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画家网

微信公众号

    画家简介:福建福州人。擅长绘画、漫画。1940年后就学于桂林绘画训练班、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国立艺专。1949年任香港《周末报》美术编辑,参加人间画会。曾在广州文联工作,1953年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副编审。作品有《拿饭来吃》、《后院的呼声》、《牙膏管的秘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女,汉族。祖籍浙江富阳,出生于北京。郁风少时受到叔父郁达夫的影响,爱好新文艺。早年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西洋画。1935年后历任上海美专附中教师,上海及广州《救亡日报》记者,四战区政治部第三组美术宣传负责人,香港《耕耘》主编,《星岛日报》、《华商报》编辑,桂林广西艺术馆研究员,香港《文汇报》驻京特派员,中国美协副秘书长及展览部主任、书记处书记,《新观察》副主编,《诗书画》半月刊主编。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集《我的故乡》,论文集《美的世界》等。30年代期间在上海参加救亡运动,为报刊作插图、漫画,并参加演剧活动。抗日开始随郭沫若、夏衍赴广州创办《救亡日报》,后转奥北四战区从事美术宣传工作,1939年到香港任《星岛日报》及《华商报》编辑。与夏衍、叶灵风、戴望舒、徐迟、叶浅予、黄苗子等创办《耕耘》杂志,任主编。并参加香港文艺界协会活动。40年代以后,在桂林、成都、重庆工作,发表散文,举办画展,为话剧团设计舞台服装;其后任重庆及南京《新民报》副刊编辑。50年代以后在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美术馆主持展览工作,并撰写美术评论及散文。80年代以后出访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香港、韩国、澳大利亚并举行画展。2007年4月15日,著名画家郁风溘然长逝,终年91岁。郁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现任北京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散文集有《我的故乡》、《急转的陀螺》、《时间的切片》、《陌上花》、《美比历史更真实》等,编有《郁达夫海外文集》、《郁曼陀陈碧岑诗抄》等。郁风的父亲是抗日战争中殉国的法官、诗人郁华(曼陀)烈士,擅长山水画。叔父是作家郁达夫烈士。郁风少年时期即受家庭熏陶热爱文学艺术。1936年鲁迅逝世时,上海英文《中国之声》杂志在封面首次刊登的鲁迅画像,就是她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起,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书记处书记、美术馆展览部主任等职。先后组织评选、陈列布置全国美术展览及中外各种专题展览计三百馀次。如1952年的亚洲太平洋和平会议美术作品展、1958年的齐白石遗作展、1959年的李可染个人画展、1978年的何香凝遗作展等都是为美术界所称道的。对于画展,郁风她不仅仅是组织举办者,她自己的作品也多次展览过。1942年,她在桂林、重庆与黄新波、特伟等七八人共同创作举行了“香港的受难”专题画展。1944年在成都、重庆举行“青城峨嵋写生画展”。1948年在上海举行油画、水彩画展。1982年参加法国沙龙展的作品《春风吹又生》获金质奖。1986年,她应邀到德国科隆美术馆举行画展,展示了现代中国水墨画的新面貌,受到了该国艺术界的重视。1988年起在香港、汉城、台北、悉尼,1994—1995年在杭州、北京、广州举办了郁风、黄苗子伉俪书画展,也受到了较高评价。作为画家的郁风,在文学上也有较高的成就,她著有散文集有:《我的故乡》、《急转的陀螺》、《时间的切片》、《陌上花》、《美比历史更真实》、《画中游》,编有《郁曼陀陈碧岑诗抄》、《郁达夫海外文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一九三一年生。浙江苍南人。擅国画、版画、水彩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40年代末就读于美术大师刘海粟开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49年入华东军政大学文艺系。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铁道兵团文化部从事美术创作。经常在枪林弹雨中采访写生。利用版画、油画和连环画等多种形式描绘战斗生活。《任务重于生命》、《抢救汽油列车》等作品发表以后,被誉为“最可爱的艺术”,他也享有“战地画家”之盛誉。1955年自朝鲜回国。在铁道兵文化部任从事专业美术创作,其作品经常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30多家报刊发表,2009年,龙港湖前小学100周年,尤有中为知名校友,回母校指导作画。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版画、水彩

