文《美在“易”中》。中国画《牛》等两件作品参加亚洲、美洲艺术学会第九届国际艺术家联展,作品被该学会收藏。1994年受聘出任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评委,中国画《醉虎图》参加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鹤》参加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同年名列美国ABI传记研究学院《20世纪500杰出人物》一书,并列入剑桥《世界知识分子名人录》。被吉林艺术学院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成为ABI传记研究学院终身会员。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李巍画集》。1997年参加海峡两岸第三届周易研讨会,发表论文《书画秘诀在太极中》。1998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华扇面艺术展特别荣誉奖。被吉林省政府聘为吉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同年获美国加州蒙特利市荣誉市民。中国画《祥和》获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1999年参加台北海峡两岸第四届周易研讨会,发表论文《再论周易与中国画》。同年,获吉林省世纪艺术金奖。200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李巍画展”。受聘为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担任中国画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写意花鸟画教学。2002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国画名家教学画稿——写意花鸟》。2006年获吉林省政府艺术成就奖。2007年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李巍画展”。2008年被聘中国中央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当代著名画家李巍中国画作品展”。

    居住地区
    辽宁/沈阳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花鸟

    职务

    画家简介:牛远久(1935.6—已故)满族,吉林舒兰人。擅长年画、工艺美术。195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历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吉林市工艺美术学校教师、吉林市包装装潢设计研究所所长、吉林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程师、所长。作品有《三姊妹》、《人寿年丰》、《草原军民》等。

    居住地区
    吉林/吉林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许孝诗(1941.11—)辽宁西丰人。擅长油画。1965年毕业于吉林省艺术学院油画系。历任吉林省博物馆、省美术创作室干部,吉林省画院创作部主任。作品有《亲切的关怀》、《冰上捕鱼》、《长白山天池》等。

    居住地区
    吉林/长春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任川朝鲜族,吉林龙井人。擅长油画。历任《延边日报》社美术编辑、吉林省美术创作室创作员,吉林省画院副院长。作品有《延边的早晨》、《问长问短》等。作品《铜铃》获全国少数民族美展佳作奖。

    居住地区
    吉林/长春市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