    职务

    画家简介:英韬(1925.6—2012.3),原名杨筠生,男,天津人。擅长漫画。1949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曾在华北大学做研究生。留在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委员会美工队工作。历任《人民铁道报》编辑、记者,《人民日报》美术组编辑,《人民日报》文学艺术部副主任,《讽刺与幽默》主编。出版有《英韬漫画选》等。代表作品有当代武松(1979)、两种失实(1987)、红与黑(1993)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漫画

    职务

    画家简介:(1933.10—)浙江桐庐人。擅长中国画、油画。50年代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历任装甲兵部美术创作员,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绘画教师、副教授。作品有油画《女大学生》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国画有《南归图》、《春江叠翠》等。出版有《叶明山水画集》等。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油画

    职务

    画家简介:杨兆三(1931.8—)别名易卜拉钦·兆三,回族,辽宁凌源人。擅长中国画、美术评论。195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历任《中国青年报》美术组组长,《中国环境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品有《风雪悬空寺》、《滇边好》组画等。出版有《一诗一画》(四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山水

    职务

    画家简介:姚发奎 别名姚奎,山西垣曲人。擅长装饰壁画、中国画。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壁画专业。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总编辑助理。作品有陶瓷镶嵌壁画《桂林山水歌》、中国画《小鸟天》等。出版有《姚奎画集》。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余秉楠(1933.8—)江苏无锡人。擅长书籍装帧设计。1956年鲁迅美术学院毕业,1962年毕业于民主德国莱比锡版画与书籍艺术高等学校。回国后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书籍艺术系主任、教授。装帧设计有《我们与艺术》(在民主德国获“最美的书”奖)、《小丑汉斯》等。著有《装潢设计》。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其他

    职务

    画家简介: 杨永青(1928—2011)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人,擅长版画、中国画、图书插图。先后历任华东青年、中国青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编辑、编审,发表版画百余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收藏。曾获全国少年儿童图书评奖美术一等奖、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及中国出版署多种荣誉奖,获国务院妇女儿童协调委员会有突出贡献的儿童工作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先进个人及中国版画家协会“鲁迅奖章”等荣誉称号。自幼丧母,家境贫寒,父亲在上海替人做杂工。他艰辛地读完小学,就到上海一间木匠行当学徒。15岁时,师从上海著名人物画家谢闲鸥先生。17岁时,他的国画被收入《长虹画社画扇集》。因为画画得好,他当了小学教师,成为乡村知识分子。后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用画笔投入土改,配合当时的乡村运动,画了不少“革命”连环画。1949年以后,他的连环画开始在上海的报刊发表,他也被华东青年出版社调去当美术编辑。1952年“抗美援朝”,杨永青将他画连环画《女拖拉机手》所得200元稿酬的一半献出来,支援国家购买飞机大炮。当时是供给制,每月津贴只有15元,200元可是一笔巨款。其余100元,他送给了含辛茹苦培养他的父亲,而他的父亲也用其中的大半接济了乡亲。不久之后他调到北京,在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当美术编辑。那是革命题材连环画出版的鼎盛时期,杨永青领受任务,画了大量的小英雄――《刘文学》、《刘胡兰》、《王二小》、《高玉宝》1955年,杨永青画了一幅革命题材的画,有人硬说,画上一个反面人物画得像毛主席。被戴上“现行反革命”的大帽子。后得胡耀邦担保,境遇有所改善。文革后,因多年不画,开始画《红娘子》练手,后于1979年出版。退休以后,创作了大量的观音画。2011年6月15日在北京医院因心肌梗塞逝世,享年84岁。杨永青专长传统人物画线描,代表作有《屈原九歌长卷》、《观音造像》等。共创造杨永青画作(17张)儿童图书220余册及大量的插图,20余种儿童画册以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发行,《高小毕业生》、《前哨》等作品收入《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等多种大型画册。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人物

    职务

    画家简介:一九三三年生。安徽人。擅油画。中央美术学院。195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留校任教。1956年作《工地休息》中国美术馆收藏。1967年作《跟随毛主席上井冈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1983年作《打水的傣族女孩》中国美术馆收藏。1988年作《母与子》日本人收藏。1991年赴新加坡举办油画展,出版画册《杨红太油画选》。1992年赴巴黎及欧洲多国访问,并举办油画展。1993年出版与弟合作翻译的《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一书,2003年修订《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一书,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重新出版。2004年出版《杨红太油画写生》集(福建美术出版社)。现为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

    居住地区

    出生日期

    性别

    创造方向
    油画

    职务

发布书画家信息